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复习资料+测试卷+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_第1页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复习资料+测试卷+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_第2页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复习资料+测试卷+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_第3页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复习资料+测试卷+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_第4页
新教科版(2020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3单元复习资料+测试卷+备课参考+全册分课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资料及测试卷、备课参考每课知识点汇总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1.2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P5)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

2、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 无线电设备。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为340米秒。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听钟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1.5用不同力度敲打音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

4、强,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弱。1.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1.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1.6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 振动越快,发出的 声音越高。越长、越大、越多、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1.6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1.6 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1.6 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报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报动的快慢改变

5、了。1.6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趙低。1.7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1.8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1.8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2.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文气管、肺、横膈膜等。2.1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 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 排出二氧化碳。2.1吸气。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胸腔收缩,腹部放松。2.2呼出的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6、,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了,氯气不变2.2一个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每分钟心跳80 次左右。2.2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2.2人体需要的 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2.2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2.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2.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

7、气体总量。2.3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2.4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动。2.4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藎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2.4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根据食物的食用方式可以分成生食和熟食:根据食物的重要性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另外,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2.4我们常吃的主食有米饭、面条、馒头等,副食有肉、蛋、奶等,夏天常吃的凉菜中包含黄瓜、粉丝、粉皮等食物,从食物来源上分类,属于植物类食物。2.4植物类食物有:谷物、水果、蔬菜等:动物类食物有:奶、奶制品、蛋、肉等。

8、2.5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2.5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2.5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2.5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长发育。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鱼肉、鸡蛋、纯牛奶、开心果等。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2.5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防和糖类。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猪肉、巧克力等: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大米、面条、果汁饮料、烹调淀粉、马铃薯等。2.5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各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

9、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藁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西红柿、四季豆、南瓜、花菜、芹菜等,盐是一种矿物质极其丰富的食物,水也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成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从食物中来。2.5 如果把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滑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含有脂肪。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说明这种食物含有淀粉。2.5想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我们可以采用看标签或查资料的方法。2.5 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2.5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2.6没有一种

10、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2.6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2.6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等。2.6只有营养均衡,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的生活和成长。2.6各类食物在均衡营养中的地位和比重是不一样的。2.6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2.6谷物类、油脂类食物含有糖类和脂肪,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2.6奶制品、豆类、鱼虾类和蛋类等含有蛋白质,可以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2.6蔬菜和水果类含有维生素和矿物

11、质,能让我们保持健康。2.6不偏食、不挑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2.7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2.7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大臼齿(20个)。2.7 门齿:用来切割食物:白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2.7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大食物在体内消化。2.7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保

12、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2.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2.8口腔:食物初步消化:食道特点:光滑且直,作用:输送食物到胃部:置特点:肌肉发达,有胃酸。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小肠特点:5.7米长,有很多消化液,作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储存食物残渣,并吸收少量水分。2.8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2.8 食物的旅行线路: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一体外2.8人体按工作类型分类可以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消化系统:

13、(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血液循环 系统:(心脏,血管)呼吸系统:(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3.1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3.1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3.1在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实验时,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3.1 提供动力可以使小车启动,有阻力使运动的小车静止。3.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3.2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3.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

14、运动的。3.3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3.3用橡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寓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3.4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3.4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拉力越大,弹簧仲得越长,示数也越大”的特征制成的。弹簧秤由:(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弹簧)五部分组成。3.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3

15、.4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量。3.4跳板、健身球、撑杆和海绵垫、蹦床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3.5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3.5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重,运动

16、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轻,摩擦力越小。3.5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利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3.6飞行的子弹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 它们都具有能量。3.6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3.6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判断题1.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

17、全一样。( )2.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 )3.耳郭可以放大声音。( )4.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 )5.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有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二、选择题6.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B 水面产生水波C 无法判断7.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嚣官是( )。A 眼B 鼻C 耳D 口8.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A 固体B 气体C 真空9.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A 气流B 直线C 波10.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 高B 低C 强11.物体振动的幅度越

18、小,发出的声音就越( )。A 强B 弱C 低12.在打“土电话”时,为了让对方听清楚声音,我们要( )。A、拉直“电话线”B、在电话线上放一个物体C、用手托住听筒13.敲击下面杯子,能发出高音的是( )。A.B.C.14.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A.独自设计,独自致做B.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分工合作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三、填空题15.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1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17.从外到内,耳的结构是由( )、( )、( )三部分组成。18.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四、连线题19.请将耳朵的结构与

19、功能用线连起来五、实践与探究20.根据下图所示,用“高低”或者“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1) 请按1一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 )。(2) 请按1一7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 )。21.根据你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填写伸出桌面的尺子长度和音高变化的记录表,并写出结论。 *空1答案:( )空2答案:( )结论: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 ),声音越( )22.“吉他”是小明最喜欢的乐器,它有六根粗细不同的琴弦。小明在演奏的时候通过拨动琴弦让吉他发出悦耳的声音。瞧,小明正在开个人音乐会呢!(1)小明演奏时拨动的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

20、 )。A. 越高B. 越低C. 越响(2)为了让琴声更响亮,让听众们都能听到,小明应该()。A. 用力拨动琴弦B. 轻轻地拨动琴弦C. 拨最粗的琴弦(3)美妙的琴声通过( )传到人们的耳朵内。A. 空气B. 大地C. 琴弦(4)在这个音乐会上,人们不应该( )。A. 安静地听B. 精彩的时候大声尖叫鼓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判断题1.人呼一次气和吸一次气才算一次呼吸。( )2.在人的呼吸嚣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经常刷牙可以预防龋齿。( )4.鱼肉营养是很丰富的,只要吃鱼吃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就足够了。( )5.要使自己能获得均衡的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6.有

21、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7.吃自己觉得好吃的食物,就说明吃的有营养了,吃的科学了。( )8.记录一天中要吃的食物时,番茄炒鸡蛋应记为一种食物。( )二、选择题9.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有油迹,说明该食物含有较多的(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10.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11.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 )。A、鸡蛋B、米饭C、肥肉12.关于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鼻腔B、呼吸系统包括消化道和肺C、呼吸系统包括喉和气管D、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13

2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 ),肺的呼吸就会( )。A、越多 加快B、越少 加快C、越多 减慢D、越少 减慢14.食物是通过( )运输到胃里的。A、口腔B、食道C、小肠15.食物开始消化的地方是( )。A、口腔B、胃C、小肠16.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系统对食物中营养的消化和吸收。A、呼吸B、消化C、循环三、填空题17.比较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会发现呼出的气体中( )和水蒸气增多了,( )减少了。18.人体的消化嚣官中,( )最长。19.成年人的牙齿可以分为( )种,其中的( )齿主要是嚼烂食物。四、填图题20.填出人体消化系统的名称 填空1:( )填空2:( )填空3:(

23、 )填空4:( )填空5:( )五、连接题21.将下列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与功能连起来糖类 A. 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脂肪 B. 组成 人体的主要成分六、科学实践22.如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式图,请观察并根据实验情况回答问题:(1)在此装置中,气球代表( )玻璃管代表( ),橡皮膜代表( )。(2)用手向上顶起橡皮模如图1,模拟的是( )(填吸气或呼气),此时肺的体积是( )(填扩大或缩小)。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判断题1.如图,垫圈越多,产生重力越大,拉动小车越快。( )2.我们还知道弓、弹簧等物体都有弹力。( )3.如图,气球能推动小车运动,是因为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 )4.在地面运动的物

24、体都会与地面发生摩擦。( )5.货车是用来运货物的,所以运的货物越多越好。( )6.在日常生活中摩擦力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 )二、选择题7.树上的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受到自身( )的作用。A、弹力B、反冲力C、重力D、摩擦力8.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挂钩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A、不变B、越大C、越小9.下面物体中,靠反冲力运动的有( )。A、火车B、汽车C、冲天鞭炮10.1牛顿相当于( )的力。A、100克B、1000克C、200克D、2000克11.小车2秒钟行使了60厘米,如果想让小车3秒钟行使60厘米,可以( )。A、加大拉力B、减少载重量C、减小拉力12.下列现象中,

25、增加了摩擦力的是( )。A、滑冰B、刹车C、磁悬浮列车13.人们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A、避免货物损坏B、减小摩擦力C、增大摩擦力14.赛车的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A、节省材料B、美观漂亮C、行驶稳定三、填空题15.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 )的单位,简称“牛”,用符号( )来表示。16.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 );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1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 )18.飞行的子蛋将物体击穿,踢飞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啸的狂风将大树连

26、根拔起,奔腾的江水驱动水轮转动它们都具有( )。19.写出弹簧秤的结构名称空1答案:( )空2答案:( )空3答案:( )四、连线题20.(填序号)a-( )b-( )c-( )d-( )五、探究题21.下面是401班同学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实验记录。请填写完整。 (1)请把表格填写完整。空1答案:( )(2)分析数据可知: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 )与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3)实验三次的目的是为了使实验数据更正确?22.401班进行了撞击实验,记录如下表。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斜坡的同一位置释放B.要在木块的起始位置和停止位置做标记C.

27、坡度高是用大车,坡度小时用小车(2)实验结论: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就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 ),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 )。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 )。教科版(2020新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备课参考第一单元1.听听声音【教材简析】听听声音是声音单元的起始课,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科书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这两个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关注身边的声音世界。“听听周围的声音”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描述你听到的声音”板块,通过用科学的词汇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出

28、来,并能对声音进行简单分类。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原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声音的问题,为后面声音问题的研究做好铺垫。【学情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这对本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对于声音,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没有思考过他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些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体发出来的,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障碍。【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表格中的聆听周围的声音,需要学生边听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2.表格旁边的科学词汇供声音描述时参考的,学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描述。3.表格下

29、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材简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 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多个物体发声时的状态,为学生提供观察发声物体振动的机会。聚焦板块围绕“这些声音是怎样发生的?”这个问题,开展全班讨论,了解学生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前概念。探索板块,主要通过两个活动,实

30、践揭示声音的本质。活动1:观察橡皮筋发出声音的状态,初步理解“振动”的含义,并初步在物体发出声音和物体的振动之间建立联系;活动2:观察钢尺、鼓、音叉等更多物体发声时的状态,进一步确认振动与物体发声的关系,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停止振动时就不会发出声音。研讨板块,先通过问题引导研讨,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突出科学的本质。然后猜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振动的认识。拓展板块,以阅读资料我们的发声器管来介绍人的发声器管声带,以及声带的发声原理,拓展学生的知识。【学情分析】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声音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31、,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所以在设计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水平。【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可以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现象,也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表示振动。2.表格中“我的发现”,需要在学生通过观察其他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再研讨归纳后填写。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材简

32、析】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第三课。教材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教材通过让同学们听鼓声,观察鼓面振动,提出今天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第二部分:探究。通过对比真空和空气状态下同学们的声音体验,知道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通过比较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和不靠近桌面听到的声音,知道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通过观察音叉在水中的现象,听在水槽璧上的声音,知道声音也能在水中传播。第三部分:研讨。通过几个小问题,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加深对于声音在物质中传播途径的掌握和理解。第四部分:拓展。通过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活动,让同学们加深对于声波的理解,感知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

33、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变化,但由于声波的不可见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仍然很难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同时也很难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物质。虽然很多学生知道“声波”这个词,但对于真正描述什么是“声波”,“声波”的特征等,这部分概念仍然是空白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倾听声音时要注意提醒学生保持安静。2.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3.活动后

34、小声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给出自己的解释。4.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5.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资料阅读】有趣的自来水管敲击实验在水管的一端敲击水管,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或者三次的敲击声,这是由于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导致的,另一端的人听到的是声音通过钢管、水、空气分别传来的声音。声音在钢铁中每秒传播5200米,在水中每秒传播1500米,在空气中每秒仅能传播340米。可见,如果水管中无水,敲击水管另一端,传播介质是空气、水管,我们就可能听到2次声音。如果水管中有水,传播介质为空气、水、水管,我们就可能听到3次声音。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

35、法来判断水管中是否有水。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材简析】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并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本节课要研究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聚焦板块,通过“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这一问题的思考讨论,从而了解学生原有的认识。探索板块,向学生介绍耳的结构,让学生推测耳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学生的活动了解耳郭的作用,及模拟记录鼓膜在远近、强弱不同声音作用下振动的状态。通过研讨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对耳郭和耳膜结合实验说出他们的理解。通过观察听诊器,了解其工作原理。【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

36、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管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2.表格中我的发现,需要在学生通过对现象的理解后总结出。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5.声音的强与弱【教材简析】声音的强弱是声音的一个重要属性。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用不同的力度拨动他们熟悉的钢尺和橡皮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探索影响物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的本质。学生

37、通过观察不同物体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出的声音的强弱不同,从而认识物体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在学生收集了多种物体振动幅度不同时,发出声音强弱也不同的信息对比中实现的。【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声音已有了基础性的认识。他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传播并且人耳如何接收,也学会了对多个发声物体进行观察、记录,寻找规律。那为什么我们会听到各种强弱不同的声音呢?这些强弱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同样也是四年级学生非常乐于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将“物体的振动状态”与“发出声音的强弱”联系起来是本课的重点,借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并且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活动手册使用

38、说明】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2.完成表格后,可组织学生组内进行对比、分析,根据问题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6.声音的高与低【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中的第6课,是在学习了第5课研究了声音的强弱的有关内容后,继续研究声音的另一个属性音高。敲击钢片琴和吹口琴都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并通过观察,学生们可以猜测到音高可能跟物体的长短、薄厚有关。学生将采用改变钢尺发声部分长度的方法,让钢尺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来发现物体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时,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揭开音高的秘密。【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

39、已经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幅度决定着声音的大小,学生研究声音时,已经开始将听到的声音与物体的振动联系起来。在本课,学生将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去认识声音的另一个基本属性音高。【活动手册使用说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根据你所使用的钢尺的长度来确定,课件内的长度仅供参考。有条件的可以给每组 4 把钢尺,更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并按照学生活动手册中提示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材简析】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的幅度决定着声音的大小,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本节课学生将通过弦乐器发现更

40、多影响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聚焦板块通过玩乐器,初步体验初步体验弦乐器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出研究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发现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不同因素。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弦的粗细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弦的振动部分长短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弦的松紧会影响弦发声的高低,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有关系。【学情分析】不少学生在乐器的过

41、程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拨动不同的弦,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手指按压再不同位置拨动弦,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甚至有的学生还知道了可以通过改变弦的松紧,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但是,对于具体是什么因素影响物体发声的高低,学生的认识不明确。8.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教材简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

42、、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课内完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任务,实践部分应该是足够的。安排学生们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要求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小乐器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完成简易“设计图纸”,能完成制作和调试,最终把小乐器改进,让它演奏出动听的乐曲。声音单元复习【教材简析】声音单元是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共8课,第1课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强、弱、高、低、悦耳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声音;第2课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第3课说明

43、了声音需要通过物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第4课,学生通过对耳朵结构的学习,了解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第 5 课和第 6 课,学生们通过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了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和音高;第 7 课,学生通过弦乐器发现更多影响物体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在对这些影响音高因素了解的基础上,第 8 课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声音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既具体又抽象的存在,通过声音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解开心中关于声音问题的疑惑,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声音的理解会得

44、到不断加深,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发现,同时配上简单的图表,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材简析】感受我们的呼吸是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一课,为后续呼吸与健康生活和测量肺活量两课的学习打基础。在本课中,学生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器管,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聚焦板块通过一张儿童在水底下憋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呼吸的思考及探究兴趣:无论白天晚上,我们时刻都在呼吸,不间断地呼吸是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这是为什么呢?并呈现了一幅人体呼吸器管示意图,帮助学生

45、思考与表达,同时为后续探索与研讨环节做辅助。探索板块分两个活动层次,第一次层次引导学生用感官体验呼吸过程,理解呼吸包括“一呼一吸”,同时通过用手摸的方法发现呼吸过程中胸腔与腹部的变化。第二层次活动用人体呼吸模拟器模拟人体的呼吸,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呼吸器管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激发探究呼吸奥秘的兴趣。通过研讨活动,引导学生梳理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信息,知道参与呼吸的器管及其作用,并期望学生在此基础上对呼吸产生进一步的研究兴趣。【学情分析】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中,学生从身体结构入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管的认识,并能用看、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此外,学生对于呼吸有许多经验性的感性认识,

46、他们能感受到鼻子、咽、喉在参与呼吸,知道呼吸需要空气,甚至有部分学生知道呼吸是为了得到氧气。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呼吸”、“呼吸时人体外部和内部是怎样变化的”、“参与呼吸的器管有哪些”是模糊的、不完善的。在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要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描述、交流活动发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2.呼吸和健康生活【教材简析】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人体进行呼吸其实就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包含呼气和吸气。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对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引发对健康生活的思考。聚焦板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问题“我们在不同状态下

47、,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探索板块主要是学生通过统计、分析不同状态下的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发现运动可以改变人的呼吸次数,用可靠的数据来说明人体运动量越大,呼吸次数增加得越多。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到呼吸的过程其实就是气体交换的过程,知道运动后呼吸增加的原因是为了加快气体交换,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在研讨板块,学生通过分析交流认识到人运动后会加快呼吸次数,知道锻炼可以增加肺功能,使我们人体更健康。同时通过测量脉搏初步了解伴随着呼吸次数的改变心跳也会随着改变,明白人体的器管是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拓展板块,通过资料阅读明白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加的,所以经常

48、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学情分析】学生在平时锻炼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剧烈运动后呼吸会变得急促。甚至有的学生就已经知道了运动量越大,呼吸会愈急促这个规律。但是,对于有些活动也会减缓呼吸需要教师点拨,而对于用确切的数据来证实自己的感受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且正确的测量呼吸次数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表格1中每测一次都要做到及时记录,时刻提醒学生要保证自然呼吸状态测,测3次。2.表格2中根据上课场地自己选择活动(一个活动量小一个活动量大,可补充在后面空白处)。3.测量肺活量【教材简析】测量肺活量是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的第三课。本单元分成三部分

49、内容,分别是关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研究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探索食物消化的过程和变化,本课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课。学生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收集、处理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聚焦板块通过比较吹哨子时间的长短,引出什么是肺活量,从而聚焦本课的主题: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探索板块通过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明确肺活量如何取值,分析自己的健康指数。研讨板块通过对两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提升肺活量。【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感受我们的呼吸和呼吸与健康生活,已经了解了人体基本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作用,运动可

50、以使呼吸加快,知道肺在呼吸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前面两课的基础上再学习测量肺活量,在认知上是比较合理的。当然学生在体育课上也会对肺活量进行测量,这是教学可以利用的点,但是对于“肺活量是指什么”,“如何选择肺活量值”,“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意义”还需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尤其是肺活量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认识,还需建立在体育锻炼,加强肺部功能的基础之上。【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每个同学测量三次,三个数据选择相同数值最大的那个数作为自己的肺活量值。2.考虑到每个同学都需测量多次,建议增加下图活动记录,让学生对肺活量的取值有更清晰的认识。 3.表格内记录的是小组同学的肺活量,各小组的数据再汇总起来就是全班学生

51、的肺活量数据表。 4.一天的食物【教材简析】一天的食物一课是呼吸与消化单元消化部分的起始课,学生通过记录一天吃的食物,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学习收集和整理有用信息,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一日三餐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食物。在记录、整理和分类活动中,使学生发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丰富多样的,为后续探究食物的营养,合理饮食健康生活做铺垫。聚焦板块展示的食物图片隐含着人的食物构成是“丰富的”,呈现的问题“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忆一天的食物,为探究活动做铺垫。探索板块主要有两个层次活动。第一层次引导学生记录一天的食物,通过统计小组或全班学生的食物,发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第二层次引导学生

52、确立分类标准,给食物进行不同的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再次体会食物的多样性。研讨板块引导学生梳理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并认识到食物的分类方法是多样的。【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要想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这些体验都会构成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但孩子们对于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尝试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发现食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

53、的关系,并发现食物自身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一天的食物记录表格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记录,边小组合作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明确表格的填写要求,做正确的记录2.进行分类时,根据学生确定的分类标准灵活使用。5.食物中的营养【教材简析】食物中的营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年册第二单元食物中的第二课。学生在之前已经对一天中吃过的食物进行调查、统计和分类,发现人们一天需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健康。本节课,将对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进行探究,认识到人们一天需要从食物中获得丰富的营养,是让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均衡的基础。聚焦板块通过提问“每天我们都会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这会给我

54、们带来什么益处呢”来了解学生的最初想法,并引领学生思考食物有哪些营养。探索板块,设计了检验淀粉和脂肪这两个简单的实验。运用碘酒和淀粉发生变色反应的原理来鉴别食物中的淀粉;运用脂肪在白纸上擦一擦或者压一压会产生油渍的原理来鉴别食物中的脂肪;在教师或成年人的指导,运用双缩脲试剂(燃烧法)鉴别食物中蛋白质;另外食物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学生掌握的有关信息不会很全面,所以教科书提醒学生可以阅读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来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将“一天的食物卡”完善成为“一天的食物营养卡”,学生就能回答“丰富的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这个问题了。接着让他们找找“ 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让学生了解没有一种食物会具有所有的营养,为后面的均衡膳食作铺垫。同时使学生明白,在面对一天中丰富的食物的时候也就是面对着丰富的营养。【学情分析】学生对营养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每个学生的差异也很大,也有些是错误的认知。因此,在课前和课中要给予学生暴露前认知的机会,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