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_第1页
广东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_第2页
广东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为规范和完善省对市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理顺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保证市县的既得财力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增强省级宏观调控能力,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现将广东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广东省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化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由分税包干制到完全分税制的平稳过渡,理顺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规范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385号)

2、和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上作报告精神以及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障各级既得利益,规范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形成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同步增长;随着全省财政收入增长,省市县各级财政收入相应增长的“分税分成、水涨船高”新分配机制,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省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要与中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方针政策相衔接。 2按照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管理范围责任;以事权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权和收入划分,理顺和规范省与市县财政分配关系。 3既要逐步提高省级财政

3、收入在全省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恢复到过去一定水平,适当增强省级财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又要保护市县的利益,在省与市县之间建立起“水涨船高”同步增长的新分配机制,以调动各级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积极性,促进各级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合理增长。 4坚持财政分配“公平、合理、均衡”的原则,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分配差距,强化公共财政职能。 5财政体制的设计,包括各级财政收支范围的划分和基数的核定;各项财政结算的计算,对原体制各市县财政上解与补贴的处理等,力求规范简便,便于征管,易于操作。二、省与市县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的划分 根据现行省与市县政府事权的划分,省财政主要承担省级政权

4、机关运转所需支出,调整全省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省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具体包括:省级基本建设投资,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公检法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其他支出等。一些不宜列入市县政府支出范围的,由省作专项拨款支出(如基本建设投资补助款,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费,特大抗旱和特大防汛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补助款,文教卫事业费专项补助,边境建设补助费等)。 市级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具体包括:市县基本建设投资,简易建筑费,城市维护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工业交通商

5、业等部门事业费,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其他部门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其他支出等。三、省与市县财政收入划分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中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预算级次划分,对属于我省地方财政收入部分,按税种和行业划分省与市县的收入。将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和税源较为集中的行业税收划为省级固定收入;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收入规模较大的主要税种划为省与市县共享收入;将适合基层征管的税种划为市县固定收入。具体划分如下: (一)省级固定收入包括:地方铁路(三茂铁路总公司、广梅汕铁路总公司)和南方航空运输营业税,金融、保险、信用合作社营业税(不含各银

6、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省属企业(含国有企业、省供销社、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联营企业等)所得税(不含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上交利润,计划亏损补贴,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省级基本建设改贷归还收入,省级专项收入(如企业排污费、教育费附加收入),省级其他收入等。 (二)市县固定收入包括:市县所属国有企业所得税(不含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上交利润,计划亏损补贴,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屠宰税,资源税(不含海洋石油资源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市县专项收入(如企业排污费、教育费附加收入)其他收入等。 (三)省与市县共享收入包括: 1增值税:按规定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地方分享25部分,除纳入省电力局总承包方案的电力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划为省级收入外,其余全部作为市县共享收入。增收全部留给市县财政。 2从1996年起,消费税、增值税每年增量中央按1:0.3系数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