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审细则.doc_第1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审细则.doc_第2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审细则.doc_第3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审细则.doc_第4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审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审细则1. 矿区概述1.1 矿区位置及交通矿区行政区划,离县城方位及距离,矿区中央地理坐标,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矿区面积,开采标高,矿区交通情况(附矿区交通位置图)。1.2 自然地理矿区地形地貌,气象,河流,地震,经济概况。1.3 企业概况建设单位性质,开采历史,矿山开采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编制依据及设计原则1.4.1 编制依据(1)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委托书;(2)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矿区范围批复文件(新建、扩建、变更矿区范围项目),或原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项目);(3)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4)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的评审意见书;(5)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的评审意见书的备案(登记)证明;(6)有关技术规范。1.4.2 设计原则(1)遵循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综合利用的原则;(2)发挥资源优势、设备优势、人力优势的原则;(3)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达到高效、节约的原则;(4)坚持依法开采、安全环保的原则;(5)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 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2.1 市场需求简述市场供需概况,适当预测近期市场需求态势。2.2 产品价格简述产品价格及市场前景。3. 矿产资源/储量概况3.1 地质工作简述地质工作沿革、工作程度、主要成果及评价。3.2 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3.2.1 矿区地质(1)区域地质背景简述。(2)地层:层序(从新老、从上下),岩性,厚度,变化规律,接触关系,含矿层特征(含矿地层应详细,非含矿地层可以简略)。(3)构造:矿区构造格架,构造类别及其主要特征,控矿或破矿构造。(4)岩浆岩:主要岩类,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与成矿的关系。(5)变质岩:变质作用,变质岩类型及时空分布,与成矿的关系。(6)其它控矿因素及赋矿特征。3.2.2 矿床地质(1)矿床总体概貌。(2)矿体形态、空间展布、主次关系、矿体编号及特征。(3)成因类型、控矿因素、变化规律。(4)矿石矿物:主要成矿矿物、自然类型及工业类型、结构构造、组分及品位。(5)伴生组分、脉石矿物、围岩蚀变。(6)矿石可选性及选(冶)加工技术基础条件。3.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开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交通道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3.4 矿产资源/储量3.4.1 矿床工业指标(依据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平均体重。3.4.2 经核实及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的编码类别及数量(矿石量、金属量、品位)。3.4.3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及其说明。大、中型矿山应有独立一节描述设计利用资源储量情况,划分资源储量类型,计算采区回采率、矿井回采率等资源利用指标。资源/储量选取的设计利用系数,参照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的矿业权评估指南(2004年修订版)选取。3.5 矿床地质工作评述3.5.1 勘查程度评述。非煤矿山新设立采矿权,原则上应达到勘探程度,简单矿床应达到详查,并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中第三节矿产除外);已设采矿权的生产矿山利用原有生产系统,申请在其深部和外围扩大开采的,扩大范围内资源勘查程度原则应达到详查。3.5.2 存在问题及建议。4.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1 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矿山规模类型,符合产业政策,反映业主要求。对照行业标准,明确建设规模的“大、中、小”规模类型。新建矿山必须执行国家和省政府颁布的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根据经批准的资源/储量,计算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可采储量、采出矿石量等,确定合理的服务年限。4.2 产品方案简述产品方案。直接向市场出售的原矿需说明矿石的质量、数量、类别。经过选矿加工后出售的精矿应标明精矿的级别、品位、数量。其他产品应标明产品的类型、级别、品质、数量。5. 矿床开采方式5.1 开采范围开采范围不能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矿区范围是指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划定的可供开采矿产资源的范围、井巷工程设施分布范围或者露天剥离范围的立体空间区域。新建矿山的开拓井巷工程、地下采场范围、露天开采最终境界范围必须在批准的矿界范围之内;对地表移动范围和露天爆破影响范围的越界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和相邻单位协商达成共识,报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延续登记矿山的地下采场范围和露天开采最终境界范围,必须在批准的矿界之内。当矿山利用原有越界井巷工程作为开拓井巷工程,以及地表移动范围或露天爆破影响范围越界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单位及评审专家组在相应形成的文件中应指出其存在问题,最终在办理采矿许可证的过程中由相应主管部门确定批复意见。矿区范围内不能开采的矿产资源,必须阐明不能开采的理由,并提出保护的措施。5.2 开采方式的选择 根据开采现状、矿床赋存条件、自然环境及经济合理性等因素描述,选用的开采方式理由。采用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比较优势不明显的矿床,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或先露天后地下开采的矿床,需描述两者的开采界线及确保安全开采的措施。5.3 爆破影响范围或开采移动范围的确定需采用爆破开采(含局部爆破)的露天矿山,须根据爆破安全规程,在总平面布置图上标注爆破影响范围。地下开采矿山,应根据开采技术条件(特别是矿床围岩物理机械性能),采用类比法提出矿床顶、底板,上、下盘及两翼围岩移动角值,并在相应的附图中反映。* * * 露天开采 * * *6. 露天开采境界和开拓运输方案6.1 露天开采境界的圈定6.1.1 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的主要参数:台阶高度、台阶坡面角、安全(清扫)平台宽度、采场底部最小宽度。6.1.2 露天开采境界主要技术要素表:上口尺寸、下口尺寸、最高台阶标高、最低台阶标高、开采深度,境界内地质储量、级别、资源利用系数、可采资源量,运输平台最小宽度、境界内采剥矿岩总量、剥离岩石量、采出矿石量及品位、经济剥采比和平均剥采比、最终边坡角。6.1.3 露天开采境界的有关说明。6.2 开拓运输方案6.2.1 露天开采类型,相近两种开拓运输方案的对比,开拓运输方案简述,开拓运输方式,开段沟型式,运输道路宽度、坡度,矿石和岩石运输设备的选择,(设备可不作选型计算)。6.2.2 采场排水涌水情况,排水方式,排水设备。7. 采剥方法和边坡稳定性7.1 采剥方法采剥方法,台阶(阶段)高度,坡面角,最小工作平台高度,最小工作线长度,工作面的布置和推进方向,分采要求,采矿回采率,贫化率,出矿块度,出矿品位,铲装设备选择及台年效率。7.2 穿爆工作穿孔方法,设备选择,孔径,孔深,爆破参数和起爆方式,爆破方式,炸药单耗,二次爆破方法,防飞散物危害的措施。7.3 边坡稳定性提出保持边坡稳定的措施及建议。注:对砂矿水力开采或其它方式开采的矿山,可参照上述内容及相关采矿设计手册等资料进行方案的编审。* * * 地下开采 * * *6. 开拓运输方案6.1 开拓方案的确定根据矿床赋存状况、地形条件、开采现状、选矿厂址等因素提出明显合理的开拓方案。大、中型矿山对于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方案,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6.2 开拓运输方案6.2.1 中段的设置及回采顺序(1)中段标高及段高;(2)中段间的回采顺序;(3)同中段的回采顺序;(4)采场内的回采顺序。6.2.2 矿(废)石的运输系统(1)主平硐和中段运输运输方式,距离,日运输量,主要设备的选择(可不作选型计算)及卸载点的型式。(2)竖(斜)井提升运输提升方式、坡度、距离(高度、斜长)、日提升量、设备的选择(可不作选型计算及校核)及卸载点的型式。6.2.3 通风系统(1)通风系统综述通风方式、进出风工程、主扇(辅扇)位置、多级机站位置。(2)基建中段的通风线路描述(并在开拓系统上表示)(3)达产时风量和风阻的估算描述最长通风线路、估算风量和风阻。(4)选择通风设备6.2.4 排水系统涌水情况、排水(泥)方式、排水(泥)设备。6.2.5 充填系统(1)充填料的选择、充填料需要量及产出量的平衡、输送方式及主要设备选择;(2)充填料的制备站位置、制备方式及主要设备的选择;(3)充填料的输送形式、管材及设备的选择;充填系统有关设备的选择可不附选型计算。(4)充填系统示意图。7 采矿方法7.1 采矿方法选择选择采矿方法的依据。大、中型矿山若存在两种较优采矿方法的选择可能性,则应结合采切比、采矿回采率、贫化率、出矿品位、采矿直接成本、生产能力等因素进行方案比较选择。7.2 采矿方法简述7.2.1 矿块(采场)的布置方式、矿房的结构参数。7.2.2 采切工程量表,采切设备的选择。7.2.3 回采与出矿。回采方式、凿岩设备的选择、炮孔直径、炸药单耗、起爆方式、出矿设备的选择。7.2.4 矿柱回收简述矿柱回收的时间、方法、回采率。对不回收的矿柱和回收矿柱的损失率,均应包括在采矿方法的损失指标之内。7.2.5 采场地压管理7.2.6 采矿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地质品位、采切比、出矿能力、回采率、贫化率、出矿品位、出矿块度、炸药单耗。* * * * * *8 建设规模验证8.1 建设规模验证大、中型矿山,除前述计算服务年限外,还需采用两种(含两种)以上方法进行验证。小型矿山除前述计算服务年限外,还需采用一种(含一种)以上方法进行验证。如因外部条件限制其生产能力,需阐明原因。归纳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达产时间、达产年限及服务年限。8.2 扩大生产能力或延长服务年限的可能性确定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之后,应根据地质报告指明有无扩大规模及延长服务年限的可能性。通过矿区环境的变化,如村庄搬迁,河流、公路改道,耕地的征用等来扩大规模或延长服务年限。采用科技手段或科技进步,扩大规模或延长服务年限。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状况、矿区外围的资源延长服务年限。9 基建工程进度计划及采矿主要设备汇总表(新建矿山)9.1 基建工程进度计划9.1.1 基建开拓工程量表按工程名称、断面、长度、工程量等参数列表。9.1.2 基建采切工程量表根据采矿方法采切工程量、采切矿块(采场)数量,按工程名称、断面、长度、工程量等参数列表。9.1.3 基建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1)基建工程进度计划表。(2)基建工程进度计划的归纳及说明。9.1.4 获得的三级矿量验证9.1.5 露天开采矿山无需进行基建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只需说明基建剥离量、设备台年效率、基建时间及获得的二级矿量验证。(延续登记矿山)9.1 工程进度计划9.1.1 开拓工程量表9.1.2 采切工程量表9.1.3 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开拓工程量及采切工程量,要以能正常生产、尽量满足三级(或二级)矿量的保有期来计算,其它未涉及内容同前。延续登记矿山工程进度计划可以用文字归纳及说明。延续登记矿山可不进行获得的三级(地下开采)或二级(露天开采)矿量验证。9.2 采矿主要设备汇总表按正常生产时期统计。露天开采矿山分穿爆、铲装、运输及其它等四类。地下开采矿山分采掘、运输、通风、提升及其它等五类。各种设备要反映工作台数、备用台数、合计台数、原有台数及新增台数。10 选矿及尾矿设施10.1 供矿条件、选矿规模及工作制度10.1.1 供矿条件应包括矿石来源、日供矿量、块度等自然情况。10.1.2 选矿规模。10.1.3 工作制度,按选矿厂各工序叙述。10.2 原矿性质10.2.1 大、中型矿山应有矿石物质成份研究概述,包括:矿石结构特征、矿物组成及赋存状态、化学组成、主要有价元素的物相组成等,并应有相应的结论。10.2.2 小型矿山可以简化,但至少应有主要矿物、化学组成及主要金属的物相分析结果。10.3 选矿试验研究及评价10.3.1 大、中型矿山必须有半工业或工业规模的选矿试验研究成果。编写时应简述概况及成果,并对其作出评价(包括技术经济评价、工艺流程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意见),据此确定选矿厂的工艺流程与技术指标。10.3.2 小型矿山若无选矿试验成果,则应根据原矿性质选定类似企业作类比叙述,说明资料来源并作出评价。10.4工艺流程、设备与指标10.4.1新建的选矿厂,应包括:选厂规模、工艺流程(包括流程图)和指标;选矿厂主要设备清单。10.4.2巳建的选矿厂,应包括:选矿厂现况简述(规模、工艺流程、技术指标);对是否适应新开发矿区的矿石作出选矿评述与建议;若需要改造,则应包括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新增的设备清单等。10.4.3 难选矿种或大型矿山,应对是否需建中间试验厂提出评价与建议。10.5 伴生有益元素的回收利用不论大、中、小型矿山,均应对伴生有益元素的综合回收方案进行论述。确定合理的选矿回收工艺,并对回收利用状况做出评述,提出建议。10.6 尾矿设施凡自建选厂的企业,均应对尾矿设施作专门的叙述,包括以下内容:(1) 尾矿量、尾矿特性(品位、粒度、有价成分、有害成分等)的简要评述;(2) 尾矿库址,包括:地理位置、环境状况、库容及服务年限等;(3) 简述尾矿水的处理与利用。11 公用辅助设施11.1 总图布置11.1.1 工业场地布置及运输方式;11.1.2 内外联络运输方式;11.1.3 办公及生活场地位置;11.1.4 矿区总建筑工程量。11.2 生产设施11.2.1 排土场(废石场)位置,废石(土)产出量,堆放容量,服务年限及安全措施;11.2.2 尾矿的输送方式;11.2.3 炸药库的建议位置、容量;11.2.4 其它主要工业场地的布置,如:堆浸场地、湿法冶炼厂的位置等。11.3 供电、供水、供气系统11.3.1 供电:说明是电网供电或自发电、矿山的总负荷量、装机容量、有无自备电源和安全电源、坑下供电电压等。11.3.2 供水:水源情况、取水方式、总耗水量。有尾矿库的矿山需说明回水量及回水率、新水补充量、主要供水管网。11.3.3 供气:矿山总耗气量、根据耗气量所选择的空压机型号及参数、供气管网。11.4 土建11.4.1 地面土建工程总量;11.4.2 地表建筑选择的标准;11.4.3 根据地区地震烈度表所选择的防震标准。12 矿山地质灾害12.1 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和存在的隐患(地表、深部、露天、坑内)12.2 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危害程度及预防措施13 环境保护、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及节能13.1 环境现状13.1.1 废石、尾矿年排放量、综合利用及其设施。防止废石、尾矿污染的措施。13.1.2 污水、废水的来源、处理方式及主要设施,处理后的利用方式、排放渠道和地点。13.1.3 主要噪声源,防治措施。13.1.4 废气、废水、废渣的综合利用。13.1.5 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13.1.6 地表塌陷治理措施。13.2 安全技术13.2.1 矿山建设和生产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题: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高温、高压、易燃作业场所,危险因素较大的设备等危险源。13.2.2 主要防范措施:对地压、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的预防措施。13.3 工业卫生13.3.1 防尘措施;13.3.2 个体防护措施。13.4 节能13.4.1 节能措施;13.4.2 节能设备。14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14.1 企业组织机构以图表示。14.2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按大工种(采、选、管理等)列表表示。延续登记矿山需列出现有职工人数及组织。14.3 职工培训简述工人来源、培训方式及达到的目标。15 技术经济简要评价15.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5.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5.2.1 投资估算(1)估算依据(2)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总额(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总额+铺底流动资金)。(3)流动资金(4)项目总资金(建设投资总额+流动资金)15.2.2 资金筹措项目资金来源渠道,长期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贷款利率()。初步拟定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工期。并以此确定资金的使用及筹措。15.3 成本及费用估算15.3.1 估算依据(1)项目需要的各种辅料、燃料等取价(2)工人工资及福利费(3)矿山维简费(4)折旧费(5)修理费率,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年限(6)财务费用(7)销售费用(8)矿产资源有偿费用费(9)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10)国家规定和其他需要列入的费用15.3.2 成本及费用估算项目建成后年采矿能力,达产期平均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采矿和选矿单位制造成本、总成本费用计算。15.4 财务效益分析15.4.1 销售收入、税金及损益本项目产品的销售价格(含税),增值税(进项税和销项税)、所得税、销售收入、税金及损益计算。达产期平均销售收入(含税),销售税金及附加、资源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后利润。15.4.2 财务效益指标项目评价的计算期。(1)盈利能力分析计算各项财务盈利能力指标、财务现金流量。(2)贷款偿还15.5 不确定性分析15.5.1 盈亏平衡分析项目年达产期的盈亏平衡点计算。15.5.2 敏感性分析就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建设投资等因素变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 15.6 经济效益评价从财务评价结果及其它方面来确认项目的可行性。15.7附表投资估算表、资金筹措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损益表、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敏感性分析表(对延续矿山只要求附前5个表)。延续登记矿山只要求做到损益计算,但应给出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16. 开发利用方案简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6.1 开发利用方案简介16.1.1 地质资源利用情况批准备案的资源储量,品位,储量级别,利用系数,保安矿柱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可采矿量),采矿方法损失率,贫化率,采出矿量,采出矿石品位,矿山综合回采率。16.1.2 建设规模、服务年限及最终产品;16.1.3 开采方式;16.1.4 开拓运输方案;16.1.5 采矿方法及主要技术指标;16.1.6 选矿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指标。16.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附图:1矿区地形地质图2矿区总平面图在矿区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标示出矿区范围、坑口位置、工业场地位置、废石场地位置、尾矿库、选厂位置、地下开采的地表移动范围、露天开采境界线范围、爆破影响范围、主要运输线路,列出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矿区面积及开采深度。3. 开拓系统纵投影图、横剖面图或工程复合图。4. 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5. 采矿方法标准图。注:所有附图仍用计算机制图比例表示,插图可用线比例尺标注。附图应有图例、责任表(应有有关人员签名,并盖编制单位发图专用章)。附件:1.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附封面、审查时带报告全文)。2.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的评审意见书。3.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的评审意见书的备案(登记)证明。4. 采矿许可证副本(或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文件)。5. 采矿权变更的有关文件。6. 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委托书(应有委托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委托单位公章)。7. 设计、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大、中型矿山及新建小型矿山必须附资质证书,小型延续登记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可由省国土资源厅认定具有设计能力的单位进行编写。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审细则1. 矿区概述1.1 矿区位置及交通矿区行政区划,离县城方位及距离,矿区中央地理坐标,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矿区面积,开采标高,矿区交通情况(附矿区交通位置图)。1.2 自然地理矿区地形地貌,气象,河流,地震,经济概况。1.3 企业概况建设单位性质,开采历史,矿山开采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编制依据及设计原则1.4.1 编制依据(1)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委托书;(2)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矿区范围批复文件(新建、扩建、变更矿区范围项目),或者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项目);(3)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4)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的评审意见书;(5)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的评审意见书的备案(登记)证明;(6)省级以上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对新建和改扩建矿井的批准文件;(7)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等。1.4.2 设计原则(1)遵循合理布局、充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原则;(2)发挥资源优势、设备优势、人力优势的原则;(3)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达到高效、节约的原则;(4)坚持依法开采、安全环保的原则;(5)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1.5 矿区总体规划概况。2. 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2.1 市场需求市场供需情况,适当预测近期市场需求态势。2.2 产品价格产品价格及市场前景。3. 矿产资源/储量概况3.1 地质工作简述地质工作沿革,工作程度,主要成果及评价。3.2 矿区构造及地质特征3.2.1 构造矿区构造类别及其主要特征,重点描述控矿及破矿构造。3.2.2 地层由新到老、从上至下的层序,简述地层产状、岩性、厚度、变化规律、含煤性特征。3.2.3 煤层可采煤层赋存条件。多煤层应附可采煤层特征表,内容包括:可采煤层编号,层间距,倾角,厚度,容重,夹矸,顶底板岩性等。3.2.4 煤质可采煤层煤质特征、煤种及工业用途,多煤层应附煤质特征表及测试数据。3.2.5 共伴生矿产矿区内具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共伴生矿产,应阐述开采煤矿对共伴生矿产的影响状况,提出技术保护措施。3.3 开采技术条件3.3.1 水文地质条件依据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其他地质资料,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3.3.2 工程地质条件依据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其他地质资料,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3.3.3 环境地质条件依据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其他地质资料,简述矿区环境地质条件。3.3.4 安全技术条件依据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其他地质资料,具备资质的部门和单位的检测、鉴定报告,简述煤层顶底板稳固性、瓦斯及瓦斯等级、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倾向性、地温及热害情况。鉴定报告(表)应当是最近的、有效的。3.4 矿产资源/储量说明评审认定的资源/储量类别及数量结果,附矿产资源/储量汇总表、设计利用储量和设计可采储量计长时期结果表。3.5 对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地质工作的评述3.5.1 地质工作及地质勘查程度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及地质勘查程度。3.5.2 矿产资源/储量可靠程度大、中型矿山应有独立一节描述设计利用资源储量情况,划分资源储量类型,计算采区回采率、矿井回采率等资源利用指标。煤矿山新设立采矿权,大中型矿山应达到勘探程度。已设采矿权的生产矿山利用原有生产系统,申请在其深部和外围扩大开采的,扩大范围内资源勘查程度原则应达到详查。资源/储量选取的设计利用系数,可以参照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的矿业权评估指南(2004年修订版)选取。增加计算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的内容,列出设计可采储量计算汇总表。3.5.3 存在问题及建议说明地质工作成果、矿产资源/储量或其他地质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4.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4.1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煤矿规模类型,符合产业政策,反映业主的要求。经过比较确定规模的理由。4.2 服务年限根据设计可采储量、建设规模和选用的储量备用系数,计算矿井服务年限。根据规范,说明建设规模与服务年限是否相匹配。根据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或其他地质资料,说明有无扩大规模及延长服务年限的可能性。4.3 产品方案简述产品方案。5. 井田开拓与开采5.1 井田开拓的确定原则及影响因素简述井田开拓的确定原则及影响因素。5.2 井田开拓5.2.1 开采现状说明开采现状。5.2.2 开采范围开采范围不能超越矿区范围。矿区范围是指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划定的可供开采矿产资源的范围、井巷工程设施分布范围或者露天剥离范围的立体空间区域。在批准的矿区范围内不能开采的矿产资源,必须阐明理由,并需提出保护措施。5.2.3 开拓方式根据煤层赋存状况、地形条件、井口工业场地、开采现状等因素提出明显合理的开拓方案。建设规模在15万吨/年及以上的煤矿,对于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方案,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5.2.4 井筒数目及井口位置根据开拓方式,简述井筒数目及井口位置以及井筒用途。简述提升系统。5.2.5 开采水平和采区划分简述水平标高、水平阶段垂高、第一水平的采区数目、首采区上(下)山的数目及布置位置。5.3 井下开采5.3.1 采煤方法根据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结合煤矿现有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的适应性,并充分考虑科技进步因素,提出适宜本矿的采煤方法。5.3.2 回采工艺工作面回采工艺:落煤、装煤、支护、运煤及顶板管理方式。5.3.3 工作面生产能力根据工作面长度、采高、年推进度、散煤容重及工作面回采率计算工作面生产能力,并验证工作面生产能力和掘进煤量,能否满足设计规模。5.4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5.4.1 采掘系统简述采、掘工作面配比及数量。5.4.2 供电系统简述地面供电电源线路及电压、回路趟数,井下供电线路及电压,中央变电所、采区配电硐室、工作面配电点位置。5.4.3 运输系统简述矿井煤、矸、材料运输系统,以及人行或人员运送系统。5.4.4 通风系统简述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线路系统。点明安装两台同等能力的主扇。5.4.5 排水系统简述矿井涌水情况及排水系统。点明必须有三台抽水泵,两趟排水管。5.4.6 消防防尘洒水系统简述矿井防尘水池、管路、隔爆设施。压风自救系统的相关内容。5.5 安全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分析本矿存在的主要安全危害,提出相应的主要预防措施。同时,还要向生产和建设单位提出:根据具体情况和问题、依据有关规定、对方案提出的预防措施进行补充完善、进一步采取措施的要求。6. 煤炭洗选加工方案根据煤质特征、可选性等,分析确定煤炭洗选、加工或其他处理方案。7. 环境保护7.1 矿山环境地质7.2 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简述水污染、大气污染、废渣、工业噪声等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7.3 矿井开发引起的环境变化简述地表形态变化及影响,废渣排放及其影响。7.4 控制污染的初步方案简述大气污染防治、污废水处理、废渣处理、噪声控制措施、绿化美化等控制污染的初步方案。7.5 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简述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措施。8 技术经济简要评价8.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8.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2.1 投资估算(1)估算依据(2)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总额(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总额+铺底流动资金)。(3)流动资金(4)项目总资金(建设投资总额+流动资金)8.2.2 资金筹措项目资金来源渠道,长期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贷款利率()。初步拟定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工期。并以此确定资金的使用及筹措。8.3 成本及费用估算8.3.1 估算依据(1)项目需要的各种辅料、燃料等取价(2)工人工资及福利费(3)矿山维简费(4)折旧费(5)修理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