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醛、酮、醌2011.ppt_第1页
第九章 醛、酮、醌2011.ppt_第2页
第九章 醛、酮、醌2011.ppt_第3页
第九章 醛、酮、醌2011.ppt_第4页
第九章 醛、酮、醌201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九章 醛 、 酮、醌,主要内容: 、醛和酮 、醌,2,主要内容: 命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亲核加成的立体化学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 重要代表物, 醛和酮,3,醛(aldehyde),酮(Ketone),醛和酮,醛基,4,醛、酮的分类,醛,酮, 不饱和 醛、酮,脂肪族,芳香族,5,系统法命名脂肪醛:选择含有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由羰基的碳原子开始。,碳原子的位置也可用希腊字母表示。,一、命 名,6,含有芳香环的醛,将芳香环当作取代基。,苯甲醛,2羟基苯甲醛,呋喃甲醛,水杨醛,benzaldehyde,2-hydroxybenzaldehyde,furan-2-carbald

2、ehyde,苯基丙烯醛,(肉桂醛,cinnamaldehyde),7,脂肪酮或脂环酮的系统命名原则与相应的醇相同: 除丙酮、丁酮外,其他的酮必须将羰基的位次标明。 若在含有酮基的链上连有芳香环或脂环等,则将环看作取代基。,8,巴豆醛,甲基乙基甲酮,反-2-丁烯醛,丁 酮,1-环己基-2-丁酮,3-氧代(正)戊醛,5, 5-二甲基-1, 3-环己二酮,(E)-but-2-enal,butanone,1-cyclohexylbutan-2-one,5,5-dimethylcyclohexane-1,3-dione,3-oxopentanal,9,苯乙酮,乙酰苯,1, 3二苯基丙烯酮,查尔酮(cha

3、lcone),acetophenone,(E)-chalcone,二十碳-13-烯-10-酮(或13-二十碳烯-10-酮) (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10,二、醛、酮的物理性质,UV IR 羰基有共轭时吸收频率移向低波数 1H NMR 醛基氢的= 9-10,羰基-H的= 2.0-2.5,甲醛气体。十二个碳原子以下的脂肪醛、酮是液体,高级脂肪醛、酮和芳香酮多为固体。,11,醛酮的官能团是羰基,所以要了解醛酮必须先了解羰基的结构。,C=O双键中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所以电子云的分布偏 向氧原子,故羰基是极化的,氧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 部分正电荷。,三、 醛、酮的化学性质,12,性质分析

4、,羰基氧有弱碱性 可与酸结合,羰基碳有亲电性 可与亲核试剂结合,碳有吸电子基 氢有弱酸性,碳与氧相连 氢易被氧化,烯醇负离子,氢与碱的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和-H的反应是醛、酮的两类主要化学性质。,13,一些常见的与羰基加成的亲核试剂,负离子型,相应试剂,亲核试剂,分子型,亲核能力,较强,强,不强,1、醛酮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14,醛酮与负离子型亲核试剂加成的两种形式,不可逆型(强亲核试剂的加成),可逆型(一般亲核试剂的加成),亲核加成,亲核加成,不可逆,可逆,15,(1) 醛酮与HCN 的加成(生成-羟基腈),机理:,16,-羟基腈是很有用的中间体,它可转变为多种化合物, 例如:,反应范围:醛

5、、脂肪族甲基酮。ArCOR和ArCOAr难反应。,17,(2) 与 NaHSO3 加成,醛(芳香醛、脂肪醛) 脂肪族甲基酮,应用:醛或甲基酮的 分析、纯化,反应可逆,NaHSO3的亲核性,白色结晶物,(酸处理),18,产物-羟基磺酸盐为白色结晶,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 容易分离出来;与酸或碱共热,又可得原来的醛、酮。故此反应可 用以提纯醛、酮。 1反应范围 醛、甲基酮、七元环以下的脂环酮。 2反应的应用 a 鉴别化合物 b 分离和提纯醛、酮,19,(3) 醛酮与 格氏试剂(RMgX) 或 RLi 的加成,1o醇,2o醇,3o醇,式中R也可以是Ar。故此反应是制备结构复杂的醇的重要方法。

6、这类加成反应还可在分子内进行。,20,分析:分子型亲核试剂的特点及与醛酮的加成,特点分析,有活泼 H 亲核性不强,亲核能力不强,羰基亲电性较弱,可逆,醛酮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反应-与分子型亲核试剂加成,水、醇、胺,结论: 分子型亲核试剂难直接与羰基加成,预测:直接与羰基加成,较易离去,21,羰基亲电性增强,易加成,预测: H+存在下与羰基加成,不稳定,可进一步转变,偕二醇,半缩醛(酮),-羟基胺,结论:酸性条件有助分子型亲 核试剂向羰基的加成,22,(4)醛酮与胺类化合物的缩合,加成消除历程,醇 胺,23,除去方法:共沸或用 干燥剂,例:,醛较活泼,易反应,亚胺(imine) (Schiff 碱)

7、,(i) 与伯胺的缩合,24,与伯胺缩合成亚胺的机理,酸催化,使羰基亲电性增强,25,(ii) 与氨衍生物的缩合,羟胺,氨基脲,肟 (oxime),缩氨脲(用于分析),腙类 (hydrazone),2, 4二硝基苯腙(黄色固体),(用于分析),2, 4二硝基苯肼,取代肼(hydrazine),26,缩醛(酮),半缩醛(酮),(5) 醛酮与醇的加成 缩醛(酮)的形成,不断除去,例1:生成缩醛(酮),环状缩醛(酮)较易生成,一般不稳定,碱性和中性中稳定,27,例2:环状半缩醛(酮),环状半缩醛酮,吡喃葡萄糖, 99%,银镜反应,环状半缩醛(酮)较稳定,易生成 环状半缩醛仍有醛的特性,28,缩醛(酮

8、)的形成机理,半缩醛(酮),缩醛(酮),提示: 逆向为缩醛(酮)的水解机理,亲电性增强,29,缩醛(酮)在合成上的应用,用于保护羰基,例 1:,分析:,分子内羰基将参与反应,应先保护。,30,合成:,醚键,碱性条件下稳定,缩酮水解,除去保护,31,影响亲核加成的因素 1空间因素对亲核加成的影响,2电负性因素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1)诱导效应 当羰基连有吸电子基时,使羰基碳上的正电性增加, 有利于亲核加成的进行,吸电子基越多,电负性越大,反应就越快。 (2)共轭效应 羰基上连有与其形成共轭体系的基团时,由于共轭 作用可使羰基稳定化,因而亲核加成速度减慢。 3试剂的亲核性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试剂的亲核

9、性愈强,反应愈快。,32,氢化金属还原(第III主族元素) LiAlH4, NaBH4, B2H6 催化氢化还原: H2, 加压 / Pt (or Pd, or Ni) / 加热 Meerwein-Ponndorf 还原法: (i-PrO)3Al / i-PrOH 金属还原法:Na, Li, Mg, Zn,羰基的两种主要还原形式,Clemmensen还原 Zn(Hg) / HCl Wolff-Kishner还原 NH2NH2 / Na / 200oC 黄鸣龙改良法 NH2NH2 / NaOH/ (HOCH2CH2)2O/ ,2、还原反应,33,催化氢化还原,加成的立体化学立体选择反应,主要产物

10、,位阻大,位阻小,Ni、Cu、Pt、Pd等,也同时被还原,伯醇(仲醇),34,氢化金属还原,B2H6还原机理:,35,醛酮与LiAlH4 或 NaBH4 还原反应(生成醇),1o醇,2o醇,机理,理论用量: LiAlH4(NaBH4) : 醛酮 = 1 : 4 实际用量: 过量,36,Meerwein-Ponndorf 还原反应,机理,逆反应为 Oppenauer 氧化反应,六员环过渡态,蒸馏除去,交换,37,Clemmensen还原醛酮羰基至亚甲基,适用于对酸稳定的体系,合成上的应用举例,Clemmensen 还原,Friedel-Crafts反应,烷基苯,38,Wolff-Kishner还

11、原酮羰基至亚甲基,黄鸣龙改良法(Huang-Minlon modification),反应在封管中进行,适用于对碱稳定的体系,39,氧化剂 温和氧化剂: Ag(NH3)2OH(Tollens 试剂,银镜反应) Cu(OH)2/NaOH ( Fehling试剂),应用: 醛类化合物的鉴定分析 制备羧酸类化合物 (优点:不氧化CC),醛的氧化,银 镜,红色沉淀,托伦斯试剂是弱氧化剂,只氧化醛,不氧化酮和C=C。故可用来区别醛和酮。,3、氧化反应,40,强氧化剂:KMnO4, K2CrO7, HNO3等 iii. O2(空气)(醛的自氧化),自由基机理,加入抗氧化剂保存(如:对苯二酚),41,酮的氧

12、化,i. 强氧化剂(如:KMnO4, HNO3等) 氧化成羧酸,产物复杂,合成应用意义不大,对称环酮的氧化(制备二酸),有合成意义,K2Cr2O7/H2SO4,42,(1)醛酮羰基 位 H 的弱酸性和烯醇负离子,(较稳定的共振式),烯醇负离子 (enolate),碳负离子,烯醇 (enol),1、-H 原子的活泼性,4、烃基上的反应,碱,43,一些常用于生成烯醇负离子的碱,强碱 a,较强碱,较弱碱 b,a 强碱可使羰基化合物完全烯醇负离子化 b 用于活泼氢的烯醇负离子化(如-双羰基化合物),叔胺类,吡啶衍生物,44,一些 典型的CH的酸性比较,45,主要反应,烯醇负离子性质分析,a. 醛酮羰基

13、位的反应,-碳和氧有亲核性或碱性,46,羰基位的反应概况,氢氘交换,卤代反应,烷基化反应,羟醛缩合 (aldol缩合),有亲核性,(亲电试剂),产物,反应名称,47,醛酮-位的卤代反应,苯乙酮,-溴代苯乙酮,48,碱催化卤代,机理,碱催化醛酮卤代的活性次序,49,酸催化卤代,机理(烯醇式机理),50,酸催化醛酮卤代的反应活性次序:,碱催化醛酮卤代的活性次序,对比:,51,卤仿反应(甲基酮的特殊氧化),应用: 有机分析:鉴定甲基酮(碘仿试验) 有机合成:通过甲基酮合成少一碳的羧酸,卤仿,卤仿反应,碱催化的卤代反应很难停留在一卤代阶段。,52,卤仿反应机理,-H有弱酸性,烯醇负离子,亲核加成,消除

14、,53,若X2用Cl2则得到CHCl3 (氯仿) 液体 若X2用Br2则得到CHBr3 (溴仿) 液体 若X2用I2则得到CHI3 (碘仿) 黄色固体 称其为碘仿反应。 碘仿反应的范围: 具有 结构的醛、酮和具有 结构的醇。 因NaOX也是一种氧化剂,能将-甲基醇氧化为-甲基酮。 碘仿为浅黄色晶体,现象明显,故常用来鉴定上述反应范围的化合物。,54,羟醛缩合反应( Aldol缩合,醇醛缩合),例:,醛或酮,-羟基醛(酮), -不饱和醛(酮),醇(alcohol),醛(aldehyde),aldol condensation,羟醛缩合、醇醛缩合,55,反应可逆,一些酮的反应不易脱水,需用辅助方法

15、脱水。,醛酮的自身羟醛缩合(同种醛酮之间的缩合),醛 或 对称酮,强碱有利于脱水成不饱和醛酮,与Cannizzaro反应区别:Aldol缩合所用碱浓度相对较稀,而 Cannizzaro反应则在浓碱下进行。,稀 碱,56,例:醛酮的自身羟醛缩合,57,Soxhlet 提取器,例:丙酮的缩合,不能直接脱水,bp: 56oC,bp: 164oC,二丙酮醇,异丙叉丙酮,丙酮,58,交叉羟醛缩合(两种不同醛酮之间的羟醛缩合),无选择性的交叉羟醛缩合一般意义不大!,多种产物,自身缩合产物,or,+,59,一些有意义的交叉羟醛缩合反应,醛(无氢)+ 醛酮(有氢),查尔酮,(Chalcone),主要产物(动力

16、学控制),肉桂醛,60,分子内羟醛缩合,不能消除H2O,不易生成的产物,61,羟醛缩合在合成上的应用,合成 -羟基醛(酮) 合成 , -不饱和醛(酮),转换成其它相关化合物,-羟基醛(酮), -不饱和醛(酮),1, 3-二羰基化合物 (-二羰基化合物),1, 3-二醇类化合物,62,2、芳香环的取代反应,缩醛,避免醛基被氧化,63,5. Cannizzaro坎尼扎罗反应(歧化反应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例:,R = 无-H的基团 (3o R 或 芳基),Cannizzaro 反应,还原,氧化,64,Cannizzaro 反应机理,关键步骤:负H迁移,65,交叉

17、Cannizzaro 反应,有合成意义的交叉Cannizzaro 反应,甲醛总是被氧化(为什么?),产物复杂,一般无合成意义,66,分析:甲醛的空间位阻较小,优先与碱反应,应用举例:季戊四醇的合成,位阻小,有利,位阻大,不利,季戊四醇,羟醛缩合,Cannizzaro反应,67,四、亲核加成的立体化学,68,五、 , -不饱和醛酮的性质及反应,有羰基,类似醛酮亲核加成,有双键,类似烯烃亲电加成,1 位 O 显亲核性 2 位和 4 位 C 显亲电性,结构和性质分析:,1, 2-加成,1, 4-加成,共振式分析,69,1. , -不饱和醛酮与亲核试剂的亲核加成反应,1, 2 加成为主(Nu : 强亲

18、核试剂,如 RLi, 炔基钠, LiAlH4等),例:,机理,70,1, 4 加成(共轭加成)为主(Nu : 一些较弱的亲核试剂),例:,产物为-位取代的饱和酮 形式上为3, 4-加成(亲核部分总是加在4 位),规律:,71,与亲核试剂的1, 4 加成机理,1, 4 加成,1, 4 加成,72,其它( 1, 4 和 1, 2 加成兼有,如RMgX),底物的结构对加成方式有明显的影响,H Me Et i-Pr t-Bu,1, 2加成(%),1, 4加成(%),100 40 29 0 0,0 60 71 100 100,73,六、重要的代表物,甲醛,乙醛,丙酮,葡萄糖,香草醛(香兰素),茉莉酮(Jasmone),2-庚酮,酚醛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甲醛,74,醌类化合物类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