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 (2)_第1页
把酒问月 (2)_第2页
把酒问月 (2)_第3页
把酒问月 (2)_第4页
把酒问月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把酒问月,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凝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月当歌对酒时, 月光

2、长照金樽里。,认真听读,不出声。 注意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 注意句中的朗读节奏。,丹阙 ( ) 孤栖 ( ) 金樽 ( ) 捣药 ( ),q,zn,do,诗文理解,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来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1、诗的开头两句有什么好处? 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道出了人与月的什么关系? 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与“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

3、皆如此。 ”这四句诗历来被人们传诵,究竟妙在何处?,小组合作探究,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以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极有气势。诗人停杯沉思,颇有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却与人相随。,三四句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辉普照尘世,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两句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

4、人格化的特性,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来尽清辉发。,“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散射出清澄的光辉,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诗人以“飞镜”为譬,以“丹阙”、“绿烟”为衬,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动人,光彩夺目。,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但见”二句,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两句中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深沉叹惋。,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嫦娥”两句驰骋想象,就月中的

5、白兔、嫦娥发问,是诗人的第二次问月。白兔在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到底谁来陪伴她呢?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的情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两句,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今人不见古时月”,实际是在说“今人不见古时人”;“今月曾经照古人”意味着“古月依然照今人”。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结尾四句收束上文,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

6、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主题 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诗歌背诵比赛 看哪个组背得 又快又准确,完成下列练习题,1.“月光长照金樽里”中的“樽”是什么意思?你还能回忆起所学课文里有着一样意思的字词吗?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一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B.本诗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咏月抒怀,感叹明月常在,而人生却如此短暂。 C.本诗从多层次多角度塑造了一个孤高而神秘的明月形象,从而展示了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探求,表现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怅然所失。 D.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明月的形象,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