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第1课 巴黎和会》同步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第1-4课同步课件(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3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0页)
编号:9439985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2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9-01
上传人:扣***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第1-4课同步课件(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
单元
同步
课件
打包
新人
选修
- 资源描述:
-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第1-4课同步课件(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1-4课同步课件(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3,第二,单元,同步,课件,打包,新人,选修
- 内容简介:
-
第二单元,第 1 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高频考点巧解密,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后习题解答,主旨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胜的协约国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条约,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协调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关系,维护战后的和平,又先后缔结了洛迦诺公约与非战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格局,实质是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因此这种“和平”是脆弱的、不稳定的,帝国主义原有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学法指导 1.在学习国际关系史内容时,掌握学习的钥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关系。外交是政治的延伸;战争是解决国际争端的终极手段;外交的后盾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战争是矛盾的产物,战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甚至会产生新矛盾。,2.采用比较法,对比华盛顿会议和巴黎和会的异同,加深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认识。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3.运用辩证法,一分为二地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联、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所起的历史作用。,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目的: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并组建国际新秩序。 (2)召开: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正式开幕。 (3)概况: 参加国:27个,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三巨头:劳合乔治(英)、_(法)、威尔逊(美)。 (4)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克里孟梭,2各国参加和会的目的 (1)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称霸_。 (2)英国: 目的:扩大和巩固“_”版图。 措施: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利用美国遏制法国。,世界,大英帝国,(3)法国: 削弱乃至肢解德国,树立_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 (4)日本:攫取德国在_的全部权益,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法国,中国山东,3勾结与争夺 (1)焦点问题如何处理德国: 法国:提出要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 英国:不同意过分削弱德国,得到_的支持。 英美:反对法国建立_、肢解德国的计划,但表示一旦法国遭到德国进攻,将援助法国。,美国,莱茵共和国,(2)中国山东问题: 日本:主要目标就是攫取中国山东。 中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 结果:美、英、法同意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影响:引发_,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特别提醒 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在于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品,还要力争在战后新格局中促成有利于自己的安排。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之一,但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列强勾结起来,企图牺牲中国的利益,满足日本的要求。参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二、凡尔赛和约 1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经过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之后,拟定了对德和约草案。 (2)列强以重新发动进攻相威胁,迫使德国于1919年6月28日签约。 2内容,德国,德国,委任统治,中国山东,普遍义务兵役制,非军事区,3影响 (1)积极:原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战争与和约暂时得到解决,一战后的_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2)消极: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德国一旦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必然要求摆脱束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_已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帝国主义,凡尔赛和约,知识点拨 通过凡尔赛和约,英国取得了一系列原属德国的殖民地,抑制了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法国收回了被德国占领的阿尔萨斯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15年的开采权,取得了一些原德属殖民地,但过分制裁德国的企图未能实现;日本取得了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原德属殖民地和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美国:由于英法的抵制和综合实力上的差距,美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企图并未实现。,为什么说巴黎和会并非是和平会议? (1)从会议的目的看,表面虽然是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实际上是列强妄图重新分割世界,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2)从会议操纵者看,“三巨头”按自己的意志武断决定了重大问题。 (3)从参加国的打算看,都想通过会议巩固与扩大成果。 (4)从会议两大议题看,列强是要掠夺、瓜分德国,是要牺牲中国利益。 (5)从会议的结果及影响看,逼迫德国签署了条约,但埋下了德国复仇的种子。,(2011上海高考)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理解能力。题干内容是针对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和约,和约从各个方面对德国进行严格的限制,必然会引起德国的反抗,故选d。 答案:d,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认为:“一战后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巨头妄图怎样操纵世界?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过于严厉”?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及其影响。第(1)问,分别说明英、法、美的战略企图;第(2)问,依据凡尔赛和约的内容,说明其“过于严厉”及其与法西斯上台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1)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维护其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奉行“大陆均势”,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美国: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妄图称霸世界。,(2)理解:条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都推向了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 原因:条约以战胜国和强国意志为中心,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给日后法西斯在德国的上台和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和条件。,探究示例 材料一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兰辛、劳合乔治与贝尔福都走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的声明受到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效仿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联。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实力过于强大的威尔 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作出让步。 4月22日,“三巨头”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地要求中国对日本作出让步。,材料二,问题生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史实概括这一问题的产生过程。 (2)材料二中,美日的行径引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概述这次爱国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3)通过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你得出了哪些认识?,探究思路 本题考查了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基本知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山东问题是列强侵略中国的又一次表现,由此得出认识列强的行径说明的问题;中国的处境反映的问题。,尝试解答 (1)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1898年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把日本的这一侵略行径合法化,所以山东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产物。 (2)巴黎和会上的这种强权政治激怒了中国人民,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使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以强凌弱;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一切以自身利益为转移;没有国家独立,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外交,实力是外交的后盾。,点击下图片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一、本课测评 1巴黎和会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召开的?谁在这次会议上起主导作用? 提示:目的:帝国主义战胜国制裁德国,重新瓜分世界。主导:英、法、美等大国操纵了会议。 2凡尔赛和约埋下了哪些将会产生罪恶的种子? 提示:德国等战败国受到严厉制裁,必然滋生民族复仇主义情绪,为新的战争埋下隐患。,二、学习延伸 1依据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英国在战争中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所以希望尽可能地掠夺德国,以得到补偿。但又反对过于严厉地制裁德国。这是由于英国不能突破惯用的均势外交的平衡原则,不愿意由于过分制裁德国而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此外,英国还希望一个有足够力量的德国,成为其反苏战略上牵制苏联的一个重要力量。,2依据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有什么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