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_第1页
小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_第2页
小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_第3页
小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_第4页
小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发表文章 百度搜藏 QQ书签 收藏本文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 为了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三、比赛时间及地点: 1、集体赛 时间:2011年6月16日下午2:404:10 地点:各班教室 2、个人赛 时间:2011年6月17日下午2:405:10 地点:二部多功能教室 四、比赛形式: 分为集体赛和个人赛(具体细则见附页)。 1、集体赛以自选、抽背(参赛

2、班级先自选自己最拿手的背诵,然后再进行随机抽取内容的背诵)为主要形式,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书画等艺术表演形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2、个人赛为“诵读小状元”评比赛,以参赛选手抽题作答的形式进行。 五、奖励方法: 1、各年级按参赛班级数的50%评集体一、二、三等奖数名,颁发奖状。 2、各年级按参赛人数的50%评出“出诵读小状元”若干名,颁发奖状。 3、各年级获集体奖的班级语文教师,将获得指导教师奖励,颁发奖状。 六、后勤工作安排: (1)奖状准备、统计:朱斌 丁明娟 (2)报导:黄婧 (3)集队:各班语文教师 七、其它要求: 1、各班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

3、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语文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各班将自选背诵篇目及竞选“诵读小状元”选手名单于比赛前一天上报给朱斌老师。 附页一 经典诵读活动集体赛细则 一、参赛对象及内容: 1、对象: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 2、内容: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内容均选自本学期校“每周一诵”的内容。自选内容各班根据全班都能背诵的古诗文在比赛前一天上报给朱斌老师。 二、比赛方式: 1、分年级比赛,同时进行。各年级都采用相同的比赛形式,根据相同的评

4、分标准来评奖。(评分标准见下文) 2、比赛分自选背诵、抽背两种形式: (1)自选:全班齐背,可穿插其它艺术形式。 (2)抽背:在“每周一诵”的诵读篇目中,任意抽取内容(自选的内容除外)。每班班长抽选内容后,全班齐背。 三、评比细则: 1、自选评分标准(集体):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5分) (3)诵读时间:3分钟内。(2分) (4)附加分: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2分) 2、抽选评分标准(集体): (1)精神面貌好。(3分)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5分) (3)诵读时间:3

5、分钟内。(2分) 3、各项比赛内容分开评分,各评委评分采取10分制,8分起评,评分保留两位小数。自选内容总分为12分。 4、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项得分汇总得出集体总分。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各年级按参赛班级数的50%评出一、二、三等奖。 5、指导教师奖的评定: 本次比赛活动,指导教师由各班语文教师担任。获集体奖的班级,其语文教师获得指导教师奖励。 四、评委:各年级语文教师 附页二 经典诵读活动个人赛细则 暨“诵读小状元”评选 一、参赛对象及内容: 1、对象:各班选派一名诵读小明星参与比赛,另派一名学生参加比赛观摩活动。 2、内容:均出

6、自本学期学校“每周一诵”活动内容。 二、比赛方式: 1、各年级参赛选手一起到场。选手按班级、年级次序依次上场抽答题卡,按卡上要求完成作答。 2、题目形式为: 我会认(认字) 我会填(补充回答要填的空) 我会背(完整背诵所示小节) 我会用(根据主持人提示回答问题) 一年级参赛选手只需完成前3项,二、三年级选手得全部完成。 三、评分标准: 1、一年级 此项总计10分。 每认对一字得一分,答错不扣分。(共3分) 每答对一空得2分。(共4分) 每背完整一篇得3分。(共3分) 2、二、三年级 此项总计10分。 每认对一字得一分,答错不扣分。(共3分) 每答对一空得2分。(共2分) 每背完整一篇得2分。(

7、共2分) “我会用”环节总分为3分。 3、附加分:选手精神面貌好、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回答流利可酌情加分,不超过2分,评分保留2位小数。 4、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各年级按参赛人数的50%评出“诵读小状元”若干名。 四、评委:黄艳燕、黄淑华、黄婧、任莉莉、章翠峰、付海燕 附页三 【一】“诵读小状元比赛”活动流程 一、 主持人开场,介绍比赛活动的主旨和形式。 二、 领导致辞。 三、 诵读比赛环节: 各班选手按班级次序上台抽题作答,评委依据评分细则现场打分。 四、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二】诵读活动组织机构: 总指导: 组长: 副组长:

8、 各年级负责人: 活动组其他成员:各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主题:传中华经典读书多快乐 建书香校园师生更幸福一、活动目的1、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旨在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为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石。增强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从而传承中华经典,构建书香校园。3、通过每期的“经典诵读活动月”来进一步推动我校“经典诵读”工作。二、活动要求1、考查学生的朗诵水平和普通话运用情况。2、考查学生对语音、语感、姿体语言和情感态度的把握程度。3、比赛内容由各班主任从经典诵读、三字经和弟子

9、规中由学生自选诵读内容。班主任要加强引导、辅导。4、考查学生对中华经典的了解程度,从而更加激扬学生热爱祖国千年灿烂的文化遗产。5、学生着装整洁、仪表大方。三、比赛规则 1、比赛采用百分制,评委当场计分、亮分。2、参赛形式可由学生独诵,也可以由几个学生小组诵。3、参赛选手不报姓名,一定要佩戴选号,便于公平、公正、公开。四、活动组织1、“经典诵读”活动工作专班策划: 唐从垓 组 长: 杨永凤 副组长: 熊水堂组员: 朱 波 刘昌平 张书堂张义振 曹必伟 秦 超2、比赛活动筹委会(教导处)活动主持:熊水堂 活动总结:杨永凤评 委:秦 超 王海霞 刘昌平 曹必伟杨永凤 张义振 朱 波 3、参加人员:全

10、体师生。五、活动时间:下周周五(12月2号下午1;00)。六、活动地点:东边大操场(旗台附近)。七、活动流程:1、诵读活动开始。2、鸣炮。3、凑国歌(全体起立)。4、宣读比赛规则。5、比赛开始。6、杨校长作活动小结。7、颁奖。八、活动准备:1、抓紧近期晨读和午休跟班时间(11月份),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2、初步定好参赛选手的姓名、性别、年级,参赛篇目与参赛内容(三至六年级各定5个节目或人次)报送教导处,再打印成册、归档作资料保存。3、报送时间不得超过下下周三(11月30号)。4、杨校长准备好奖状与奖品。九、活动实施:1、各班主任于当天下午1:00将学生整队带进赛区,并按指定地点有序座好。2、教

11、导处熊主任主持活动全过程。3、评委要客观公平、公正、公开计分、亮分。4、主持人唱分(除掉一个最高和最低分再计最后得分)。5、杨校长作活动总结(纸质与电子稿)。 6、唐从垓颁奖。十、活动分工:1、唐从垓负总责:(安全、摄像等)。2、常主席负责分布会场并与胡汉山、苏盾、朱汉平老师负责赛区学生纪律。3、朱波主任负责亮分具。4、刘昌平主任负责音响。5、张书堂会计负责计分统计。6、胡汉山老师负责鸣炮安全。7、常主席、朱汉平、苏盾、胡汉山、曹必伟、张义振老师合作完成好会标的粘贴与定位。8、朱汉平老师负责奖状的填写。(提前写好,当场填写学生姓名)“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东台市新街镇中学 一、活动宗旨

12、中华经典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学生们广读博览,诵读经典,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真、善、美的情境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小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化生活、语言素养。通过活动,也能引导师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构建理想的学生成长文化环境,另外,通过活动,推动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的建设。故此,特在我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二、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

13、创建文明书香校园 三、参赛内容和形式 本次大赛诵读以传统经典、红色经典等其它类别诗文为主。篇目内容要健康向上、催人进取,适合初中生诵读,体现传承中华美德、促进社会文明的价值取向(参照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诗词经典诵读推荐篇目)。表现形式以诵读、吟诵为主,独立或群体诵读,配以演出服装、舞蹈、音乐等表演手段辅助烘托氛围,表现手法可以采用单独、综合、多重组合等。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指导训练(2010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各班级要结合“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班级中宣传本次比赛活动的意义,推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掀起“经典诗文”诵读的高潮。要在学

14、校统一安排下,班主任或语文老师认真组织学生观看收听名家诵读经典诗文的录音,做到所有学生都参与,个个学生都能认真准备。语文老师要利用早自习或晚自习甚至上课的时间,指导训练学生。 第二阶段:班级初赛、确定参赛节目(2010年12月中旬) 各班主任与语文老师配合,确定班级比赛方式、时间、内容,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开展班级诵读比赛,选出最佳选手参加学校大赛。另外各班比赛时,将成绩在前5名的同学在12月20日前报送给教导处,作为学校诵读比赛纪念奖。 第三阶段:上报参赛节目、加强训练准备比赛(2010年12月下旬) 各班级在班级初赛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确定参赛节目、人员,悉心指导,积极准备,努力创

15、新表演形式,比赛形式可以是个人诵读,集体朗诵、配乐诵读、师生同台演出等,表演时可以创造性地配以演出服装、舞蹈、演奏等表演手段辅助烘托氛围,表演形式有创新的予以加分。每班必须在12月26日前上报参加诵读比赛节目,集体朗诵人数不限,诵读篇目自选(课内外美文,美诗,名作名篇,优秀经典诗词均可),不拘一格,要求紧扣主题,形式多样,精神饱满,突出个性,注重实效。参赛时间每个节目控制在5分钟左右,如需配乐请自备。 第四阶段:组织比赛 1、主办部门:学校教导处 2、比赛时间:2010年12月31日下午(2:00开始)。 3、比赛地点:新街电影院。 4、联系比赛场地:校长办公室(王维平校长负责) 5、比赛场地

16、以及比赛设备的准备:总务处(设备要求:两个带架子的音箱、无形话筒、带架子的有线话筒、表演台子等;另外,负责所有设备“送、装、收”等工作。)(王红进校长负责) 6、负责音响及摄像:吴小春主任负责 7、会场布置与设计:林亚军老师、总务处协助(要求:背景设计有创新)(钱永龙校长负责) 8、节目主持:侯明生、缪兰梅、学生主持待定(吴向平校长负责) 9、评委组成:姚祥、杨永梅、俞文兰、周爱丽、何剑、刘海霞、周学芳、陆秀琴、王卫、李锦梅、吴小香。(王进校长负责) 10、比赛形式:现场打分,现场统计,现场颁奖。 11、登分统计、协调:周卫华、蔡桂进、杨晓宇 12、负责颁奖:五位校长 六、 设奖办法 设一等奖

17、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纪念奖若干名;并向获奖个人或代表队颁发证书和奖品。对此项活动组织好的班级发优秀组织奖;对获得一等奖班级的指导老师发优秀教师指导奖证书及奖品。 七、评比细则 评比项目评 比 标 准分值 诗文内容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具备较高的文学欣赏性。10分 语言表达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正确把握诗词节奏,有诗韵。30分 感情处理在诵读中较好地融入情感,富有表现力,诗情并茂。25分 表演形式表演形式大胆创新,展现班级特点,形式与内容配合恰到好处。20分 仪态风度服装整洁,精神面貌良好,进退场整齐有序,朗诵大方镇定,台风好。15分 注:1、评比采用百分制,80分起评,评分保留一位小数

18、。2、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3、每个参赛队单独评分。4、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每个参赛队诵读时间为5分钟左右。 八、其它要求 1、各参赛班级要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 2、各参赛班级要认真组织初赛。在初赛的基础上,认真确定人选,认真选材,认真组织,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各组诵读时间为5分钟左右),确保比赛活动的质量。 3、各参赛班级将诵读篇目和诵读内容(打印稿)于12月25日前交教导处。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载体,通过诵读,学习古代及现

19、、当代优秀诗文,在全校掀起诵读经典的热潮,让学生们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汉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特举行“漫步传统文化长廊,享受经典美文阅读” 中华经典美诗文诵读比赛活动二、活动主题: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三、活动时间:2010年9月15日四、参赛要求:七、八年级在班级比赛的基础上每班选送两名参赛学生,并于9月10日前上报名单和参赛作品。诵读篇目自选(古诗词均可),不拘一格,要求紧扣主题,形式多样,精神饱满,

20、突出个性,注重实效。参赛时间每个节目控制在3-5分钟,如需配乐请自备。五、活动组织1组织领导:第三中学教务处、政教处2组织实施:第三中学团委六、评分标准:1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分)2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分) 3诵读时脱稿,朗诵熟练,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姿态大方。(分) 4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朗诵节奏。(2分)5正确把握诵读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引起观众共鸣。(4分)6诵读形式富有创意,整体呈现生动,富有表现力(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的朗诵),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分)七、计分办法:本次评选采取10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所有

21、评委分数的平均分为参赛队(队员)最后得分。六、主持人:林畅 范超越七、奖项设立 一等奖两名 二等奖三名 三等奖五名 优秀奖六名 八、评委: 张永海 戴首富 逯光田 杨雪娟 刘 星 蒋 波 孙自越 记分算分: 附评分表:参赛班级参赛学生姓名评价标 准 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1分)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1分)诵读时脱稿,朗诵熟练,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姿态大方。1分)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朗诵节奏。(2分)正确把握诵读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引起观众共鸣。(4分)诵读形式富有创意,整体呈现生动,富有表现力(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的朗诵),能给

22、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分)合计 得分 得 分 第三中学美文朗诵节目单参赛班级诵读篇目附:节目单(提前抽签决定次序)附:流程1、主持人报大幕词。2、宣布评分标准。3、介绍评委。4、正式比赛。5、宣布比赛结果及发奖。6、结束 有序退场附:主持词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诵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第三中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美诗文诵读比赛现在

23、开始“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实施方案中华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一、活动目标: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 二、诵读内容:小学一、二年级:校本教材、优秀古诗词补充背诵篇目、*。小学三、四年级:校本教材、优秀古诗词补充背诵篇目、三字经。小学五、六年级:校本教材、优秀古诗词补充背诵篇目、千字文三、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实施1、活动时间及方式:(1)营造班级经典文化氛围:本期第一期板报各班以“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为专题布置。(2)各班充分

24、利用每周星期二、星期四早自习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做到日有所诵。(3)充分发挥品德,班会课的课堂渗透作用,做到知行合一。(4)各班教师先在本班学生中进行初赛,由学生评委、老师评委共同选出优秀者,再在年级中复赛评出优胜者。四、活动要求 (一)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不定诵读指标,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二)各班要结合学校的活动评选班级“诵读小能手”,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五、比赛程序:1.初赛 初赛由各班级自行组织进行。2.决赛决赛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教师组5月25日;学生组6月20日。 六、比赛规则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2.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

25、。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3.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4.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七、奖项设置比赛奖项设置分教师组和学生组。教师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学生组:年级组取

26、第一名八、人员安排:评 委:赵正春 许文丽 祝景思 刘建平 韩启云 李艳艳 张成香评分统计:李祖德 朱洪贵 李任宝(奖状)音乐播放:田晶 高峰学生安排:张道坤现场组织:张文秀照 相:翟晓峰 2012年5月15日比赛规则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4.每位参赛选手比赛时间限制在6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5.评分标准: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