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原子结构.ppt_第1页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ppt_第2页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ppt_第3页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ppt_第4页
无机化学原子结构.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原子结构,引言化学变化是分子间原子的重新组合。要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就必须了解原子的结构。 方法 轻因重果,为我所用。 第一节 原子结构的复杂性 一、星式原子模型 1897年发现电子; 1911年Rutherford根据离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星式原子模型;,评述奠定了正确认识原子结构的基础;但根据电磁学:原子将毁灭,所产生的光谱应为连续光谱。 光谱:光通过分光镜后形成的色带(谱线)。 连续光谱:色带无明显的分界线,为连续波长光。 线状光谱:谱线是分立的,有明显的分界。 二、近代原子模型玻尔理论 1、氢光谱 在可见光区有四条分立谱线;=bn2(n24) =R

2、(1n12 1n22) 碱金属原子的光谱也有类似规律。 2、Bohr理论 要点:,电子在符合量子化条件的轨道上绕核运动,这些轨道称为稳定轨道,电子在稳定轨道上运动不释放能量; 轨道离核越远,能量越大; 关系式:E=2.1791018n2 基态:电子尽可能处于能量最低轨道的状态; 激发态:获得能量,电子跃迁到能量高轨道的状态。 脱离供给能量体系,激发态不稳定,电子将从高能级回到较低能级,以光子形式放出能量。 光子学说:E=h 对氢光谱及原子结构的解释。 简评是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但对原子结构复杂性仍认识不够。,三、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表征:波长、频率、衍射干涉等; 粒子性:速度、质量、动量

3、等。 光子学说启发,法国de Broglie设想电子具有波动性。很快被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 可见,高速运动的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规律必然与宏观物体不同。 测不准原理Heisenberg XPh2 第二节 核外电子状态的描述 一、原子轨道 Schrdinger方程,说明方程的解非具体数值,而是一函数关系; 有很多数学解; 须同时引入三个限制条件,即三个量子数, 才具有确定的物理意义;换句话说,一组量子数确定后,对应唯一解和相应的能量确定,该电子的运动状态确定。 1、原子轨道与波函数 每个特定解nm表示电子运动的一稳定状态,借用“轨道”名称,称为原子轨道。 2、量子数n、m限制条件 取值规则(制约

4、关系) n:自然数; : n-1,即0,+1,+2 n-1; m:|m| ,即0,1,2 。,n主量子数 意义:表示电子离核的远近(统计意义);是决定电子能量的主要因素,常将n决定的能量状态称为电子层(主层)。 角量子数 意义: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在多电子原子中是决定电子能量的次要部分。称为电子亚层或能级。 能量关系: 单电子体系:仅由n决定; 多电子体系:由n和共同决定。 m磁量子数 意义: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不影响电子能量。,s 原子轨道伸展方向,说明、简并轨道能量相同的轨道; 、m有几个值,就有几个轨道。 二、电子云统计观点 形象说明原子轨道。 1、几率: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机会;

5、 2、几率密度: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出现的机会。 根据电子衍射现象,几率密度等于|2 。 3、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空间各处电子几率密度大小,得到的图形。 三、自旋量子数ms 意义:表征电子的自旋情况,取值1/2,小结 电子的运动状态需用一套四个量子数来描述,缺一不可,即四个量子数确定后,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了。 四、电子运动的可能状态数 分析 第三节 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结构周期性 前提基态原子 一、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 2.Pauli不相容原理:原子中每个电子的一套量子数不允许完全相同。 3.其他规则(后述) 二、能级顺序近似能级图,1、能级交错现象; 徐光宪先生n+0.

6、7规则。 2、能级组:能量相近的能级划分为一组; 3、近似能级图电子填充顺序 三、电子排布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电子排布式、轨道式 1、Hund规则: 电子将尽可能多分占不同的简并轨道,且自旋平行。 2、Hund规则特例: 例外Nb、Ru、Rh、W、Pt 简并轨道全充满,半充满,全空,能量相对较低,较稳定。 “原子实”希有气体结构;“价电子构型”,四、电子排布周期性周期表 分析 1、能级组与周期: 周期是根据最高能级组确定的。 周期数=最高能级组数=该周期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的主量子数 2、元素分区、族数与电子构型: 主族元素:族数=最外电子层电子数 副族元素:B、B=最外电子层电子

7、数 B=nS电子数+(n-1)d电子数,3、规律: 各周期元素的数目 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8 元素原子的次外电子层电子数18 应用 例: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确定其位置及名称。 Z=26,何元素?位置及名称。 结构为Ar3d104S24P2,何元素及位置。 五、元素某些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原子半径(统计意义) 影响因素:n, Z, 电子间斥力,规律: 同族 同周期 2、电离能 定义: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为气态阳离子时所需的能量 它反映了原子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影响因素: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电子间斥力和结构稳定性。 变化规律: 同元素原子 12

8、3 同族元素 主族:从上到下减小; 副族:从上到下增大。 同周期:起伏变化。,3、电子亲和能Y 定义:气态原子获得电子变为气态阴离子时的能量变化 衡量元素原子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 影响因素: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电子间斥力和结构稳定性。 变化规律: 多数情况下,Y1为负值, Y2、Y3为正值; 数据远不如电离能完整。 总趋势:同周期,从左到右Y1负值增; 同族,从上到下Y1 负值减。 但第二周期与第三周期同族元素Y1 异常。 |YCl| |YF| |YS| |YO|,3、电负性X 综合考虑和Y,表征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本领。 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X值增; 同族,从上到下X值减(主族)

9、。 金属元素多在2.0以下,铯(钫)最小,氟最大。,第八章d区、ds区元素元素,一、概述 1、结构特征 2、“过渡元素”名称由来 3、分类 4、性质变化规律 物性之最:导热、导电、廷展性、熔点、硬度、密度 化学性质: 金属性、氧化态、颜色、配位性 原子半径变化特点 二、d区元素 铬、锰 1、单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及重要反应 2、重要化合物,(1)Cr +3价化合物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性质特征 、盐类 a、存在形态 b、氧化还原性 +6价化合物 、存在形态 、CrO42-与Cr2O72-的关系 、溶解性 、氧化性 、鉴定反应 (2)Mn 常见氧化态分析 MnO2性质特征,Mn2+性质特征 锰酸盐存在

10、条件及性质特征 MnO4- 、氧化性及还原物规律 、不稳定性 (二)铁系元素 1、包括哪些元素,为什么把它们归在一起讨论? 2、概述 通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氧化态 3、重要化合物 氧化物性质特征 氢氧化物性质特征,盐类 配合物 三、ds区元素 概述 1、氧化数 2、离子极化的影响 3、化合物颜色 4、金属单质特性 重要化合物(铜、银、锌、镉、汞) 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颜色 溶解性 酸碱性 2、卤化物、硫化物的颜色和溶解性 3、配合物 NH3、CN、S2O32、SCN 4、Cu()与Cu()、Hg()与Hg() 的相互转化关系,讨论题 1、含铬废水处理方法综述 2、完成下列转化,3、分析

11、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后的产物 4、某绿色固体A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中通入CO2即得棕黑色沉淀B和紫红色溶液C。B与浓盐酸共热时放出黄绿色气体D,溶液近乎无色,将此溶液C和溶液混合,即得沉淀B。将气体D通入A溶液,可得C。试判断A是哪种钾盐。,5、某棕黑色粉末,加热情况下和浓硫酸作用会放出助燃性气体,所得溶液与PbO2作用(稍加热)时会出现紫红色。若再加入3%的H2O2溶液,颜色能褪去,并有白色沉淀出现。问此棕黑色粉末为何物? 6、分析: 水溶液中,碳酸钠分别与硫酸亚铁和硫酸铁作用产物。Fe分别与氯气和盐酸作用产物 7、金属M溶于稀盐酸生成MCl2,其磁矩为5.0 B.M.在无氧条件下操作,MCl2遇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A接触空气就逐渐变绿,最后变成棕色沉淀B。灼烧时,B变成红棕色粉末C。C经不彻底还原,生成黑色的磁性物质D。B溶于稀盐酸生成溶液E。E能使碘化钾溶液氧化出I2,但如在加入碘化钾之前先加入氟化钠,则不会析出I2。若向B的浓NaOH悬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