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报告#严选优质_第1页
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报告#严选优质_第2页
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报告#严选优质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报告1、 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1.1、有机污染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过程1.2、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反应类型1.3、案例二、蒸气浸提技术修复2.1、技术特点2.2、技术要求 2.3、案例三、化学稳定法,电动力学修复法,离子拮抗技术3.1、典型案例3.2、修复方案4、 植物修复技术 4.1、典型案例4.2、修复方案5、 联合修复技术主要有:微生物-动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5.1、典型案例 5.2、修复方案 林学院 12级环治2班 黄瑞林一、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原理1.1、有机污染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过程土壤中大部分有机

2、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转化,并降低其毒性或使其完全无害化。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主要依靠两种作用方式:通过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降解;污染物被微生物吸收至其细胞内后,由胞内酶降解。微生物从胞外环境中吸收摄取物质的方式主要有主动运输、被动扩散、促进扩散、基团转位及胞饮作用等。1.2、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反应类型微生物降解和转化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通常依靠以下基本反应模式来实现的。(1)氧化作用:醇的氧化,如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aceti)将乙醇氧化为乙酸,氧化节杆菌(Arthrobacteroxydans)可将丙二醇氧化为乳酸;醛的氧化,如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

3、uginosa)将乙醛氧化为乙酸;甲基的氧化,如铜绿假单胞菌将甲苯氧化为安息香酸,表面活性剂的甲基氧化主要是亲油基末端的甲基氧化为羧基的过程;氧化去烷基化:如有机磷杀虫剂可进行此反应;硫醚氧化:如三硫磷、扑草净等的氧化降解:过氧化:艾氏剂和七氯可被微生物过氧化降解;苯环羟基化:2,4-D和苯甲酸等化合物可通过微生物的氧化作用使苯环羟基化;芳环裂解:苯酚系列的化合物可在微生物作用下使环裂解;杂环裂解:五元环(杂环农药)和六元环(吡啶类)化合物的裂解;环氧化:环氧化作用是生物降解的主要机制,如环戊二烯类杀虫剂的脱卤、水解、还原及羟基化作用,等等。(2)还原作用:乙烯基的还原,如大肠杆菌(Esche

4、richiacolitiform)可将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醇的还原,如丙酸梭菌(Clostridiumpropionicum)可将乳酸还原为丙酸;芳环羟基化,甲苯酸盐在厌氧条件下可以羟基化;也有醌类还原、双键、三键还原作用等等。(3)基团转移作用:脱羧作用,如戊糖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pentosaceum)可使琥珀酸等羧酸脱羧为丙酸;脱卤作用,是氯代芳烃、农药、五氯酚等的生物降解途径:脱烃作用,常见于某些有烃基连接在氮、氧或硫原子上的农药降解反应:还存在氢卤以及脱水反应等。(4)水解作用:主要包括有酯类、胺类、磷酸酯以及卤代烃等的水解类型。(5)其他反应类型:包括酯化

5、、缩合、氨化、乙酰化、双键断裂及卤原子移动等。1.3、案例濮阳油田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物质的添加及量的配比石油烃中含有大量的碳和氢,同时土壤中存在各种无机盐,基本可以保证降解过程中石油细菌对碳、氢及各种微量元素的需求。氮、磷元素的缺乏是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主要原因。(2)选择适当的电子受体微生物的活性除了受到盐类营养物的限制外,污染物氧化分解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种类和浓度也影响着污染物生物降解二、蒸气浸提技术修复土壤蒸气浸提技术最早于1984由美国Terravac公司研究成功并获得专利权。其原理是通过布置在不饱和土壤层中的提取井,利用真空向土壤导入空气,空气流

6、经土壤时,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随空气进入真空井而排出土壤,从而降低土壤中的有机物浓度。土壤浸提技术有时也被称为真空提取技术,属于一种原位处理技术,但必要时也能用于异位修复。该技术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修复,如汽油、苯和四氯乙烯。2.1、技术特点土壤蒸气浸提技术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强,设备简单,容易安装;对处理地点的破坏很小;处理时间较短,在理想的条件下,通常624个月即可;可以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也可以处理固定在建筑物下面的污染土壤。因其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很快应用于商业实践。该技术的缺点:很难达到90%以上的去除率;在低渗透土壤的有效性不能确定;只能处理不饱和带的土壤,要处理饱和

7、带的土壤和地下水还需要其他技术。2.2、技术要求土壤蒸气浸提技术能否用于具体污染点的修复及其修复效果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土壤的渗透性和有机物的挥发性。2.3、案例上海世博园成功修复污染地块三、化学稳定法,电动力学修复法,离子拮抗技术3.1、典型案例:无锡市胡埭电镀厂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工程3.2、修复方案重度污染土壤采用淋洗技术,中、轻度污染土壤采用固化/稳定化技术的修复方案四、植物修复技术4.1、典型案例:南郴州砷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基地4.2、修复方案:利用大面积种植蜈蚣草来超累积砷,修复砷污染土壤。五、联合修复技术主要有:微生物-动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等5.1、典型案例:武汉冶炼厂5.2、修复方案:根据分级分类处理的原则,将厂区内不同区块、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分成三类:特重污染地块一处,该部分污染土壤将参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理。把被污染的土壤挖出来后封闭式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重污染地块14块,总面积22400平方米,该部分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