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数学选择题的解法.ppt_第1页
2010届高三数学选择题的解法.ppt_第2页
2010届高三数学选择题的解法.ppt_第3页
2010届高三数学选择题的解法.ppt_第4页
2010届高三数学选择题的解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三大题型之一.它的 基本特点如下: 1.知识覆盖面广,题型灵活多变,经常出现一些数学 背景新颖的创新题.这些创新题目注重基础性,增 强综合性,体现时代气息. 2.绝大多数选择题题目属于低中档题,因为主要的数 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能通过它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应 用.,学案22 选择题的解法,3.选择题不要求书写解题过程,不设中间分,因此一 步失误,就会造成错选,导致全题无分,正可谓:失之 秋毫,谬之千里也. 4.选择题的分数一般占总分的40%,即六十分. 二、选择题得分率的高低及解题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 着每位考生的情绪和全卷的成绩,因此,准确、快速 是解选择题的策略,准确是

2、解高考选择题先决条件, 这要求考生要仔细审题,认真分析,合理选择解题方 法,正确推演或判断,谨防疏漏,确保准确;快速是结 合高考数学单项选择题的结构,题目自身提供的条 件、特征或信息,以及不要求书写解题过程的特点,灵活选用简单、合理的解法或特殊化法,避免繁琐的 运算、作图或推理,避免“小题大做”,给解答题(特 别是中高档题)留下充裕的时间,争取得高分. 三、选择题的基本解法大体有: (1)概念辨析法;(2)逻辑分析法;(3)直接对照法; (4)数形结合法;(5)特例检验法,(6)综合运用法.,一、概念辨析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对数学概念的辨析、少量运 算或推理,直接选出正确结论的方法称为概念

3、辨析 法.学习数学概念需要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经 历比较、辨别、分类、归纳、抽象、概括等各种思 维活动,经常进行概念辨析,对概念的理解、掌握是 大有帮助的.例如:,【例1】设Sn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 若点 O(0,0),A(l,Sl),B(m,Sm),C(p,Sp),其中 lmp,且向量 共线,则l、m、p之间的关系是 ( ) A.m=p+l B.2m=p+l C.2p=m+2l D.p=m+l 解析 由题意可知: =(m-l,Sm-Sl), =(p,Sp), 因为向量 共线,所以有(m-l)Sp=p(Sm-Sl), 设数列an的首项为a,公差为d,代入整理得,,答案 D

4、 【技巧点拨】 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与向量的相关知 识,属于知识交汇问题,是高考命题一贯坚持的原则, 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应十分注意.等差数列与等比 数列的性质是解决有关数列问题强有力的工具,若向 量平行,则有b= a(a0, R),如果a=(x1,y1), b=(x2,y2),则x1y2=x2y1,通过利用其性质可以使问 题的解决变得简捷、明快.,【练1】已知如图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F2.若直线AB过F1,|AB|=|BF2|, ABBF2.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 B. C. D. 解析 设|AB|=|BF2|=m,则|AF2|= 有椭圆定义可知, 所以|BF1|

5、=2a-m,则4c2=m2+(2a-m)2,答案 B 【技巧点拨】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离心率的 概念以及解三角形,属于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类, 解决这类题目,要求各知识点都要熟练、准确理解即 把握,即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和等于2a, 且 在基本量a,b,c中任知两个即可求 离心率,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要充分利用边之间的 数量关系,才能简捷、明快解决此题.,二、逻辑分析法 通过逻辑推断过程,分析四个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而否定干扰项,肯定正确项的方法,称之为逻辑分 析法.它是充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项选择的特征,即有 且只有一个正确项这一信息,通过分析、推理、计 算、判断,逐一排除错误

6、项,最终达到选出正确项 的一种解题方法.当排除的错误项不能达到3个时,还 需要再用其他方法对剩余的候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例2】已知函数f(x)=2x-1,对于任意整数 ,使得 |f(x1)- f(x2)| 解析 方法一 若选项A正确,则选项B、C都正确,所以 选项A不对;若选项B正确,则选项C正确,所以选项B不 对;令x1=x2,则选项D为0 ,所以选项D不对,故选C. 方法二 因为|f(x1)-f(x2)|2x1-2x2| |x1-x2| ,所以选项B为充要条件,选项C为充分 不必要条件.,C,【技巧点拨】本小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运算及逻辑 推理能力,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根据条件作出合

7、理的推理、判断或简单计算,去伪存真直至分离出 正确选项,使问题顺利作答. 【练2】直线l:x+sin y-1=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解析 因为直线l不与x轴平行,可排除A,又当=0时, 直线l与x轴垂直,倾斜角可以等于 ,且选项C、D 不含 .排除C、D. 答案 B 【技巧点拨】本小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倾斜角的概念、 三角的有关计算,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考虑与 两坐标轴平行的情况是否满足条件,然后再按一般 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可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简洁、明 快、准确.,三、直接对照法 有些选择题是由计算题、应用题、证明题、判断题 改编而成的.这类题型可直接从题设的条

8、件出发,利 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法则,通过准确的运 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 确定选择支的方法.这种由因导果的解题策略,是解 答选择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也称之为直接对照法.,【例3】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R,则函数y=f(x-1) 与y=f(1-x)的图象关于 ( ) A.直线x=0对称 B.直线y=0对称 C.直线y=1对称 D.直线x=1对称 解析 因为y=f(x),xR,而函数y=f(x-1)的图象是函 数y=f(x)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 又y=f(1-x)=f-(x-1)的图象是函数y=f(-x)的图象 向右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的,因函数y=

9、f(x)与函数 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0对称,所以函数y=f(x-1) 与y=f(1-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D,【技巧点拨】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性质,在 解答这类问题时,应高度重视图象的形成过程,包 括平移、对称、伸缩、旋转等.形如:函数y=f(x) 满足f(a+x)=f(b-x)是同一个函数所具有的性质,函 数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函数y=f(x)满足 f(a+x)+f(b-x)=0是同一个函数所具有的性质,函数 图象关于点( ,0)对称.,【练3】设F1、F2分别是双曲线 的左、右焦 点,若点P在双曲线上,且 的值为 ( ) A. B. C.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

10、:,B,【技巧点拨】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及向量 的有关计算,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把概念的准确理 解放到首位,由概念出发逐步推理、计算、论证等直 至导出结论,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四、数形结合法 由于选择题不用写解答过程,因而有些数的问题可 以借助于图示分析判断,做出定形、定量、定性的 结论.而形的问题又可以通过数的处理来解决,这就 是通常所说的适合于解答选择题的数形结合法. 【例4】已知实数M=(a-4)2+( -3)2,则实数M的 取值范围是 ( ) A.18,34 B.18,36 C.16,34 D.16,36,解析 因M=(a-4)2+( -3)2,所以a-1,1, 则实数M可视

11、为点D(a, )、N(4,3)两点间距离 的平方;而点D在半圆x2+y2=1(x-1,1,y0)上,如 图所示,由图可知|NP|2最大其值为34,|NE|2最小其 值为16. 所以M16,34. 答案 C,【技巧点拨】本小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及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再进一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 想,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首先把所给的具体式子 转化成较为熟悉的数学模型,使问题变得简单而明 晰化,本小题可转化成两点的距离,使问题的解答 变得简单明了.,【练4】已知实数 则实数M的取值范 围是 ( ) A.4,7 B.4,8 C.5,7 D.5,8 解析 由题意可知: 令x=a, 所以x2+y2=1

12、 (y0), 所以原式可化为: 即点(x,y)到直线l: 距离的2倍, 所以,A,五、特例检验法 特例检验法(也叫特例法,特殊值法),适用于解答 “对某一集合的所有元素,某种关系恒成立”这样的 一类以全称判断形式出现的题目. 【例5】已知钝角ABC中,C为钝角,若 m=sinA+sinB,n=cosA+cosB,p=sin(A+B),则m、 n、p的大小关系是 ( ) A.mnp B.nmp C.pmn D.mpn,解析 方法一 在ABC中,令A=B=30,C=120, 可求得m=1, 显然有pmn. 方法二 由已知得,则 所以sin A =cos B,即sin Acos B, 同理sin B

13、cos A,所以sin A+sin Bcos A+cos B, 即mn;p=sin(A+B)=sin Acos B+cos Asin B sin A+sin B=m. 答案 C,【技巧点拨】本小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大小比较 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如果能够从选项提供的 信息中确定这些代数式的大小关系是唯一确定的, 那么就可以采用特例检验法进行求解,即将代数式 中的参数赋以特殊的、有利于计算的值(本题中是 特殊角),代入代数式中求出它们的值,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练5】含2n+1项的等差数列其奇数项的和与偶数项的 和之比为 ( ) A. B. C. D. 解析 方法一 取满足

14、条件的等差数列1,2,3,公差d=1 且有S奇=a1+a3=4,S偶=a2=2,方法二 因为S奇=a1+a3+a2n+1 S偶=a2+a4+a2n 又a1+a2n+1=a2+a2n,所以 答案 B 【技巧点拨】本小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及求 和,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牢牢抓住等差数列的性 质,充分利用它解题, 若项数为2n,则S偶-S奇=nd, 若项数为2n-1,则S奇-S偶=an,,六、综合运用法 对同一题目的不同风格的解答,标志着观察问题的 角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反映着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的层次,它既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解题思路,常 用方法与基本技能技巧,又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 逐步提

15、高和深化,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例6】若函数f(x)=|x|-|x-a|(a0)的图象关于点 (2,0)对称,则实数a的值等于 ( ) A.-4 B.4 C.2 D.-2 解析 将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函数 g(x)=|x+2|-|x+2-a|的图象,则函数g(x)的图象关于 原点对称,是奇函数,故有g(0)=0,得|2-a|=2,所以 a=4.,B,【技巧点拨】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及函数 图象的平移,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函数的 性质及函数图象的产生的过程,利用其性质可使问题 顺利有效解决. 【练6】已知两个实数集A=a1,a2,a60与 B=b1,

16、b2,b25,若从A到B的映射f使得B中每个元 素都有原象,且满足f(a1)f(a2)f(a60),则这样 的映射共有 ( ) A. B. C. D.,解析 此题相当于:用25个从小到大的数从左至右的 顺序不变,去插入到a1,a2,a3,a60,这60个数的两 数空隙之间,要求最大的数必须在a1的左侧,最小的 数不得在a60的右侧,所以,满足条件的映射共有 答案 B 【技巧点拨】本小题主要考查了映射的概念及排列组 合知识,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首先根据条件构造 出满足题意的数学模型,再应用已学的计数原理、 排列组合知识来处理,可使问题顺利、快速而准确 的解决.,1.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A

17、与B的“差集”为 A-B=x|xA,且 ,则A-(A-B)等于 ( ) A.B B.AB C.AB D.A 解析 由“差集”的定义可知集合A-B如图中阴影部 分所示,所以A-(A-B)=AB.,B,2.已知球的半径为2,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分别截球面 得两个圆.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则两圆的圆心距等 于 ( ) A.1 B. C. D.2 解析 设球的球心为O,两圆的圆心分别为P、Q,两圆 的公共弦为AB,其中点为C且AB=2,则OA=OB=AB=2, 所以OC= ,由球的几何性质可知四边形OPCQ是矩 形,所以PQ=OC= .,C,3.若 ,则 的值为 ( ) A. B.2 C. D.-2 解

18、析 因为 ,所以 是第三象限 角,且 所以,B,4.若函数f(x)=a|2x-4|(a0,a1),满足f(1)= ,则函 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 A. (-,2 B.2,+) C.-2,+) D.(-,-2 解析 所以 因为g(x)=|2x-4|在区间2,+) 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2,+).,B,5.已知函数f(x)、g(x)满足f(5)=5,f(5)=3,g(5)=4, g(5)=1,则函数 的图象在x=5处的切 线方程为 ( ) A.x-4y+3=0 B.3x-y-13=0 C.x-y-3=0 D.5x-16y+3=0 解析 当x=5时,h(5)= 所以切线方程为x-4y+3=0.,A,6.设椭圆C: 的长轴的两端点分别是M、N, P是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