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下雨了 认识钟表》教案1 青岛版.doc

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下雨了 认识钟表》教案+习题(打包3套) 青岛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936365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04.08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2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下雨了 认识钟表 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下雨了 认识钟表》教案+习题(打包3套) 青岛 级数 下册 第一 单元 下雨 认识 钟表 教案 习题 打包
资源描述:
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下雨了 认识钟表》教案+习题(打包3套) 青岛,下雨了 认识钟表,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教案+习题(打包3套),青岛,级数,下册,第一,单元,下雨,认识,钟表,教案,习题,打包
内容简介:
下雨了 认识钟表学习内容分析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数。初步建立时间观念。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结构。2整时与半时的读法与写法。3时间观念的初步建立。4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5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掌握整时与半时的认读与写法。教学难点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设计思路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时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让学生容易掌握。主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愿望。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仔细听。(电脑放歌曲)(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2、师:猜猜它是谁?3、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你们想去钟表大世界看看吗?(课件出示各种不同的钟表)4、师:喜欢这些钟表吗?那我们现在就和他们交朋友吧!(板书课题)5、师:你已经了解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你还想和小伙伴交流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说)(设计意图:将好听的儿歌,作为课的开始,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动机。各种各样的钟表在优美的音乐中播出,拓宽了学生对各种钟表的认识,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另外,老师通过对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了解,可以较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 (二)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要变了,(从课件演示的钟表中抽象出钟表面图)睁开眼睛,这些都是钟表的面,观察一下,钟表面上有些什么?请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对钟表面的认识情况。(有的生拿学具钟,有的看屏幕上的钟面)学生汇报(得以下答案):有112个数字(点击闪烁)。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点击闪烁),配有画外音:我的身子长,我叫分针,我的身子短,我叫时针。若有学生汇报发现时针和分针走的方向是一样的,课件就演示。(设计意图: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依托经验,自主探究,认读整时、半时。1、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表的面,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又该怎样认呢?请同学们看图:屏幕依次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景图: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出示书上90页的图。)仔细观察这些图,请你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和半点。2、师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六个钟面。师:哪些组的同学愿意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认这些钟面上的时间的?生汇报。(学生互相评价),师引导。3、师:同学们认识了这些钟面上的时间,(师手指黑板上的钟面),你认为这些钟面可以怎样分类呢?(学生到黑板前整理钟面)师:你是怎样分类的呢?(整时的分一类,半时的分一类)4、师:仔细观察,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半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汇报:得出结论。(生评价)5、结论:分针指着12,(点击闪烁),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点击闪烁),分钟指着6(点击闪烁),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点击闪烁)。(设计意图:有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针表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整个过程由小组讨论,分组汇报,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较优秀的学生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一部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帮助,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识体系,同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6、反馈练习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钟面,现在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1)屏幕出示,苹果钟:“我的朋友在哪里”(钟面指着2时)生:“你的朋友在这里”(用学具钟拨同一时间)小猫钟:“我的朋友在哪里”(指着11时)生:“你的朋友在这里”(用学具钟拨同一时间)(2)师用实物钟拨一时间,问:“我的朋友在哪里”(3时半)生:“你的朋友在这里”(用学具钟拨同一时间)(3)接着: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互相出题拨钟,并相互评价。(4)小组拨钟练习:一人说时间,其他三人进行拨钟练习,并相互检查。(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钟面上整时和半时的认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四)认识时刻表示法。1、示范时刻表示法:师:6时可以怎样表示呢?(板书6时,6:00)7时半可以怎样表示呢?(板书7时半,7:30)2、找朋友游戏师:每个同学都有一张表示时刻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哪一个钟面是好朋友呢?你就把他站在这个钟面下。(开始吧!)全班到黑板上找朋友。(放找朋友的音乐)大家找到了朋友,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只有一个同学找不到朋友。师:你怎么啦?(生找不到这张卡片的朋友。)师:大家帮他找找看,黑板上有这张卡片的朋友吗?(没有)师给生一个实物的钟面,问:你能拨出这个时间吗?(生拨时间)师:你这个钟面跟黑板上的哪些是同一类的?你应该把这个钟面贴在哪里呢?(该生把钟面贴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如果按部就班地逐个教学时刻表示法,学生必然兴趣不大,因此,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使学生在游戏中乐于学习,使课堂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气息。除此,这个环节设置了一个学生找不到对应时刻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体验中解决问题,培养问题的意识。) (五)寓练于乐,寓练于生活。1、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所以老师想奖励大家,给大家讲一个公鸡和小猪的故事。电脑讲故事:看,公鸡在打鸣,这是早是几时?(生答):6时。小公鸡喊小猪:“嗨,快起床吧。”小猪说:“再睡一会。”这是几时?(生答):7时半。小公鸡问:“我们一起去上学吧。”小猪说:“再玩一会吧。”这是中午几时?(生答):中午12时半。小公鸡说:“我们一起去教室做作业吧。”小猪嘟着嘴说:“再玩一会吧。”这是几时?(生答):4时。小公鸡说:“我们一起去劳动吧。”小猪说:“再玩一会吧。”这是晚上几时?(生答):8时。小公鸡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而小猪却还在忙着赶作业呢!2、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公鸡和小猪谁做得好呢?3、师:小公鸡每天都按时起床、学习、劳动和休息,养成了非常好的生活习惯。你能把你一天是怎样安排的,说给同桌听一听吗?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数学知识教育与人文思想熏陶的和谐统一。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作息要有规律,要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六)实践活动师:看来同学们一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挺合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安排星期天的时间吧!请拿出“快乐星期天”的情景图,四人小组合作,在图上写出合理的时间。(学生交流、讨论,在情景图中写时间)师:哪一组愿意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安排星期天的。各小组汇报。(设计意图:在情景中应用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下雨了 认识钟表》教案+习题(打包3套) 青岛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9363653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