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数学文化_第1页
音乐中的数学文化_第2页
音乐中的数学文化_第3页
音乐中的数学文化_第4页
音乐中的数学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音乐中的数学文化,09物流1班 郑猛 梁雄杰 刘智敏 李会,2500年前的一天,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外出散步,经过一家铁匠铺,发现里面传出的打铁声响,要比别的铁匠铺更加协调、悦耳。他走进铺子,量了又量铁锤和铁砧的大小,发现了一个规律,音响的和谐与发声体体积的一定比例有关。之后,他又在琴弦上做了许多试验,进一步发现只要按比例去划分一根振动着的弦,就可以产生悦耳的音程。如1:2产生八度,2:3产生五度,3:4产生四度等等。就这样,毕达哥拉斯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音乐和数学的联系。,1.基本乐理与数学的完美结合 2.数学知识在音乐领域的应用 3.数学家与音乐,键琴上的斐波那契数列,我们知道在钢琴的键

2、盘上,从一个 c 键到下一个 c 键就是音乐中的一个八度音程(如图1) . 其中共包括13 个键,有8 个白键和5 个黑键 ,而 5 个黑键分成 2 组 ,一组有 2 个黑键 ,一组有 3 个黑键.2、3、5、8、13 恰好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中的前几个数.,来看一下图1,显然这个八度音程被黑键和白键分成了12个半音,并且我们知道下一个 c键发出乐音的振动次数(即频率) 是第一个 c 键振动次数的 2倍,因为用2 来分割,所以这个划分是按照等比数列而作出的. 我们容易求出分割比 x ,显然 x 满足 x(12)= 2 ,解这个方程可得 x 是个无理数 , 大约是0. 1106。于是我们说某个

3、半音的音高是那个音的音高的0.1106 倍 ,而全音的音高是那个音的音高 0.11062 倍. 实际上,在吉它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等比数列4。,等比数列在音乐中的出现,傅里叶变换与音乐的创作过程,傅里叶变换 任何连续测量的时域信号都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的无线叠加。 即将原先难以处理的是与信号转换成易于分析的信号的频谱。,在音乐创作过程,音乐家把自己脑海中的乐声变化(时域信号),转换成易于表达的乐谱,即演奏者每个时刻应该按下的琴键(频域信号),最终,演奏会上得以呈现音乐家脑海中的优美乐章。,音乐中的平移与对称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爱因斯坦,音乐是爱因斯坦的最大爱好,音乐伴随他度过了70

4、余个春秋。他经常在演奏乐曲时思考难以捉摸的科学问题他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也能熟练地弹奏钢琴。 他外出时总是带着心爱的小提琴,并且常常想起钢琴的琴键。他曾不经意地考虑过做一个职业小提琴手,并数次说过,如果他在科学上不成功,他会成为一个音乐家。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拉小提琴,而且常有钢琴伴奏,演奏奏鸣曲和协奏曲。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原理就是在美妙的琴声中诞生的,18世纪的大数学家拉格朗日,在意大利都灵的圣保罗教堂聆听圣乐时,萌发了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 数学家华罗庚的一道道数学难题的解决,与他那把宝贝二胡分不开 毕达哥拉斯说:“音乐之所以神圣而崇高,就是因为它反映出作为宇宙本质的数的关系。”,莱布尼兹所说:音乐是上帝给世界安排的普遍和谐的仿制品。任何东西都不像音乐中的和声那样使感情欢快,而对于理性来说音乐是自然界的和谐,对自然界来说音乐只不过是一种小小的模拟。尤其是,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与科学创造是触类旁通的,在创造的时刻,二者之间的屏障往往就消失了。,数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