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清单_第1页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清单_第2页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清单_第3页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清单_第4页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物理选矿高中物理选矿3 3- -5 5知识点第1.6章第1.6章动量守恒规律动量守恒规律1、动量1、动量守恒规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定义或解释动量:物体的质量及其速度之积,称为物体动量。 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尺度。 动量的公式P=mv。 单位是smkg .运动量是矢量,其方向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运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受到的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各种各样的式子,一般等号的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运动量。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动量守恒定律一般要注意对物体体系,单个物体说动量守恒是没有意义的几个问

2、题。 对于某些特定问题,例如碰撞、爆炸等,如果系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的每个物体彼此施加力远大于它们受到的外部力,则这些个上的物体可以被视为所受到的外力为零的系统,从而在该短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计算运动量需要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物体系统中每个物体的速度必须针对相同的惯性参照系,通常将地面设为参照物。 因为运动量是矢量,所以“系统总运动量”是系统中所有物体的运动量的矢量和,不是代数和。 动量守恒定律也能够应用于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系统受到的外力不等于零,但如果某一面的外力成分为零,则该方向上的系统总运动量的成分被保存。 在动量守恒定律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外力

3、为零,可对系统内的各物体的相互作用施加引力定律、弹力、摩擦力、电力、磁场力、动量守恒定律。 当系统内部的各物体相互作用时,即使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无论相互作用时是否直接接触,相互作用后,无论是否粘连,均适用动量守恒定律。 3、动量和动能,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量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和动能的比较: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运动量用于描述机械运动相互移动的物理量,动能用于描述机械运动和其它运动(例如热、光、电等)相互变化的物理量。 例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可以用动量守恒研究机械运动移动速度的变化,要研究碰撞过程变化为机械能就把动能计算为损失。 动量和动能从不同侧面反映机械运动的物理量进行描述

4、。 比较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量守恒定律,前者是矢量式的,有很宽的适用范围,后者是标量式的,其适用范围相当窄。 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这些个的不同。 4、碰撞: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力大、其他作用相对小、运动状态显着的现象称为碰撞。 以物体之间的碰撞形式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对心碰撞”(正碰撞),物体碰撞前的速度是沿着其重心的线,“非对心碰撞”初中阶段没有研究。 根据物体碰撞前后两物体的总动能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区分,可以分为“弹性碰撞”。 碰撞前后物系的总动能被保存下来的“非弹性碰撞”,完全是非弹性碰撞为非弹性碰撞的特例,该碰撞在物体碰撞后粘连,动能损失最大。 各种碰撞保护着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

5、恒定律,但在非弹性碰撞,动能的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使动能无法保存。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索)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索) 【实验目的】研究弹性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生物体系动量守恒【实验原理】利用图2-1的装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图2-1守恒,使大质量的球从滑道上滚动, 与放置在滑道末端的质量小的球碰撞的两个球的平均运动是落下高度相同,由于飞行时间相等,我们可以代替那个速度小的球的质量来测量它们的平均射程的大小,速度也间接地知道。 如果满足动量守恒式m1v1=m1v2v,则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进一步进行分析。 如果某质量为m1,速度为v1的球为其他质量为m2,与速度为v2的球碰

6、撞时,将碰撞后的两个球的速度设为v1和v2,则从动量守恒定律, 1 .用天平分别称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和m22 .如图2-1那样设置滑道,注意其末端的切线为水平,在地面的适当位置放置白纸和转印纸首先,滚动从滑道上的相同位置入射的球,多次重叠,在转印纸上形成尽可能小的圆,将这些点包含在圆中,圆的中心不碰撞时,放置与入射的球的平均位置p即4 .滑道的前端碰撞的球, 为了使入射的球和碰撞的球发生正的碰撞5 .使入射的球在一定的高度从静止状态滚动,反复数次使两个球碰撞,用步骤(3)的方法求出与目标地点的平均位置m碰撞的球地点的平均位置n6.过ON在纸上形成直线,ON m1OP=m1OM m2ON【注意

7、事项】1“水平”和“正当”是在操作中应尽量满脚丫子的前提条件2下测量两个球的速度的方法,它表示在并进运动的水平位移中对应的速度3滑道的末端必须是水平的根据图2-2 P的静止状态4的入射球的质量是否必须大于冲撞球的质量5的入射球的质量,每次从滑道上的相同位置从静止开始滚动的方法是,将一个踏步板固定在滑道上的适当高度,球靠近快门优先后,将球放出的实验中投篮,记录的白纸的位置,总是以7m1OP=m1OM m2ON式,相同的测量单位即可的“误差分析”误差源于实验操作,两个球没有水平碰撞,投篮不水平,两个球的心不在同一水平,给实验带来误差静止在球上两个球碰撞时的力变大的动量守恒误差越小则发生多次碰撞,下

8、落点取平均位置确定,减小偶然误差的以下原因可能是实验产生误差: 1如果两个球不能正碰撞,则误差大,如果两个滑道的末端不水平, 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平抛运动导致误差的3O、p、m、n各点的定位不正确导致误差的4测量和作图存在偏差的5仪器和实验操作重现性不好,所以每次进行实验时统一标准的三三、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相互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时间内,相互作用以物体间碰撞的形式,根据物体间碰撞前后两物体的总动能是否发生变化,碰撞种类为斜碰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完全弹性碰撞:在弹力的作用下,在系统内只发生机械能的转移,无机械能的损失,称为完全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

9、在非弹力的作用下,机械能的一部分转换成物体的系统内能,机械能损失,称为非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力的作用下机械能量损失最大(转化为内等),被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撞击物体粘在一起,具有相同的速度。 第1.7章第1.7章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一、量子论1 .创立标识牌: 1900年平板支撑在德意志物理年刊中发表了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规律的论文,标示了量子论的诞生. 2量子论的主要内容:平板支撑认为物质的放射能是无限的,其最小、不可分割的能量单位被称为“能量子”或“量子”,即构成能量的单位是量子。 物质的放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数倍飞跃性地变化。 3、量子论发展1905年,爱因

10、斯坦奖量子概念在光的传播中得到推广,提出了光量子论。 1913年,英吉利物理学家玻尔将量子概念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态,提出了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丰富了量子理论。 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终于成立了。 二、黑体和黑体辐射一热辐射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射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能量的大小和辐射能量的波长分布与温度有关。 该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被热激发放出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放射能量。物体不仅放射能量,还吸收能量。 物体在某个频率范围内发射电磁波的能力越大,在该频率范围内吸收电磁波的能力也越大。 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正好相等的时候叫做热平衡。 此时温度是一定的。 实验表明,物体的辐

11、射能量由物体的温度(t )、辐射波长、时间长度和辐射面积决定。 2 .黑体物体有向周围放射能量的能力,还有吸收从外部放射的能量的能力。 所谓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 3实验规律:1)随着温度的上升,黑体的辐射强度增加;2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的短方向移动。 三、光电效应、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光电效应通过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从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实验规则:装置:如右图所示。 所有的金属都具有临界频率,并且只要入射光的频率不大于该临界频率就不会产生光电效应。 低于临界频率的光不会产生光电效应。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与入射光的

12、强度无关,光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变大而变大。 当用大于等于临界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每单位时间发射的光电子数的多寡)与入射光强度成比例。 金属接受光,光电子的发射通常在1.0秒以下。 2、波动说遇到光电效应的困难波动说认为光能即光强与光波振幅决定的光频率无关。 波动说很难解释上述实验规则3、光子学量子论: 1900年德意志的物理学家平板支撑,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连续,电磁波的能量h .光子论: 1905年爱因斯坦,在空间中传播的光也不连续,称为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h .中有电磁波的频率,h为普朗特数: h=6.6310 34 sJ 4,光子论说明光电效应的金属中的

13、自由电子在获得光子后,其动能增大,功能大于逃逸功时,电子可以从金属表面脱离,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子能量越大5光电效应方程:0 WhEk Ek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始动能,Ek=0时,c为临界频率,c=hww0.4,光的粒子二象性、光的粒子二象性物质波光显示波动性,粒子性的大量光子显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显示的粒子性强的频率高的光子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波动性强的事实该波也被称为解小斑点波、解小斑点波,也称为物质波、物质波。 第1.8章第1.8章原子结构原子结构1、原子核结构模型1、电子发现和汤姆森原子模型:电子发现: 1897年英吉利的物理学家汤姆森对阴极射线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

14、现,原子存在微细的结构,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 汤姆森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设想原子带电的小球,其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上,带负电子被正电荷埋入。 2、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粒子散射实验: 1909年,卢瑟福和助手盖革和马斯顿完成。 装置:右图。 现象: a .大多数粒子在穿过金箔后向原方向运动,不偏向。 b .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c .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角超过9.0,大致达到180,向相反方向反弹。 原子的核结构模型:由于粒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倍以上,电子不明显改变粒子的运动方向,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有可能对粒子的运动产生显着影响。 当正电荷分布在原子上时,它们就像汤姆森

15、模型一样均匀分布,通过金箔的粒子受到正电荷的力在各个方向上均衡,粒子的运动不发生明显变化。 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的正电荷在原子中不均匀分布。 1911年,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了原子核结构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存在被称为原子核的小核,原子核聚集原子的正电荷和几乎所有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约为1015m,原子轨道半径约为10-10m。 观察光谱的装置、光谱分类、发光色光谱的连续光谱生成和特征发光色光谱的连续光谱,是由高温固体、液体和高压瓦斯气体发光产生的连续分布, 由所有波长的光构成的亮度线光谱通过从因稀瓦斯气体的发光而产生的不连续的亮线中吸收光谱的高温物体产生的白色光的物质后,在吸收某波长的光而产生的连续光谱背景下,与由几个不连续的暗线构成的光谱频谱分析:某个元素体, 由于高温下能发出几个特征波长的光,低温下也能吸收这些个波长的光,所以说明线光波的亮线和吸收谱的暗线被称为该元素体的特征光谱,用于频谱分析。 二二、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的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1885年,通过分析当时已知的可见光区域的1.4光谱,可知这些个光谱的波长可以由下式表示:121 (122 nrn=3,4,5,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