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5.pptx_第1页
2020版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5.pptx_第2页
2020版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5.pptx_第3页
2020版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5.pptx_第4页
2020版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5.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课逍遥游 庄子,题解:逍遥游,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典故、传说简释,1.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则寓言是庄子齐物论的名篇。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2.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

2、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在这个时候,河神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所有盛美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顺着水流向东行进,到了渤海。面向东看看不见水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而且我还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节义轻。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无边无际,我如果不到你面前来,

3、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包容、宽广、博大、透彻,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 时期 人,著名的 , 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周,战国,宋国蒙,道家学派,“老庄”,清静无为,思想家、文学家,庄子其人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名周,字子休,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华夏族,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

4、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作品庄子 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子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

5、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庄子思想,“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 体现为: 全生保身,逍遥无为 。 他认为,人既不能表现得有用,又不能表现得完全无用,要“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更重要的是,要追求精神自由逍遥无为。逍遥无为,是全生保身的最好形式或最高境界。,与道为一 庄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大地万物的本根,道没有具体的规定性,亦无差别对立。要实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即“得道”,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相对主义的认识的方法,即“齐物”的方法;一是直觉主义的体验的方法,即“体道”的方法 。,无为而治 庄子明确否定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虚假文

6、化生活,他向往远古的至德之世,在政治上主张不干涉主义和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实行无为而治。庄子反对当时社会上实行的仁义礼乐等社会道德与政治制度,认为这些都是罪恶与祸害的根源。,庄子名言 1.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庄子大宗师 当河水干涸,相邻的两条鱼互相用唾沫来维系生命,这样的情感固然可贵,可是却不如两两分散于江河湖海之中;与其一直来褒奖尧如何如何地好,批断桀如何如何的错都是没有意义的,不如撇开这两个人的背景和具体的功过是非,来用心领会其中所蕴涵的哲学之道,这样更有益处。,一个古老的故事:说有两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某日被海水冲到一个浅浅的水沟,只能互相把自己嘴里的

7、泡沫喂到对方嘴里才得以共同生存,这就是“相濡以沫“的由来。但庄子说,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最真实的。真实的情况是:海水终于要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它们要相忘于江湖。,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 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 3.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人的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即使人死了也比这种情况为好。,4.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 。庄子 忘记了财物,忘记了自然,这是说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忘记

8、了自己的人,这就叫做融入自然。,背景材料,造成庄子思想的社会原因: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 庄子本身的主观原因: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但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 天下无道,庄子有两种选择:入世与出世,庄子选择了出世,他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蜩蝉 舂粮 蟪蛄 大椿 斥鴳 泠然 万仞 蓬蒿,tio chng hu g chn ch yn lng rn ho,北冥 鲲鹏 抟 迁徙 坳堂 草芥

9、 夭阏 决起,mng kn tun x o ji xu,字词读音,1.怎样理解本文题目“逍遥游”? 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逍遥游”这种境界的? 3.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本文题目“逍遥游”? “逍遥”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 “逍遥游”就是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万物皆有所待,第一段论述思路:,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逍遥游”这种境界的?,根据上面分析

10、,可以归纳第一部分大意如下: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第二段思路: 找出第二段的中心句,并说说文章是如何论述的?,小年:朝菌 蟪蛄 众人 大年:冥灵 大椿 彭祖,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大之辩),鹍鹏 斥鴳,再次印证“万物皆有所待”,本段是对第一段的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大小之辩”的差异,但终归都是“有所待”。列举了小年与大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观点,所举事物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随后借商汤和棘的问答,再次言及鲲鹏和斥鴳,增强说服力。,第三段思路: 作者提及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有什么

11、特点?,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以世俗之见自视 以出类拔萃自居 (蜩、学鸠、斥鴳),宋荣子 列 子,淡泊名利、犹有未树 超脱于世、犹有所待 (大鹏),未达逍遥之境,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翻译: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如何做到“逍遥游”?,3.什么是真正的“逍遥游”?,无己,无功,无名,庄子的逍遥观三“无”,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所谓“无己”,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这样消除了物我

12、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 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苏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我们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样的人格?,我们的认识,1.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在极不自由的环境中去追求极端的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2.如果将逍遥的标准放低一点,将我们的境界提高一点,我们也可以实现人生的“逍遥游”。,融天地于胸中开阔胸襟 博览精修洞明世事,文章的论证思路:,万物皆“有所待”,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是“逍遥游”),什么才是“逍遥游”,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先破后立,层层深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