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债转股的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1页
新一轮债转股的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2页
新一轮债转股的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3页
新一轮债转股的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4页
新一轮债转股的实践经验、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新一轮债转股的实践经验、存在问 题和对策研究 摘 要:2016 年 10 月,我国正式 启动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并将其作为 去杠杠、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和推动企业 股权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手段。本文比较 分析了本轮债转股与上世纪 90 年代首 轮债转股的主要差异,指出了当前债转 股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障碍和问题,提出 应通过健全市场化债转股的顶层政策设 计,合理控制债转股规模和比例,完善 股东权益保护和市场化退出机制,推动 债转股运作模式创新等措施,更好发挥 债转股的实际效果。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34726.htm 关键词:债转股;不良资产处置;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去杠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 码:B 文章编号: 1674-0017- 2017(7)-0059-04 一、当前新一轮债转股的政策背 景及与 1999 年首轮债转股的比较 (一)当前实施新一轮债转股的 主要背景 1.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在“ 三期叠加 ”等诸多因 素影响下,国内经济出现增速放缓、产 能过剩、杠杆率高企等问题,其中非金 融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已成为本轮 “去杠杆”的重点关注对象。有关研究显 示,截至 2016 年末,我国全社会宏观 杠杆率达到 237.6%,其中非金融企业 部门杠杆率达 141%,远高于全球多数 国家(姜超,2017) 。当前,我国企业 利润增速已出现明显下降,企业高杠杆 经营,导致其利息支出居高不下,形成 了较大的财务成本及高债务风险,企业 急需要通过降杠杆来减轻财务压力和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解债务风险。 2.商I 银行不良贷款快速攀升 由于在前期扩产能、加杠杆阶段, 银行是企业的主要债权人,导致在经济 增速放缓、企业债务风险频发的背景下, 企业的不良债务也就自然转化为银行的 不良贷款。自 2014 年以来,我国银行 业不良贷款出现“ 双升” 。截至 2016 年 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 15122 亿元,同比增长 18.66%,不良贷 款率为 1.74%,同比上升 70 个基点。 此外,关注类贷款余额 33524 亿元,同 比增长 16.18%。在当前实体经济仍显 疲态,企业经营状况未有明显改善的背 景下,关注类等潜在不良贷款快速增长 造成不良贷款处置形势依然严峻。 在上述背景下,在上一轮不良资 产处置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债转股再次 被提上议事日程,并被作为去杠杠、化 解银行不良资产和推动企业股权多元化 经营的重要手段。2016 年 10 月,国务 院对外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 转股权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标志着本轮债转股正式启动。 (二)本轮债转股与 1999 年第 一次债转股的比较 与 1999 年第一次债转股主要由 政府主导不同, 意见强调本轮债转 股按照市场化方式,遵循法制化原则有 序开展,并在债转股对象选择、实施机 构范围、债转股的定价机制以及股权退 出方式等方面体现出与上轮债转股的显 著差异。 1.债转股对象的选择采取“白+黑” 的名单引导制 1999 年实施第一轮债转股时,原 国家经贸委按照“ 五标准”、 “五范围”十项 条件,推荐了 600 余家债转股企业名单, 且主要集中于化工、煤炭、机械制造和 有色金属冶炼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四 大资产管理公司只能对名单内的企业实 施债转股。本轮债转股不具体限定企业 名录,而是对债转股的对象选择采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白+黑”的名单引导制。在“白名单”上, 重点将受经济周期波动和产业政策调整 所“误伤”三类企业作为债转股对象;在 “黑名单”上,明确禁止将产能过剩行业 等四类企业作为债转股对象。 2.债转股实施机构的范围进一步 扩大 上一轮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国家 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专门负责与企 业签订债转股框架协议,剥离和处置国 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采用的是将银 行债权打包卖给资产管理公司的模式。 本轮债转股对实施机构予以进一步扩容, 除继续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实施机 构以外,还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国有 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也纳入其中,并鼓励 银行成立独立的金融资产子公司作为债 转股的实施机构。此外,为避免债转股 后的风险直接传导到银行,本轮债转股 不允许银行直接将债权转股权。 3.债转股的定价机制和退出方式 更加市场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在上一轮债转股过程中,债权转 让、转股价格和条件等均由政府主导。 在股权退出方式上,主要是依靠重组企 业对股权进行回购来退出,这往往使得 银行尤其是国家财政承担了一定程度的 损失,此外,也不利于企业股权结构多 元化。本轮债转股只明确转股对象,转 股价格和条件则由银行、转股企业和实 施机构协商确定。估值定价允许参考股 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竞争性市场报价 以及其他公允价格来确定,以更好地平 衡各方利益。此外,在退出方式上,除 企业回购股权外,针对转股企业为非上 市公司的, 意见鼓励其通过并购重 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区域性股权交易、证交所上市等多种渠 道实现股权转让退出,以降低银行持股 风险。 4.债转股的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多 元化 在上一轮债转股过程中,政府财 政出资购买银行不良资产,并将其转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由资产管理公 司实施债转股,实行的是财政资金“兜 底”。而本轮银行债转股则主要依靠实 施机构利用市场化手段,如允许企业发 行优先股、可转化债券;设立股权投资 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 形式等自行筹资。政府不再出资,而是 通过鼓励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来帮助实 施机构筹集资金。 二、当前债转股过程中需要关注 的问题 (一)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实 施债转股还面临诸多限制 一是对银行开展股权投资有限制。 商业银行法 、 贷款通则中对银行 向企业投资或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都有 限制。如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不 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 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 除外。 ”虽然法律上预留了“ 国家另有规 定的除外”这一政策窗口,但新的政策 修订和出台都需要时间。由于缺乏法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支撑, 意见明确此轮债转股中是由 银行将债权转让给实施机构,由实施机 构面向企业具体实施债转股,这使得市 场化的由银行主导型债转股短期内难以 进行。二是加大银行资本占用压力。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商业 银行被动持有的对工商企业的股权在处 置期限内的风险权重为 400%,超过处 置期限为 1250%”,这意味着债转股后 银行对同等金额资产计提的资本是先前 的 4 倍或 12.5 倍。这将大幅增加银行的 资本消耗,严重影响银行直接实施债转 股的意愿和能力。 (二)债转 股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难以防范 债转股过程涉及银行、企业以及 地方政府等多个主体,在实践中各方均 存在一定道德风险。一是从地方政府来 看,虽然意见中明确要求地方政府 不得干涉债转股具体事宜,但由于债转 股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在企业对象选 择、资产估值定价和银行股权退出等方 面均离不开政府参与。如果地方政府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层面考虑,利用 政府和银行间的契约关系,将不合适的 企业也纳入债转股范围,这将进一步加 剧银行表内资产的风险暴露,甚至使债 转股成为企业“ 逃废债” 的通道,不利于 去杠杆、去产能的政策落实。二是从银 行来看,通过债转股将不良贷款转化为 企业股权,短期内直接减少了银行账面 不良贷款,可能导致银行为了短期利益 而降低贷款发放标准,反而会催生更多 不良贷款。此外,债转股也会激励银行 通过“借道”方式规避相关监管政策,投 入风险更大的股权投资行为。三是从企 业来看,债转股容易被当成“免费午餐” 而引发逆选择,即原本正常还本付息的 企业故意拖欠债务,本该及早破产退出 的“僵尸企业 ”拖延市场出清进程,最终 影响债转股实际效果。 (三)债转股之后的股东权益保 障和股权退出机制尚不健全 在当前制度规范下,债转股之后 的银行资产安全以及股东权益保障还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在欠缺。本轮债转股中,实施机构已经 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扩大到其他主体, 并鼓励引入社会资本,这就可能出现社 会资本成为国有企业股东。一般而言, 此类股东绝大多数是中小股东,需要做 好制度安排,防止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 权益侵害。 此外,虽然意见中规定通过 采取多种市场化方式来实现股权退出, 但总体来看,现阶段还缺乏有效的市场 化股权退出机制。一是我国证券化率近 年来虽然提升较快,但债转股资产的证 券化率不高,如果债转股规模较大,股 票市场的吸纳作用发挥有限。二是受制 于价格发现功能欠缺和市场流动性不足, 地方股权交易市场短期内还难以发挥成 效。三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债转股的 承接主体参与债转股的意愿不高,近年 来鲜有案例发生。四是目前社会资本参 与企业债务重组的积极性不高,债权转 股权后难以买卖、流通,可能造成银行 的资金大量沉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三、政策建议 (一)健全债转股的顶层政策设 计 现阶段,应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关 法律法规,积极创造适合于有序推进债 转股的政策环境。一是建议依据商业 银行法中的例外条款出台相关政策, 解决商业银行持有企业股权的合法性问 题,为今后实施市场化的银行主导型债 转股提供法律依据。二是适当降低商 业y 行资本管理办法 中对银行持有 企业股权的风险权重要求。总体上看, 银行通过债转股方式持有的企业股权与 银行行使抵(质)押权而被动持有企业 的股权在风险特征上区别较大,对银行 债转股的风险权重设定应以资产实际风 险为依据,在鼓励银行开展债转股与防 止银行盲目扩大股权投资行为之间寻找 平衡。具体的风险权重比例应该低于现 行 400%的要求,但也要明显高于一般 企业贷款 100%的风险权重要求。三是 构建和完善债转股的监管政策体系,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强对债转股的监管,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此外,地方政府也应出台相关细则,在 税收减免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促进债 转股的顺利推进。 (二)合理设定债转股的规模和 比例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银行业主要 监管指标还远未达到触发系统性金融风 险的程度,并不需要进行大规模债转股。 债转股的力度既要服务于去杠杆、去产 能的政策落实,也要充分考虑防范道德 风险和银行体系的承受力。应借鉴国外 经验,从多方面设定债转股的规模和比 例。一是设定整个银行体系债转股的比 例。根据银行业总资本情况设定比例上 限,并结合国家政策需要和宏观经济情 况动态调整,防止债转股规模过大对银 行业产生负面冲击。从国外经验看,这 一比例控制在全部不良贷款的 30%以下 较为适宜。二是确定单家银行债转股比 例,各家银行可根据其风险管控能力、 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处置需要等确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本机构债转股比例。根据波兰、日本等 国经验,建议商业银行持有企业股权的 比例不超过 10%。三是确定单家企业债 转股比例,建议在通过债转股能够让企 业扭亏为盈的基础上,银行对单家企业 的不良贷款实施部分债转股,具体比例 由银行和企业协商确定,一方面减少逆 选择和债转股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另一 方面也能激励企业加强内部治理和改善 经营。 (三)完善债转股的配套制度和 措施 一是制定债转股后的股东权益保 护制度。在现有公司法的体系内,针对 银行通过债转股成为企业股东的,制定 详实的债转股股东保护的实施细则,确 保银行持股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二是 完善债转股的市场化退出机制。首先要 结合资本市场发展,拓展多元化的股权 退出渠道。充分利用主板、中小板、创 业板以及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的作用,为 转股后的股权投资提供便利,并给予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转股的股份优先一般普通股权的优先退 出权。特别要注重发挥地方股权交易中 心和新三板市场的作用,引入做市商制 度,增强股权流动性。其次,探索由私 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第三方机构对接债转 股,注重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来参与企业 债务重组。最后,注重发挥股权回购、 管理层收购等传统方式在股权退出过程 的作用。除在债转股协议中赋予银行股 份回售权外,还可以通过在协议中附加 诸如要求强制分红、限制企业管理层薪 酬增长等约束性条款,增强企业回购股 权的激励。 (四)推动债转股的创新与发展 一是选择合适时机开放银行直接 债转股。从国外实践看,银行直接参与 债转股更有利于增强市场认同感和对企 业的约束。建议在适当时机,分步放开 和实施银行直接进行债转股。短期内, 近年来银行综合化经营步伐加快,在发 展资管业务和投行业务中积累了一定经 验,这些都为银行直接实施债转股创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了良好条件。此外,随着“众创” 战略的 推进,国家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已经 准许银行实施投贷联动,对企业进行股 权投资 1,而在此轮债转股中“白名单” 的企业,可能就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