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新家园17#楼模板施工方案_第1页
明珠新家园17#楼模板施工方案_第2页
明珠新家园17#楼模板施工方案_第3页
明珠新家园17#楼模板施工方案_第4页
明珠新家园17#楼模板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 一、结构概况一、结构概况 .1 二、施工流程二、施工流程 .3 2.1 流水段的划分 .3 2.2 施工程序 .3 三、模板工程施工方法三、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3 3.1 满堂架搭设方法 .3 3.2 筏板基础模板支设方法 .4 3.3 柱墙模板支设方法 .4 3.4 梁板模板支设方法 .7 3.5 楼梯模板支设方法 .7 3.6 变形缝模板支设方法 .8 五、架体受力验算五、架体受力验算 .8 5.1 现浇板支撑架受力验算: .9 5.1.1 地下室:.9 5.1.2 主楼、群楼上部结构:.10 5.2 梁模板支撑架受力验算: .10 5.3 墙模板支撑架受力验算: .12 5.

2、3.1 地下室、主楼一层墙结构:.12 5.3.2 主楼二层以上墙结构:.18 5.4 筏板承台模板支撑架受力验算: .22 六、质量控制措施六、质量控制措施 .25 6.1 质量通病防护措施 .25 6.2 成品保护措施 .25 七、其他说明七、其他说明 .26 一、结构概况一、结构概况 明珠新家园 17#住宅楼主楼主体结构工程设计为地下 1 层、地上 25 层的剪力墙结 构,裙楼主体结构为地下 1 层(剪力墙结构) 、地上 4 层(框架结构) 。 本工程的施工 中,主楼的施工将作为工期控制的关键线路。本工程的主要结构设计情况见表 1。 表 1 主楼裙楼地下室备注 结构形式剪力墙框 架框剪

3、跨 度4.38.1m4.785.4m 15.63.3m 4.38.1m 最大跨 层 数25 层4 层1 层 结构层高 1F:4.00m 2-25F:2.90m 1F:5.05m 2-3F:3.6m 4F:3.9m 裙楼:6.20m 主楼:5.80m 剪力墙最 大高 1F:4.00m 2-25F:2.90m 1F:5.05m 2-3F:3.6m 4F:3.9m 裙楼:6.20m 主楼:5.80m 柱截 面、 墙厚 1-4 层:250、200 5-25层:250、200 屋面: 200 600600 600500 500500 1000600 850600 600500 600600 300 25

4、0 构 件 尺 寸 梁截 面 连梁: 墙厚300 墙厚340 墙厚350 墙厚400 墙厚450 墙厚470 墙厚500 墙厚650 框梁 300650 300700 350600 300600 250600 250500 200500 最大 350600 300700 框梁 400900 300750 300700 300600 300500 250600 最大 400900 板厚 1F:200 mm 2-25F:100、120、150 mm 屋面:150 mm 77.17m 平面:120 mm 80.80m 平面:120 mm 1F:180mm 2F4F:110 mm 屋面:150、120

5、 mm -1F:400 mm 砼强度等 级 20.200 以下:c40 52.100 以下:c35 52.100 以上:c30 c40 c40 S8(包括顶板) 竖向16:电渣压力焊16:搭接25:直螺纹套筒 钢筋连接 方式 横向16:闪光对焊16:搭接25:直螺纹套筒 二、施工二、施工流程流程 2.12.1 流水段的划分流水段的划分 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安排,将主楼与裙楼分别设为两个独立的施工段: 主楼为第一施工段,裙楼为第二施工段。 在主楼与裙楼主体结构施工中,以每层为施工段进行流水。 2.22.2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 由于主楼的工期为主线,因此将主楼工期作为重点,裙楼工期为次要工期。

6、 框架结构施工段的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混凝土,至梁底下 50mm;第二 次再浇筑其它梁、板、楼梯的混凝土;主楼混凝土墙、梁、板、楼梯混凝土一次浇筑。 主楼各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程序如图 1 所示。 测量放线 墙、柱纵筋接 长 墙、柱钢筋绑 扎 墙、柱模板吊 装 梁筋绑扎 板筋绑扎板模支设 满堂架搭设 梁侧模支设 梁底模铺设 混凝土浇筑 墙、梁、柱模板加固 图 1 施工程序图 三、模板工程施工三、模板工程施工方法方法 3.13.1 满堂架搭设方法满堂架搭设方法 本工程室内满堂架均采用 483.5 普通钢管搭设,板下立杆间距 1.2m1.2m。框 架梁下立杆间距 0.5m0.7m,根据各单

7、体建筑的设计特点,架体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规 格的钢管进行搭设,具体方法如下: 主楼:主楼: 1. 地下室结构设计高度为 5.80m,1 层结构设计高度为 4.0m,2 层至屋面结构设计标高 为 2.9m。 2. 地下室满堂架立杆采用 5.5m 长钢管搭设,立杆上加设可调底座;横杆上下设置 4 层, 底层距地约 0.3m,顶层设置在板底,中间 2 层均匀布置,步距约 1.8m。 3. 1 层满堂架立杆采用 3.5m 长钢管搭设,立杆上加设可调底座;横杆上下设置 3 层, 底层距地约 0.3m,顶层设置在板底,中间一层均匀布置,步距约 1.6m。 4. 2-25 层结构设计高度为 2.90m,满堂

8、架立杆采用 2.5m 长钢管搭设,立杆上加设可调 底座;横杆上下设置 3 层,底层距地约 0.3m,顶层设置在板底,中间一层均匀布置, 步距约 1.3m。 裙楼:裙楼: 1. 地下室结构设计高度为 6.2m,立杆采用 5.50m 长钢管搭设,立杆上加设可调底座; 横杆上下设置 4 层,底层距地约 0.3m,顶层设置在梁底,步距约 1.8m。 2. 一层结构设计高度为 5.05m,立杆采用 4.5 m 长钢管搭设,立杆上加设可调底座;横 杆上下设置 4 层,底层距地约 0.3m,顶层设置在梁底,步距约 1.4m。 3. 第 2-4 层结构设计高度为 3.600、3.900m,立杆采用 3.000

9、、3.500m 长钢管搭设,立 杆上加设可调底座;横杆上下设置 3 层,底层距地约 0.3m,顶层设置在梁底,步距 约 1.3m-1.5m。 所有满堂架沿短跨方向在每一跨设置纵向剪刀撑,剪刀撑环环相扣,中间不间断。 3.23.2 筏板基础筏板基础模板支设方法模板支设方法 本工程筏板基础(含承台、承台梁) 模板在东北南两侧可利用护坡、边坡直接用钢 PVC管 双钢管纵向600 竹夹板 100*50木枋 钢管箍扣 件锁牢 山形卡+双螺母 14对 拉螺杆 管、木板和可调支座进行加固,西侧变形缝处用聚苯乙烯炮沫板在原建筑与模板之间进 行填充;内部采用硬架支模进行加固。筏板基础(含承台、承台梁)模板采用

10、12mm 厚竹 夹板拼制,6080 木枋竖向300、顺横向做肋,483.5 普通钢管竖向、横向进行加 固。竖向加固钢管承台按横向500 设置,承台梁按横向600 设置。横向构造加固钢管 设置从底部沿竖向600 设置。 3.33.3 柱墙模板支设方法柱墙模板支设方法 本工程方柱模板采用 12mm 厚竹夹板拼制,对拉螺杆加固,对拉螺杆全部外套 PVC 管(地下室外墙为止水螺杆) ,以方便螺杆抽出后循环使用。对拉螺杆加固方法如图 2 所示。 图 2 柱模对拉螺杆加固示意图 柱墙对拉螺杆配设方式如下: 地下室最高剪力墙对拉螺杆上下设置 13 层,上 3 米段采用 M14 对拉螺栓竖向600、横向400

11、 设 置;下 3.2 米段采用 M16 对拉螺栓竖向400、横 向400 设置;剪力墙连梁设计高度小于 500 的梁 中间不设对拉螺杆。 主楼 2-25 层剪力墙对拉螺杆设置为 14 对拉 螺栓下端 1 m 段竖向400、横向500 设置,以上 部分段竖向500、横向500 设置。 裙楼地下室柱子对拉螺杆上下设置 12 层,裙楼 1 层柱子对拉螺杆上下设置 10 层, 拉至梁底;2-4 层柱子对拉螺杆上下设置 6 层,拉至梁底。其中 1000600、850600 的柱子每层设(2+1)根,小于 600600 的柱子每层设(1+1)根。 400150300 外墙 基础筏板、基梁 400 14对拉

12、螺杆 (带止水片) 600500 1800 说明: 1、承台两端模板间距较大的由内侧用M14螺栓加固,实线表示螺栓与垫层中预埋的14拉环焊接连接,虚线表示 有承台处螺栓直接与承台钢筋焊接; 2、承台两端模板间距较小的直接用M14螺栓对拉加固; 3、高度小于800的梁不设螺栓加固,高度大于800的梁在梁侧模根部设一排,顶端用钢管加固。 筏板基础模板支设示意图 底层立杆下 铺脚手板 大横杆 可调底座 剪刀撑 立 杆 纵横1200 撑杆1200 满堂架最上 一排横杆 100*50木枋 300 对拉螺杆 14600 竹夹板 48*3.5双 钢管600 3.43.4 梁板模板支设方法梁板模板支设方法 本

13、工程梁、板模全部采用 12mm 厚竹夹板支设,6080mm 木枋及钢管加固。梁、板 底模按规定起拱,框架梁底模按 1-3跨长起拱。500mm梁高700mm 的在中部加设一 排对拉螺栓,700mm梁高1000mm 的在中部加设两排对拉螺栓。梁模支设方法如图 3 所示。 图 3 梁模支设示意图 板模为 12mm 厚竹夹板,采用可调底座加钢管搭设满堂架,用 6080 木枋作龙骨, 间距 300mm。其支撑示意如图 4 所示。 图 4 平台板模板支设示意图 3.53.5 楼梯模板支设方法楼梯模板支设方法 本工程楼梯模板采用竹夹板制作封闭式楼梯模板,即踏步模板用竹夹板及 6080mm 木枋裁制成定型木模

14、,而楼梯侧模用木枋及与踏步几何尺寸相符的三角形夹板 拼制。模板支设方式如图 5 所示。 图 5 楼梯模板支设示意图 3.63.6 变形缝模板支设方法变形缝模板支设方法 在主楼与裙楼间的变形缝处,采用木枋一侧钉夹板进行支设,如图 6 所示。 木枋横向300 上中下设三排 120 图 6 变形缝模板支设示意图 五、架体受力验算五、架体受力验算 本工程板模及梁模均采用普通钢管搭设满堂架进行支撑,主楼结构中层高设计为 2.90m-5.8m 不等,地下室满堂架搭设最高约 5.5m,立杆采用 5.5m 长钢管搭设,立杆上 加设可调底座;横杆上下设置 4 层,底层距地约 0.3m,顶层设置在板底,中间 2

15、层均匀 布置,步距约 1.8m。 裙楼结构设计高度为 3.6 m 6.2m 不等,地下室满堂架搭设最高约 5.5m,立杆采 用 5.50m 长钢管搭设,立杆上加设可调底座;横杆上下设置 4 层,底层距地约 0.3m,顶 层设置在梁底,步距约 1.8m。 12厚竹夹板 50*100木枋 对拉螺杆 浇捣孔 本工程裙楼的满堂架高度最大及梁的尺寸最大,且板厚按主楼地下室顶板厚度 200计算,其中: 地下室满堂架底杆距地约 0.3m,顶部在板底设置一排横杆、梁底(梁高取 0.90m) 设置一排横杆,梁底至满堂架底杆之间设置两排横杆,横杆竖向间距取较大值 1.80m。 混凝土初凝时间 t0=200/(20

16、+15)=5.71h,取 t0=6.0 h。 5.15.1 现浇板支撑架受力验算:现浇板支撑架受力验算: 5.1.15.1.1 地下室地下室: : 1)承载力验算: NG1K=0.751.21.20.2=0.216kN(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取自施工手册 P514表 8- 65) NG2K =(24kN/m31.44m20.20m+1.1kN/m31.44m20.2m) =6.912 kN +0.317kN (混凝土、钢筋自重标准值取自施工手册 P514) NQk= 1kN/m21.44m2 + 2kN/m21.44m2 =1.44kN+2.88kN N =1.2(NG1K+ NG2K k)+1.

17、4 NQ k =1.2(0.216+ 6.912+ 0.317) +1.4(1.44+2.88) =8.934+6.048 =14.982 kN N=14.982kNRd=29.2kN(立柱临界菏载 Rd取自施工手册 P520表 8-76) , 所以承载力验算满足要求。 2)稳定性验算: i=(D2-d2)/41/2=(482-412)/41/2=12.5 =L0/i=1.8103/12.5=144 根据 查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程 (GB50018-2002)附录 A 中表 A.1.1-1 得 =0.332 =N/(A) =14.9820.332489=92.3N/2 f=215 N/2 故

18、平台板支撑架稳定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5.1.25.1.2 主楼、群楼上部结构主楼、群楼上部结构: : 由于上部主楼、裙楼结构层高、板厚及立杆计算长度均小于地下室但满堂架搭设方 法相同,因此该部分架体验算满足要求。 5.25.2 梁模板支撑架受力验算:梁模板支撑架受力验算: 根据本案前述,梁模板支架采用满堂架立杆,即梁模板支架间距 0.8m。选取本工程 中较大截面尺寸的框梁 400900 情况作为验算对象。 1)立杆承载力验算: 取立杆间距 800500 N=1.2(NG1K+NG2K)+1.4NQk =1.2(0.187+6.366)1.42.064 =10.753 kN NG1K=0.75k

19、N/m30.4(0.9-0.2)0.80.2(0.51.22)0.8 2 =0.187kN(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取自施工手册 P514表 8-65) NG2K =5.991kN+0.375kN=6.366 kN 混凝土自重:24kN/m30.4(0.9-0.2)0.80.2(0.51.22)0.8 2 =5.991kN (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取自施工手册 P514) 钢筋自重:1.5kN/m30.4(0.9-0.2)0.80.2(0.51.22)0.8 2 =0.375 kN (钢筋自重标准值取自施工手册 P514) NQk=(1kN/m2 + 2kN/m2)(0.5 m1.22 m)0.8m2=2

20、.064 kN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取自施工手册 P514) N=10.753kNRd=29.2kN(立柱临界菏载 Rd取自施工手册 P520表 8-76) 所以立杆承载力验算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i=(D2-d2)/41/2=(482-412)/41/2=12.5 =L0/i=1.8103/12.5=144 根据 查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程 (GB50018-2002)附录 A 中表 A.1.1-1 得 =0.332 =N/(A) =14.9820.332489=92.3N/2 f=215 N/2 故平台板支撑架稳定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3)梁底横杆强度验算: 横杆跨度 50

21、0 Q=1.2(QG1K+QNG2K)+1.4QQk =1.2(0. 374+12.732)1.44.128 =21.506kN/m QG1K=0.75kN/m30.4(0.9-0.2)0.80.2(0.51.22)0.8 =0.374kN/m(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取自施工手册 P514表 8-65) NG2K =11.982kN+0.75kN=12.732 kN 混凝土自重:24kN/m30.4(0.9-0.2)0.80.2(0.51.22)0.8 =11.982kN/m (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取自施工手册 P514) 钢筋自重:1.5kN/m30.4(0.9-0.2)0.80.2(0.51.22

22、)0.8 =0.75 kN/m (钢筋自重标准值取自施工手册 P514) NQk=(1kN/m2 + 2kN/m2)(0.5 m1.22 m)0.8m =3.612 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取自施工手册 P514) 按单跨简支梁计算: MMAX=QL2/8=21.5060.528=0.672 kNm VMAX=QL/2=21.5060.52=5.377 kN A、抗弯强度: W=(/32) (D3-d4/ D) =3.1432(483-41448) = 3.1432(-58870) =5075 mm3 = MMAX /W=/5075=132.412N/ mm2 f= 215 N/

23、mm2 B、剪力验算: = V max/A =5377 (D2-d2)/4 =53773.14(482-412)/4) =5377489 =10.996N/ mm2 f= 206 N/ mm2 钢管强度符合要求. 4) 梁底横杆挠度验算: 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1.146(取自施工手册 P52表 2-12); max=5Ql4/384EI =521.506 5004384(507548) =0.35 mm 梁底横杆钢管挠度符合要求. 5) 梁底横杆与立杆间扣件抗滑移验算: N=10.753 kN,每个扣件的抗滑移力为 8KN,因此该结点处必须保证梁底横杆与立 杆扣件下另有一个扣

24、件固定已保证抗竖向滑移。 5.35.3 墙模板支撑架受力验算:墙模板支撑架受力验算: 5.3.15.3.1 地下室、主楼一层墙结构地下室、主楼一层墙结构: : 地下室用 12mm 厚四川产竹胶板,6080 木枋200 做纵肋,两根 48 钢管做横肋, 上 3 米段采用 M14 对拉螺栓竖向600、横向400 设置;下 3.2 米段采用 M16 对拉螺 栓竖向400、横向400 设置。 取地下室与主楼一层墙体高度最大 6.2M 进行验算: 1)荷载计算: 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值: F1 =0.22c t0 12V1/2 =0.222461.21.156.21/2 =108.858 kN/m

25、2 F2=c H=246.2=148.8kN/m2 取两者间较小值 F1=108.858 kN/m2 有效压头高度 h= F1/c=108.858/24=4.54M;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 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108.8581.21.0=130.63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4.0 kN/m2 荷载设计值为:4.01.41.0=5.60 kN/m2 F=130.63+5.60=136.23 kN/m2 对拉螺栓计算:对拉螺栓计算: A、下部 F= F0.40.4=136.230.40.4=21.8KN 选用 M16 对拉螺栓满足要求(M16 对拉螺栓容许拉力=24.

26、5 KN,取自施工手册 P456表 8-4) 。 B、上部: 上部用 M14 对拉螺栓(容许拉力=17.8KN) ,则 F上部=17.80.40.6=74.16KN h=F上部 /c=74.16/24=3.09M; 所以由墙顶向下 3 M 段采用 M14 对拉螺栓。 板的验算:板的验算: A、下部: 1)计算简图: 由于一块竹胶板的宽度为 1.22M,因此取连续四跨计算,每一跨为单向板。 2)强度验算: 跨度/板厚=300/12=25100,属小挠度连续板,按最大静载查弯距系数为-0.107, 取 1.0 m 宽板带进行验算: q= F1 m =136.23kN/m M= ql20.107 =

27、136.230.320.107= N mm W= bh2/6 =1000122/6=24000mm3 = M /W=/24000=54.662 N/ mm2 fmin= 80.6 N/ mm2 (fmin=80.6 N/ mm2取自施工手册 P511表 8-59) 板强度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0.632; =系数ql4/100EI(E=10400N/mm2取自施工手册 P511表 8-59) =0.632(/1000)300410010400(1000123/12) =4.655 mm 4.655 mm300(1/250)=1.2 mm, 因此重新调

28、整竖肋间距为 200对挠度进行验算。 q= F1.0 m =136.231.0= 136.28kN/m =系数ql4/100EI(E=10400N/mm2取自施工手册 P511表 8-59) =0.632(/1000)200410010400(1000123/12) =0.92 mm 0.92mm 基本接近=200(1/250)=0.8 mm,但远小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 度 8,所以符合要求。 B、上部: 1)计算简图: 由于一块竹胶板的宽度为 1.22M,因此取连续四跨计算,每一跨为单向板。 2)挠度计算: 设竖肋木枋间距为 l,则 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0.632; =

29、系数ql4/100EI(E=10400N/mm2取自施工手册 P511表 8-59) =0.632(74360/1000)l410010400(1000123/12) l(1/250) 解得:l234 因此取竖肋间距为 200。 3) 强度验算: 同下部。 竖肋验算:竖肋验算: A、下部: 1)计算简图: 由于横肋间距为 400,按单跨跨度 400 的简支梁进行计算。 2)强度验算: A、弯矩验算: q= F0.2=27.246kN/m M= (1/8)ql2 =(1/8)27.246 0.42= N mm W= bh2/6 =60802/6=64000 mm3 = M /W= /64000=

30、8.51 N/ mm2 fmin= 13.0 N/ mm2(fmin= 13.0 N/ mm2取自施工手册 P79表 2-98) 木枋强度符合要求. B、剪力验算: 按最大静载查剪力系数为-0.607(取自施工手册 P52表 2-13) , V max= 0.607q l=0.60717.2320.4= 4.18 kN = V max/A =41806080=0.87N/ mm2 fmin= 1.9 N/ mm2(fmin= 1.9 N/ mm2取自施工手册 P79表 2-98) 木枋强度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0.632; max=5ql4/384E

31、I(E=9000N/mm2值取自施工手册 P79表 2-98) =5(27246/1000)40043849000(60803/12) =0.394 mm 0.394mm=400(1/500)=0.8 mm,符合要求。 B、上部: 1)计算简图: 由于横肋间距为 600,按单跨跨度 600 的简支梁进行计算。 2)强度验算: A、弯矩验算: q= F下部0.2=74.360.2=14.872 kN/m M= (1/8)ql2 =(1/8)14.872 0.62= N mm W= bh2/6 =60802/6=64000 mm3 = M /W= /64000=10.46 N/ mm2 fmin=

32、 13.0 N/ mm2(fmin= 13.0 N/ mm2取自施工手册 P79表 2-98) 木枋强度符合要求. B、剪力验算: 按最大静载查剪力系数为-0.607(取自施工手册 P52表 2-13) , V max= 0.607q l=0.60714.8720.6= 5.42 kN = V max/A =54206080=1.3N/ mm2 fmin= 1.9 N/ mm2(fmin= 1.9 N/ mm2取自施工手册 P79表 2-98) 木枋强度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0.632; max=5ql4/384EI(E=9000N/mm2值取自施工

33、手册 P79表 2-98) =5(14872/1000)60043849000(60803/12) =1.09 mm 0.109mm=600(1/500)=1.2 mm,符合要求。 横肋验算:横肋验算: A、下部: 1)计算简图: 对拉螺杆横向间距为 400,对拉螺杆是横肋的支撑,近似横肋按跨度 400的 5 跨连 续梁计算。 2)强度验算: A、弯矩验算: F= F0.40.2=136.230.40.2= 10.898 kN 由于对拉螺杆横向间距为木枋间距的二倍,因此按施工手册 P52表 2-14 中第 3 种集 中荷载效应进行验算。 按最大静载查弯距系数为 0.281(取自施工手册 P52

34、表 2-14) M= 0.281Fl =0.28110.898 0.4= N mm W=(/32) (D3-d4/ D) =3.1432(483-41448) = 3.1432(-58870) =5075 mm3 = M /(W2)=/10150=120.68N/ mm2 f= 215 N/ mm2 B、剪力验算: 按最大静载查剪力系数为-1.281(取自施工手册 P52表 2-14) , V max= 1.281F=1.28110.898= 13.96 kN = V max/A =139602(D2-d2)/4 =1396023.14(482-412)/4) =13960978 =28.62

35、15 N/ mm2 f= 215 N/ mm2 钢管强度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1.795; max=1.795Fl3/100EI =1.79510898 4003100(WD) =1.79510898 4003100(1015048) =0.13 mm max=400(1/500)=0.8 mm,符合要求。 B、上部: 1)计算简图: 对拉螺杆横向间距为 400,对拉螺杆是横肋的支撑,近似横肋按跨度 400的 5 跨连 续梁计算。 2)强度验算: A、弯矩验算: F= F上部0.60.2=74.360.60.2= 8.92 kN 由于对拉螺杆横向间距

36、为木枋间距的二倍,因此按施工手册 P52表 2-14 中第 3 种集 中荷载效应进行验算。 按最大静载查弯距系数为 0.281(取自施工手册 P52表 2-14) M= 0.281Fl =0.2818.920.6= N mm W=(/32) (D3-d4/ D) =3.1432(483-41448) = 3.1432(-58870) =5075 mm3 = M /(W2)=/10150=148.2N/ mm2 f= 215 N/ mm2 B、剪力验算: 按最大静载查剪力系数为-1.281(取自施工手册 P52表 2-14) , V max= 1.281F=1.2818.92= 11.43 kN

37、 = V max/A =114302(D2-d2)/4 =1143023.14(482-412)/4) =11430978 =11.69 N/ mm2 f= 215 N/ mm2 钢管强度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1.795; max=1.795Fl3/100EI =1.7958.92 4003100(WD) =1.7958.92 4003100(1015048) =0.24 mm max=400(1/500)=0.8 mm,符合要求。 5.3.25.3.2 主楼二层以上墙结构主楼二层以上墙结构: : 主楼二层以上墙结构用 12mm 厚四川产竹胶板,60

38、80 木枋250 做纵肋,两根 48 钢管做横肋, 14 对拉螺栓下端 1 m 段竖向400、横向500 设置,以上部分段竖向 500、横向500 设置。 取主楼结构一层墙体高度最大 2.9M 进行验算: 1)荷载计算: 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值: F1 =0.22c t0 12V1/2 =0.222461.21.152.91/2 =74.449 kN/m2 F2=c H=242.9=69.6kN/m2 取两者间较小值 F2=69.6 kN/m2 有效压头高度 h= 2.9M;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 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69.61.21.0=83.52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

39、平荷载标准值: 4.0 kN/m2 荷载设计值为:4.01.41.0=5.60 kN/m2 F=83.52+5.60=89.12 kN/m2 板的验算:板的验算: 1)计算简图: 由于一块竹胶板的宽度为 1.22M,因此取连续四跨计算,每一跨为单向板。 2)强度验算: 跨度/板厚=300/12=25100,属小挠度连续板,按最大静载查弯距系数为-0.107, 取 1.0 m 宽板带进行验算: q= F1 m =89.12kN/m M= ql20.107 =89.120.2520.107= N mm W= bh2/6 =1000122/6=24000mm3 = M /W=/24000=24.84

40、 N/ mm2 fmin= 80.6 N/ mm2 (fmin=80.6 N/ mm2取自施工手册 P511表 8-59) 板强度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0.632; =系数ql4/100EI(E=10400N/mm2取自施工手册 P511表 8-59) =0.632(89120/1000)250410010400(1000123/12) =1.46 mm =1.46 mm 接近于=250(1/250)=1,且远小于现浇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 度 8,所以符合要求。 反算 q=60.662(F=q1 m =60.662kN/m) ,2.9-(60.662/

41、89.12)2.9=0.93 m, 所以最好在下端 1 m 处每根木枋间加一根竖肋,已防止根部涨模的质量通病。 竖肋验算:竖肋验算: 1)计算简图: 按墙上部跨度较大情况进行验算,由于横肋间距为 500,按单跨跨度 500 的简支梁进 行计算。 2)强度验算: A、弯矩验算: q= F0.25=89.120.25=22.28kN/m M= (1/8)ql2 =(1/8)22.280.52= N mm W= bh2/6 =60802/6=64000 mm3 = M /W=/64000=10.88N/ mm2 fmin= 13.0 N/ mm2(fmin= 13.0 N/ mm2取自施工手册 P7

42、9表 2-98) 木枋强度符合要求. B、剪力验算: 按最大静载查剪力系数为-0.607(取自施工手册 P52表 2-13) , V max= 0.607q l=0.60722.280.5= 6.76 kN = V max/A =67606080=1.4N/ mm2 fmin= 1.9 N/ mm2(fmin= 1.9 N/ mm2取自施工手册 P79表 2-98) 木枋强度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0.632; max=5ql4/384EI(E=9000N/mm2值取自施工手册 P79表 2-98) =5(22280/1000)50043849000(

43、60803/12) =0.788 mm 0.788mm=500(1/500)=1.0 mm,符合要求。 横肋验算:横肋验算: 1)计算简图: 对拉螺杆横向间距为 500,对拉螺杆是横肋的支撑,近似横肋按跨度 500的 5 跨连 续梁计算。 2)强度验算: A、弯矩验算: F= F0.50.25=89.120.50.25= 11.14 kN 由于对拉螺杆横向间距为木枋间距的二倍,因此按施工手册 P52表 2-14 中第 3 种集 中荷载效应进行验算。 按最大静载查弯距系数为 0.281(取自施工手册 P52表 2-14) M= 0.281Fl =0.28111.14 0.5= N mm W=(/

44、32) (D3-d4/ D) =3.1432(483-41448) = 3.1432(-58870) =5075 mm3 = M /(W2)=/10150=154.2N/ mm2 f= 215 N/ mm2 B、剪力验算: 按最大静载查剪力系数为-1.281(取自施工手册 P52表 2-14) , V max= 1.281F=1.28111.14= 14.27 kN = V max/A =142702(D2-d2)/4 =1427023.14(482-412)/4) =14270978 =14.59 N/ mm2 f= 215 N/ mm2 钢管强度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查“荷载与结构静

45、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1.795; max=1.795Fl3/100EI =1.79511140 5003100(WD) =1.79511140 5003100(1015048) =0.21 mm max=600(1/500)=1.2 mm,符合要求。 对拉螺栓计算:对拉螺栓计算: 下端 1m 范围: F= F0.40.5=89.120.40.5=17.82KN 下端 1m 范围以上: F= F0.40.5=60.6620.50.5=15.17KN 选用 M14 对拉螺栓满足要求(M14 对拉螺栓容许拉力=24.5 KN,取自施工手册 P456 表 8-4) 。 5.45.4 筏板承台模板支撑

46、架受力验算:筏板承台模板支撑架受力验算: 用 12mm 厚竹胶板,6080 木枋300 做横肋肋,二根 48 钢管做竖肋, 14 对拉螺 栓竖向600、横向500 设置;钢管构造斜撑加固竖向按600 设置,模板顶端与底端 的斜撑交叉布置并在中间用扣件连接。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按最高 H=1.8m 承台的最不利情况进行验算: F1 =0.22c t0 12V1/2 =0.222461.21.151.81/2 =58.654 kN/m2 F2=c H=241.8=43.2kN/m2 取两者间较小值 F2=43.2kN/m2 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 F2分项系数折减系数=43.21.21.0=5

47、1.84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4.0 kN/m2 荷载设计值为:4.01.41.0=5.60 kN/m2 荷载组合:F=51.84+5.60=57.44 kN/m2 对拉螺栓计算:对拉螺栓计算: 用 M14 对拉螺栓(容许拉力=17.8KN) ,则 S=57.44 / 17.8 =32.3 m2 所以:取螺栓布置为竖向间距为肋间距 600,横向间距为 500。 板的验算:板的验算: 1)计算简图: 由于一块竹胶板的宽度为 1.22M,因此取 1M 宽、连续四跨计算,每一跨为单向板。 2)强度验算: 跨度/板厚=300/12=25100,属小挠度连续板,按最大静载查弯距

48、系数为-0.107, 取 1.0 m 宽板带进行验算: q= F1.0 m =57.44 kN/m M= ql20.107 =57.44 0.320.107=N mm W= bh2/6 =1000122/6=24000mm3 = M /W=/24000=23.05 N/ mm2 fmin= 80.6 N/ mm2 (fmin=80.6 N/ mm2取自施工手册 P511表 8-59) 板强度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查“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挠度系数为 0.632; =系数ql4/100EI =0.632(57440/1000)30041007600(1000123/12) =2.7 mm (E=7600N/mm2取自施工手册 P511表 8-59) 横肋验算:横肋验算: 1)计算简图: 横肋间距为 300,竖向加固钢管是横肋的支撑,近似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2)强度验算: A、弯矩验算: 按最大静载查弯距系数为-0.107(取自施工手册 P52表 2-13) , q = F0.3=57.440.3= 17.232 kN/m Mmax=0.107q l2= 0.10717.2320.52= N mm W= bh2/6 =60802/6=64000 mm3 = M /W= /6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