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35页)
编号:9437471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1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第六
单元
中国
地质力学
奠基人
李四光
同步
课件
新人
选修
- 资源描述:
-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第六,单元,中国,地质力学,奠基人,李四光,同步,课件,新人,选修
- 内容简介:
-
第六单元,第3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高频考点巧解密,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后习题解答,主旨概括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在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他们中有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有近代中国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有现代杰出地质学家李四光,还有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有力地推动人类摆脱无知世界,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时代。,学法指导 1学习本单元应注意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 因斯坦等人的科学成就,从时代背景和科学成就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总结科学家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学习他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及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斗争的精神。,2重点把握本单元所述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及其影响。学习 他们的科学精神及对科学事业的执著与探索热情,认识 科学的探索和发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3在评价这些历史人物时,一方面要把这些历史人物放在 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用客观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全面地辩证地去评价,抓住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把重点放在其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方面,看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与趋势,是否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 1留学日本 学习造船专业,学成回国后被赐以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2留学英国 初学采矿,后改学地质,经过几年勤奋学习,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3回到祖国 在北京大学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工科进士”,拓展升华 李四光一定要回国工作的原因 李四光想到自己是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而当时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正处于初创时期,迫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 1创立地质力学 (1)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这是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2)1945年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 ”这个名词。,地质力学,(3)1948年出席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作了题为 的学术报告,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载入史册,李四光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 。 (4)20世纪60年代初,李四光完成了 一书,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 。,新华夏海的起源,奠基人,地质力学概论,里程碑,古生物学,第四纪冰川,拓展升华 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对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 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对兴修水利、发展灌溉、防止水旱灾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山区经济、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等工作都有重要意义。,三、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1背景 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使国家对 的需求增大。 2概况 (1)根据地质力学理论相继找到 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 油田等大油田,使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 (2)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 ,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 (3)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地加强了各种 的预测和预防。,石油,大庆,华北,铀矿资源,地质灾害,一、为什么说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1学术地位 他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人格特征 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总体评价 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1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极 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勘探石油重大工程建设 勘探煤炭 预测和预防地震 a b c d 解析:古生物学寻找开发煤炭;冰川理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地质学理论石油、铀、地震等。 答案:d,二、怎样认识李四光的人格特征? 1强烈的爱国心、自尊心 李四光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在国外学成后,婉言谢绝国外高薪聘用,回到祖国。 2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克服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在国内科研条件极差,科技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克服困难,为新中国科学事业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3博学多才 李四光是公认的地质力学的奠基人,他的地质力学概论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他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他推动了我国石油的勘探、开采,为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作出了贡献。,2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 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 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 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即用所学知识为国家作贡献,a项没有体现此内容,b、c分别为李时珍、詹天佑的成就。故选d。 答案:d,示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克韦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国际“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结构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已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李四光对我国石油勘探的贡献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得的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学生的基本阅读概括能力,属于简单题。第(2)问考查李四光利用地质力学理论为石油勘探作出的贡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才能得出答案。第(3)问需要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透过表面现象找出问题的本质。,答案(1)材料一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二认为在中国能够勘探到石油。 (2)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出发,探索地质现象的本质、地壳结构及构造规律,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石油探测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在其理论指导下,我国在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发现了许多大油田。 (3)在科学研究上,不要迷信“权威”,而应根据客观实际作出自己的判断等。(言之有理即可),探究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组织调查团到中国的山东、河南、东北等地进行石油勘查,一无所获。据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埃蒙斯教授断言:“所有的产油层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海相地层或与海相地层密切相关的淡水地层。”随后,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教授勃拉克韦尔德再次强调,中国没有新生代海相沉积,所以中国是贫油国。 摘自“百度百科词条”,材料二李四光认为,整个新华夏体系是巨大的“多”字形结构体系,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互相间隔着,在隆起带蕴藏着多种矿藏,在沉降带又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 摘自“洪恩在线”,材料三解放初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 后就遇到石油短缺的困难,当时全国所需石 油80%至90%都依靠进口。李四光根据 数十年来对地质力学的研究,从他建立的构 造体系,特别是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 摘自张文杰李四光推翻洋人的断言,问题生成 (1)材料一中美国教授断言中国“贫油”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指出此错误论断是如何被推翻的? (2)据材料三,指出李四光能够创立并应用新理论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李四光身上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探究思路 本题以李四光推翻“中国贫油论”为主线,考查李四光重大的科技成就及其人格品质与魅力。培养学生在学习李四光的重大科技成就的同时,积极学习其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第(1)问要认真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进行回答,材料一认为中国没有产油地层,而材料二从理论上否认了中国贫油论,材料三从实践上和事实上推翻了中国贫油论,在回答此题时要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三回答,结合当时的国内背景及李四光自身的主观原因分析其创立并应用新理论的原因。第(3)问要依据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得出结论,只要积极向上,言之有理即可。,尝试解答 (1)依据:中国缺乏储油的海相地层。推翻:李四光创立新的地质力学理论,提出新华夏体系的沉降带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根据他的理论,中国发现并开采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 (2)长期对地质力学的研究;国家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 (3)不畏权威、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点击下图进入 创新演练 大冲关,一、本课测评 1李四光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哪些杰出成就? 提示:在地质力学领域,他开创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是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在冰川学研究领域,他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他创立 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国际公认。,2李四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提示:(1)李四光运用他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石油勘探部门在华北、松辽平原发现了许多大油田,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2)他还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寻找铀矿,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 (3)他在晚年还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成果显著。 (4)他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理论服务。,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提示:可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进行查询、组织。 2阅读与思考 这里所说的两个方面,李四光是怎样实践的?你怎样评价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