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_第1页
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_第2页
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_第3页
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_第4页
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 (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理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1.背景: 经济上随着生产力发展,“公田”转为“私田”,生产关系 随之发生变化,土地私有现象日益普遍,奴隶制开始瓦解。 政治上诸侯兼并土地的争霸战正日益频繁,奴隶主贵族 势力大大削弱,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 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逐渐打破;“周礼尽在鲁”,2.孔子是鲁国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代表历史地位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1)思想主张论语 思想体系核心“仁”(仁者爱人)和“礼”(克己复礼) 为政思想: “仁”、“礼”、 以“德”治民、 以“礼”治国(保守)、 逐步改良 哲学思想: 天是最高的

2、人格神 存疑鬼神,敬鬼神而远之 敬畏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足 远之强调关注现实社会,把处理现实问题放在首位,教育思想: 教育范围有教无类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学习态度实事求是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有恒心、学思结合、独立思考、 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学习目的学而优则仕文化成就: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 等典籍。 (2)思想历史地位: 课本P3(这一目的第三页),4.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1)他主张的“仁”“礼”都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但企图恢复周朝的奴隶制度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2)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

3、固统治的需要。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 (3)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5.老子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代表(楚国人)历史地位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1)道德经战国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 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哲学思想(2)思想体系核心“道”凌驾于天之上的万物本源 “天法道,天法自然”剔除“天命”绝对权威(3)辩证法思想万物运动、变化(精华)政治思想(4)“天道自然无为”“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5)小国寡民没落奴隶主贵族要求保守消极思想地位: 课本P4最后一段,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分析“畏天命”的

4、真实内涵。孔子对鬼神持怀疑的态度,因此,他把现实人事放在 首位,对神灵崇拜作模糊淡化处理,强调“天命”与“人德”合一,上天给人的命运就是要求人修身养德。 所以,畏天命的真实内涵就是:要敬畏上天,修身待命。,三种天命观的差异,并分别作出评价。,天是最高的主宰神。,道是凌驾于天的万事万物的本原。,相信天命的存在,但摆在首位的是强调人事, 要求人修身养德,顺应天命。,第一种观点说明人民对自然认识不足,产生了有神论。,第二种观点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剔除了“天命”人格神 的绝对权威。,第三种观点是孔子的“天命”与“人德”合一的儒家思想, 淡化神,注重人的道德修养。,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历

5、史背景社会存在就定社会意识(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 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小农经济) 政治分封制崩溃,奴隶主贵族势力削弱,新兴封 建势力正在兴起 阶级士阶层活跃,希望用自己的主张实现治国平 天下 文化打破“学在官府”,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统 治者礼贤下士 环境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 论的空前自由(2)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批评别人,抬 高自己,2.儒家孟子地主阶级代表儒家学派奠基人孟子后来孟子和弟子的言论的汇编孟子文风: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理论严肃凝重、深沉慷慨(1)主张政治学说仁政政治思想的核心(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

6、,宽刑薄税)“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天命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伦理思想性本善,天赋四德义利学说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人格精神(2)历史地位P6最后一段,3.儒家异端荀子地主阶级代表荀子保存荀子主要思想,经后人编排(1)主张唯物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伦理思想性本恶,后天教育治国思想礼法兼施,王(德)霸(力)兼用,以王道为主“民本”思想君舟民水(2)历史地位P7第5段,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观点比较:,4.墨家墨子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代表(1)严密组织:墨者 巨子(2)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事能、尚同尚力节用、节葬(3)历史地位P8第4段墨子中有墨经:杠杆原理、浮力原理、声学、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

7、,5.道家庄子没落奴隶主贵族代表庄子庄子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是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1)主张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2)历史地位P9第3段:思想、文学、美学老子客观唯心庄子主观唯心,6.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地主阶级代表韩非子后人整理,也有不是韩非所作文风:论说文用寓言比喻现实,(1)主张政见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社会观社会在发展,政治要革新(2)历史地位:P10第3段韩非和庄子主张对立最明显:积极进取消极避世,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对比,1、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学派内前后的思想家之间。如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 2、相对立的思想: 荀子“人定胜天”庄子“天与人不相胜”

8、 孔子、孟子“以德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 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 孔子“克已复礼”韩非“社会永远不会倒退”,7.兵家孙膑地主阶级代表孙膑兵法后学整理(1)主张军事思想:重视战争规律;利用、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2)历史地位不主张穷兵黩武,对后世影响深远8.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最后一段,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材料四:“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请按顺序列

9、出。(2)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3)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儒家 孔子道家 老子墨家 墨子法家 韩非子 法家主张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实行严明的法度,符合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在王朝统治初期,社会经济凋敝,统治者用无为的思想治理国家,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 儒家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注重经世致用,服务于当

10、时社会,主张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讲究等级,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思想。 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既要继承其精华,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民族气节、注重社会责任感等;又要剔除其中糟粕,如君臣等级观念、男女不平等、专制等思想,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秦、汉各朝的地位(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爱惜民力,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战国时孟子认为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民为贵,君为轻”,主张仁政,并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这种温和的思想,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所以在战国时受冷遇,在秦朝遭封杀。(2)西汉

11、时期:王国问题日益严重,并威胁到中央集权。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宣扬“大一统”。这时的儒家思想实际上也掺合了不少法家思想的成分,适应了当时解决王国问题的需要,所以得到重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哪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哪家,为什么?,对当时影响最大的是:法家,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适应了各国富国强兵的需要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儒家思想到汉代经董仲舒发挥,提出大一统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其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兵(军事力量充足

12、),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论语颜渊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候,得乎诸候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1)三段材料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

13、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5)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含义与古希腊“民主”思想的含义有何异同?两者在实践上存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7分),(1)民本思想(2)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3)“民贵君轻”的观点。“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4)继承发扬了儒家民本思想,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唐太宗君臣以此为鉴,出现了贞观之治。(5)同:都包含对民的重视 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一种统治者通过改善民生,防止人民反抗的统治思想,人民是被统治者,没有民主权利;古希腊“民

14、主”则是人民掌握国家主权。实践上的差异: 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践民本思想主要是通过减轻农民的负担,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和劳动时间,借以实现某种“治世”或“盛世”局面。 古代雅典实现民主则是通过创造一系列的民主运作形式,实现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1.西汉初黄老之学(1)原因: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2)内容:治身(养生)、治国(3)特点:来源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具体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时制宜”,积极无为(4)社会影响:使西汉迅速恢复了元气,出现了“文景之治”的 盛世局面(5)衰落:不能适应强

15、化中央集权发展需要;儒家自我调整,整理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心得理论体系。,3.新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汉初“无为”思想已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土地兼并、边境匈奴为患、王国问题困扰着西汉统治者,西汉需要一种新的统治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武帝“举贤良对策”,董仲舒改造儒学,被武帝接受(2)新儒学的思想形成公羊春秋+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3)新儒学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加强君权,维护专制统治(4)“罢独”实质思想文化专制,(9)“罢独的影响”:P13最后一段+限制君主权利使君主施行仁政+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发展+对中国人的伦理

16、观念和中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提醒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儒家思想成为中央王朝的正统思想,关键是其自身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因此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儒家“仁”的主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春秋大一统”为核心,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和大一统的需要。所以独尊。,(5)新儒学内容:理论基础天人感应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土地兼并发挥仁政,限田、薄敛、省役为人处世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帝王活动遵循天道,施行仁政(6)尊儒措施:

17、思想肯定新儒学思想政治儒生参政教育兴办太学,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7)西汉的教育:“定太学以教救国”教科书诗,书,礼,易,春秋建立地方教育系统郡县设置学校,儒学民间光大独尊(8)新儒学思想评价:P13最后一段小字。,第4课 宋明理学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挑战(背景)(1)原因: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发展儒学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思辨性、理论性不足(2)应对态度:以儒为本,积极吸收佛、道思想以丰富、完善自己儒道结合、接纳佛教。2.隋唐三教合一(1)隋朝王通提出“三教合一”,以儒为本、吸纳佛道思辨思想(2)唐代“三教并立”政策,儒学进步,知识分子儒、佛兼修,三教并修,3.宋

18、代程朱理学产生:(1)背景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隋唐时期:“三教合一”潮流儒学更新,深受佛、道哲学影响,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2)概念:,(3)实质:客观唯心主义,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4)核心:“理”和“天理”(5)代表:北宋程颐、程颢;南宋朱熹(集大成)(6)思想: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源 体现:社会儒家道德理论 人身人性 意义: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方法论“格物致知”伦理观“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 天理封建道德、统治秩序 人欲人们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实质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7)朱熹作品:四书章句集注(8)地位:P16第3段(

19、9)鼎盛阶段明朝(10)流传朝鲜、越南、日本,4.南宋陆九渊心学(1)实质主观唯心主义(2)背景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不满(3)主张: “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 “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发明本心”(与朱熹有分歧)5.明中期王阳明心学(1)实质主观唯心主义(理学走向极端)(2)背景程朱理学成为求取功名的敲门砖,失去了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很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社会动荡,以新学来更新理学“阳明心学”(3)主张:思想核心“致良知” 强调自我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意识到重树思想标准的重要性6.理学评价:最后两段:概述,消极、积极,7.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比较,董

20、仲舒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 法家思想而形成的程朱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 新儒学,1.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 B. C. D. 2.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 (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尤其沿袭伊川的多。”这位古人应该是 A李贽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3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

21、思想是 A道学B佛学C理学D史学 4.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B注重气节、品德 C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B,B,C,C,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1.背景:经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士民工商阶层的兴起。(根本) 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思想:文化专制,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阶级:工商业者壮大要求反封建发展商品经济追求个性解放 2.“异端”思想家李贽(1)背景:程朱理学使思想界出现因循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使社会风气变化,人们竞相逐利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束

22、缚,追求个性,发展经济(2)主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之学,反对绝对思想权威揭露传统道德虚伪,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倡导个性发展,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提倡男女平等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本上否定“天理”,否定“三纲五常”,进而动摇“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3)影响: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3.经世致用思想(1)背景:明末清初,朝代更替,社会剧烈动荡,抗清、隐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专制统治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23、发展,自然科学有一定发展进步思想家涌现,经世致用思想形成(2)代表: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3)主张思想经世致用(顾炎武)、求真务实经济批判“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黄宗羲:工商皆本,应支持保护 顾炎武: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 王夫之: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政治批判君主专制制度,限制君权,“人民为主” 黄宗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 顾炎武:反对专制,限制君权,提出“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治”取代“独治” 王夫之:土地不能君主一人所有,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应有份(4)代表著作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原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王夫之:读通鉴论(5

24、)影响:P21,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提倡经世致用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韩非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不同原因: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环境不同相同点:都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是历史的进步商鞅重农抑商黄宗羲工商皆本不同的根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相同点: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需要,明清早期启蒙思想为什么不完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是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从发展的空间程度上看,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在封建专制的的缝隙中挣扎,决定了中国早期民主思想发育的不健全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家

25、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理论的罗网,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政治制度: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也给它造成了巨大压力,4.探究一:明清之际的思想批斗包含的内容,进步意义: 反对绝对权威;倡导个性发展;提倡男女平等;主张社会变革,关乎国计民生;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揭露帝王专制的罪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关注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进步意义表现在: 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民主色彩和战斗精神; 君主批判意识对君主专制统治强烈的冲击,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26、,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5.探究二: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批判、继承:,春秋时期 孔子 “仁” 、“礼”,战国时期 孟子发展“仁政”学说;荀子:礼法并施,秦朝 “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西汉(武帝),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唐宋时期 三教开始走向融合。,宋明时期 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大一统”,创立:,继承发展:,重创:,正统:,冲击:,融合:,新发展:,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

27、现代价值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包含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有封建糟粕,所以应一分为二地评价,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儒学与君主专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的主要内容,今天仍被东亚、东南亚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学来治国。儒学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世界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大有裨益。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和启蒙运动的异同1.相同点(1)都是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2)都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都是反封建的2.不同点(1)条件不同政治条

28、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走向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西欧早已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强大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厂迅速发展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2)内容不同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未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勾画了蓝图,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3)影响不同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民主

29、运动只起了一定的影响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的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的革命运动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概述古代科技成就: (1)古代科技里程碑四大发明造纸术背景:书写材料“贵、重”难以推广(甲骨、陶铜器、竹木简、帛等)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能书写外传:朝鲜、日本、阿拉伯、非洲、 欧洲美洲、澳洲,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雕版印刷术确切纪年雕版印刷品唐代(868年)-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外传13c中朝鲜此后从西域传到欧洲,推动

30、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发明唐代人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配方唐初孙思邈丹经应用唐末火药用于军事;五代和宋朝广泛用于狩猎、开山、采石、火器(南宋管型火器开辟作战史新阶段)外传14世纪初,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促进社会转型做出巨大贡献;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 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并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使世界连成一整体。,.四大发明的的意义(1)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对推动中国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大作用。(2)四大发明对人类文

31、明的进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社会的转型。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宣传人文主义思想,打破封建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为近代欧洲反封建斗争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天文学成就:天象观测日食商朝甲骨文最早彗星、哈雷彗星早于欧洲1000多年和670多年太阳黑子比欧洲早800多年 天文著作 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记载了以测定的120多个恒星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天体测量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

32、;提出了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早于欧洲1000多年;发明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黄道游仪,用它首次发现恒星变动;主持实测子午线长度;制成水运浑象仪元代郭守敬发明“简仪”早于欧洲300多年;编订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早300年,(3)数学成就:算经春秋九九乘法口诀至迟春秋末度量衡春秋战国筹算计算法元代珠算法著作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于欧洲约500年东汉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圆周率 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3、14 南朝宋、齐之际祖冲之7位小数领先世界达1000年,(4)古代农书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北方经验;提出宝贵思想(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商品生产) 元代最早的官修农书农桑辑要 元代王祯农书 重点在生产工具改革(机械、水力);详细记载有深远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