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分权评价机制汇总_第1页
科学技术的分权评价机制汇总_第2页
科学技术的分权评价机制汇总_第3页
科学技术的分权评价机制汇总_第4页
科学技术的分权评价机制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技术的分权评价机制,人文学院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王建安,不同科学哲学流派思想背后 隐含的科学评价观,逻辑经验主义者和波普用“确证度”和“逼真性”来评价科学理论的观点,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观点 他们相信人的理性是无限的,完全能够胜任对科学理论进行评价这项活动,专家评审的理论基础就是理性主义, 以此相对,库恩的历史主义则不相信理性主义(至少如西蒙所言,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提出以“公认度”作为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他们不相信个别人的理性,不是把宝押在个别人的理性之上,而是将评价建立在大多数人的主观判断的一致性上。主体间性是这种评价的基础,建立一个好的科技评价机制 需遵循的几个原则,评价应该

2、基于产出,而不是基于投入 衡量产出不光要看产量,更要看销量 评价应该是分权的,而不是集权的。 即评价不能仅由少数人说了算(如投稿时论文的评审人或成果鉴定时的几个专家),应该给所有同行,特别是成果的使用者,发表意见的机会 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什么评价应该基于产出,评价应基于产出的道理是显然的 一个研究者或者一项研究获得了很多经费,但没有或少有成果,只能说这个人的这项研究没有做好,经费再多也是没做好 那么,评价时既考虑产出有考虑投入对不对呢? 如果这里的考虑是指按产出对成果加分同时又按投入加分,是不对的;如果是指按产出加分、按投入减分,那倒是有道理的。如给定两个研究者都做

3、出了一项同等水平的成果,显然花费少的更好。但是,如果水平有差别,花费多的成果水平高一点,花费少的成果水平低一点,那就难评判了 所以,为简单起见,我们可以仅以产出来评价,为什么衡量产出 不光要看产量更要看销量,评价一个企业(物质产品的生产者)的产品的好坏,是看其是否适销对路,消费者是否欢迎、接受或使用它;而不是看它生产出多少产品。如果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就说明该产品不好,生产的越多越亏本 同样,评价一个科研人员或机构(知识产品的生产者)的研究成果的好坏,也要看其是否适销对路,消费者(同行科学家)是否欢迎、接受或使用它;而不是看他发表了多少文章或著作。如果其论文和著作不受同行欢迎、不被同行接受,生

4、产得越多越浪费。 在科研成果评价中,以发表的论文和发表论文的刊物的档次为依据来评价论文的好坏,就如同以产品上市和上什么档次的商店的货架来衡量产品的好坏一样,都不是最终的评价尺度。因为,上市甚至上高档商店的货架,不等于产品一定好,一定受消费者欢迎,为什么评价应该是分权的 而不是集权的,集权评价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评价权向谁集中,似乎应该是专家,即专家评价。但专家评价必须事先确定谁是专家,而这本身又是一个评价问题,所以专家评价并未最终解决评价问题 即使找到了的真正的专家,如果把评价权集中于少数几个专家,评价结果的对错完全取决于他们的评判,风险其实是很大的。 因为,专家的理性也是有限的,而且他们常常并不

5、是真正的使用者,其评判可能还不如使用者正确 更加糟糕的是,他们还可能以权谋私,从而歪曲评价结果(即明知不好却说它好,或者相反),而以权谋私之所以可能,就在于评价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对专家评价的另一种分析,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专家评价的问题还在于,评价者实际上并不需要为他的错误评价支付成本,相反他是有所得的,即所谓的评审费(不是使用及其带来的收获,因为评价者常常不是使用者),不论事后他的评价被证明是对是错,评审费总是事前就给的。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消费者掏钱去买产品就是在对该产品做评价,如果事后证明他掏的钱是值的,即他的评价是正确的,他自然得到了正确评价的奖励(买得

6、值就是奖励);如果他的评价错误,他付出的成本或受到的惩罚就是他已掏的钱,注意这是事前支付的,无法赖帐。因此消费者有足够的积极性去做出正确的评价,而消费者的评价就是一种分权的评价 试想一下,如果按照上述专家评议机制,消费者去商店买东西,他非但无需掏钱,反而是他要什么东西,商家或厂家倒给他钱,这样的消费者还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即挑选出真正好的产品吗?不能。他所挑的很可能是倒给钱最多而本身并非最好的产品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竟然真有这样的事,拿回扣的公款消费就是如此,当然它不可能是评价产品的好机制。就此而言,专家评议就像拿回扣的公款消费,所以也不会是好的评价机制,为什么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现在

7、的评价体制实际上是一种不相信科学家本身的评价体制,是一种一次性的评价,如投稿时论文的评审人或成果鉴定时的几个专家的评价 好的评价体制应该是多次的,甚至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发表和出版只是最基本的层次,以后还要经过科学界反复的评价 如黄禹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文章,就把他捧到了天上,等到发现是造假,韩国政府的上亿韩元已被用掉了。这说明,即使是像科学杂志的把关也不是滴水不漏的,更何况其他杂志。 所以,单靠发表(或鉴定)一个层次的评价是不够的,黄禹锡造假案之所以能大白于天下,恰恰是依靠了科学界同行的一次又一次的检验和甄别,而不是由科学杂志的论文评审人发现的,因造假案而身败名裂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我的

8、技术评价方案,先来看产品的评价。对产品的最好的评价机制,是看消费者是否愿意掏钱买和买多少或掏多少钱(萨缪尔森所说的“货币选票”),这种机制也就是市场机制。 所以市场机制既是评价机制,又是资源配置机制,两者是合二为一的。这是市场机制之所以有效率的重要原因。任何由官方或非官方机构认定十大名牌之类的评价,都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否则将使两者相脱离,扰乱市场并降低其效率 为了讨论技术的评价问题,我们把技术分两类:商品化的技术(包括已开发为产品的和尚未开发为产品但已取得专利的);未商品化的技术(仅有想法但未开发为产品也未取得专利的) 对于商品化技术的最好评价就是上述的市场机制:消费者愿意买的就是好技术,不

9、愿买的就是劣技术;消费者购买所掏的钱就是对好技术的奖励 在这里评价和资源配置,也是合二为一的,也只有这样,结果才会有效率。国家设立“技术进步奖”之类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它有可能使两者脱离从而扰乱上述机制的运转 对于未商品化的技术,显然不能用产品市场的办法和货币选票的多少来评价。如果技术的发明者愿意,可以按科学来评价(这时其实它就成了科学),如不愿则可待商品化后再接受评价。如它真的可开发为产品,赶快!,我的科学评价方案(一),科学是否能像商品和技术一样,用货币选票来评价呢?不能,因为科学成果不能卖钱。这是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换句话说,科学成果(如一篇科学论文)的消费者或使用者(常常是

10、同行科学家),无需为使用别人的科学成果而付钱。 但他仍需支付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就是使用者对原作者的引用 (citation to the original author)。否则就是剽窃 (plagiarism),是不允许的 所以,评价一项科学成果只要计算其被引用的次数,就像评价一项产品只要数一下其货币选票一样,被引用次数越多越好 通过计算货币选票的多少来评价技术,其可操作性是建立在现存的货币制度之上的。通过计算一项科学成果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科学,其可操作性也需要建立一套制度,否则这种评价方法是不能实现的,我的科学评价方案(二),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从1964年起编辑出版了一种检索工具,科学

11、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从全球大约10万种自然科学刊物中,筛选出 5 千多种在各学科中有代表性的刊物,对其中所刊载的论文进行统计,如论文题目及摘要、所载刊物及出版日期、引用及被引用情况等,编辑整理并定期出版。这项工作可以说是实施上述评价方法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基础建设 ,它比物质基础设施更重要。后来,他们又搞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 前些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也已建立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其索引 从操作上讲,有了科学引文数据库及其索引,实行上述评价就易如反掌了。但要真正让大家都放弃传统的评价制度,转而采用这套新的评价制度,可能还需政府的推动 这里,政府

12、的作用尤其表现在,只有政府才能把按上述评价机制来评价,与按这一评价结果来进行资源配置结合起来,我的科学评价方案(三),如前所述,对商品和技术的评价机制,与对商品和技术生产者的奖励或资源配置机制,是合二为一的:即生产出好的商品和技术的人,自然得到高的奖励。但是,在科学评价中得到好的评价的人(其研究成果被引用的频率高),并不能自然而然得到高的奖励。 在科学中,评价机制与资源配置机制并不是天然地合二为一的,其一致性特别有赖于相关政策的支持。如果评价与资源配置脱节(如得到SCI经典引文奖的人,聘不到九级岗位),好的评价机制的激励效果就会大大下降。 事实上,在学术界多数人也是按上述评价机制来评价成果的好

13、坏的(即俗话说的老百姓心里自有一杆秤),但这样的评价只是民间的,而公共的资源则是由官方来配置的,因为科学研究的经费多半来自国家 因此,如果政府真的想要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让科研人员有积极性从事研究,那么它就应该尊重这样的评价,以此来配置资源。更一般地说,政府应该制定适宜的政策,营造一个尊重科学(学术)自治的政策环境,质疑及其回答,因为存在某些成果超前而未能及时被同行接受的现象,而否认上述评价机制,是不对的 因为任何一种评价机制都不可能是先知先觉的上帝,能做出事后诸葛亮式的评价就算是好的评价机制了。企图事先设计出一种保证正确的评价机制的想法,是哈耶克所说的“致命的自负” 另一个类似的问题是,有人

14、说以被引用次数的多少来评价,本质上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一开始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这种评价是有问题的 这个观点看似有道理,但实则是不对的。事实上,当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时,他并未成为真理(至少说我们还无法认识到它是真理),只有为大多数人认可时它才成为事实上的真理。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在提出之初,并不能算是真理;而当时流行的地心说才是真理。现在则相反。所以,当时如果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地心说是科学,这是一个正确的评价。而现在根据相同的道理认为日心说是科学,也是正确的评价。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按引用次数多少的评价正好能做到这一点。相反,如果认为是科学就永远是科学,或者一旦在科学杂志上

15、发表了,就是了不起的成果,恰恰是不对的。黄禹锡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质疑及其回答,有人将引用次数比作电影的票房,认为评价电影不能以票房高低为依据,所以评价科学成果不能以引用的多少为依据 评价电影之所以不能以票房高低为依据,是因为买票看电影的人不一定有鉴赏能力。而以SCI源刊上发表的论文的来计算引用数,引用者自己的论文必须发表在SCI源刊上,这些人是有一定的评判能力的,这也是多层次评价的好处 有人会认为,引用存在着引用者的主观因素,因此批评以引用数作为评价指标。 其实,这是对评价的客观性有误解。评价的客观性不是绝对的客观性,而只是相对的客观性。评价总是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的,评价无法避免评价者的主观判断

16、,但评价可以体现相对的客观性,他建立在大多数评价者的主观判断的一致性上,即基于主体间性的客观性,引用的次数和发表文章 的数量和档次的关系,基于引用次数的评价与基于论文发表数量和档次的评价,不是完全互斥的,因为前者是基于后者基础上的(要被引用必须先发表)。基于引用次数的评价不但没有排斥或不考虑论文发表,而且他还包括了论文发表后同行的评价信息 基于引用次数的评价的优点还在于,一个曾经做出过很高质量成果(文章)的人,不会因为短期内成果不多而地位下降,只要他原来的文章仍有很高的引用数并能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基于引用次数的评价把时间效应更好地体现出来了,而基于论文发表数量和档次的评价不能体现时间效应,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在我国科技界和学术界,一般采用如下评价方法 对于已经发表论文或著作的研究成果,根据其所刊载的杂志和出版社的档次,如相同再根据论文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