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河南-专题五 古诗文默写专题五 古诗文默写_第1页
2016中考语文-河南-专题五 古诗文默写专题五 古诗文默写_第2页
2016中考语文-河南-专题五 古诗文默写专题五 古诗文默写_第3页
2016中考语文-河南-专题五 古诗文默写专题五 古诗文默写_第4页
2016中考语文-河南-专题五 古诗文默写专题五 古诗文默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考纲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我省古诗文默写的考查范围主要是“课标”推荐的79年级学生应背诵的50篇(段)优秀诗文。,考情分析,20112015年河南中考考情一览表,1. (2015河南,3)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山河破碎风飘絮,_。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_,_”(水调歌头),明月寄托

2、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入则无法家拂士,身世浮沉雨打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真题展示,答案,折戟沉沙铁未销,千骑卷平冈,(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 (2014河南,3)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锦帽貂裘,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浣溪沙一曲新词

3、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 _,_”(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答案,3. (2013河南,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_。 (李贺雁门太守行) (2)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写山中早晚不同景色的句子是:_, _。 (4)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此第一境也;“_,_”(陶渊明饮酒(其五)),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_,_”(杜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提携玉龙为君死,瀚

4、海阑干百丈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答案,4. (2012河南,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亲贤臣,远小人,_。(诸葛亮出师表) (2)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中秋佳节,举头望月,苏轼用“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4)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酒”振奋精神,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乐观;“_,_”(游山西村)借“酒”写农家好客的习俗,赞美了农民的淳朴热情。,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落红不是无情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

5、酒长精神,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答案,5. (2011河南,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安得广厦千万间,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白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 (4)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 _,_”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学而不思则罔,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答案,一、考点

6、分析 古诗文默写的考查重点在于识记古诗文中的主旨句、哲理句、写景句、情感句、千古名句等,难点在于理解型及主题型默写。因此,复习时不仅要牢固掌握诗句的本身义,还要善于把握其延伸义,真正做到系统深入地复习。 二、题型分类及方法指导 古诗文默写的常考题型有三种,即直接型默写、理解型默写和主题型默写。,方法突破,1. 直接型默写 此类题一般为补写式,即要求根据上句(下句)写下句(上句),或 者根据两头写中间(根据中间写两头)等。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准确熟记考纲规定的古诗文篇目(文段)。默写时要认真细心,注意字形和句式,务必做到不添字、漏字,不写错字、别字。 2. 理解型默写 此类题不仅考查对古诗文重点句

7、的识记,更重要的是从内容、含义、情感、哲理、写作方法等多个角度考查对重点句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需关注古诗文中的重点句,在熟练默写的基础上多角度地把握其具体特征,如巧用修辞、蕴含哲理、情景交融、警策励志、伤时忧国等。解答此类题,要在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默写要求及范围的前提下,在记忆库中全面回顾和搜索所涉及到的古诗文内容,从中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进行填空。,3. 主题型默写 此类题可以看作是理解型默写的延伸。它既考查对古诗文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又考查对相关知识的梳理分析与归纳概括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从内容、含义、情感、哲理、写作方法等方面深入理解古诗文外,还要善于归

8、纳总结,即将相关的古诗文语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整理。如按照季节、哲理、亲情、友情、离愁、伤时等进行分类记忆。默写时要审清题意,把握主题,抓住提示语,调动记忆库,写出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备战演练,真题演练,(1)蜡炬成灰泪始干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舍生而取义者也,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 酒酣胸胆尚开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答案,(1)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2)燕然未勒归无计 (3)似曾相识燕归来(4)沉舟侧畔千帆过,答案,(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新燕啄春泥,

9、我们同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阴”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_,_”的闲适;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_,_”的春意雪景。,(5)劳其筋骨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3. (2015河北)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共6分) (1)_,柳暗花明又一村。_ 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_,_。 (3)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_,_ _。”,(1)山重水复疑无路

10、箫鼓追随春社近 (2)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案,答案,(1)蒹葭苍苍 (2)不求闻达于诸侯 (3)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答案,答案,(1)黑云压城城欲摧 (2)皆若空游无所依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答案,答案,(1)停杯投箸不能食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答案,(1)见贤思齐焉 (2)霜重鼓寒声不起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畏浮

11、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答案,答案,(1)苔痕上阶绿(2)长河落日圆 (3)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无题中“_ _,_”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中“_,_ _”的坚毅与无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答案,前瞻预测,(1)雨脚如麻未断绝 (2)潮平两岸阔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答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答案,(1)谈笑有鸿儒 (2)山岛竦峙 (3)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答案,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 草色遥看近

12、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答案,(1)谁家新燕啄春泥 (2)以中有足乐者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答案,(4)饮水思源,“寻根”是一抹割舍不断的乡愁,它书写于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的一封家书里;它深藏在马致远“_,_”(天净沙秋思)的天涯游子心中;它散落在范仲淹与戍边将士“_ _,_”(渔家傲秋思)的不眠之夜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答案,(1)温故而知新(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答案,(4)人是要有点精神和情怀的,这种精神和情怀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孟德年过半百却老当益壮,积极进取;是“_ 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少陵野老独守茅屋却心忧天下寒士;是“_,_ _”(行路难(其一),青莲居士仕途失意却不减乐观豪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1)浩荡离愁白日斜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答案,(4)家书曾是游子与故乡亲人互通音信的重要纽带。于是,身处战乱之中不得归家的杜甫发出“_,_ _”(春望)的感叹,抒发思家之忧;远离家乡客居异地的王湾写下“_?_”(次北固山下)的诗句,表达思乡之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答案,(1)长烟落日孤城闭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答案,苟全

14、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答案,答案,(1)欲辨已忘言 (2)凄神寒骨 (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答案,答案,(1)乱花渐欲迷人眼(2)天涯若比邻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答案,一、中考必备古诗文理解型默写专项整理 1. 论语十则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

15、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这正如论语中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 桃花源记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表现桃花源中环境美好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任写一句即可) 3. 陋室铭 (1)文中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文中写交往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而无粗鄙之人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 爱莲说 (1)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质朴、庄重的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随俗浮沉)(概括君子不慕名利和坚

16、守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 三峡 (1)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文中写三峡夏季江水水势盛大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文中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6. 记承天寺夜游 (1)文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17、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7. 马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8. 送东阳马生序 (1)文中表现作者成年后求学之艰的句子分别是: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食: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住:寓逆旅;行: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文中写“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9. 小石潭记 (1)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

1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句子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10. 岳阳楼记 (1)文中简练而又生动地概说洞庭湖阴晴变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文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心系苍生,胸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令人敬仰。 11. 醉翁亭记 (1)体现全文核心,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文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1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12. 出师表 (1)文中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内外异法”;二是“亲小人,远贤臣”。 (2)说到“用人”的问题,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其核心是:亲贤臣,远小人。 (3)文中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所表达的志趣相同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 鱼我所欲也 (1)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0、 (2)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原因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在本文中所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让其经受磨炼,增长才干。 (2)文中体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3)文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21、乐也。,15. 曹刿论战 (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向鲁庄公进谏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文中反映战前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6.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在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 观沧海 (1)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苍茫、动荡的气势暗

22、含着作者惊讶、赞美之情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次北固山下 (1)生动地勾勒出北固山下壮阔图景的两句诗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体现时序交替,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 钱塘湖春行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消息,也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的诗句

23、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最能体现作者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 天净沙秋思 (1)小令中的九种景物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寓情于景,表现了长期流落异乡的悲哀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以乐景写哀情,且多被引用来描绘乡间秀美景色的句子是:小桥流水人家。 (3)名诗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仿,这两

24、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点明诗人闻讯的时节,暗示漂泊命运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6. 夜雨寄北 (1)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归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诗人想象与朋友相聚,秉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 泊秦淮 (1)描写秦淮月色朦胧,船泊岸边的景象的诗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

25、夜泊秦淮近酒家。 (2)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揭示统治者麻木不仁的心理状态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8. 浣溪沙 (1)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时光易逝难回的诗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2)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9.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诗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会当凌

26、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而且表达了诗人俯视一切的心胸气魄,蕴含着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就能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10. 春望 (1)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望中之所见,也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恨别思念之情。 (3)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11. 使至塞上 (1)这首诗中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描

27、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句中“燕然”二字用典,流露出了诗人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1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诗中两处运用典故,抒写自己归来后的感触,对同时被贬的旧友的怀念,以及人事沧桑之感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诗中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酒”振奋精神,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乐观。,13. 赤壁 (1)作者借作战的器物,触发历史联想,并为下文抒写历史感慨

28、作铺垫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运用典故,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 过零丁洋 (1)以形象的比喻暗示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方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诗人也道出类似的生死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5. 水调歌头 (1)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想,令人动情。豁达的苏轼望月感怀,思索人

29、生,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 (2)自古以来,月的圆缺象征人间的聚散,可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寓了人间最美好的祝愿。 16. 山坡羊潼关怀古 (1)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潼关的险要地势和雄伟气势,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之情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7. 饮酒(其五) (1)最能体现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

30、旷达心胸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诗中表现作者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傍晚时分山中的美丽景色。 18. 行路难(其一) (1)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正面描写“行路难”,以此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2)借用典故,表达作者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表明作者对实现理想的自信、乐观精神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惨的心境的诗句是:

3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诗中升华精神,最能表现诗人关心社会、兼济天下胸怀的两句诗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 (2)诗中写野外雪景,并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诗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

32、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21. 己亥杂诗 (1)写诗人辞官之后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出了落花飘零却昂扬向上的精神,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3)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2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入川的朋友作别,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23.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以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勾勒

33、出春天走近的过程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对早春加以赞颂,隐含哲理的诗句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4. 无题 (1)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的名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的名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5. 相见欢 (1)描写男主人公在月残之夜,孑然一身的“斯人独憔悴”的身影,渲染出一种悲凉凄苦的诗句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

34、院锁清秋。 (2)诗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出了亡国的哀思。 (3)点破题旨,直抒离愁的诗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26. 登飞来峰 (1)采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点明飞来峰、千寻塔的高峻陡峭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踌躇满志,满怀信心,锐意改革,蕴含哲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7. 渔家傲秋思 (1)点明地域和季节,突出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描写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诗句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采用互文

35、的修辞方法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8. 江城子密州出猎 (1)描写太守出猎时形象的诗句是: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2)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诗句是:亲射虎,看孙郎;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9.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的诗句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战斗情绪的诗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表达作者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0. 观刈麦 (1)使用

36、景物描写的方法表现丰收在望的诗句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2)表明农民劳动生活艰辛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以心理描写表明农民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1. 关雎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雎鸠和鸣起兴喻男女相悦,是完美的一对。 (2)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叙述了小伙子艰难执着地追求女子的过程,表达了其深切的相思之情。,32. 蒹葭 (1)今天,我们常引用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来形容所爱恋的人身在远方,而且它被谱曲演唱,成为了歌曲的一部分。 (2)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

37、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与追求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3. 雁门太守行 描写将士们戒备森严,不可侵犯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用烘托手法描写将士们黄昏练兵,威武雄壮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描写深夜袭击敌人的悲壮场景的诗句是: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达自己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4. 游山西村 (1)盛赞村民热情好客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表现出诗人对农

38、村淳朴生活的喜爱、留恋与向往之情的诗句是: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新课标古诗文增改篇目 理解型默写专项集训,二、中考必备古诗文主题型默写专项集训 爱 国 类,1. 壮哉中国,壮在多伟男。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说“人不寐,_”,抒发了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_,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了却君王天下事,_”,道出了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_”,表明了誓死报国的决心。,将军白发征夫泪会挽雕弓如满月 赢得生前身后名提携玉龙为君死,答案,安

39、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答案,4. 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答案,哲 思 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安得广厦千万间 赢得生前身后名留取丹心照汗青,答案,5. 人生是一种智慧的行走。杜甫在望岳中,激励我们在面对一个个人生巅峰时,要智慧地遥望,有“_,_”的豪迈气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教导我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要坚定信念,无所畏惧,有“_ _,_”的进取精神;但也有杜牧在泊秦淮中,因“_,_ _”而发出的对统治者忘却国仇家恨、纵情声色的哀叹。,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