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遴选干部考试策论备考指南_第1页
公选遴选干部考试策论备考指南_第2页
公选遴选干部考试策论备考指南_第3页
公选遴选干部考试策论备考指南_第4页
公选遴选干部考试策论备考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选遴选干部考试策论备考指南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新兴方式,不仅拓宽了党政领导干部的 来源渠道,创新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还激活了干部的竞争意识,使干部选任 工作更趋科学和合理。 公开选拔测试方式方法的 改革创新: 一是加大了能力试题力度。特别注重对实际工作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测试。 二是扩大了命题涉及面。涉及行政管理、经济、法律、时事政治、公文写作等各个方面。 三是提高了面试科学化程度。笔试试卷力求不仅考政策理论水平,更要考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素质和工作思路。 四是公选的职位多、考试命题针对性强。 特别提醒 从公选笔试程序看,除了考察公共基础知识(公共科目)外,一般公选科级领导干部考试 申论科目;公选县处级、副厅级干部较多采用策论科目考试。 “得申论者得天下” “失策者必失败” (公务员考试) (公开选拔考试) 策论辅导课程框架结构图 第一章 策论写作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策论 一、策论概述 策是策问,论是议论文。以对策措施为主的文章叫“策” ,以论述阐发事理为主的文章叫 “论” 。 来源于宋金科举制度,曾用以取士。 策,古代考试以问题书之于策,令应试者作答,成为“策问” ,也简称为“策” ,后来 就成为一种文体 。 古时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现代策论的性质:以论点作为写作的中心,分条析理,解纷排难,解决最现实的实际问题 的公务应用文。是就国家政治事务中的某一实际问题陈述见解、提出谋略和对策性建议的 文章体裁。 二、策论文与政论文的区别 策论文和政论文是申论文章中最重要的两种类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都属于申论文章,因此都是“官味”议论文,都要求有鲜明的观点、完整的结构、清 晰地逻辑、流畅而规范的表达。 它们的区别在于,策论重点是写对策。而政论重点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 问题。 政论范文:破除“潜规则”刻不容缓 当前在不少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 总是在这些显规则之外寻求“潜规则” 。诸如,进药得“回扣” 、审批得“红包” 、贷款得 “分成”等等。 “潜规则”的蔓延,危害了社会机体的健康,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潜规则”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意义深远。 “潜规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品质” , 是讲诚信、公平、秩序和法治。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或服务的个别 市场主体,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上,而是“走捷径” ,通过金钱 或提供其他利益的方式,打通关节,从而使自己的利益通过非正常的渠道得到实现。这不 仅践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公平、法治的“品质” ,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正常交易的秩序,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潜规则”是诱发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 “潜规则”的一方如果是不法经营者,另一 方往往是政府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 “潜规则”的通常模式是:公权力与不法经 营者相互勾结,公权力“寻租” ,不法经营者“买租” ,二者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利益均 沾,但牺牲的往往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这也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在我们查处的许多领 导干部违纪违法和经济犯罪案件中,很多涉案人都与“潜规则”脱不了干系。如此, 势必滋生腐败歪风。 “潜规则”败坏了社会道德,毒化社会风气。 “潜规则”为法律所不容,自然为道德所不允。 上述现象的存在,不仅败坏了社会道德,也将使公平、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保 障和实现。长此以往,人们必将对道德评判标准发生颠覆,对公平价值理念的认识发生错 位,歪风邪气将盛行于社会。 “潜规则”不除,不仅社会难得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局恐怕也 难以保障。 破除“潜规则” ,刻不容缓!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指出:“要认真开展治 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这是向“潜规 则”吹响的开战号角,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采取行动,展开一场围剿“潜规则”的攻坚战。 策论范文:破除“潜规则” 当前在不少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 总是在这些显规则之外寻求潜规则。诸如,进药得“回扣” 、审批得“红包” 、贷款得“分 成”等等。所谓“潜规则” ,相对于显规则而言,大致有隐蔽性、违规性和功利性三个特点。 “潜规则“的蔓延,危害了社会机体的健康,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维护显规则权威,破除潜规则势在必行,刻 不容缓。 “潜规则”流行,贻害无穷。首先,它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相 应的制度、秩序基础上的,社会公正要靠制度、秩序来维持。而“潜规则”恰恰破坏制度、 扰乱秩序,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民风,诱发消极腐败现象,侵蚀社会肌体。其次,它严重损 害群众利益。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劳动安全、坑农害农、违法 违规征收征用土地、教育乱收费、破坏环境资源等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在于一些部门和行业不是按显规则办事,而是按“潜规则”乱作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 坚决破除形形色色的“潜规则” 。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对领导干部来说,要重点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牢固树 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头树正气,自觉抵制包括“潜规则”在内的各种不良风气。 特别是要加强遵纪守法的教育,坚决按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办事,守规矩,讲政策,不给 “潜规则”留下可乘之机。 其次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就是显规则, 它与“潜规则”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潜规则泛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制度的缺失或者失 灵。因此,破除“潜规则” ,不仅要加强思想教育,更要从制度上着手。要不断建立健全针 对“潜规则”的制度体系, “潜规则”在哪里出现、在哪里盛行,就要对症下药、针锋相对, 设立相应的制度规定,从源头上堵塞“潜规则”的黑洞。 “潜规则”的要害是“潜”和“暗” ,最怕“阳光”和曝光,所以,破除“潜规则” ,要坚持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 等各项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 总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和抓手,切实破除行业“潜规则” ,对于净化社会风气,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真正实现“四保”目标,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第二节 申论与策论的关系 在现行公选考试策论科目的用语环境里,策论文章基本等同于以对策为主、兼有论述的文 章。 一、古今策论辨析 (相似点) 古代的对策 根据朝廷需要选拔人才 ; 不受文体的限制 ; 阐述见解都是国家政事; 要求远见卓识,切实可行 要求语言文字有表现力 ; 公选策论考试 为了国家挑选人才 ; 没有严格的限定 ; 涉及国计民生的内容 ; 要求高屋建瓴,切中时弊 要求文字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说服力 ; 一、古今策论辨析 (不同点) 古代策问考试 对对策措施没有明确要求 考查理论、道德修养和书面表达能力; 策问的试题内容完全是理论性的; 指导思想是儒家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现行策论考试 要求以作答对策措施为主 拟定对策、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给定资料的理论与事实混杂 ; 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现代科学精神命题; 古代曾有过的对策考试与当前通行的策论考试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两者有一定的渊 源,也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但不宜将公选中的策论考试与历史上的策问考试及其答卷等同 起来。 策论题既考理论,又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它既要求从宏观层面去分析,又需要通 过具体的个案提出具体思路和对策。 对策与论述内容在文章中可以统一起来。 二、古代策论与当代申论的区别 申论考试,作为一门独立的考试科目,是在我国古代“策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吸取了 古代“策论”(对策)的优点,是对古代“策论”的继承和创新。可见 ,“申论”与“策论”有 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产生的测评功能,都涵盖了传统的给材料作文和“策论”两种考 试的基本方面,尤其是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它 试图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申而论之”,考查考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水平。 古代“策论”和当代“申论”的异同 ()相同(或相似)之处 1.考试的目的相似。 2.借助的载体一样。 3.均不受严格文体限制。 4.写作内容都要求切中时需。 5.行文语言表达的要求相似。 (二)不同之处 1.二者产生的土壤和含义不同。 2.选拔人才的功能、方式、方法有别。 3.命题的形式、规则不一。 4.答题的主体身份有异。 综上所述,公务员申论考试源于古代“策问” ;而公选申论又源于公务员申论考试。 严格地说,申论是一种政论性公文,策论是申论的一个门类,是以阐述对策为主要内容的 公务应用文。 三、公选申论与策论的区别 公选申论考试: 1、提供的材料较多,一般在 5000 字左右,可供借鉴的信息较丰富; 2、主要考察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阅读、分析、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执行力; 3、主要测试考生能否胜任一般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 公选策论考试: 1、提供的材料较少,一般在 1000 字左右,可供借鉴的信息有限; 2、策论既考理论,又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更加侧重考察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创新力,以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和 宏观决策、管理及协调的领导力。 浙江省级机关副厅级领导干部职位的试卷 题目要求:联系报考职位特点,写一篇“以如何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 省级机关公共服务能力”为主要内容、1500 字左右的对策性论文。 就本题而言,既考理论,又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不同于申论考试的“申而论之” , 它既要求从宏观层面去分析,又需要通过具体的个案提出具体思路和对策,要求比较高。 不但要求考生具有公共服务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问题,用具体的 举措来解决问题。 第三节 议论文、政论文、评论文与策论文 策论文:重在策,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上级献策的文章; 议论文:重在议,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讨论的文章; 评论文:重在评,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论证的文章; 政论文:重在论,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 策论试题中典型的“文章”称呼方式有以下六种: A.文章。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其特点是没有体裁、格式等形式方面的要求,但按照论述的对象和内容来判断,只能是政 论文章,以分析论述理论性或事实性政治话题为基本内容,阐述作者的观点。 可全面包括问题、原因、影响和危害、解决的必要性、对策思路、发展趋势预测等内容, 也可有所侧重。 B.议论文。 比如: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写一篇议论文。 这种题目,在体裁、格式方面没有特殊要求,但限定写作内容主要论述对象是如何解 决问题,间接要求须以对策为主,而“议论”则要从理论上说清问题的性质、影响、解决 的必要性和理论、政策依据。 C.议论性文章。 围绕“建设生态文明”这一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2007 年天 津市考题) “议论性文章”与“议论文”名称略异,实质完全相同,内容必须包括对问题的理论分析 和解决的对策。 D.评论性文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自拟题目,写一篇评论性的文章。 议论文写作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由抽象的概念展开议论;而评论文相对限制较严,重虚 实结合,由实际存在的问题引发评议。 (评论性文章) E.策论文。 比如: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的对策”为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策论型文章。 “策论”一词在公选策论考试中的划时代意义是:以对策内容为主的议论文。 F.对策性文章。 比如:1、根据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对策性文章。 (2008 年安徽省考题) 2、阐述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才能有效解决汽车超限超载问题。 3、面对新的形势,乡镇政府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工作的着重点应放在哪 儿?如果要在某一乡镇推广这一做法,该如何确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合理、有效地开展 工作? 策论文章无论采取哪一种文体或称呼方法,其内容都是分析、论述与对策的结合,并以对 策为主,同时理论方面的分析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无论分析问题还是提出对策,最终都要指向问题的解决,没有不解决问题、只是指出问题 和分析问题的策论文章。 在写出提出对策的理论、政策、法律等依据,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实行对策 的具体办法、保障措施之外,还可论证采取对策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用性,预测其实行 后的趋势,表明问题必然解决的前景。 各种名目不同的策论考试中所要求写作的文章,实质都是普通文章之下特殊的议论文 政论文,是理论分析与对策论述的统一,是观点与事实的统一,是抽象论述与具体现象陈 述的统一,其基本要求都是解决问题。 第二章 策论考试的特点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第五条 “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 在所有文体中策论文是最能测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文体。 第一节 策论考试的特点 策论考试一般两道题: 根据上述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自拟标题写一篇 1200 字左右的议论文(策论文) 。 (一)策论基本特点 归纳起来主要是如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顶天立地。申论写作最大的特点 顶天答题写作要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联系; 立地答题写作必须紧密结合现实实际,具有针对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2.大题小作。 “大”强调的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上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策论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和论证,其重点在论,更在“策” 。 3.平和中庸。策论文章的要求是全面。所谓全面,指的是内容全面和思维周全。使用辩证 思维,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绝不可以偏激、固执、牢骚满腹。 4.深刻精美。精美的要求有两个:一是深刻凝练,二是具有理论色彩。杜绝生活化和文学 化的语言 5.实事求是。策论文章要“高” 、 “大” 、 “全” 、 “实” (站得高、大视野、全面分析问题、 务实) (二)策论考试的命题、阅卷流程 (1)命题的基本流程 (2)阅卷基本流程 总原则:集中封闭、分组阅卷、流水作业、多道复核 第二节 公选策论考试角色定位领导干部 公开选拔策论考试首先要进行角色定位,要时刻以一个领导干部的身份来要求自己。 领导干部角色定位 (1)政策执行者。 (2)政策调研者 (3)政策建议者。 (4)决策者与民众之间的桥梁 做答策论考试时一定要注意角色定位: 回答问题一定要站在政府的角度,站在领导干部的情境中来完成,去掉本我角色。只有这 样才能突出你所具有的处理公务的能力,才能适合做一名领导干部,成绩才能优秀。 策论作答要求 第一,观点要客观,不能偏激。 作为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被重点考察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那么就更不 能表达片面的个人观点。 第二,语言要规范,不能随意。 用规范的公文写作语言来归纳材料、概括材料,体现出个人良好的贯彻执行能力。 第三,结构要正确,不可凌乱。 第三节 公选策论考试的思维支点 公选策论测查的一个最高目标就是考生是否具备潜在的宏观决策能力。 必须从深度和广度上为文章写作寻找思维支点,拓宽思维空间 。 第一、策论文的思路策略 策论文以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宏观决策为核心,已经不是单纯的文章写作,而是涉及到公共 权力运作的基本原理。 在具体写作结构安排上则可以有两种情况安排: 1、先交待正面意义,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先交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指出正面的意义。 第二、策论文的思维支点 策论文以对策为核心,对策需要既有具体内容和良好的针对性,又要有一定的高度。 给定材料为我们如何写对策提供了思维支点 第三、策论文的思想空间 策论是一种思维的能力,也是一种思想的境界,应将材料中的信息运用和驾驭,敏锐地挖 掘出材料中隐藏着的对策,依赖于考生思想积累和知识背景。 每位参加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需要的不仅是策论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还有对这个转型时代 真诚的关切与思考。 第一节 策论考试命题思路 命题思路一 命题或者半命题的开放性作文模式 2006 年广东的策论考试题目是:结合广东发展实际,请以“从标兵、追兵、排头兵谈起” 为副标题写一篇 10001200 字的文章。 这一类型的命题往往不会要求考生就某一过于狭窄的专业问题或者过于微观的问题进行议 论或者评论,而是要结合大材料来展开,主要考查考生视野是否开阔,立意是否深远,也 有利于考生展示出自己认识问题的深度,更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 命题思路二 “三问式”命题(21 模式:两问一文) 2004 年河南省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试题:(1)分析对策:一些地方的形式主义花架子损 害群众利益现象;(2)联系实际谈一谈工作中如何有效使用激励;(3)策论题:当前行 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这种命题近似于公选申论考试题型,只是对文章写作的要求不同。 命题思路三 “单一式”策论命题 2007 年 6 月武汉市公选副局级干部策论考试题目摘录了市委书记在党代会上的报告,要求 围绕宏扬城市精神,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中部崛起写一篇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策论,字数 限制是 1200 字。 这种命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论证能力。测评目的单一,但是要求 较高,篇幅较长。 命题思路四 “一主一拖式”策论命题 2009 年报考湖北省公选企业管理职位的策论试题: 、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金融危机对湖北企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进行 分析,出谋划策。2、自拟题目,写一篇策略性文章。 这种命题也是由申论考试衍生而来,由一大(策论文)一小(分析题或对策题)组成。命 题者要求考生既具备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时考查其综合论证的能力。 命题思路五 “有效性分析”模式成为一种新的命题模式 2009 年湖北省副厅级公选考试(策论)的问题部分。策论要求:对材料中提出对策措施的 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说明的字数应在规定篇幅内。 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考查了考生的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 此,这种命题模式必然是今后的一种稳定的、主流命题招式。 第二节 策论文写作原则 一、提出对策的“三个原则” 策论文总的写作原则为:将提出对策、方案作为全文的重心。 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 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出对策的“三个原则” (1)解决问题,注意即时性与长效性相结合,个别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遵循科学管理原理,争取效益最大化;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既要有能尽快制止事态 蔓延、稳住化解混乱局面、迅速处理善后工作等即时性的措施,又要遵循科学管理原理, 提出系统的、长效的机制,以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提出对策的“三个原则” (2)提出方案,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合法合情合体。 (3)提出措施,现实性与理论性相结合。 “解决问题” ,要求所提措施、方案既具理论水平,同时又有实践上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所思所想都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 二、提出对策的“三个意识” 第一, 就是角色意识:要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或者站在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二,要有战略意识:考虑问题一定要有它的宏观性,同时又有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 第三,要有共性意识:凡是提出对策的题,原则上没有过多的个性化的认识 。 三、提出对策的“五把钥匙” 提出对策考核的核心能力是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必须具有针对性 (二)必须具有可行性: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 ;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 方法;考虑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必备条件 ;择优选择。 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策论写作的关键和精髓。 提出对策的“五把钥匙” (对策与措施) 对策 “对策”解决的主要是针对性问题; “对策”主要给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方向性的指导,从宏观的、整体的、概括的层面提出 一套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没有配套“措施”的“对策”等于空谈。 措施 “措施”解决的主要是可行性或者操作性问题。 措施”主要是在具体的、微观的层面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性办法和途径,从而从实质上 解决问题; “措施”应该是对策的题中应有之义。 提出对策的“五把钥匙” (三)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制定的对策一定要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 法规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四)符合“虚拟身份” (五)对策要主次分明: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然后再从制度、部门、 媒体、大众等层面进行详细的设计,要有层次、有顺序,突出重点,而且要尽量考虑周全。 四、提出对策的 “三步” 、 “四法” 、 “八手段” 提出对策的三步 1、轮廓设想;2、细部设计 ; 3、表述成文 ; 规范的提出对策形式: 关于的建议 (对策) 帽子,说明提出对策的背景和必要性。 开头,应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问题的危害性,二是简要分析造成问题的原 因, (点到为止) 主体部分,应当采用分条形式:“第一” 、 “第二” 、 “第三” ( “首先” 、 “其次” 、 “再次” ) 提出对策的 “三步” 、 “四法” 、 “八手段” 提出对策的四法 1、对症下药法: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症状”去寻找治疗整个疾病的“药方” 。 机制(体制)上的原因基本角度 经济上的原因 法律上的原因 监管(管理)上的原因 思想(观念)上的原因 技术上的原因 提出对策的四法 2、方面分析法:这种认识方法反映在策论材料中,就是把策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分成几方 面,从几个方面提出对策。防止出现只在提出对策而无具体措施的简单条文式。 3、环节分析法:从解决问题的几个关键环节上来考虑问题的解决途径,侧重于提出对策的 程序性和主次。 4、关键词提示法:“建议” , “提出”, “加强” ,等属于对策方面的提示词语,或是解释 原因的一些词语。 提出对策的万能方法: 结合现实提出解决方法、好的做法;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政府部门的正确做法。 注意:程序、完整、先后。 提出对策:常用的八个手段 (一)法律手段 (二)行政手段 (三)经济手段 (四)管理手段 (五)教育手段 (六)监督手段 (七)协调手段 (八)自律手段 仅供参考借鉴的万能十条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深化改革、完善机制 健全法规、完善制度 增加投入、依靠科技 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加强监管、全面落实 转换职能、转变作风 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万能十条”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矛盾的特殊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一个萝卜一个坑” ,我们在重视“万能十条”的同时,必须重视 矛盾的特殊性,注意运用发散性思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灵活地提 出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 【示例】问题: 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针对某些行业存在“霸王条款”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要有条 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一步 分析原因,标本兼治; 第二步 对症下药,具体成文 。 第三节 策论文写作技法 一、策论文写作的提纲 正文的写作一律采用三段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提出问题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一般都通过资料中提供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来提出 问题。 2、分析问题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东拉西扯,海阔天空地乱谈。 3、解决方案要紧承分析问题的步骤。最好是前后对应,一个盖子对应一个杯子式的提出解 决方案。解决方案既要有总体上的思路,也要列举切实可行的手段或措施。 二、策论文的高分写作结构 策论文章黄金结构 第段:交待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或影响。 第段:指出在该问题上已经采取的措施,做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然后再指出存在 哪些缺陷和不足。 第 3 段:分析问题的原因。 (略写或不写) 第 4 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具体展开。 第段: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做出总结。 心安是福 有个寓言故事:从前有个国王到花园散步,他看到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只有 细小的心安草茂盛地生长着。原来,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而轻生,松树因为自 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许多果实嫉妒而死,葡萄则哀叹自己终身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 牵牛花因为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而病倒,其余的花草也都因为自己的平凡而无精打采。 国王看了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心安草问道:“别的植物都枯萎了,为什么你却生长得这 般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心安草回答:“那是因为我不自卑,一点都不灰心失望,也 没有什么非分之想,我只想好好做棵心安草。 ”【以寓言开头,引人入胜】 这个故事包含着心安是福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尤其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更值得深思。 心安,要常思贪欲之祸。 【分论点】中国古人云: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广厦千间,夜 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西方哲人伊索亦云: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 结果把已有的东西都丢掉了。这些质朴的道理告诉人们,贪欲无用而有害,当正心诚意, 追求精神的富足。这里暂且不说贪欲如何祸国殃民,就是对于贪赃枉法者自己来说,亦是 心累如斯:时时担心东窗事发,看到电视上贪官受审的镜头血压升高,听到警笛声响心惊 肉跳,面对山珍海味没有食欲,身卧高级席梦思床辗转反侧,终日里就像塞着一颗定时炸 弹,而且还不能向人倾诉,只能哑巴吃黄连,把一切苦水往自己肚里咽。心贪即不能心安, 生活亦已失真义。 心安,须常戒浮躁之心。 【分论点】古人云:“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 心荡则形伤。 ”心浮气躁,则易失心智,使人难以做出正确的决断,不能潜心静气地干自己 该干的事,或急功近利,随波逐流。或患得患失,怨天尤人。或迷失自我,身心疲惫。如 此不但于工作事业有害,于自己亦是苦不堪言。惟有戒浮戒躁,静思干工作图的是什么, 做的是否科学正确,才会不受干扰、不受诱惑,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如此必心 安。安在尽责尽职地实干事、干实事、干成事。 心安,要常弃非分之想。 【分论点】有的人梦想一鸣惊人,一步登天,总是恨职位低、 恨收入少,就是不知自己几斤几两。非分之想,表面上看是心态的问题,实际上是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事关人生的根本。一些人或为名所累,或为利而忧,或享乐至上, 或以丑为美,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了这样那样的弯路,关键就是没有将人生的总方向把握好。 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正确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得意不忘形,落魄不沉沦。宠辱不惊,静 看花开花落;得失无意,漫随云卷云舒,这才是应有的境界和胸怀。 去贪欲之念、戒浮躁之心、弃非分之想,领导干部得心安,既是己之福,更是民之幸。 【总结归纳】 何妨自念“紧箍咒” “我向大家承诺绝不插手工程,也不允许我的家人插手工程。我的亲戚朋友如果想背 着我搞工程,你们坚决不要办,并请及时报告我。如有人打着我的旗号行骗,坚决依法处 理!”日前,一位领导干部在某次集训大会上,向与会同志公开承诺。说者凛然,听者快 哉。 对于工程建设当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腐败苗头,这位领导干部不回避、不暧昧、 不含糊,当众作出公开承诺,彰显勇气,弘扬正气,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廉洁自律意识。通 俗一点说,就是自念“紧箍咒” ,先打预防针。这种做法,对于领导干部用好权、管好人、 做好事很有现实意义。 自念“紧箍咒” ,有压力,更有动力。领导干部的廉洁承诺,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严格要 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利于构筑防腐拒贪的精神防线,也利 于自己和下属排除各种干扰,聚精会神抓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开诚布公地亮出规则, 理直气壮地制定规则,主动将自己置于群众的公开监督之下,有利于营造公开透明的环境, 让权力运行更加规范科学。自念“紧箍咒” ,不是作茧自缚,而是排雷避险,让干部在正当 规则的广阔天地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自念“紧箍咒” ,树形象,更明导向。一个单位,一个地方,风气正不正,关键在领导 班子,在领导干部。 “一把手”是“形象代言人” ,也是风向标。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 干部如果在不正之风面前,立场不鲜明,态度不坚决,打哈哈,留伏笔,底气不足,心里 有鬼,自然难以服众。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清风拂袖 身自正,正气在胸威自生。是非曲直面前,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丑话说在前 头,把鞭子先打到自己身上,往往能像商鞅变法“徙木立信”那样迅速树立公信,赢得威 信,起到“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自念“紧箍咒” ,就是领导干部从我做起,对我 监督,向我看齐,把这种反腐勇气、浩然正气,升华为一种风气、一种导向,束一人而束 大家,正一人而正一群,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自念“紧箍咒” ,要立规,更要实行。空摆千条万条,不如实现一条更有说服力。承诺 也好,决心也罢,关键在于“立说立行,有诺必践” ,把承诺的“对账单”交给大家来审核, 把实践的“成绩表”交给大家来打分。总之,要内外兼修,全面监督,把承诺一项一项落 实,把漏洞一个一个堵住,把风险一点一点排除,形成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敢于自念“紧箍咒” ,善于用好“紧箍咒” ,是干部老实做 人、干净做事的“护身符” ,也是做好工作、端正风气的一剂良方。 三、综合分析题解题策略 综合分析题是副县级以上公选考试的重点,一般涉及原因分析,社会现象和观点的评析, 对策的有效性分析三类。 1、要掌握和运用哲学分析的方法; 2、要掌握和运用核心的政治原则; 3、要遵循合理恰当的作答程序; 对策有效性分析解题模式 (一) 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 (二) 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 (三) 解决问题的职能机构是否正确; (四) 对策是否合情、合理、合法。 在解析对策有效性分析型试题时,要运用上述模式,逐一分析各个备选项目。每个项目要 完全符合四项标准,才是正确选项;如果某个备选项目只要不符合四项标准的一项,便是 错误的对策。 第四节 策论写作模板 一、策论文题目的拟制 高分策论文的题目一般有如下四种模式: (1)直接点题型题目: 例:进一步加强的对策 (2)强调中心论点型题目: 例:关键在于 (3)思路型题目: 例:以为指导,做好 (4)形象型题目: 例:为开“方”抓“药” 经典策论标题示例 钓鱼式执法,危害猛于虎 从酒驾说社会顽疾的专治、综治与根治 扩大内需,就要让民众“多吃蛋糕” “保增长”务必狠挤 GDP 里的“三聚氰胺” 政府的“名声”靠什么来维护? 解禁“路边摊”还需换理念 【以上标题均来自人民论坛 】 二、策论论点的提炼 确定论点的原则 高远:要有政治高度,结合理论热点 概括:选择一个具有概括性的论点,不要拘泥于细节,大题小作,否则容易跑题、偏题。 正确: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选择,立足人民的政治立场。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起码要求。 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新颖:论点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但是这一点很难,不能强求,从阅 卷的要求来说,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突出论点的方法 文章的题目就是论点 第一段单独成段,点明论点。第一段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紧接着要点明中心论点。 文章的每个分论点要扣住总论点,每段开头的一句话就是分论点。 最后一段总结总论点。 三、策论写作需要注意的六大细节: 1.先入为主力求标题新颖,格式标准 ; 2.字尽其用标题简短,标点使用合理; 3.胆大心细把握字数限制; 4.言简意赅提倡单层标题; 5.纲举目张策论的答题提纲必不可少; 6.精益求精答案修改坚持“立意不能改,伤筋动骨的大换血、大手术不能动”原则。 四、策论文写作模板 (一) “提出问题”的模板 常用模式大致为:先抽象概述事情的全貌或概念,继而点明主流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问 题;简要说明存在问题的危害性,继而自然引出将要论述的问题。一般该段的字数在 100200 字为宜,尽量采用概括叙述和简练说明,不宜展开、铺陈。 策论文写作模板 (二)分析问题的模板(过渡部分) 本部分主要讲清楚全文论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重要性。通常是四个层次:材料 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 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 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注 意设问句的使用)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防治应该是多方面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杜绝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大多数时侯没有这一部分) 策论文写作模板 (三)解决问题的模板(提出对策) 步骤分三步: 辨明原因 找准角度 对症下药 (四)策论文“常规四层七段法”模板 常规四层七段法一般用来解答策论考试的议论文写作:即常见的论证题或者评论题。这种 方法是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的所有方法中最常见、最有说服力、也最为稳妥的一种方法。 因为常见、实用,所以叫常规四层法。 “常规四层七段法” 答题的论证结构一般按照四层展开。即: 第一层(第 1 自然段)引用给定资料中典型材料或有关理论材料,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层(第 2 自然段)分析产生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的原因或者不进行原因分析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