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1页
24.《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2页
24.《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3页
24.《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4页
24.《出师表》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出师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3、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4、积累名句,背诵全文。 情感与价值观: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 教学重点:背诵全文,力求当堂成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教学课时:4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 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 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 1、你能向同学介绍一下诸葛亮的事吗? 诸葛亮年谱 1 岁: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27 岁: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 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 备。 28 岁: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41 岁: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43 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45 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46 岁: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47 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进行北伐。 48 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49 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50 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51 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54 岁: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2、你能说说下面的对联是什么意思?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一对:隆中对; 二表:前、后出师表; 三分:分为魏蜀吴三国; 六出:六出祁山北伐; 七纵:七擒七纵孟获; 八阵图:孔明所设军阵。 总之,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 3、请你给这幅对联一横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概括诸葛亮的一生。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 4、你了解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吗?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5、你知道有关诸葛亮的哪些故事? 三顾茅庐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舌战群儒 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 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 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 借东风 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也并没有呼风唤雨之能,指挥赤壁之战的人是周瑜,东风是长 江上的一种自然现象,长期在当地操练水军的周瑜和黄盖对什么时候起东风非常清楚,他们聪明地抓住 了这一战机打败了曹军,此外周瑜心胸也非常宽广,与演义描写不同。不过三国演义本属小说,此 段诸葛亮神坛作法借东风一事,为作者编撰以塑造丰满其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借东风故事。 在曹操进攻荆州的时候,刘备孙权两家结成了抗曹联盟。孙权大将周瑜十分嫉妒刘备军师诸葛亮的才 能,想把他置于死地。他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若误期造不出便以军法从事。 诸葛亮巧妙地利用长江的大雾,在夜里用数十只绑满稻草人的船只在曹营前击鼓呐喊。曹军用箭射击, 结果全都射在稻草人身上,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便得箭十多万支。 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 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周瑜大叫一声,箭伤复发.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 瑜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大叫一声,箭伤复发.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 亮!” 便被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讲的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 不再与诸葛亮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 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 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 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 挥泪斩马谡 24.出师表教学设计 第 3 页 共 7 页 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自荐去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被斩首。后果 失街亭。马谡虽是诸葛 亮喜爱的将领,很多将领也为马谡求情,但诸葛亮觉得军法无情,不能被人情左右,最后挥泪斩马谡。 6、你知道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诗句?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为什么有那么多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歇后语? 因为他是我国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各地有许多关于他的纪念建筑,请欣赏 8、释题 表:“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古时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奏章。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 愿望。表文的内容一般不外乎议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古代的一种文体。“出师表”“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 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 这是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作文的楷模。 9、出师表的时代背景: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 227 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 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 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 力本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 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p)身死、魏国大 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 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10、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明确: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蜀汉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 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当时蜀汉已从猇(xio)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 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 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 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 原”的决心。(目的: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 3正音。 崩殂(c) 侍(sh)卫 陟(zh)罚臧否(zngp) 郭攸(yu)之 费棉(y) 以遗(wi)陛下 裨(b)补阙(qu)漏 性行淑均(xngxngshjn) 行(hng)阵和睦 倾颓(qngtu) 苟(gu)全 猥(wi)夙(s)夜庶竭驽钝(shjindn) 斟酌(zhnzhu) 以彰(zhng) 其咎(ji) 咨诹(zu) 遗诏(yzho) 4朗读课后练习一中列出的长句子。 方法:读读,议议,请学生说说每句话的大意。 5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中停顿,尽量读得流利。 三、讲读第 1 段。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 1 段。教师补充注释。 2、讨论问题: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 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为什么说“益州疲弊”?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先帝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 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 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说“益州疲弊”。 (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 明确: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以 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第 一 段 分 析危 急存 亡 先 帝 崩 殂天 下 三 分益 州 疲 弊 不 利追 殊 遇报 陛 下 不 懈 于 内忘 身 于 外 有 利 诚 宜 不 宜( 正 反 )(广开言路)听听 返 回 四、讲读第 2 段。 1 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强调重点词语。 2、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条建议? (请学生回答)点拨:“严明赏罚 ”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3、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第 二 段 分 析陟 罚 臧 否 ,不 宜 异 同不 宜 偏 私 ,内 外 异 法 以 昭 陛 下平 明 之 理严 明 赏 罚 返 回 五、讲读第 35 段。 1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 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 3、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请学生回答)点拨:“亲贤远侫” ;第二问见幻灯片示意图。 24.出师表教学设计 第 5 页 共 7 页 六、阅读第六、七段,思考: 1 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 “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明确:这句话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沉 重,不敢顾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备工作。 3、在表达方式上,这两段与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内容应怎样概括?请逐句加以理解。 第六段 (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是感激; (3).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第七段 (1).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 (2).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 (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目标; (4).补笔。 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报先帝、忠陛下 展望雄图表示伐魏决心 七、阅读第八段。 请师出命表决心 叮嘱陛下 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首先,严于律己 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4、思考: 如果将第一句后用“;”,“以彰其咎”后用“。”,好不好? 标点符号不能改: (1)、不能分清内外责任; (2)、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 (3)、由内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不致让刘禅反感。 八、思考: 1、作者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此表言辞恳切,感情真挚,是如何体现的? 此 表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何特点?请具体阐述。 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 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 听听听听听部 分 段 落 要 点 表 达 方 式1广 开 言 路2赏 罚 分 明3-5亲 贤 远 佞一 6叙 述 经 历 : 三 顾 草 庐7效 忠 心 愿 : 托 孤 之 事二 8、 9归 结 责 任 , 结 束 全 篇三 寓 情 于 议寓 情 于 叙抒 发 感 情 2、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九、理解练习 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 开张圣听 广开言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严明赏罚 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追问: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明确:三个方面的建议:1广开言路;2赏罚公平;3亲贤远佞;其中最关键的是亲贤远佞。因 为刘禅是个昏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 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能贯彻执行。而“亲贤”更重要。“开张圣听”,对贤臣“亲 之信之”,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等,都是开导刘禅要“亲贤”。 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 下的两 件事: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6、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1)、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