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乌兰布统风景区为例_第1页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乌兰布统风景区为例_第2页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乌兰布统风景区为例_第3页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乌兰布统风景区为例_第4页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乌兰布统风景区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邯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邯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题 目目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乌兰布 统风景区为例 学学 生生 张志明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宋继革 副教授 年年 级级 2009 级 专专 业业 旅游管理 二级学院二级学院 地理与旅游系 邯郸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2013 年 6 月 郑重声明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宋继革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 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 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 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 作者 :张志明 2013 年 6 月 8 日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乌兰布

2、统风景区为例 摘要 近年以来,我国旅游业都得以迅速发展,国内和国外市场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开发 与利用,从而拉动了各个相关产业的长足进步。其中旅游景区在旅游资源市场中占据着 举足轻重的位置,为旅游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由于 旅游景区的资源集中,竞争激烈,管理不当等等许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为旅游景区的 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使旅游景区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威胁着 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是以乌兰布统景区为例,寻找旅游景区 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途径和策略,从而实现该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乌布兰统风景区 可持续发展

3、景区管理 旅游资源 I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cenic spots - Taking the Wulanbutong series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Zhang Zhiming Directed by Song Jig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 has been the development an

4、d utilization of greatly, thereby stimulating the progress of each industry. The scenic spots in tourism resource market occupies the position of play a decisive role,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But because of the

5、 tourism resources of intense concentration, competition, appear the improper management and so on many not harmonious factor, has brought many negative eff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tourism in the proc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lot of problems, threatening the comprehensive a

6、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economy, societ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wulanbutong series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looking for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of the various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cenic spots

7、. KEY WORDS:wulanbutong series scenic are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enic spot management tourist resources 0 目目 录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意义 .1 2 乌兰布统风景区简介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2 2.1 乌兰布统风景区简介 .2 2.2 乌兰布统风景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2 2.2.1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 2.2.2 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4 2.2.3 社会进步的必要性 .5 3 乌兰布统风景区 SWOT 分析 .5 3.1 乌兰布统风

8、景区优势分析(S) .5 3.2 乌兰布统风景区劣势分析(W) .6 3.3 乌兰布统风景区机遇分析(O) .7 3.4 乌兰布统风景区挑战分析(T) .7 4 乌兰布统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8 4.1 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员工可持续发展理念 .8 4.2 加大保护力度,发展与保护相结合 .9 4.3 保持独特性,加大当地文化开发力度 .9 4.4 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提倡合理竞争 .10 4.5 创新企业发展体制,规范景区管理秩序 .10 5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单击此处,执行“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命令插入目录 0 1 绪论绪论 1.1 研究目的

9、 可持续旅游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旅行者负责任的旅行。从 目的地的角度来讲,是指目的地在对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方面充分考虑环境和旅游资源的 可持续性。从旅行者的角度来说,是在旅行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环境、对目的地 的影响,让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地方经济通过旅行者的旅行活动得到受益的同时,保持 原有状态,并得到长期发展13。 近年以来,我国旅游业都得以迅速发展,国内和国外市场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开发 与利用,从而拉动了各个相关产业的长足进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就业、税收等各个 方面都得以长足进步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长足进步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我国丰富的旅游 资源,其中旅游景区又在旅游资

10、源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为旅游业以及其他相 关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由于景区的资源集中、竞争激烈、游客的集 聚等因素,为景区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因素,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 本文就是以乌兰布统风景区为例,寻找景区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和策略,从而实现 该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拉动了旅游经济的腾飞以及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旅 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通过公众旅游获取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同时旅游通过旅游服务,为当地政府 和居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刺激当地经济,风景区

11、内的居民在 享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将增强思想意识来更好地保护景区资源和环境,这就为景区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 其次,风景区内的文化也能得到更完善的保护与复兴。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之一, 是因人类寻求异质感受而兴起,文化差异越大,对游客吸引力就越大。为了保持这样的 吸引力,满足游客需求,各个景区传扬自身特色,发展传统习俗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 保护、恢复以及进一步的发展。 1 另外,也促使更多专家学者投身到风景区研究中,促使旅游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 用,推动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专家学者的研究,不断丰富我 国关于旅游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在旅游风景区

12、的研究以及国际交流中 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基础以及事实依据和支撑17。 2 乌兰布统风景区简介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乌兰布统风景区简介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2.1 乌兰布统风景区简介 乌兰布统旅游风景区位于大兴安岭余脉和燕山山脉的交汇处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 处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的最南端,距经棚镇 120 公里,距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所 在地约 115 公里,东部与芝瑞镇、桦木沟林场毗邻,北与浩来呼热、红山子乡交界,南 部与河北围场县隔河相望,西部与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接壤,总面积约 1800 多平方公里。 其风景区内的主要自然景观有森林草原、草甸子、 “百花草甸”景观和和华林景观。 乌兰布统风景区

13、内的最高峰海拔约 1595 米,南北大约长 1600 米,东西大约宽 1500 米。 山周围的地势十分开阔,景色优美,只有这一座山峰拔地而起,这就是“红坛子山”,蒙语 称之为“乌兰布统”。乌兰布统风景区更以古遗址闻名中外,吸引着各行各业的人士前来观 光游览。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八月初,在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战,史称“乌 兰布统之战”。在乌兰布统峰西南 8 公里处,是滦河发源地新开泡子,据清史记载,这里 有征噶尔丹时的十二座连营遗址。乌兰布统古战场,南接中原,北连塞外,天然屏障塞 罕坝绵延万里,自清代康熙帝起,历代皇帝都选中此处为避暑狩猎圣地,1964 年中国人 民解放军曾在这里建

14、立北京军区红山军马场,如今这里已经被国家体委辟为训练基地。 我国许多影视剧的外景都在此地拍摄完成,也正是因此,使乌兰布统风景区的知名度获 得极大的提高。该区主要草原旅游项目有骑马、射箭以及草原观光等,近几年摄影旅游、 影视旅游、度假旅游等也取得了快速发展。该风景区的最佳游览时间仅为 7、8、9 三个 月,旅游季节较短。 2.2 乌兰布统风景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乌兰布统风景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当地民俗、自然环境等因素,决 定其必须实施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整个风景区的发展都纳入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良 2 性循环的道路上来,特别是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更是具有其务必

15、 实施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性。 2.2.1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乌兰布统风景区以其优美独特的森林草原、草甸子、华林等自然风光,康熙皇帝大 败葛尔丹这一真实的历史存在和历史遗存,以及曾在此拍摄的康熙王朝 、 还珠格格 、 汉武大帝 、 三国演义 、 射雕英雄传等多部影视剧的影响,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 游客前来进行观光、摄影以及度假旅游。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风景区内当地 居民的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各种基础设施大规模兴建,特别是景区内旅馆、娱乐项目 的大量投入与兴建,旅游用马增多,这些因素都会大量的占用草地。外来资金大量流入, 接待游客不断增多,特别是在 2011 年,客流量达到近

16、年来最高峰,乌兰布统风景区的最 佳游览时间仅仅是 7、8、9 三个月,但在 2011 年,仅仅三个月的旅游季节,其接待游客 亮高达近 30 万人。据调查,在 2011 年,前往乌兰布统风景区旅游的游客中,有相当一 部分游客订不到酒店,当地的酒店、旅馆基本上都是天天客满,没有闲置客房,许多游 客只能在草原上扎帐篷进行宿营。由此可见,大量的游客进入给当地的接待设施带来了 极大的挑战。要提高接待能力,就势必兴建大量的接待设施,然而又与保护草地产生极 大冲突,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中。若是兴建高层建筑,利用有限的土地,借助向上的空间 来提高接待能力,那么,高层建筑的兴建就又势必会破坏景区内草原风光的和谐,破

17、坏 审美,限制甚至阻碍景区的发展。 乌兰布统风景区地处克什克腾旗最南端,其制备包括森林草原、草甸子以及桦树林, 景区内的草原景观是吸引游客的最大因素,但也最容易遭到破坏,然而,来此旅游的游 客往往都希望驾车前往草原深处,一览大草原的风光,甚至有些游客自带帐篷等野外露 营设备到大草原上进行露营、燃放烟花、野外烧烤等活动。正是因此,给当地环境带来 了极大的负荷,一些被游客留在草原上的垃圾很难被清理,在游客的活动进行中对草场 的踩踏、倾轧等系列破坏行为,也给草原植被带来了极大地破坏。 游客的进入又必然会抢占当地居民的生活资源与空间,占据当地居民的部分生活物 质资料,分享当地交通设施,加大当地生活必需

18、品的消耗,加大当地居民饲养规模,这 种种情况,无不加大了当地在各方面的负荷,对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次也都会 造成很大的冲击,这其中最为脆弱的自然环境环节就首当其冲,对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就 显得尤为的重要并且势在必行。 乌兰布统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同样大大加大了当地政府及其它组织的环保工作压力。 乌兰布统风景区处于沙漠的边缘地带,距离该风景区最近的是浑善达克沙地,在西北方 向,仅仅相隔 60 到 70 公里。这就加大了环保工作的难度,由于该景区以森林草原、草 甸子等景观为主,植被极其脆弱,加上人类的旅游活动从 7 月份分到 9 月份,而真正开 始有游客进入的时间还要提前,这是正事草原上植被的开始

19、及茂盛生长阶段,极其容易 被破坏,生态平衡极其容易遭到破坏,同时由于距离沙地很近,植被一旦被破坏、生态 3 平衡被打破,就会极难恢复。 综上所述,在乌兰布统风景区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其意义及其深远。 在该风景区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得益的绝不仅仅是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更不 会仅仅是当代的居民,而是将会辐射全体国民,造福后代子孙。 2.2.2 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由于乌兰布统风景区所属地区地广人稀,距离中小型城镇都较远,造成当地居民获 取生活资料较困难,工业落后,其自然条件有不理想,有雪的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紧靠 畜牧业作为主要产业,很难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所需。因此,

20、仅仅三个月的旅游季节成 为当地居民获得收入的主要时节,旅游业也就成为其主要产业。同时由于该景区距离沙 地较近,造成防沙、治沙投入较大,当地居民生活压力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增 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增加政府收,为保护草原、保护环境、防沙治沙打下良好 的经济基础并提供物质保障。 从全局和长远讲,乌兰布统风景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又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 相统一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 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障;而恶劣的生态 环境,不但限制经济的发展,即使发展了,也难以长久,后果极其恶劣。环境保护可促 进风景

21、区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体现风景区整体竞争实力。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 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 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强调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 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各 种资源,使风景区的发展保持在景区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从局部和眼前讲,两者又有着相互对立的一面。一边是风景区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一 边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 经济利益

22、,会导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如当地居民过度蓄养牛、马、羊等牲畜,虽然增 加了居民收入但其过量使用却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特别是操场的退化,不但给当地居民 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影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如发展旅游业,可以 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可以丰富当地人民生活,但是在发展旅游业过 程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 的辩证关系,全面实施旅游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经济发 展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4 2.2.3 社会进步的必要性社

23、会进步的必要性 乌兰布统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建 设,实现社会和谐。努力提高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加速社会进步。 当地的教育设施并不完善。在去年,十岁以下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需要到距 离当地 115 公里克什克腾旗,并且需要寄宿,家长需要定期接送甚至陪读。这给当地居 民以及接受教育的儿童带来极大的不便与障碍。而今年,在军马场新设立的一所学校就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师资源等方面还并不完善, 因此并不能获得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因此还有许多家长并不

24、愿意让自家的孩子到该学 校就读。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可持续。教育是其中极其重要 的一环,是人才的摇篮,因此必须集中力量,将教育事业发展壮大。这是提高居民素质、 培育人才、坚持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以及实现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当地居民对于环境的保护,还停留在迫于当地政府的硬性规定阶段。应在当地居民 中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宣传,努力提高居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将居民迫于规定保护环境转到自发保护环境上来,努力提高居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只 有居民自发的对环境的保护才是长久的。同时利用当地居民对家乡的热爱以及文明的行 为举止,来引导游客,同时实现居民对游

25、客的监督,达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环境 保护等多重目的。 当地居民对于旅游业、环境保护、对客服务、资源利用等许多方面都只有一个极其 浅显的认识,当地政府及其他相关组织应加强这些方面的宣传,组织居民参加培训,努 力提高居民的服务等多方面的技能。环境保护、技能高低、资源利用情况、知识储备这 些方面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与保障。社会进步首先应促进人的进步,而人的进步首 先应从思想上、意识上着手,促进人的全面提高,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各方面建设,规 范交通、餐饮、娱乐等各方面的秩序,加强医疗、通信、银行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 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进步和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 乌兰布统风景区乌兰布统

26、风景区 SWOTSWOT 分析分析 3.1 乌兰布统风景区优势分析(S) 首先,大乌兰布统旅游是把乌兰布统大草原作为旅游核心的区域性旅游概念,东部 5 与芝瑞镇、桦木沟林场毗邻,北与浩来呼热、红山子乡交界,南部与河北围场县隔河相 望,西部与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接壤,同时北跨西拉沐沦河谷进入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八大园区。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资源丰富并且组合状况良好,以其独特的草原风光和 当地民俗风情,更好的打造乌兰布统风景区,进而形成依托京津,吸附东北的环渤海旅 游圈提供了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先天条件和优势。同时每年都有大量江苏、浙江等地 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至目前为止,乌兰布统风景区已经在逐渐的

27、打开全国市场,其辐 射面和影响力正不断向全国扩散。 其次,当地居民除旅游业外,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然而由于保护草原、保护环境的 需要,饲养牲畜的规模又受到限制。因此,为了增加收入、追求美好生活,当地居民对 于当地发展旅游产业十分支持,并提供了相当一部分的旅游资源,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这些对于吸引游客、扩大客源有着极大作用。 再次,当地政府大力的支持同样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巨大优势,在政策上的支持和 资金上的倾斜为等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便利,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的 修建,统一规划村庄围墙,围墙均不超过一人高,形成自身的特色。这些都有助于提高 风景区的吸引力和接待能力。 3.2 乌兰布统风

28、景区劣势分析(W) 第一,旅游季节短,产品单一。由于乌兰布统风景区处于内蒙古高原南端,没有雪 的月份仅仅五一之后到十一之间,而其中最佳的旅游时光仅仅 7、8、9 三个月,造成旅 游季节过短。而提供的旅游产品,也仅仅是以草原风光为最大依托,以传统的草原娱乐 项目如起码、射箭等为主要的娱乐项目,没有一个比较长的旅游产业链。冬季也没有滑 雪等项目,是漫长的冬季成为空白,当地居民只能回归畜牧业。 第二,没有文化内涵,缺少文化灵魂。乌兰布统风景区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 件和优势,但是当地居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还是汉族,采取定居方式。草原上的蒙古包 仅限于蒙古包宾馆或者有限的个人,蒙古袍也仅仅在旅馆的服务

29、员身上才能得见,草原 因素已经逐渐淡化,蒙古族文化和独特的草原魅力在人文方面极难得见。草原风光只能 提供给游客无限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却无法代替草原文化才能展现的草原魅力和民俗风 情。 第三,乌兰布统利益主体多元,整体优势难以得到发挥。乌兰布统作为一个大旅游 圈,必须解决好外部,内部两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整合资源,发挥优势, 形成合力。在外部,一是与北京军区军马场的关系。于历史的原因,北京军区选中乌兰 布统作为军马场,并划定了使用面积。虽然军马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但这种分 治体制决定,无论是旅游规划,旅游开发,还是旅游管理和服务,都必然要出现利益纷 争,致使管理效率低下。由于军

30、队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考虑到军地以及军民关 6 系,地方政府必须以大局为重,这也就必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造成一定的制约以及其他 的负面影响;二是与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公园之间的关系,由于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省 区,协调难度极大,但由于一时无法建立两地协调一致的利益机制,致使这两个外部关 系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协调,将严重制约乌兰布统大旅游圈的形成。在内部,由于不同 时期旅游开发的观念不同,投资主体,决策机构的变化,乌兰布统优质的旅游资源已被 刮分殆尽。很多的开发商占据着优势资源,既无力开发,又拒绝开发,囤地居奇。这些 问题都极大地限制了乌兰布统风景区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第四,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31、。2011 年 7 月,正是乌兰布统风景区旅游旺季,往年正是 旅游非常火爆的一段时期,但是由于大雨天气,致使交通阻断,导致河北、北京及其周 边地区的旅客不能前往乌兰布统风景区旅游,而浙江、江苏及其周边省份的旅客由于北 京机场不能降落,而形成一到两周的客源空洞期。这段时间,乌兰布统风景区只能够依 靠赤峰市以及辽宁等少数客源市场来维持运营。由此可见,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对乌 兰布统风景区的影响极大。 3.3 乌兰布统风景区机遇分析(O) 第一,由于中国近几年以来,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带动各个行业不断进 步。旅游业也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旅游业与国民各个产业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 同发展。乌

32、兰布统风景区处于这样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下,也经历了飞速的发展阶段,并 将继续快速发展下去,当地政府与群众应抓住这次机遇,进一步加快风景区旅游产业的 发展与进步,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投入,同时加强景区管理,员工培训,树立良 好的形象,达到风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由于该风景区的自然资源十分独特而且丰富,本身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价值, 而外部的旅游资源组合状况也十分优良,有御道口国家森林公园、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 等,在资源组合状况上,可以互补,共同形成拥有巨大吸引力的旅游大区。 第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越加富裕起来,带薪休假制度的普及以及 平时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这些因素都促成了人

33、们旅游行为的实现,而且越来越多的人 选择自驾游,同时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更加扩大了吸引半径,增加客源市场。这就为 乌兰布统风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3.4 乌兰布统风景区挑战分析(T) 首先,乌兰布统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乌兰布统草原的独特地位逐渐淡化 了。但事实上,燕山山系由西向东,把乌兰布统草原和北京完全隔离开来,乌兰布统从 地形上是被崇山峻岭所包围的,从行政区域上也被河北省、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围在中间。 从南面进入乌兰布统,只能经过河北省围场县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旅游线路,或 7 经过京张高速到多伦县转至乌兰布统。也就是说,只要把这两条路封闭,或者只要河北 省塞罕

34、坝国家森公园成功留住游客,那么,乌兰布统将成为旅游的真空地带。我们再来 看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态势。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公园一直把乌兰布统风景区作为自 己的主要竞争对手,采用多种方式,加高双方之间的通行门槛,一方面深度开发自己的 旅游资源,近几年在森林探险旅游,民俗旅游,皇家宫廷旅游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 绩,景区的管理和服务不断升级。而另一方面,塞罕坝国家森公园在穿越景区通往乌兰 布统的道路上,设置往来收费门槛,不断提高票价,其目的无非是通过票价这个杠杆, 留住通往乌兰布统的游客,并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据调查,塞罕坝国家森公园年 接待游客达 100 万人次以上,而乌兰布统风景区的游客只有不

35、到 30 万人,只占 30%。随 着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公园旅游业的高品质开发,其特有魅力只要把客人留住两到三天, 乌兰布统的优势就将化为乌有。 其次,乌兰布统旅游的混乱现状,大大地削减了草原旅游的品牌形象。实事求是地 讲,时至今日,乌兰布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概念。游客多产品少,收费多服务 少。从规划上看,没有统一明确的主题,没有立意鲜明的指向。旅游功能乱而无序,游 客流散杂乱无章。我们甚至看不到一个成型的景区,到处是散乱的蒙古包,牵马场。随 便扎下一个蒙古包,就能开门营业,就是一个旅游点,让前来感受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 的游客大失所望。从管理上看,若干个利益主体,各占自己的经营地域,管理混

36、乱。从 服务上看,房价较高,卫生环境较差。晚上,因为不能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游客们只 能睡大觉。乌兰布统的旅游现状,已经对草原旅游的品牌形象产生了很大的破坏力。 4 乌兰布统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乌兰布统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 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员工可持续发展理念 实现乌兰布统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员工可持 续发展观念。由于乌兰布统风景区内的员工主要由当地居民和外部人员组成,几乎全部 的当地居民都会参与对客服务。因此风景区内的员工主由当地居民和外来承包商组成。 这就决定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居民的共同努力。 从政府的角度

37、来说,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更新企业和人们的传统观念、 传统的行事方式和行事准则,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意识决定行动,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加强,对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 政府应强化对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其次,政府应加强 可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建设,扩大信息的沟通渠道,积极引导公众的行为。再次,政府要 8 加强对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公众进行绿色消费。第四,对于外来承包商,政 府要加强引导和监督,对于可持续发展意识强的承包商给予大力支持,对于缺乏可耻复 发展观以及可能污染破坏环境的项目坚决隔绝于景区门外。 从企业的

38、角度来说,乌兰布统风景区的企业应在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中,主动对可 持续发展意识进行强化。不但要不断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更要注重增强员工可 持续发展观念,对员工进行树立和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的培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 要求企业务必进行绿色生产,这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从居民角度来说,由于乌兰布统风景区的独特环境,使风景区内存在一些村镇,当 地居民数量有 3000 左右,几乎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进行对客服务,担当员工职责,有全 民皆兵的特点,因此对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与加强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当地 居民对于家乡的热爱,就决定了其将会是风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4.2

39、加大保护力度,发展与保护相结合 乌兰布统风景区的自然环境及其独特,由于处于植被过渡地带,该区内主要有草原、 草甸、分散分布的草原森林等,同时由于距离浑善达克沙地仅 60 到 70 公里,植被都极 其脆弱,容易遭到破坏,而一旦遭到破坏又极难恢复。所以,乌兰布统风景区在扩大旅 游业,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关系,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达到降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 谐统一,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乌兰布统风景区在以往的发展中,在保护环境这一重要环节里也做出了许多突出成 就,特别是退耕还草、防风治沙方面。以小红山子村为例,村里没人拥有

40、15 亩地,以前 村民都在耕地上耕种了萝卜等作物,后来政府要求退耕还草,于是在 2010 年,所有耕地 全部还原成草地,以至于到 2012 年还能在草地上看出人工种植的痕迹。仅小红山子村就 退耕还草约 2000 多亩。而政府则每年每人补助 3000 元。为了保护草原,更是规定当地 居民每口人只能养 4 只羊、1 头牛和 1 匹马,一头牛等同于五只羊。这些政策都为环境保 护产生了积极作用,应继续坚持贯彻、严格执行下去。 针对游客以及当地居民生活生产以及旅游活动产生的垃圾要有严格、适当的处理措 施,在村镇中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桶,同时由于游客到草原上之后,前往草原深处的欲 望强烈,草原烧烤、篝火晚会

41、、燃放烟花等活动十分常见,因此,无论在娱乐场所还是 草原深处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垃圾,这些垃圾的处理工作也十分关键。 4.3 保持独特性,加大当地文化开发力度 乌兰布统风景区是以草原等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的旅游区,其突出的自然风光成 9 为一大亮点,但是随着旅游也不断的发展和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内容的多样化,当地 文化的开发就尤为重要,特别是当地具有独特性的传统文化。只有文化、民俗等人文旅 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才能够使风景区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使景区更健康、 和谐的发展进步。 乌兰布统风景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随着游客被带入景区, 特别是乌兰布统风景区的客源地较为广

42、阔,尤其是南北跨度大,东三省到江浙地区都有 广阔的客源市场。这些游客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巨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不 同的文化进入景区于当地文化形成强烈的冲击,甚至为迎合旅游者的需要,而改变当地 原有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甚至内涵,只是当地文化从生活到生产的各个方面都产生潜移 默化的改变,最终传统文化被冲淡、同化甚至扭曲成无根浮萍,变成获取经济利益以及 娱乐游客的工具,却不能得以长久发展。 虽然乌兰布统风景区内的军民绝大多数是汉族,但广袤的草原造就了他们符合草原 特性的品格,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蒙古族特征的传统节日,虽然蒙古服早已不见, 但饭店、农家院以及偶尔穿着蒙古服的小孩,都会受到游客

43、的极大欢迎,草原篝火、草 原烧烤、等特色娱乐活动收到追捧。 由于风景区远离城市,到了晚上整个景区就变成一座睡城,游客无处可去,只能在 宾馆睡觉或者看电视,偶尔的烟花和篝火并不能满足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的需求,因此 开发晚间的娱乐项目和休闲活动就成为提高景区综合竞争力、提升景区整体形象、扩大 客源的有效途径。 4.4 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提倡合理竞争 由于乌兰布统风景区周边旅游风景区相对比较集中,资源互补状况好,在此基础上 使景区之间加大竞争的同时,也增大了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可能。若各 方总是视其他相邻景区为竞争对手,互相针对,甚至不合理竞争、发展到混战的地步, 那么对各方都十分不

44、利。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门票方面,比如 2011 年乌兰布统景区的门票 为 60 元,塞罕坝景区为 75 元,到 2012 年,双方各涨至 120 元、150 元,这就对游客起 到了一个十分巨大的限制作用,双方都处于激烈竞争阶段。若双方采取合作方式,那就 是比加大双方客流量,景区内的消费与收入得以大幅度提高。 在风景区内部同样存在着恶性竞争的现象。由于乌兰布统风景区中越野出租车、沙 滩车、骑马、射箭等旅游产品十分普遍,从而也造成了内部的激烈竞争。2011 年,将军 泡子与小红山子村两地的越野出租车司机之间就发生了互相打压的恶性竞争现象,对游 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影响恶劣,对景区形象的破坏十分严重。

45、因此要加强合作,提倡 合理竞争,努力维护景区形象,并为游客提供文明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共同促进景区 的可持续发展。 10 4.5 创新企业发展体制,规范景区管理秩序 乌兰布统风景区的管理体系有自身的特点,景区内的军马场、十二连营、影视基地、 五彩山以及野鸭湖等景点是由北京军区后勤部管理的,而其他景点如将军泡子、小红山 子、百草敖包等是由政府管理的,这种一个景区存在两个管理机构的管理体系十分少见。 正是由于两个管理体系的存在致使管理效率低下,管理存在障碍,有时甚至出现混乱, 致使竞争的加剧。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和经营秩序有些方面执行起来并不严格。 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规范的景区管理秩序,不断创新景区企

46、业的发展体制,实现景 区高效管理,使景区不断适应市场经济,鼓励并引导合理竞争,不断加强综合竞争力, 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创新企业发展模式,提高民众积极性和员工综合素质。规范 的管理秩序是提升民众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创新企业发 展体制则能够加快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和谐,创建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 加快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结束语 乌兰布统风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又处于一个旅游业以及整个 国民产业都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是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进步、加快社会建设尽快实现 社会和谐的有利发展阶段。要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

47、兼顾, 正视自身的不足,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快自身建设,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乌兰布统风景区拥有草原、草甸等独特的自然风光,有康熙大战葛尔丹这一真实的 历史事实和历史遗存,利用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督管理机 制,调动当地居民积极性,加强培训与宣传,通过深度开发自身的文化、创新企业管理、 加强合作、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等方法,克服自身的弱点,把发展旅游业与防沙治沙工作 相结合,使乌兰布统风景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风景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放眼全国,我国旅游景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在发展旅游业、扩大经济效益的 同时,务必要做好环境保护和社会各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的共同进步。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规范景区秩序,加大当地文化的保护及 开发力度,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各方面的社会设施建设和保障建设,政府、企业、当地 群众之间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与监督体系,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为景区寻找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