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0《公共经济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_第1页
0560《公共经济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_第2页
0560《公共经济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_第3页
0560《公共经济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_第4页
0560《公共经济学》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560公共经济学2013 年 6 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公共经济学是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广义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一门学科,借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公共部门的职能,职能范围,公共部门职 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本门课程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试题分三种题型,包括单 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材料题。复习时请以课程讲义或讲稿为准。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 疑区提问。 1. 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题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是单选题和多 选题的混合,请准确理解、掌握相关重要概念。 2. 判断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3. 材料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要注意结合知识要点进行展开说明。 二、复习重点内容 这一部分介绍各章节的重点内容,供大家考试参考。 第一章 绪 论 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从严格意义上说,公共经济学应称为公共部门经 济学,有时也把公共经济学称为政府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两大类,所谓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 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即收入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经济稳 定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部门(政府)的含义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 第二层次是广义政府(+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第三层次被称为统一公共部门(+非金融公共企业) 第四层次被称为广义公共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 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三个层次: 研究财政收支 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研究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公共经济学有新、旧之分,所谓旧公共经济学就是财政学,新公共经济学才是严格意义上 的公共经济学。 (一)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起点 1662 年 威廉配第 赋税论 1776 年 亚当斯密 国富论 (二)公共经济学的兴起 20 世纪 30 年代 凯恩斯利息、就业与货币通论 1959 年马斯格雷夫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 四、与其他学科研究的关联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 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公共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 究财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具体地讲,相对于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的内容:一是关于公共选择和 公共经济决策的内容;二是关于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对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 方法 2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公 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在公共 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如供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理论、边际 效应理论等在公共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 3.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在微观层次上,主要起作用的是价格,市场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而政府调节作用有限。 在宏观层面,价格调节相对有限,而政府调节十分重要。政府的三大功能与宏观经济学中提出 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 第二章 市场效率与“看不见的手” 一、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1. 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的解释: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 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此时具有效率。 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 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状态,这 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称为“帕累托条件” 。 在不使 B 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 A 的福利,这成为帕累托改进。 2.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在完全竞争市场达到一般均衡时,帕累托最优的三个边际条件都得到满足,因此,这时整 个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 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 (1)消费品的最优配置,任何两种商品的消费边际替代率,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 的。 (2)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所使用的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3)生产与消费的最优关系,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边际转换率。 3.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禀赋分配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分析了市场均衡、帕累托最优与财富分配的关系。在若干假设下,任何一种帕累托最优状 态都可以通过适当选定的收入分配方案,由市场的竞争均衡来加以实现。 二、公共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其一,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其二,外部效应的存在 其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2)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第三章 市场失灵与“看得见的手” 一、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1. 市场失灵的含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资源配置最有效率和消费者 获益最大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或市场最优状态。市场不是万能的,价格机制在促使市 场调节商品供求时,也会出现价格不能反映消费者边际估价或者生产这一商品的边际成本的情 况,市场会出现扭曲现象,从而造成在一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机制调节不能实现资源的最 有配置,这就是“市场失灵” 。 2. 市场失灵的原因 (1)市场势力 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如寡头)和完全的垄断可能使得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对这种情况的 纠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主要通过对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干预来提高企业的经济 效率。 (2)外部性 市场经济活动是以互惠的交易为基础,因此市场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同金钱有联系 的利益关系。当人们从事这种需要支付或获取金钱的经济活动时,还可能对其他人产生一些其 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他人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然而,无论有益还是有害,都 不属于交易关系。这些处于交易关系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被为外部影响,也被称为经济活动的 外在性。 (3)公共物品 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一类是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 只能供个人享用的物品;而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另一个人的享用, 非排他性是指对公共物品的享用无需付费。例如国防就是公共物品。 (4)不完全信息 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这会损 害正当的交易。当人们对欺诈的担心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时,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 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 二、政府参与经济与“看得见的手” 1. 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 巿场失灵在某些经济体的存在通常引起究竟应否由巿场力量引导运作的争论。而这也产生 要用什么来取代巿场的争议。最常见对巿场失灵的反应是由政府部门产出部分产品及劳务。然 而,政府干预亦可能造成非巿场的失灵。 2.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职能 (1)提高效率: 维护市场秩序;消除外部不良经济效应;加强公共物品的供给 (2)力求公平 (3)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第四章 市场势力理论 一、市场及其资源配置效率 1. 市场的概念及市场结构 微观经济学的市场是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交易活动。根据市场竞争的强弱 程度这一标准,我们可以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 场、寡头垄断市场。 2. 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市场上的产品同质,不存在产品差别。 第三,任何厂商都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或市场。 第四,信息完全。 完全竞争市场作为一种比较纯粹意义上的市场,是最有效率、资源配置最优的市场,但真 正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中找到。 3. 市场势力引起市场失灵 市场势力是产生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市场势力存在于三种类型的市场,即完全垄断、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 二、市场势力的极端情况垄断 1. 垄断及其形成 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三点: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厂商生产和 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造成行业垄断从而形成垄断有下列几种情况: 第一,显著的规模经济性。 第二,资源垄断。 第三,技术壁垒。 第四,政府许可。 2. 垄断势力的测量 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其垄断势力就越大,垄断势力越大并不能表示垄断利润越高, 利润取决于价格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差异。 三、制约市场势力的政策 1. 对垄断的市场势力进行公共管制 管制的措施:价格管制,政府规定自然垄断产业产品的最高限价,以限制这些自然垄断企 业的利润率;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政府规定市场准入的条件和标准。 2. 反垄断法 限制市场势力更为严厉的措施则是制定反垄断法,又称为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规定,限 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 者欺诈行为等,都是非法的。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竞争,禁止兼并。 第五章 信息不对称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概述 1.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特殊表现形式。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指市场主体之间拥有的 信息质量和数量不同,从而导致决策和交易行为失真的现象。 2.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1)销售者有意隐瞒相关信息 (2)商品本身的性质 二、逆向选择 1. 逆向选择的含义 当买卖双方获得的信息不均或失衡的时候,就使得好坏无法区分,导致市场上出现劣币驱 逐良币的反淘汰结果,即品质好、质量高的商品逐渐退出,质量差、品质低的商品反而留在市 场上,这样就迫使信息较少的一方做出不利的选择,称为逆向选择。 2. 逆向选择的典型市场 (1)旧车市场 (2)保险市场 (3)劳动市场 3. 逆向选择的避免 (1)信息传递是解决逆向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优势方的类型或信 息难以被信息劣势方所完全了解;信息优势方为了建立信誉,选择某种信号,主动将自己的类 型或信息传递出来以使信息劣势方识别。 (2)建立信誉同样是避免逆向选择的重要方法。 (3)建立品牌也是避免逆向选择的重要方法。 三、道德风险 1. 委托代理问题 一般来说,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约定在委托范围 内,代理人的行为后果由委托人承担。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委托人通常是信息劣势方,代 理人则是信息优势方。 2. 道德风险的内涵和类型 道德风险是事后信息不对称的后果。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蒙 骗或损害委托人的行为。这种代理人对委托人的不适当或不道德行为的风险,就是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可以分为两类:(1)隐藏信息或隐藏知识的道德风险。 (2)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 第六章 外部效应理论 一、什么叫外部性 指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 外的方式影响了他人福利的情形;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产生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者不利的 影响,而不从该影响中获得收益,或者为此付出代价;外部性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 二、外部性的分类 正外部经济或正的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效应 生产的正外部性是指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了有利于他人的影响,而生产者却不能从中取 得报酬;消费的正外部性是指消费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而消费者却不能从中 得到报酬;生产的负外部性是指生产者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但未给他人予以补偿;消费 的负外部性是指消费者的行为使他人付出代价,但未给他人补偿。 三、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 正外部性与供给不足 负外部性与供给过剩 四、重要推论 黄金规则:作为帕累托效率的补充,要使社会经济福利极大化,应该使任意社会经济行为 的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 免费便车现象:具有正的外部性的商品不能由市场来实现其最优配置(公共力量参与其中) 。 隔代效应:正或者负面外部性商品,以市场方式配置必然失灵(某代人对某种稀有资源过度利 用,将导致后代人不能更充分地使用它。如果后代人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话,他们就愿意付出 更高的代价,为自己保留一片生存空间,保留相当一部分资源) 。 五、政府解决外部性的措施 (1) 政府管制和计划 (2) 征税和补贴 (3) 发放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 六、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案 (1) 企业合并 (2) 利益各方协商、谈判 (3) 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 七、科斯定理与外部性 科斯认为,政府通过税收或补贴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和消费的外部性,会导致成本增加,社 会福利减少,如果在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谈判成本,或者说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无论权利如何 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的交易活动及当事人的契约行为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是“科斯定 理” 。 科斯定理核心:明确产权和自由谈判 科斯第一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 那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即市场机制会自动达到帕雷托最优 科斯第二定理:通常被称为科斯定理的反定理,即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 利安排将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即交易是有成本的,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成本不同, 资源配置效率也不同,故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产权制度的选择是必要的 科斯第三定理描述产权制度的选择方法,即: 第一,如果不同产权制度下的交易成本相等,则产权制度的选择就取决于制度本身成本的 高低 第二,某一种产权制度如果非建不可,而对这种制度不同的设计和实施方式及方法有着不 同的成本,则这种成本应该考虑 第三,如果设计和实施某项制度所花费的成本比实施该制度所获得的收益还大,则这项制 度没有必要建立 第四,即便现存的制度不合理,然而,如果建立一项新制度的成本无穷大,或新制度的建 立所带来的收益小于其成本,则一项制度的变革是没有必要的 第七章 公共产品理论 一、物品分类的标准 物品进行分类的基本标准是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就是排除他人使用和消费的特性; 竞争性,就是某人使用和消费某种物品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享用的特性。 二、物品的种类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资源和自然垄断 私人物品是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的物品,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相对立的,既有非竞争性,又有非排他性的。按照公共物品所具有 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不同,公共物品有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共有资源是有竞争性但没有排他性的物品,例如,近海洋中的鱼就是一种共有资源 自然垄断是具有排他性但不具竞争性的物品,如消防。 三、公共物品的种类 纯公共物品是指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比较典型的纯公共物品如 国防、基础教育、外交、法律法规的供给等 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它又可以分成两类:自然垄断性 公共物品和优效型公共物品。 自然垄断性公共物品是指与规模经济有密切联系的公共物品,一般属于社会基础设施,如 排水系统、供水系统、铁路运输系统、公路交通系统、天然气煤气系统、电力输送系统、信息 通讯系统等 优效型公共物品是指人们都应该消费或得到的公共物品,如社会卫生保健、传染病免疫措 施、必要的娱乐设施等 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市场价格机制难以调节公共物品的供给,所以纯公共物品供给必须要靠市场之外的政府公 共部门来完成。 五、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失灵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即使生产公共物品的利益大于生产的成本, 私人也不愿意提供这种物品,因此就容易造成供给上的市场失灵,所以公共物品无法由市场价 格来调节进行供给。 “搭便车”理论又称为“免费搭车” ,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 1965 年发表, 基本含义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某种物品、得到某种好处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 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英国经济学家 G.哈丁在论文公地的悲剧中提出了经典分析模型,在一块共有的牧场上, 所有牧民都可以在牧场中自由地放牧,而每个牧民所放牧的牲畜为自己所有,某个牧民增加其 所放牧牲畜,所产生的草场退化成本由所有牧民共同承担,而所收获的牲畜则归其私人所有, 他受极大的鼓励一再增加牲畜,公地上的其他牧民也会这样做。公地就会由于过度放牧、缺乏 保护和水土流失被毁坏掉 六、解决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失灵的方式 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明晰产权的方式,把这些共有资源变成私人物品。中国 2008 年大规模 开始对林权制度进行改革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管制或者收费的方式,如对矿产资源开发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对污染排放实行严格的管制以保护环境,对近海捕捞实行许可证制等 运用技术进步,也可以解决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从而解决“免费搭车”问题 第八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理论 一、引起收入差距的原因 假如要素价格既定,每个人收入与他的禀赋、偏好和运气有直接的关系。个人的能力以及来自 父母的天赋和财富的遗赠就是禀赋,这些因素决定了个人的机会集合。 二、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度量 1、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2、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三、收入分配制度模式 第一个阶段是按市场机制,即效率原则来进行的,是初次分配,劳动者得到工资,投资者 得到红利,管理者得到利润,地主得到地租 第二阶段则是按权力机制,即公平原则进行,由民主选举的政府通过税收、财政支出以及 社会保障方式对收入进行在分配 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模式。美国是最典型、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崇尚自由竞 争,主张把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收入分配上,美国的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税收和公共支出是美国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主要手段。 瑞典的福利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是典型的福利国家。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 有意识地运用公共权力,努力减少市场失灵,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证个人和家庭有 能力应付疾病、年老和失业等“社会意外事故” ,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服务向所有国民提供 所能得到的最好服务。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广泛的政 府调节+充分的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的框架内,寻找效率与公平、个人积极性与社会平等之间 的平衡 四、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 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 注重公平 第九章 公共财政支出理论 一、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和原则 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强制性支出与随意性支出; 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二、瓦格纳定律 阿道夫.瓦格纳长期致力于公共财政支出占 GDP 比例原因的研究。通过考察欧洲、日本、美 国公共财政支出记录,发现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的规律,从而导致公共财 政支出不断增加。他将这一研究命名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后人将他的研究成果衍生为“公 共支出不断上升规律”或“瓦格纳定律” 。 瓦格纳认为,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有三方面的原因:政治;经济;都市化和人口密集 三、公共财政支出增长模型 经济学家 R.A.穆斯格雷夫(R.A.Musgrare)和罗斯托 (Rostow) 为了解释公共财政支出增长 的原因,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了公共财政支出增长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Willian Baumol)从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现象入手, 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进行了解释,建立了“非均衡增长模型” (Unbalanced growth model) 四、公共财政支出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2、公平原则 3、稳定原则 第十章 公共财政收入理论 一、公共财政收入的定义及原则 税收是国家(或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纳而取得的收入, 税收是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 形式。 公共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经常性税收收入、经常性非税收收入以及公债收入等三大类。 二、公共财政收入原则 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应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福利水平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 即所谓的横向公平;二是福利水平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即所谓的纵向公平 受益原则:指的是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从政府所提 供的物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效益相联系。 纳税能力原则:指的是政府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 能力相联系 效率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也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税收的中性原则,二是税收的便 利原则 税收的中性原则:是指税收制度的设计,应尽可能地使税收不影响市场中各相对价格,保 证纳税主体纳税前后经济行为的一致,即保持税收的中性,尽可能少地减少因为税收而给纳税 人或社会带来的额外负担。 三、税收的定义与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的收入。税 收由政府征收,税收的主体是政府,征税权力只属于政府,其他任何组织或机构都无权征税; 政府征税凭借的是政府的权力。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比较起来,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 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强制征收,应缴纳者 必须履行义务,应纳而不纳者要受到法律制裁。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 的无偿性是以国家的强制性为条件的。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的数额或比例,它有利 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也有利于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四、税收的三要素广义八要素 1、课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故也称法定直接纳税人。 2、课税客体,又称为课税对象,即对什么征税,是国家征税的基本依据,税收制度中的核 心要素。 3、税率,是所课征得数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是课税的尺度。税率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被称为“税收的眼睛” 。 4、减税免税 5、纳税环节 6、纳税期限 7、违章处理 8、纳税地点 五、拉弗曲线: 该曲线阐明了税率、税收收入和国民产出之间的关系。 “拉弗曲线”使我们更全面、更直观地认识税收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并告诉我们最优税率 应是既能使政府获得实现其职能的预期收入,又能使经济实现预期产出(常用 GDP 表示)的税 率 六、税收分类 按照课征对象的不同,税收可以分成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资源税等。 产品税与要素税 按照是否直接依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划分,税收可以分为对人税与对物税; 按照税负是否可以转嫁来划分,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 按照税收的计征标准可以分为从价税与从量税; 按照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价内税与价外税; 按照税收的用途分类,可以分为一般税和特定税; 按照税收的归属关系划分,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及共享税。 七、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所谓税收的转嫁,就是指纳税人在缴纳了税款以后,通过经济交易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 的过程,也就是说,最初缴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一定是该项税款的最终负担者。只要某种 税收的纳税人和负税人不是同一个人,便发生了税收转嫁。 所谓税收的归宿,就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只要税收的转嫁过程 结束,税收负担归着于最后的负担者,就成为税收归宿。 八、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 五大类:流转课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课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 税、企业所得税等;财产课税,主要有房产税、契税、车船税,以后还可能增设财产税、赠与 税、遗产税等;资源课税,主要包括资源税等;行为课税,主要有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九、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分配 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国内消费税、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消费税 地方政府固定收入: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 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遗产税(尚未立法开征) 、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 照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牧业税及其地方附加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十、中国税制的改革 税种结构要由以流转税为主转向以调节税为主。 税收环节要由生产型纳税为主转向消费型纳税为主。消费型纳税有三个好处:一是消费与 纳税挂钩有利于公平,二是培养全民纳税的意识,三是消费与纳税同步进行,有效防止偷税、 漏税。 税收作为经济杠杆要向节能减排上倾斜。税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导 向作用。 营造尊重感恩纳税人的社会主流意识。 在税收政策上向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上倾斜。制定慈善事业法,颁布慈善事业条例 , 支持鼓励企业家回报社会、投身慈善事业,进一步扶贫助困,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的收 入分配调整,力促社会公平 第十一章 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 公共选择的主题是政治科学的主题,即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党派政治学、 官方政治等,这些都是非市场决策问题。但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其方法论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如经济学一样,公共选择的基本行为假定是,人是关心个人利益 的,是理性的,并且是效用最大化的追逐者 二、一致同意规则 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投票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 下才能通过的一种表决方式。 一致同意规则实际上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只有在一致同意的前 提下,集体行动才能进行 三、多数同意规则 多数同意规则(majority voting rules)规定只要一项方案获得约定多数票的赞同就能通 过,而无需获得全体投票人的一致同意。根据约定的多数票不同,又可以将多数同意规则分为 简单多数和比例多数 四、投票悖论 投票悖论,又称为循环的多数(cyclic majority) ,在此情况下,多数同意规则无法取得 一个稳定的投票结果 五、阿罗五原则 个人理性原则 无关方案的独立性原则 帕累托准则 非独裁原则 偏好的非限制性原则 六、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 所谓单峰偏好,就是指每个投票人的偏好只有一个峰值,投票人在一组按某种标准排列的 备选方案中,有一个最为偏好的选择,而从这个方案向任何方面的偏离,投票人的偏好程度或 效用都是递减的。这里的峰,即偏好曲线中,比所有邻近点都高的点。 多峰偏好是指人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如在偏离了最理想的结果后,其偏好程度或效用会出现 先降后升,当某人具有两个偏好峰时,我们称其为双峰偏好。 七、中位投票人定理 所谓的中间投票者又称为中位投票人,指处在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 换言之,是有一半的人比他偏好多,一半的人比他偏好少的人。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 峰的,那么不会出现投票悖论,而一定能产生一个均衡的投票结果,并且这个结果就是中间投 票者偏好的结果。 八、政府失灵的原因 政府失灵的原因:来自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 财政决策形成过程:投票悖论 间接民主的问题 财政决策的实施 政治家受现实的控制能力和领导力量的限制 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 一、政府部门及其职能 “守夜人”职能 公共物品职能 宏观调控职能 增进社会公平的职能 二、财政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三、财政政策的内容 财政支出政策: 一类是政府公共工程的支出; 另一类是政府购买,表现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第三类是政府的转移性支出 财政收人政策就是税收政策。最重要的是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 四、财政政策的类型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五、内在稳定器 第一,税收的自动变化。在经济扩张时期,随着生产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政府税 收相应增加,特别是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税收的增长快于国民收入增长,税收增加意味着 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因而具有抑制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的作用。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时, 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普遍下降,税收随经济周期自动同方向变化而相应减 少,因此税收在经济萧条时期有缓解经济紧缩作用 第二,政府转移支付。同税收作用一样,政府转移支付有助于稳定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助 于稳定在总支出中占很大比重的消费需求。在萧条阶段,随着商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增加; 反之,在经济扩张阶段,经济繁荣,就业增加,人们生活有所改善,政府对包括失业救济金在 内的各种转移支付减少 第三,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密切注视经济的变动趋势,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在税收和 政府开支方面采取有效对策,以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为了阻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政 府采取在七年度预算中增加政府开支和减税的措施;反之,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采 取紧缩政府开支和增税的政策 六、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第一,运用财政政策时,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第二,财政政策效应的滞后性。 第三,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又叫与民争利) 。 第四,政府投资的效率一般不高,因此,长时间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造成全社会投 资效率下降。 三、重点习题 (一)、选择题 1. 公共经济学研究特点包括:( ) A.货币与产品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产业之间相互关系及对经济的影响 C.市场失灵情况下公共部门如何介入国民经济活动 D.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关系及对经济的影响 2. 以下研究不属于公共经济学的规范分析:( ) A.是否应该征收物业税? B.对电讯行业实施政府规定价格后对消费者支出影响? C.从流转税改为所得税后对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3. 以下哪些部门属于公共部门?( ) A.中国武警部队 B.中国人民银行 C.东风汽车公司 D.招商银行 4.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学包括:( ) 。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科斯 D.汉克斯 5.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区别有?( ) A.公共部门决策主要依靠政治手段和民主程序,私人部门依靠货币和市场机制 B.产权都可以明确界定,防止出现搭便车 C.都有集中有效的决策机制、决策效率高 D.都坚持市场化、对等、付费原则 6. 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是一种( ) A.二次分配 B.公平分配 C.初次分配 D.低层次分配 7. 下列现象中,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有( ) A.信息不充分 B.垄断 C.外部效应 D.宏观经济失衡 8. 常言道:人靠衣装,其中所包涵的经济学原理是:( ) A 信息披露 B 搭便车问题 C 道德陷阱 D 逆向选择 9.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的( ) 。 A水平相加 B垂直相加 C算术平均数 D.加权平均数。 10.下列属于最为典型公共物品的是 ( ) A.公共汽车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收费公路 11.在间接民主决策机制中,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角色不包括:( ) A.选民 B.政治家 C.管理者 D.公民 12.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部门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长会产生一定 程度低效作用的经济现象被称为( )。 A挤出效应 B庇古效应 C利息率效应 D.凯恩斯效应 13.关于公共选择问题说法正确的包括:( ) 。 A.公共选择主要说明以政府为代表的部门如何进行公有资源配置问题 B.公共选择主要依靠民主程序,尤其是通过投票的形式进行决策 C.公共选择需要以价格为基础进行公有资源配置 D.公共选择因为是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通过不考虑效率问题 14.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方面( ) 。 A.税收制度 B.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C.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D.工业品价格维持制度 15.财政政策应该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 。 A.对市场失灵进行调节 B.反危机政策 C.提高财政盈余水平 D.提高货币流通 速度 参考答案: 1-5 (d ) (c ) ( ab) (b ) (a ) 6-10 ( c ) (abcd ) ( a ) ( a ) (c ) 11-15 (d ) (a ) ( ab) (abc ) (ab ) (二)、判断题 1. 外部性是公共部门存在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 ( ) 2. 政府、NGO 等都是典型的公共部门。 ( ) 3. 保险市场出现逆向选择行为往往是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包括信息隐藏等所导致的后果。 ( ) 4. 将国有企业民营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它的委托代理问题。 ( ) 5. 所有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影响都可以称作为外部效应。 ( ) 6. 中间投票者定理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化的选票,必须使自己 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 ) 7. 政府应退出农业支出领域,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 ( ) 8. 公共选择反映每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