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会郄治疗法、俞募治疗法、原络治疗法、子母补泻法_第1页
【针灸】会郄治疗法、俞募治疗法、原络治疗法、子母补泻法_第2页
【针灸】会郄治疗法、俞募治疗法、原络治疗法、子母补泻法_第3页
【针灸】会郄治疗法、俞募治疗法、原络治疗法、子母补泻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郄治疗法八会穴歌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会太渊气膻中。十六郄穴歌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在传统的针灸术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治疗法则叫会郄治疗法,即取病经之郄穴,同时取相应的会穴之一,两个穴道同时下针,我们就称之为会郄治疗。我们知道,八会穴管的是脏腑髓骨筋脉气血,是内科的治症,而郄穴与十六条经络有关,因此,当它们一并使用的时候,就变成经络病与内科脏腑病都可以治疗,但偏向于内科病症。

2、同时,由于郄穴特殊的穴性,它对炎症与急症效果很好,因此我们又常常用在这些病症上。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俞募治疗法十二背俞穴歌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

3、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俞募治疗法”是针灸里的一个很大的治疗法则,当我们取本经之俞,同时取本经之募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俞募治疗。俞,有输送之意,俞穴为阳气出入的地方,募,有聚集之意,募穴为阴气出入的地方,所以当它们一起用到的时候,就有平衡阴阳二气的作用。为什么讲它是很大的治疗法则?因为它针对的是内科病,俞穴和募穴都是阴阳气血直接通往脏腑的地方,因此掌握了俞募治疗法就可以治疗内科病症。我们在具体运用的时候,除了可以在本经

4、上使用外,还可以运用五行生尅的观念,在相应的经络上使用,例如,当我们肝木有问题时,我们同时可以去实脾,使肝木不致去克脾土,以切断肝病的传变,这就是上工治未病,使病不再进,另外,我们还可以去强肾水,使水可以去生木,这也包含有“虚则补其母”之意,当我们几方面同时用力时,力量会大很多,何愁内科病症不向好的方向转变呢?原络治疗法十二原穴歌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十五络穴歌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

5、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知。六阳经之所以有原穴在,是由于有三焦经的存在,三焦经是完全行阳的经,它可以通过阳经的原穴为六阳经提供阳气,所以,阳经的原穴可以看成是阳气进出阳经的门户。但大家可能注意到,在十二原穴歌中,六阴经也有原穴,这是为什么?其实,阴经是没有原穴的,歌诀中是“以俞为原”,即在原络治疗中,当有需要用到阴经原穴的时候,取其俞穴代之,俞者,输也,所以俞穴也有运输的意思。络穴的意义何在?大家知道,六阳经和六阴经互为表里,一一对应,那表里经之间,总有相互联络的通道吧,这个通道的门户,就是各条经

6、的络穴。原络治疗法的具体运用,是取病经之原,同时取表里经之络,当这两个穴位同时下针时,我们就称之为原络治疗法,取病经之原就是告诉身体我们针灸要治疗这条经,取表里经之络就是要告诉身体络到的经要去协助病经,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取病经之原就可以加强本经的阳气,再取表里经之络就可以使表里经之间达到平衡,这就是原络治疗法的基本原理。子母补泻法子母补泻歌肺泻尺泽补太渊,大肠二间曲池间;胃泻厉兑解溪补,脾在商丘大都边;心先神门后少冲,小肠小海后溪连;膀胱束骨补至阴,肾泻涌泉复溜焉;包络大陵中冲补,三焦天井中渚痊;胆泻阳辅补侠溪,肝泻行间补曲泉。五输五行相配合,实泻其子大病安;井荥输经合五穴,虚补其母顺势

7、间。病可以分为经络病和脏腑病,如果病在经络之时,尚未传入脏腑,如沿经所过所发生的病症等,这时是子母补泻法的治疗时机。采取的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在本经上治疗,例如,肺经上有实症,我们就在尺泽上做泻,肺经上有虚症,我们就在太渊上做补,当然,针子母穴其实补泻就在其中,这是由它们的穴性决定的,但如果同时配合针灸的补泻手法,则补泻的力量就会加强许多,效果也会好很多。有时我们为了进一步加强力量,还可以先针病经的表里经的本穴,例如,当肺经上有问题的时候,不论虚实,都可先针大肠经的本穴,以增加金气的力量,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都属于金,同气可以相求。因此,只要我们掌握了子母补泻法,就可以治疗一切经络上的疾病,针灸其实很简单。奇经八脉治疗法八脉交会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 结合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应用,称为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时取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通过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 如公孙通冲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通治血病,治疗妇科病效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