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doc
高中历史 第1-9单元课时提升(打包29套)新人教版选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页)
编号:938569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1
上传人:伐***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9单元课时提升(打包29套)新人教版选修1
单元
课时
提升
打包
29
新人
选修
- 资源描述:
-
高中历史 第1-9单元课时提升(打包29套)新人教版选修1,高中历史,第1-9单元课时提升(打包29套)新人教版选修1,单元,课时,提升,打包,29,新人,选修
- 内容简介:
-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7单元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农民经济虽从1861年改革后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它的发展却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工役制、农村公社和土地重分制等农奴制残余的限制,阻碍了农民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表明()a.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主体b.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c.农奴制改革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d.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意义不大2.(2013东莞高二检测)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3.(2013南昌高二检测)以下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时间企业数(家)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 6007 9541879年18742 00051 937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4.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数十年间,西欧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旧制度。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应当是()a.农奴制的废除b.亚历山大二世实施开放政策c.俄国新思潮的推动d.西欧对俄国的援助5.1864年,沙皇签署法令,正式开始实施司法改革。之后,俄国一公民有一诉讼案件,将可以实现()实行公开审判可以请律师按等级进行审理 可由陪审团陪审a.b.c.d.6.(2013福州高二检测)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7.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下面展示的是其中一张调查表,下列相关的推断不正确的是()姓名:罗曼诺夫尼亚等级:全俄皇帝主要职业:俄国土地的主人副业:地主a该调查表调查的对象是俄国在位的沙皇b.当时的俄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c.废除农奴制后沙皇仍代表地主的利益d.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8.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改革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残酷的掠夺9.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顶着各方面的压力进行改革,并且最后还因改革而被害身亡。那么他坚决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巩固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政权c.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10.(2013荆门高二检测)赢得“解放者”美誉的亚历山大二世被炸身亡,主要是因为他()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二、非选择题11.(2013无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数十年间,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旧制度。在1917年投入俄罗斯工业的5亿英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外国投资构成的。(俄国)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进而又上升到1898年的3 000 000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1)据材料一,分析俄国工人数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据所学知识,请列举出其他一条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1861年以后俄国历史发展的政治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所说“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句话的史实依据。(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促进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12.(2013泉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 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关系永久性地取消。第二条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第三条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地主须分给农民永久所有的宅旁园地和耕种的份地,以便保障农民的生活和保障其履行对国家和地主的义务。第四条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其额度由各省制定。俄国解放农奴法案)1861年2月19日材料二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一方面用法令形式废除了井田制,就是所谓“坏井田,开阡陌”;另一方面是重新设置了新的阡陌封疆,用法令形式保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云梦秦简法律问答有一条律文:“盗徒封,赎耐。”就是把私自移动田界看作“盗”的行为,要判处耐刑(剃去鬓发),但允许出钱赎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下册)(1)据材料一,说明俄国解放农奴法案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哪些立法精神。(2)材料一、二中,秦国与俄国实行的土地政策有何共同之处?这一土地政策对秦国有何影响?答案解析1.【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的发展,但更重要的一层意思是说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表明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2.【解析】选b。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这表明在1861年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强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说明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表格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从题干材料和表格两方面提取有效信息。根据时间和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可以判断a、b、d都是正确的。材料无法表明俄国是否实行了现代化。4.【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外因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西欧对俄国工业化的影响关键是其内因发挥作用,即农奴制的废除。5.【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内容。按照俄国1861年改革在司法制度方面的规定,废除按照等级审判的制度,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由此排除含有的选项a、b、d,答案选c。6.【解析】选c。本题以列宁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可运用排除法解答。近代化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科学化。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故c正确。a不准确,虽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b是错的,当时是封建沙皇专制,并没有建立近代的资产阶级代议制;d不符合史实,1861年改革后爆发了1905年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从调查表等级一栏,可判断a表述正确;从调查表的职业一栏,可判断c表述正确;从调查表中的副业一栏,可判断d表述正确。俄国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故b错误。【规律方法】图表类选择题的解法(1)认真审读图表材料,通过仔细观察材料,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2)找到突破口后,再重现所学相关内容,理清图表材料与教材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再根据设问审读备选项。(3)审读备选项时,对掌握到的信息要辨其真伪、虚实、异同。图表型材料隐含的信息量较大,许多信息与解题无关,但是会增加试题的难度,增强试题的干扰性,学生也往往会被误导。因此,在解答时要全面理解图表的主题和设问的真正要求,尽可能地排除无效信息,以便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判断和比较,最终选出正确答案。8.【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改革虽是由农奴主实行的,但不能据此判断其性质。改革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对农民的掠夺也不能说明资产阶级性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选c。9.【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亚历山大二世是沙皇,是俄国贵族、地主和商人的代表,其农奴制改革是在该制度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发展,国内矛盾激化情况下,为维护其统治的不得已的举措。a为内容,c、d为作用和影响,b才是其根本目的。10.【解析】选d。农奴制改革之后,广大农民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但是却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在此情况下,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刺杀了亚历山大二世。11.【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第(1)题工人数量增长的原因肯定是工业的发展,材料一提到了西欧的决定性作用,再根据时间信息结合1861年改革的作用即可。第(2)题考查1861年改革政治方面的措施,把握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即可。第(3)题把握两个材料的主旨即可。答案:(1)西欧加速了俄国工业化进程。1861年改革也促进了俄国工业化进程。(2)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进行司法改革。(3)开放与改革相结合。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第(1)题要根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