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五种眼科疾病_第1页
老年人常见五种眼科疾病_第2页
老年人常见五种眼科疾病_第3页
老年人常见五种眼科疾病_第4页
老年人常见五种眼科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年人常见眼科疾病老年人常见眼科疾病一 白内障: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分先天性和后天性。 白内障早期症状是什么呢?一般会出现如下症状:1、飞蚊症,眼前出现固定不动的黑点,这些黑点在注视一个强光背景时特别明显;2、原有的老视减轻。3、镜片处方度数经常变化4、刺眼或有光晕5、渐进性视力下降;6、视力模糊,但并无疼痛7、颜色看起来不鲜明或呈棕黄色8、夜间视力不佳9、单眼多视、物象变形或出现重影;白内障早期有什么治疗方法:早期白内障外治方

2、法:本症外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局部给苭,所选苭物,按照苭理,分促进吸收与营养代谢两类。前者是利用苭物的性能,以改变晶状体的无机成分,或者作为晶状体的脱水疗法,借以促进混浊的吸收,这些苭物主要为含有丰富碘或某些微量元素的中苭制成;后者则用以改善晶状体的营养代谢,主要为含有丰富维生素与中苭制成。 二,老花眼 所谓“老花眼”是指上了年纪的人,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情况。这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 老花眼医学上又称老视,多见于50岁以上,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近点远移,故发生近距离视物困难,这种现象称为老视。 老花眼常被当成年老的标志,不少四十刚出头的人老花之后

3、,因为不服老而硬撑着不肯戴老花镜来矫正视力,这样反而加重眼睛负担。老花眼如果不戴眼镜,即使勉强看清近方目标,也会由于强行调节、睫状肌过度收缩,产生种种眼睛疲劳现象,如头痛、眉紧、眼痛、视物模糊等视力疲劳症状。临床症状老花眼又称“视敏度功能衰退症”,最直接表现为近距离阅读模糊、疲劳、酸胀、多泪、畏光、干涩及伴生头痛等症状。中老年人常说的“四十七八,两眼花花”,“眼力差多了”、“眼神不济了”都属老花眼典型症状。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是这个病的最大祸害。和许多慢性病一样,初期老花眼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发展成白内障、视力急衰症等严重疾病后才去治疗,增加了治愈难度。 本病是指40岁以上,视远尚清,视近模糊

4、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老视,是人体衰老变化的一种表现,由于年龄增加而导致晶珠调节力减弱而发生的近视力下降。老视的程度与年龄的大小有一定的规律,但远视眼患者,老花眼出现要比正常眼为早,而近视眼患者出现此症要比正视眼晚些,或终身不用老花镜。 本病多为年老体弱者,肝之精渐衰,或劳瞻竭视,阴血暗耗,阴精不足,不能配阳,故目中光华虽可发越于外,但不能收敛视近。 临床可见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将目标移远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将近物远移。 随年龄增长,即使将书报尽量远移,也难得到清晰视力,并可伴有眼胀、干涩、头痛等症状。年龄多在40岁以上。戴凸透镜后,近视力能提高。自我护理1、经常眨眼,利用一开一闭的眨眼

5、方式来振奋、维护眼肌,然后用双手轻揉眼部,这样能使眼肌经常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2、经常转动眼睛,因为眼睛经常向上、下、左、右等方向来回转动,可锻炼眼肌。 3、正确掌握阅读方法,读书时要舒适地坐着,全身肌肉放松,读物距离眼睛30厘米以上,身体不要过分前倾,否则,会引发背部肌肉的劳损。不要在床上躺着看书,过度疲劳时不要强行读书。 4、从暗处到阳光下要闭目,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看电视、电影的时间不宜过久,保持好视力。 5、注意锻炼、合理膳食。要多做全身运动,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多食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牛奶等。常吃黑豆和黑芝麻可使视力减缓衰退。 6、按摩眼睛,两手食指弯曲,

6、从内眼横揉至外眼角,再从外眼角横揉至内眼角,用力适中;再用食指尖按太阳穴数次。每日早、晚各做一遍,不仅可推迟眼老花,还可防治白内障等慢性眼病的发生。临床治疗老花眼症状出现过早,或发展较快者,应视体质情况辨证论治:肝肾两虚者,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肾虚有热者,可用地芝丸加减;气血两虚者,可用八珍汤加减。预防保健冷水洗眼:每在晨起和睡前用冷水洗眼洗脸。将眼睛浸泡在洁净冷水中12分钟或用手泼水至眼中,再用毛巾擦干眼部,然后用手指轻揉眼睛周围30次左右。 定时远:每天早起、中午、黄昏前,远眺12次左右,要选最远的目标,目不转睛地视物10分钟左右。 经常眨眼:常眨眼可以振奋和增强眼肌动能,延缓衰老。做法一

7、开一闭眨眼,每次15次左右,同时用双手轻揉双眼,滋润眼球。 旋转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循环旋转,可改善眼肌血液循环,提神醒目。 热敷护眼:用热毛巾敷在眼睛上,交换几次,可使眼部血管畅流,供给眼肌氧分和营养。 防眼疲劳:看书报和电视时,保持一定距离,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眼肌和视力过度疲劳。三 青光眼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疾病种类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为了预

8、防青光眼,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到医院检查眼睛。如果您家族里面有人患有青光眼,就更应该注意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您眼睛前房较浅,眼压处于正常值上限,说明您有患青光眼的危险。定期到医院检查眼底以及相关视功能检查。2 青光眼的发作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应该避免情绪激动,保持稳定的情绪。3 生活起居有规律,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不足或失眠,都会引起眼压的波动。4 不要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不少老年人有喝茶的习惯,而且喝得较多。这样水分可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血液,引起血液渗透血压降低,致使眼内房水增多,眼压升高。所以老年人特别是青光眼患者要注意不暴饮,一日内喝茶次数可以多一些,但每次

9、的量要少一些,且要慢慢地喝。同时除了以上提到的老年人青光眼保健方法,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治疗,坚持滴眼药,使眼压控制比较平稳,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自己不可随意使用血管扩张药、镇静药。如果症状比较顽固,眼压持续升高,可考虑手术治疗。四,老年性黄斑变性: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或衰老性黄斑变性。大多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发病与性别、种族无明显关系。双眼同时或先后受害。因临床表现不同,分成萎缩性与渗出性两型,前者比较多见,后者则仅为前者的1/1015。病因尚未确定,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障碍、中毒、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等有关。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

10、结果。由于本病原因还不明确,所致至今尚无有效治疗和根本性的预防措施对于本病的治疗,在治疗中可采用下列辅助疗法: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视细胞,起到视网膜组织营养剂的作用。注意事项为了更好的配合治疗请您注意: 1、控制血压在140mmhg/90mmhg以下。 2、化验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9-6.1mmol/l。 3、配戴深色眼镜,减少光损伤。 4、禁止吸烟,尽量少饮酒。5少食高脂质物质,如动物内脏,减少患者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险因素。 五 干眼症:干眼症是老人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主要是由泪液的质或量以及泪液动力学异常引起的。干眼症的原因非常多,老人比较常见的是睑

11、板腺功能障碍、长时间近距离工作以及患有糖尿病、类风湿等全身性疾病。子女平时要注意老人是否有眼干、眼痒、异物感、烧灼感、容易疲劳等症状,如果有应及时就诊。室内可用加湿器提高环境的湿度;让老人少吹风,少吹空调等,来配合缓解干眼的不适。老人预防干眼症的措施: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天气寒冷或刮大风时,老年人最好不要外出。若必须外出时要戴上风镜或防护眼镜。2、眼球表面的疾病,如角膜、结膜及眼睑等有发炎、过敏、受伤等需要咨询眼科医生并积极治疗,切勿自行买药。3、老年人的饮食不要太清淡,在日常生活中要吃些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只要掌握适量,不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蔬菜、水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能预防干眼病。4、避免眼球长时间在空气中暴露,看电视、电脑或其他东西时,不要长时间瞪着眼,要不断眨眨眼,让眼皮上的泪液润滑一下眼球。5、有胃肠病、肝脏病的老年人,要及时检查治疗,使维生素a能很好地被身体吸收利用。6、要改变长时间连续用眼的习惯,看书、看报、看电视、看电脑或做细致活,每看1小时左右,要休息10分钟,或闭目养神,或远望他处。7、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持充分的睡眠,防止眼睛过度疲劳。8、老年人的眼睛血液循环不好,应经常做眼保健操或轻轻按摩眼睛,促进眼睛的血液循环,防止泪腺萎缩老化。9、老花眼、近视眼、散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