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法规基础知识_第1页
军事法规基础知识_第2页
军事法规基础知识_第3页
军事法规基础知识_第4页
军事法规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军事法律规范基础知识,军队指挥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古佳副教授,第一次理论建设是,“小贤人治事、大贤人治人、智者治法”“军事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通过国家的强制性权力保证实施,军事领域的社会关系和活动的法律、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无法规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立法水平上,中央军事委员会独立制定的军事法律规范一、条令条例是军队的基本法律规范,条令由军队制定的简明条文规定,而指令格式颁布的有关军队战斗、工作或生活的法律规范。 条例是国家或军队制定的指令格式公布的有关某工作的法律规范。 条令、条例是军事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军条令主要是指共同条令、战斗条令、军兵种条令的条例主要是规范某些工

2、作的条例,条令、条例体现了军队性质的宗旨、国家战略方针、军事思想以及建军作战的原则,内投射了军事活动丰富的经验和军事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军事活动的客观规律。 条令条例的发生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在春秋战国,我国已经有很多分类的军事法律规范。 例如,秦国公布的除吏律、军子爵律、中劳律、屯表律、戌律等战国初期的司马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战斗条令,三国时代曹操公布的步战令、船战令、阵法。 唐朝颁布的军防令。 宋朝颁布的奖价、罚条、行军制约。 明朝练兵实纪。 清朝公布的简明军纪、内务条例、步兵暂定操作法。 中国古代的“条”、“例”、“令”都是法律规范形式,也是军事法律规范的名称。 “条令”这个名

3、称,在中国最初是北宋梅尧臣送卫真宰宴寺丞结束长安诗。 “看萧何政,条令在旧镐之间。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根据元史,1234年奥戈泰作过“大会诸王百僚敕条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条令”的军事法律规范。 “条例”一词来自汉代何休春秋公羊疏离的顺序。 “古人有点胡无生条例,多得其正。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条例是从宋朝开始的军事法律规范名称。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胁军犯阶级者,禁军条例应斩者,减流三千里。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海外,从公元12世纪以后,欧洲开始出现单行军事法律规范。 1527年英皇费迪南多一世制定了一系列军事条例,1607年制定的战争、

4、炮兵及其他军事科学条令是露西亚第一条战斗条令。 露西亚在1571年出版的玻尔斯牛鼻子论驻军警戒任务,是露西亚制定的最初的军事任务条令。 苏联于1918年颁布内务条令、防守条令,1919年颁布野战条令、队伍条令、纪律条令。 美国在1775年、1806年通过了2次陆军条例。 现在美军各军种共同执行的联合条令有100馀种。 各军兵种根据自各儿的特点制定并公布了许多条令、条例,仅美国陆军就有690多种条令。 1930年10月,我军公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中国工农红军纪律暂行条例(草案)等法律规范。 在历史革命战争时期,我军还公布了纪律条令、内务条令、奖惩条例等。 1951年2月颁布

5、了第一批条令,对云同步修改公布了内务条令和纪律条令,形成了完整的共同条令体系。 当前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依法治军,实行军队管理条令化、法制化。 有的将条令称为“军队的舵”,有的称为“军队的圣经”。 条令条例的制定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条令、条例来自军事实践,指导军事实践。 二、我军条令条例的形成和发展,(一)条令条例建设阶段“所有兵、制必须先决定”。1 .革命战争时期我军边战争边建设,条令、条例建设的创立阶段我军条令、条例建设始于建军之初。 1930年9月,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了会议讨论,同年l0月正式公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定条例(草案)、中国工农红军纪律暂定条例(草案

6、)、中国工农红军编成(草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制(草案)。 这是我们的人民军诞生后制定和公布的第一个军事法律规范,标志着我军依法治军的开始。 1936年8月,随着红军的发展,我军又制定并公布了最初的内务条令中国工农红军临时内务条例(草案)。 2、革命战争时期我军条令、条例建设的特点我军条令、条例建设还属于星空卫视和创立阶段,许多条令、条例具有应急、简易性和借鉴性等特点。 苏军战斗条令民国二十四年的步兵操典,(二)条令条例建设全面展开阶段1,制定并公布队伍条令,修改并公布内务条令和纪律条令,自我军共同条令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并公布我军第一部分队伍条令,将这些个三条条令称为共同条令,完善共同条令

7、体系2、修改、公布政治工作条例,制定和公布干部人事条例,加强政治工作立法195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将我军第一部分政治工作条例(草案)于1955年通过并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兵役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效的人员勋章,3、制定并公布我军的战斗条令,使我军的训练和作战有法律规范依据,1958年,毛泽东应在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提交,制定我军自身的战斗条令。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制定了我军最初的战斗条令,即合成军的战斗条令和步兵的战斗条令,1961年5月发行了全军执行。 4、制定并公布了专业勤务条令,使我军条令、条例门类越来越健

8、全的20世纪560年代,我军制定并公布了共同条令、战斗条令、军兵种条令、条例,并在云同步制定了许多专业条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颁布的条令、条例,引用了外国军队,特别是苏联军队的经验。 当时全军组织翻译了外国陆海空三军的各种条令和教材7100多种。 (三)条令条例建设深入发展和完善阶段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军条令、条例建设进入深入发展和完善阶段的这个时期,我军制定、修改和发布数百部条令、条例,仅战斗条令、指挥部条例就有100佚部,二,新的历史时期;(二)建立、健全军事法制机构(3)立法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计程仪化的轨道。 (4)加快了立法的步伐。 三、军队条令条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外有的军

9、队将条令、条例定为“军队舵”、“军队圣经”,我军将条令、条例定为“军事法典”。 (1)条令条例是治军的法律规范根据条令,条例是治军的法律规范根据。 条令、条例是军队法律规范的主体。 我军条令、条例已形成完整的系统,涵盖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条令是战胜高新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保证,意味着战胜信息化战争,战胜强敌干预的战争。 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立足于“以劣胜优”。 以我军建设为军事思想先进、军事技术硬、战略技术灵活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精锐之师,最终赢得了信息化战争。(三)条令条例是培养合格军人的基本教材我军的许多条令、条例,是我军治军作战经验的科学结晶,是军事理论的宝库,是军事斗争的小

10、百科,也是全军官兵高水平的教科书,其规范内容的广度、理论水平的高度、体现学术思想的先见性与一般教材相比四、军队条令条例的基本特征,(一)条令条例是具有法律一般特征的军队条令,条例是国家法律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和军事机关按照国家立法原则,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发行。l、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意志2,严格的规范性约束力3,实行的强制实施规范4,极其权威至上5,严格的科学性科学论证或实验6,强的操作性是彻底实行7,相对稳定性是晨令夕改不了的。 (二)条令条例具有军事法的特殊属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调整内容的相对隐秘性3、法律规范标题的独特性5、军队条令的科学体系。 (1

11、)条令条例体系的纵向一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军队条例属于国家军事法律2,中央军事委员会单独制定或者与国务院联合制定的军队条令、条例属于军事法律规范或者军事行政法律规范3,军队各本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的条令、条例属于军事规则(2) 属于条令条例体系的横向门类军,但这种社会关系并不单一,其自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多样性和通用性。 一、三大条令,即共同条令,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列条令。2、4大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部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物流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条例。 3 .战斗条令是规定军队作战军队指挥和战斗动

12、作的法律规范。 现行的战斗条令属于第四代战斗条令。 4、军兵种条令、条例军兵种条令、条例是专门规范某军种或兵种工作和活动的行为规范,此类条令、条例多以军事规则的形式出现。 5、专业条令、条例专业条令、条例是指专门规范全军某项工作或活动的条令、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条例是军事法律规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律规范。 六、军队条令条例的发展趋势,随着军队建设的发展,新的武器装备、新的军种、新的军事专业陆续出现,规范千万军事人员行动的各条令、条例也运行而生,原条令、条例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修订完善。 目前,各国军队的条令、条例大致由以下方面组成:一是共同条令。 即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列条令等。 二是战斗条令。 即合成军队战斗条令、军兵种战斗条令。 战斗条令是规范部队作战和训练行动的法律规范。 如果我军合成军队的战斗概况,就像美军陆军的战斗条令作战纲要那样,三个是军兵种建设方面的条令、条例。 即各军兵种的技术工作、勤务工作、管理工作的条令、条例。 海军的舰艇条令、空军飞行条令等。 指挥部条例、后方条例、现役军官法、军官阶级条例、(二)条令的内容越来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