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图纸下载 > 其他类型 > K020-变速器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M10螺纹底孔(方案3)(带三维)夹具设计大批量生产
变速器换挡叉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说明书(钻M10).doc
K020-变速器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M10螺纹底孔(方案3)(带三维)夹具设计大批量生产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2页)
编号:966099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9-24
上传人:QQ24****178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王**(实名认证)
浙江
IP属地:浙江
80
积分
- 关 键 词:
-
K020
变速器
换挡
机械
加工
工艺
规程
M10
螺纹
底孔
方案
三维
夹具
设计
大批量
生产
- 资源描述:
-
K020-变速器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M10螺纹底孔(方案3)(带三维)夹具设计大批量生产,K020,变速器,换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M10,螺纹,底孔,方案,三维,夹具,设计,大批量,生产
- 内容简介: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变速器换挡叉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年级专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 要本设计是基于变速器换挡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变速器换挡叉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系。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支承孔系定位加工出平面,再以平面与支承孔系定位加工出工艺孔。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支承孔系的加工采用的是坐标法镗孔。整个加工过程均选用通用。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手动夹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关键词:变速器换挡叉零件;工艺;夹具;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special fixture for machining technology for the chemical pipeline parts and process design based on. The main processing surface chemical pipeline parts is the plane and a series of hole. In general, ensure the machining accuracy of plane than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cessing easily. Therefore, the design follows the surface after the first hole principle. And the hole and the plane processing clearly divided into roughing and finishing stages to ensure machining precision. The main process of machining technology is first to support hole positioning processing the top plane, and then the top plane and the series of supporting hole location hol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o the follow-up processes are individual processes with the top plan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processing Kong and plane. Processing support holes using the coordinate boring. The whole process selection of general. The special fixture fixture, clamping means more choice of pneumatic clamping, clamping reliable, agencies can not self-locking,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suitable for large batch, line processing,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words: chemical pipe parts; technology; fixture;目 录摘 要IIABSTRACTIII第1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1.1 零件的分析21.1.1 零件的作用2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21.2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31.2.1 孔和平面的加工顺序31.2.2 孔系加工方案选择31.3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41.3.1 粗基准的选择41.3.2 精基准的选择41.4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主要工序安排41.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1.6 毛坯种类的选择71.7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81.7.1 机床选用81.7.2 选择刀具81.7.3 选择量具81.8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81.9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9第2章 钻M10孔专用夹具设计182.1问题的指出182.2定位基准的选择182.3夹具方案的设计194.4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192.5夹紧力的计算202.6定位误差分析212.7 钻套、衬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22 2.8 确定夹具体结构尺寸和总体结构24结 论26参考文献27致 谢28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26第1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1 零件的分析1.1.1 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变速器换挡叉。变速器换挡叉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各安装孔之间的中心距及平行度,并保证部件正确安装。因此变速器换挡叉零件的加工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的装配精度和运动精度,而且还会影响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图1.1 零件图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由变速器换挡叉零件图可知。变速器换挡叉零件,它的外表面上有4个平面需要进行加工。支承孔系在前后端面上。此外各表面上还需加工一系列孔。因此可将其分为三组加工表面。它们相互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析如下:1. 以15.81mm孔为中心的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面包括:20.5圆的左右端面, 15.81mm孔以及对其倒角。 2. 叉口处的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面包括:铣叉口的2端面面,铣叉口内侧面,其中外端面和15.81孔有垂直度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以15.81内孔定位加工这2端面,以保证端面和15.81孔的垂直度。1.2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变速器换挡叉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系。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因此,对于变速器换挡叉来说,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处理好孔和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的生产量很大。怎样满足生产率要求也是加工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1.2.1 孔和平面的加工顺序变速器换挡叉类零件的加工应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即先加工变速器换挡叉上的基准平面,以基准平面定位加工其他平面。然后再加工孔系。变速器换挡叉的加工自然应遵循这个原则。这是因为平面的面积大,用平面定位可以确保定位可靠夹紧牢固,因而容易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其次,先加工平面可以先切去铸件表面的凹凸不平。为提高孔的加工精度创造条件,便于对刀及调整,也有利于保护刀具。变速器换挡叉零件的加工工艺应遵循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1.2.2 孔系加工方案选择变速器换挡叉孔系加工方案,应选择能够满足孔系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最底的机床。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的加工而言,粗基准的选择对后面的精加工至关重要。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变速器换挡叉较不规则,所以粗基准不太容易选择。为了保证15.8mm孔的位置精度的要求,选择叉口内圆面和20.5的右端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孔的轴心线与叉口的X、Y方向的位置要求以及15.8mm孔轴心线的垂直度,依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该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做为粗基准)来选取。工件被放在支撑板上,限制三个自由度;工件的大叉口内表面紧靠在两个支承钉的外圆柱面上,限制两个自由度;小头15mm 孔的端面紧靠在支承钉上,限制一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 对于精基准而言,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1.3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1.3.1 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各重要支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2)保证装入变速器换挡叉的零件与箱壁有一定的间隙。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应选择的主要支承孔作为主要基准。即以变速器换挡叉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支承孔作为粗基准。也就是以前后端面上距顶平面最近的孔作为主要基准以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再以另一个主要支承孔定位限制第五个自由度。由于是以孔作为粗基准加工精基准面。因此,以后再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主要支承孔时,孔加工余量一定是均匀的。由于孔的位置与箱壁的位置是同一型芯铸出的。因此,孔的余量均匀也就间接保证了孔与箱壁的相对位置。1.3.2 精基准的选择从保证变速器换挡叉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 。精基准的选择应能保证变速器换挡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从变速器换挡叉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顶平面与各主要支承孔平行而且占有的面积较大,适于作精基准使用。但用一个平面定位仅仅能限制工件的三个自由度,如果使用典型的一面两孔定位方法,则可以满足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的要求。至于前后端面,虽然它是变速器换挡叉的装配基准,但因为它与变速器换挡叉的主要支承孔系垂直。如果用来作精基准加工孔系,在定位、夹紧以及夹具结构设计方面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不予采用。1.4 变速器换挡叉加工主要工序安排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变速器换挡叉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具体安排是先以孔定位粗、精加工顶平面。第二个工序是加工定位用的两个工艺孔。由于顶平面加工完成后一直到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完成为止,除了个别工序外,都要用作定位基准。因此,顶面上的螺孔也应在加工两工艺孔的工序中同时加工出来。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先粗加工平面,再粗加工孔系。螺纹底孔在多轴组合钻床上钻出,因切削力较大,也应该在粗加工阶段完成。对于变速器换挡叉,需要精加工的是支承孔前后端平面。按上述原则亦应先精加工平面再加工孔系,但在实际生产中这样安排不易于保证孔和端面相互垂直。因此,实际采用的工艺方案是先精加工支承孔系,然后以支承孔用可胀心轴定位来加工端面,这样容易保证零件图纸上规定的端面全跳动公差要求。各螺纹孔的攻丝,由于切削力较小,可以安排在粗、精加工阶段中分散进行。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将工件清洗干净。清洗是在的含0.4%1.1%苏打及0.25%0.5%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保证零件内部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量不大于。根据以上分析过程,现将变速器换挡叉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如下:方案一工序10:锻造。工序20:调质处理工序30:铣20.5左端面工序40:铣20.5右端面及宽11的面工序50:钻,扩,铰15.81F8孔工序60:铣宽16.5的面工序70:钻宽16.5的面上M10的螺纹底孔8.5,攻丝M10工序80:铣叉口的左右端面工序90:铣叉口宽51的面工序100:铣宽9.65的左右端面工序110:铣宽14.2的槽工序120:清洗去毛刺工序130:验收工序140:入库方案二工序10:锻造工序20:调质处理工序30:铣20.5左端面工序40:铣20.5右端面及宽11的面工序50:铣宽16.5的面钻,工序60:铣叉口的左右端面工序70:铣叉口宽51的面工序80:扩,铰15.81F8孔工序90:钻宽16.5的面上M10的螺纹底孔8.5,攻丝M10工序100:铣宽9.65的左右端面工序110:铣宽14.2的槽工序120:清洗去毛刺工序130:验收工序140:入库对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比较,可知方案二将15.8孔的加工放在铣叉口的左右端面后,由零件图我们知道,15.8孔和铣叉口的左右端面有垂直度要求,为了保证他们之间的垂直度要求,应将15.8孔的加工放到前面,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他们之间的垂直度要求,而且为后面工序的加工,提供了定位基准,节省了时间,进而提高了效率,所以我们选择方案一。具体的加工路线如下工序10:锻造。工序20:调质处理工序30:铣20.5左端面工序40:铣20.5右端面及宽11的面工序50:钻,扩,铰15.81F8孔工序60:铣宽16.5的面工序70:钻宽16.5的面上M10的螺纹底孔8.5,攻丝M10工序80:铣叉口的左右端面工序90:铣叉口宽51的面工序100:铣宽9.65的左右端面工序110:铣宽14.2的槽工序120:清洗去毛刺工序130:验收工序140:入库1.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变速器换挡叉”零件材料采用35#制造。材料为35#钢,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锻造毛坯。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对毛坯初步设计如下: 1. 20.5圆的左右端面20.5圆的左右端面的粗糙度为12.5,进行一次粗铣即可满足要求,查机械工艺学及夹具设计指导表2-12,知Z=2.0mm2. 15.8mm的孔 M10因为孔最大只有15.8mm,因此在铸造时不容易铸造出,因此在毛坯的设计时,不宜设计底孔。因此毛坯采用实心铸造。以确保毛坯的成功率。2. 叉口侧面 该叉口两侧面粗糙度都是6.3,进行一次粗铣即可满足光洁度要求。根据资料可知,选取加工余量等级为G,选取尺寸公差等级为9级。所以根据相关资料和经验可知,毛坯的叉口厚度定为2.0mm,符合要求。3. 叉口内圆面 叉口内圆面的圆弧半径为R28.5mm,光洁度要求没有,直接铸造出来,查资料知,砂型铸造机械翻砂造型的尺寸公差等级为810级,4.宽9.65和16.5的面宽9.65和16.5的两侧面,粗造度为6.3,12.5,进行一次粗铣即可满足要求,查机械工艺学及夹具设计指导表3-3知Z=2.0mm5.宽14.2的槽因其宽度只有14.2,粗糙度为12.5,所以直接铸造成实心其它表面均为不加工表面,而且锻造出的毛坯表面就能满足它们的精度要求,所以,不需要在其它表面上留有加工余量。1.6 毛坯种类的选择零件材料为20钢,考虑到零件在使用过程中起连接作用,分析其在工作过程中所受载荷,最后选用铸件,以便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工作可靠。年产量已达成批生产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可以采用砂型锻造,这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减少生产成本上考虑,也是应该的。零件机械加工的工序数量、材料消耗和劳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与毛坯的选择有关,因此,正确选择毛坯具有重要的技术和经济意义。生产类型为批量生产、结构形状不是很复杂、尺寸大小中等大小、技术要求不高等因素,在此毛坯选择锻造成型。1.7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1.7.1 机床选用.工序端面加工是铣加工。各工序的工步数不多,成批量生产,故选用铣床就能满足要求。本零件外轮廓尺寸不大,精度要求属于中等要求,选用最常用的X52K型铣床。参考根据机械制造设计工工艺简明手册表.-。.工序钻孔,选用Z525摇臂钻床。1.7.2 选择刀具.在铣床上加工的工序,一般选用硬质合金铣刀和镗刀。加工刀具选用YG6类硬质合金铣刀.钻孔时选用高速钢麻花钻,参考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主编 孟少农),第二卷表10.21-47及表10.2-53可得到所有参数。1.7.3 选择量具本零件属于成批量生产,一般均采用通常量具。选择量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选择;二是按计量器的测量方法极限误差选择。采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1.8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变速器换挡叉” 零件材料为35钢,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以后简称工艺手册),表2.2-17 各种钢铁的性能比较,35#的硬度HB为143269,表2.2-23 35#的物理性能,20钢密度=7.27.3(),计算零件毛坯的重量约为2。表1-1 机械加工车间的生产性质生产类别同类零件的年产量件重型(零件重2000kg)中型(零件重1002000kg)轻型(零件重100kg)单件生产5以下10以下100以下小批生产510010200100500中批生产1003002005005005000大批生产30010005005000500050000大量生产1000以上5000以上50000以上根据所发的任务书上的数据,该零件的月工序数不低于3050,毛坯重量2100为轻型,确定为大批生产。根据生产纲领,选择锻造类型的主要特点要生产率高,适用于大批生产,查工艺手册表3.1-19 特种锻造的类别、特点和应用范围,再根据表3.1-20 各种锻造方法的经济合理性,采用机器砂模造型铸件。1.9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工序1:无切削加工,无需计算工序2:无切削加工,无需计算工序3:铣20.5左端面。机床:铣床X52K刀具:硬质合金可转位端铣刀(面铣刀),材料:, ,齿数,此为粗齿铣刀。因其单边余量:Z=2.2mm所以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3,取: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3,取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铣削速度机床主轴转速:按照参考文献3表3.174,取 实际铣削速度: 进给量: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切削工时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 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取走刀次数为1机动时间: 机动时间:所以该工序总机动时间工序40:铣20.5右端面及宽11的面1. 选择刀具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YG8,,。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则按机床标准选取1450当1450r/min时按机床标准选取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则机动工时为工序50:钻,扩,铰15.81F8孔工步一钻孔至14确定进给量:根据参考文献表2-7,当钢的,时,。由于本零件在加工14孔时属于低刚度零件,故进给量应乘以系数0.75,则根据Z525机床说明书,现取切削速度:根据参考文献表2-13及表2-14,查得切削速度所以 根据机床说明书,取,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切削工时:,则机动工时为工步二:扩孔利用钻头将孔扩大至,根据有关手册规定,扩钻的切削用量可根据钻孔的切削用量选取根据机床说明书,选取则主轴转速为,并按车床说明书取,实际切削速度为切削工时:,则机动工时为工步3:铰孔根据参考文献表2-25,得查参考文献表4.2-2,按机床实际进给量和实际转速,取,实际切削速度。切削工时:,则机动工时为工序60:铣宽16.5的面1. 选择刀具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YG8,,。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则按机床标准选取1450当1450r/min时按机床标准选取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则机动工时为工序70:钻宽16.5的面上M10的螺纹底孔8.5,攻丝M10工步一:钻宽16.5的面上M10的螺纹底孔8.5选用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工艺表3.16) 由切削表2.7和工艺表4.216查得 (切削表2.15) 按机床选取 基本工时:工步二:攻螺纹M10mm 选择M10mm高速钢机用丝锥 等于工件螺纹的螺距,即 按机床选取 基本工时:工序80:铣叉口的左右端面1. 选择刀具刀具选取三面刃铣刀,刀片采用YG8,,。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则按机床标准选取225当225r/min时按机床标准选取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工序90:铣叉口宽51的面卧式铣床X62选择刀具刀具选取高速钢三面刃铣刀,刀片采用YG8,,。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62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则按机床标准选取1450当1450r/min时按机床标准选取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工序100:铣宽9.65的左右端面立式铣床X5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立铣刀,刀片采用YG8,,。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62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则按机床标准选取1450当1450r/min时按机床标准选取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总的工时:T=2t=1.242min工序110:铣宽14.2的槽立式铣床X51选择刀具刀具选取立铣刀,刀片采用YG8,,。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 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7.5kw,中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则按机床标准选取1450当1450r/min时按机床标准选取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 ,则机动工时为工序120:清洗去毛刺工序130:验收工序140:入库第2章 钻M10孔专用夹具设计2.1问题的指出由于生产类型为成批,大批生产,要考虑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加工质量,故需设计专用夹具。由于对加工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在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考虑如何降低降低生产成本和降低劳动强度。本次设计选择设计是针对钻M10孔的夹具,它将用于Z525钻床。2.2定位基准的选择该工序要求中心线与端面(有位置要求,因此可以得出该孔在两个侧面的正中心上,并且还要求其孔为通孔,由于端面经过精铣,精度比较高,因而工序基准为端面A,为了便于加工,选取适当的定位基准,保证其加工要求。夹具设计应首先满足这些要求,在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的前提下,还应考虑夹具体制造工艺性和生产经济性。加工过程中夹具的操作应方便,定位夹紧稳定可靠,并且夹具体应具有较好的刚性。据夹具手册知定位基准应尽可能与工序基准重合,在同一工件的各道工序中,应尽量采用同一定位基准进行加工。拟定加工路线的第一步是选择定位基准。定位基准的选择必须合理,否则将直接影响所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和最终加工出的零件质量。基准选择不当往往会增加工序或使工艺路线不合理,或是使夹具设计更加困难甚至达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位置精度)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出发,合理选择定位基准。此零件图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也没有较高的平行度和对称度要求,所以我们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精度。圆台外圆及两端面都已加工好,为了使定位误差减小,选择已加工好的端面作为定位精基准,来设计本道工序的夹具,以已加工好的端面作为定位夹具。2.3夹具方案的设计一面心轴和菱形销定位,这样既简单。如上图所示,一底面限制的自由度有3个为使定位可靠,加工稳定,我所设计的定位方案,总共限制了工件的全部6个自由度,属于完全定位。可是这种方案无法调节。如果毛坯超差还得通过螺丝调节。4.4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1)刀具:刀具用高速钢刀具钻头机床: Z525机床切削力公式: 式中 查表得: 其中: 即:实际所需夹紧力:由参考文献5表得: 有:安全系数K可按下式计算有:式中:为各种因素的安全系数,见参考文献5表 可得: 所以 2.5夹紧力的计算 选用夹紧螺钉夹紧机 由 其中f为夹紧面上的摩擦系数,取 F=+G G为工件自重 夹紧螺钉: 公称直径d=20mm,材料HT200钢 性能级数为6.8级 螺钉疲劳极限: 极限应力幅:许用应力幅:螺钉的强度校核:螺钉的许用切应力为 s=2.54 取s=4 得 满足要求 经校核: 满足强度要求,夹具安全可靠, 使用快速螺旋定位机构快速人工夹紧,调节夹紧力调节装置,即可指定可靠的夹紧力2.6定位误差分析(1)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确定。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一平面和间隙配合。 (2) 工件的工序基准为孔心,当工件孔径为最大,定位销的孔径为最小时,孔心在任意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等于孔与销配合的最大间隙量。本夹具是用来在钻床上加工,所以工件上孔与夹具上的定位销保持固定接触。此时可求出孔心在接触点与销中心连线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为孔径公差多一半。工件的定位基准为孔心。工序尺寸方向与固定接触点和销中心连线方向相同,则其定位误差为: Td=Dmax-Dmin 该夹具以一面两销定位,两定位销孔尺寸公差为80。为了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须使工序中误差总和等于或小于该工序所规定的尺寸公差。与机床夹具有关的加工误差,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由参考文献5可得: 两定位销的定位误差 : 其中:, 夹紧误差 : 其中接触变形位移值: 查5表1215有。 磨损造成的加工误差:通常不超过 夹具相对刀具位置误差:取误差总和:从以上的分析可见,所设计的夹具能满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2.7 钻套、衬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工艺孔的加工只需钻切削就能满足加工要求。故选用可换钻套(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以减少更换钻套的辅助时间。.尺寸表dDD1Ht基本尺寸极限偏差F7基本尺寸极限偏差D601+0.016+0.0063+0.010+0.004669-0.00811.84+0.016+0.00871.82.6582.63698121633.3+0.022+0.0103.347+0.019+0.010104581156101310162068+0.028+0.01312+0.023+0.0121581015181220251012+0.034+0.0161822121522+0.028+0.01526162836151826300.0121822+0.041+0.02030342036HT200222635+0.033+0.017392630424625HT200563035+0.050+0.0254852354255+0.039+0.0205930566742486266485070740.040钻模板选用翻转钻模板,用沉头螺钉锥销定位于夹具体上。2.8 确定夹具体结构尺寸和总体结构夹具体:夹具的定位、引导、夹紧装置装在夹具体上,使其成为一体,并能正确的安装在机床上。夹具体是将夹具上的各种装置和元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最大最复杂的基础件。夹具体的形状和尺寸取决于夹具上各种装置的布置以及夹具与机床的连接,而且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夹具还要承受夹紧力、切削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冲击和振动,因此夹具体必须具有必要的强度和刚度。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屑有一部分还会落在夹具体上,切屑积聚过多将影响工件的可靠的定位和夹紧,因此设计夹具体时,必须考虑结构应便于排屑。此外,夹具体结构的工艺性、经济性以及操作和装拆的便捷性等,在设计时也应加以考虑。夹具体设计的基本要求(1)应有适当的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夹具体上的重要表面,如安装定位元件的表面、安装对刀块或导向元件的表面以及夹具体的安装基面,应有适当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它们之间应有适当的位置精度。 为使夹具体的尺寸保持稳定,铸造夹具体要进行时效处理,焊接和铸造夹具体要进行退火处理。(2)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为了保证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夹紧力、切削力等外力的作用而产生不允许的变形和振动,夹具体应有足够的壁厚,刚性不足处可适当增设加强筋。(3)应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和使用性夹具体一般外形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因此应特别注意其结构工艺性,应做到装卸工件方便,夹具维修方便。在满足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能减轻重量,缩小体积,力求简单。(4)应便于排除切屑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切屑会不断地积聚在夹具体周围,如不及时排除,切削热量的积聚会破坏夹具的定位精度,切屑的抛甩可能缠绕定位元件,也会破坏定位精度,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对于加工过程中切屑产生不多的情况,可适当加大定位元件工作表面与夹具体之间的距离以增大容屑空间:对于加工过程中切削产生较多的情况,一般应在夹具体上设置排屑槽。(5)在机床上的安装应稳定可靠 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都是通过夹具体上的安装基面与机床上的相应表面的接触或配合实现的。当夹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