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ppt_第1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ppt_第2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ppt_第3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ppt_第4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维护.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工气道,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胸内科 薛 庆 亮,清除气道异物 清醒病人 常见于老年人和儿童,如进食时突然烦躁,不能说话,发绀,手抱颈部,大汗淋漓等。此时,病人尚清醒,鼓励咳嗽,置头低位,利用重力将异物或分泌物排出。如效果不佳,可用以下方法:,肩胛区捶背法: 操作者用手掌根部在病人背部两肩胛连线处连续排击45次。,赫姆里希法: 操作者立于病人背后,双手环抱其腰,右手握拳,拇指指掌关节凸起,左手握住右拳,骤然用力上提腹部,猛压4次。应着力于手,不要以两臂夹击胸廓,以免肋骨骨折。,昏迷病人 强迫开口,将头转向一侧,利用重力将异物或分泌物排出,或人工清理气道(手指法或借助器械)。,拍背法: 病人置于俯

2、侧卧位,头尽量向下,操作者膝部顶住病人腹部,以保持体位,在病人背部两肩胛连线处连续排击45次。,腹部按压法: 病人仰卧,操作者将双手叠放于病人剑突和脐之间的腹中线,向头部方向按压35次。主要适用于完全性气道阻塞且昏迷的病人。因并发症多,目前应用者很少。,徒手开放气道法 昏迷的病人舌及会咽部肌肉松弛,舌根后坠阻塞咽或喉部。这种气道梗阻法可通过手法解除。,仰头举颏法 体位:病人仰卧,脸面朝上,头、颈、胸处于同一轴线,去枕,双肩略垫高。 注意事项:估计有颈部损伤时,头不能过度后仰。,操作步骤: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第2、3指置于颏部的下颌骨上,将颏上抬。抬高程度以唇齿未完全闭

3、合为限。,仰头挺颈法 体位:病人仰卧,去枕,双肩略垫高。 注意事项:头颈部骨折的患者禁用。,操作步骤: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置于患者颈后,将颈部上抬,通过一上一下的双手协力配合,使头后仰,口微张。,托下颌法 体位:病人仰卧,脸面朝上,头、颈、胸处于同一轴线,去枕,双肩略垫高。 注意事项:对疑有颈部外伤者,应只采取托颌动作。,操作步骤:操作者位于病人头侧,用双手第25指从耳垂前方抓住病人下颌骨的升支向上提起,使下门齿反扣于上门齿的前方,大拇指压在病人的下唇,保持轻度张口。,咽通气管法 在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一些病人咽部肌肉松弛,打开气道需要一段时间,但又不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

4、切开,或不具备插管、切开的条件,可暂时使用此法。包括鼻咽通气管法(清醒/半清醒病人)和口咽通气管法(昏迷病人)。,口咽通气管法 临床常用的口咽通气管结构图,常用的插入方法: 选择大小合适的通气管:其长度大约相当于从门齿到下颌角的长度。太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太长可能误插入食道,加重气道梗阻,或抵触会厌,引起咳嗽、喉痉挛。,病人仰卧,头后仰。插入时通气管的弯曲面向腭部,头端通过悬壅垂,接近咽后壁时,将其旋转180度,向下推送直合适的位置。,口咽通气管维护要点: 勤吸通气管与口咽腔内的分泌物,以防气道阻塞。 防止口腔压伤,每隔23小时更换1次通气管的位置。 保持口腔卫生,每46小时冲洗口腔1次。 一

5、般采取侧卧位。病情需要平卧时,应去枕,头倾向一侧。 放置通气管不利于咳嗽,一旦病情好转,及时拔除。,食管气管联合导气管法 具有食管阻塞式通气和常规气管内插管的联合功能的一种新型双腔、双囊导管,简称ETC。特别适用于医院内外的急诊插管。,结构图:,插入方法(见图),优点: 快速有效开放气道,仅需10几秒,不论插入食管还是气管,都能有效通气。 操作简便。 插管时不受病人体位限制,对颈椎损伤的病人尤为重要。 咽部充气囊可固定导管,转运方便。,缺点: 插入食道后,不能进行气管内吸引,需使用抗胆碱抑制气道分泌。 不适用于呕吐反射活跃的病人。 禁用于误服腐蚀性物质和食道有病变的病人。,喉罩通气法 食管阻塞

6、通气法 咽管通气法,气管内插管 适应症:全麻手术、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的病人、腹内压增高、频繁呕吐和饱胃的病人、机械通气。 禁忌症:喉水肿、急性喉炎、喉头黏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可引起严重出血者(如血友病患者)。 导管的选择:大于14岁的患者一般选用ID编号为810的导管(F编号为3242)。,常用插入方法: 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术。,纤支镜引导插管法,气管切开术 适应症:喉阻塞、各种原因造成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上呼吸道手术、各种原因造成呼吸功能减退、机械通气、下呼吸道异物 套管的选择:成年女性一般选用89号(管径);成年男性一般选用810号。,常用气管套管 金属套管,低压气囊套管,常用切开术 常规气管

7、切开术 快速气管切开术,环甲膜穿刺和环甲膜切开术 环甲膜穿刺 适用于咽喉部梗阻,无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条件时,采取环甲膜穿刺,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取痰标本;注射治疗药物。,环甲膜切开术 环甲膜切开术(并发症较多:喉狭窄、环状软骨钙化导致插管失败、永久性声音嘶哑等)是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技术,广泛用于ICU和急诊科。,人工气道的维护 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患者失去了上呼吸道的温化、湿化作用,机械通气时需使用加温加湿器予以补偿,要求吸入气体温度在3236,相对湿度100%。,吸痰:每次吸痰前后予以高浓度氧(吸氧浓度大于70%)吸入2分钟,吸痰时间小于15秒,吸痰中应注

8、意防止交叉感染。 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最为常用,也可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气管内滴入:通常用于稀释化解痰液,每半小时1小时滴入1次,以生理盐水最为常用。如痰液粘稠,可滴入12%的碳酸氢钠。气管插管耐受性较差者,可滴入2%的利多卡因。可经气道给予的急救药物: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纳洛酮、尼可刹米等。研究表明,急救药物经气管滴入给药,能达到静脉给药同样的效果,而且给药方便,作用维持时间较静脉给药长。,气囊充放气:气囊一般充气46ml。每68小时放气1次,每次510分钟。放气囊前,吸除气囊以上及咽喉部、口腔的分泌物。病人进食时,应将气囊充气。 其他:固定插管,防止脱落。每12月更换气管套管1次。,拔除气管内导管 拔管的条件: 患者咳嗽、咽反射正常,可以有效的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和防止误吸,无明显的舌后坠和喉水肿。因喉梗阻而行气管切开的病人拔管前应采取逐步堵管法。非喉梗阻的病人则不需要堵管。,拔管的方法: 拔管前禁食,留置胃管者应吸空胃内容物。 拔管前充分吸除气管内分泌物和气囊上滞留物。 长期带管者可给予糖皮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