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_第1页
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_第2页
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_第3页
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_第4页
第四章 气温(21世纪200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四章 温度,第一节 热量收支 第二节 地面和土壤的温度 第三节 空气的温度,空气的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大气的稳定性 大气稳定度的概念 大气稳定度的判断,结 论,1. 愈大,大气愈不稳定; 愈小,大气愈稳定。 2. 当 d 时,必然 m ,无论空气是否达到饱和,大气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因而称为绝对不稳定。 3.当 d m时,对于饱和空气来说,大气是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对于未饱和空气来说,大气是处于稳定状态的。这种情况称为条件不稳定。,第一节 热量收支,物质的热属性 热量收支(交换)方式 热量收支(平衡),平流 (流体水平方向上的流动),对流 (流体垂直方向上的流动),辐射,流体在

2、加速地作水平流动时,它的内部将发生无规则的湍动,称湍流。当流体加速地流经不平的下垫面时,在起伏物体的两方形成涡流。湍流和涡流统称为乱流。,流体的各向流动,热量收支的方式,分子传导,乱流,潜热交换,物质的热属性,热容量,导热率,导温率,导热率与容积热容量之比可作为物质发生温度变化的指标,称导温率(K),即: K /C单位:厘米2 秒-1,一克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质量热容量(焦克-1 度-1 ), 又称比热或比热容。1立方厘米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容积热容量(焦厘米-3 度-1 )。 容积热容量( Cv )与质量热容量(S)的关系

3、:Cv = Cm ,单位厚度间、保持单位温度差时,其相对的两个面在单位时间中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导热率(焦厘米-1度-1 秒-1 )。导热率( )表示物质输送热量的能力。,容积热容量,土壤温度的变化,潮湿 or 干燥,导热率,导温率,湿度(潮湿 or 干燥),孔隙度(紧密粘重 or 疏松),12%( /C ),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及调控,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返回,日变化,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年变化,一天中,土表最高温度出现在13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 一天中土壤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称为土温日较差。土表日较差最大,越向深层,较差越小,至一定深度后较差为零。,中高纬度

4、,土表温度年变化特点: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低纬度受云量、降水的影响较大。 土温年较差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直至一定深度时年较差为零,这个深度以下的层次叫土温不变层(如图)。,放热型:,受热型:,清晨转变型:,傍晚转变型:,影响土温变化的因素 调控措施,土壤湿度,土壤颜色,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地面覆盖物,地形和天气条件,返回,三、热量收支(平衡),(一)活动层和活动面 (二)地面热量收支 (三)地表层的热量收支,R P B LE Q,是指能够调节自身内部及相邻其他物质的辐射、热量、水分分布完全吸收的物质层。凡是辐射能、热能和水分交换最活跃,从而能调节邻近气层(或土层)的辐

5、射收支、温度 高低或湿度大小的物质面,称 活动面。,辐射差额( R ),地面热量收支,地面与下层的热量交换( B ),潜热( LE ),地面与近地气层的热量交换( P ),R P B LE0,空气的温度变化,大气中的热量交换方式(了解) 空气温度的变化(时间变化、空间分布) 空气绝热变化 大气静力稳定度 大气中的逆温,近地层气温的日变化,空气温度的时间变化,近地层气温的年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减小)、季节(夏季冬季,春季最大)、地形(凸地平地凹地)、下垫面性质(海洋陆地)和天气状况(晴阴)。,大陆性气候区和季风性气候区,一年中最

6、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海洋性气候区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影响年较差的因子有纬度(增高而增大)、距海远近及地形和天气状况等。,近地层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三、气温的空间分布,(一)近地层气温的水平分布 (二)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 (三)近地层气温的垂直分布,近地层气温的垂直分布,日射型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以12时为代表。 辐射型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以0时为代表。 上午转变型 下部为日射型,上部为辐射型, 以6时为代表。 傍晚转变型 下层为辐射型,上层为日射型, 以18时为代表。,近地层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大部分(尤其是南半球)趋向于接近东西向排列,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逐渐降低。 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 最高温度带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冬季在510N处,夏季位于20N附近。 冷极出现在南极,为-90;热极出现在索马里境内,为63。,大气中的逆温,在一定条件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