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老年人的正确锻炼方法_第1页
(优质课件)老年人的正确锻炼方法_第2页
(优质课件)老年人的正确锻炼方法_第3页
(优质课件)老年人的正确锻炼方法_第4页
(优质课件)老年人的正确锻炼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人的正确锻炼方法,1,人到中年之后,身体各个部位都逐渐退化,特别是心、脑血管和颈、腰部肌肉等。中老年人锻炼的目的与其他人群相比,更侧重于延年益寿、强身健体、防病治病。,2,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与生理特点,中老年人基本的生理特点就是衰退。用中医的说法,中老年人称得上是“残阴残阳之身”了。这一基本生理特点决定了中老年人的运动性质、运动方法和运动禁忌。 我们分系统来看看我们的变化:,3,从神经系统而言,中老年人大脑逐渐萎缩、退化、大脑皮层表面面积和脑血量均相应减少,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减弱,神经调节能力较差,反应力、记忆力、注意力以及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能力有所减退,容易疲劳。,4,从心血管

2、系统而言,中老年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动脉管壁内膜有粥状硬化斑块,中层钙质沉着,外层坚硬,血管弹性下降,以致血管硬化,管腔狭窄,动脉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5,从呼吸系统而言,中老年人的呼吸肌随年龄的增长日趋萎缩,肋骨钙化,肺组织的纤维组织增加,弹性降低,肺泡萎缩,胸廓的活动减少,导致呼吸机能下降,因此容易缺氧。,6,从消化系统而言,中老年人胃肠粘膜变薄、胃肠道的腺体和绒毛逐渐萎缩,肌纤维萎缩而弹性下降,功能减退,加之牙齿丧失,咀嚼能力降低,各种消化酶的分泌量下降,胃液量和酸度的下降,易患胃肠扩张、下垂、消化不良和便秘等,易产生贫血。,7,从运动系统而言,中老年人的骨骼结构发生退行

3、性变化和营养不良,骨质疏松、弹性下降、脆性增高,容易骨折且难愈合,还易患慢性腰疼。,8,健康宝典良好生活方式,管好嘴,不吸烟,迈开腿,放宽心,减体重,9,老年人-锻炼是关键,迈开腿,减体重,10,老年人锻炼五原则,时下,喜欢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尽管大多数人参加的运动项目强度较小,但不正确的锻炼方法仍可导致许多疾病,特别是软组织损伤。因为老年期软组织退化较快,且损伤后不易恢复,所以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除选择较小负荷的项目以外,还应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同时还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有关老年人锻炼的五项指导原则:,11,原则一,一、应特别重视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运动,如游泳、慢跑、散步、骑车等。

4、专家们认为,鉴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的“第一杀手”,老年人有意识地锻炼心血管就显得格外重要。他们建议有条件的老年人每周都应从事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不同类型运动,强度从温和至稍稍剧烈,这也就是说,增加40%85%的心跳频率。当然,年龄较大或体能较差的老人每次2030分钟亦可,锻炼的效果就差一些。,12,原则二,二、应重视重量训练。以往的观点是老年人并不适宜从事重量训练,其实适度的重量训练对减缓骨质丧失、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均能起到积极作用。当然,老年人应选择轻量、安全的重量训练,如举小沙袋、握小杠铃、拉轻型弹簧带等,而且每次不宜时间过长,以免导致可能的受伤。,13,原则

5、三,三、注意维持体能运动的“平衡”。适度的运动对老年人同样重要。但没有哪一项单一的运动适应任何人。体能运动的“平衡”应包括肌肉伸展、重量训练、弹性训练等多种方面的运动。至于如何搭配,则视个人状况而定,其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是年龄。,14,原则四,四、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者也应参与运动。传统的观念是高龄老人(一般指80岁以上)和体质衰弱者参加运动往往弊多利少,但新的健身观点却提倡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者同样应尽可能多地参与锻炼,因为对他们来说,久坐(或久卧)不动即意味着加速老化。当然,他们应尽量选择那些副作用较小的运动,如以慢走替代跑步,游泳替代健身操等。,15,原则五,五、关注与锻炼相关的心理因素

6、。锻炼须持之以恒,但遗憾的是,由于体质较弱、体能较差、意志力减弱或伤痛困扰,不少老年人在锻炼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急躁、怕苦、怕出洋相、因达不到预定目标而沮丧等),由此或使锻炼不能起到预定的健身效果,或使老年健身者半途而废,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16,老年人锻炼的 六个“要”与六个“不要”,17,六个“要”,要选择缓慢的锻炼形式。老年人对剧烈运动力不从心,缓慢的运动路散步、太极拳、健身操、气功、慢跑、保健按摩等较适宜老年人。 要运动量合理适宜。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运动量要作适当调整。一般来说,每次锻炼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佳、睡眠好、无头昏心悸等反应,说明运动量适度,锻炼效果好。

7、 要选择适宜的锻炼环境,应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选择锻炼环境,比如心情不畅者,宜选择到鸟语花香的公园等处活动,心火较重、心情烦躁者,宜到江河湖海边或有树木的地方活动。,18,六个“要”,要坚持不懈的锻炼。无论从事何种运动,只有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锻炼,才会产生延缓衰老的有益作用。希望即刻奏效、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 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进行体育锻炼的老人,饮食搭配要合理,营养素要全面,主副食要多样化,并做到用餐定时定量。糕点和油炸食物,并力戒烟酒。 要注意结伴锻炼。锻炼时约几位伙伴共同锻炼,即可以相互督促和勉励,又能相互照料。防止不测。,19,六个“不要”,不要制定太机械太严格的锻炼时间和太高的目标

8、。进行体育锻炼,贵在参与,要求太高太苛刻反而流于形式,不利于强身健体。 不要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老年人的体能、素质、承受能力不可与青壮年相提并论。锻炼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因人而言,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 不要随心所欲乱练一通。任何一项运动都要讲究科学性,不能自己想怎么练就怎么练。如果锻炼时动作既不准确,也不科学,乱“练”一通,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20,六个“不要”,不要选择过于偏僻或繁华的地点进行锻炼。锻炼地宜在离家较近且附近有良好通讯、交通条件的地方,以便有事时能及时求助或报警。 不要非去中高档活动场所。最自然最简洁的体育运动条件,其锻炼效果往往最佳。因为在这环境中,锻炼者的心理波动小,生

9、理节律相对平稳。 不要在思想高度紧张和情绪剧烈波动时进行锻炼。,21,注意事项,一、晨练不宜太早,应先饮水:人经过一夜睡眠,已从皮肤和呼吸器官散发了一部分水分,加之尿液的形成,使机体相应缺水。如果晨练前不先饮点水,因体育锻炼使呼吸节奏加快,皮肤毛孔扩张,汗腺分泌增强,引起显性或不显性出汗,可加重人体的缺水程度。因此晨练前应先饮水,有利于身心健康。饮一杯凉(温)开水、淡盐水、蜜水均可。,22,二、老年人应以练为主:在身体情况允许下,可进行表演赛,但运动负荷不能过大,并要有全面的医务监督。绝不可不顾老年生理、心理特点,争强好胜,轻率拼搏。拼搏会引起老年人情绪上的过多激动,心理上的过度紧张,血液循环

10、、呼吸、内分泌等急速改变,极易诱发事故。,23,三、应避免快速和变化过猛的动作:如跳跃、倒立、滚翻、冲刺等,这些极易损伤老年人的筋骨,甚至会发生意外事故。喜欢骑自行车锻炼的同志,外出应做到五不要:即笼头不要太活,刹车不要太松,座垫不要太高,速度不要太快,转弯不要太急,以便应付突然出现的情况。,24,四、运动后注意三忌:即一忌骤然降温(冷水浴等),会引起生理机能的紊乱,而导致神经系统失调,招来疾病;二忌倾缸暴饮,会给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增加沉重的负担,且会引起抽筋、痉挛等;三忌体温烘衣,易着凉,会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的疾病,如感冒、哮喘、腹泻等,同时也不卫生。,25,暂停

11、锻炼的信号,(1)体温升高,如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 (2)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发作阶段。 (3)身体某一部位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4)运动器官外伤末愈者(功能恢复者除外)。 (5)各种传染性疾病未愈者。,26,适宜老年人锻炼的项目:,步行:是老人锻炼最简便、安全的运动,如果锻炼得法,其效果可与慢跑相同。生理医学研究表明,步行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如以2分钟走100米的慢速步行1.52小时,新陈代谢率可提高48;步行还能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缓解血管痉挛状态,使血管平滑肌放松。,27,慢跑:也是适宜老人锻炼的项目之一。医学研究证明,4081岁的长跑者比一般中老年人最大吸氧量增大。,28,太极拳:有“老人健身宝”之誉。是很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安全而有效的锻炼项目尤其对体质弱及有慢性病的老人更为适宜。练太极拳能增进心肺健康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肺气肿等慢性病;还能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加速代谢过程。同时还对老人骨关节及肌肉功能的保持有良好作用。生理医学检查表明,常练太极拳的老人血压较低、消化功能良好脊柱柔韧性好、骨质疏松总发生率低。此外,大极拳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增进全身健康。,29,医疗保健体操:如练功十八法、降压舒心操、祛病延年二十势等,针对性强、实用效果好。,30,保健气功:一种锻炼元气、增强体质的健身方法。一方面练气功时能调整神经细胞兴奋抑制功能,使某些顽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