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活动课的探索与实施.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活动课的探索与实施.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活动课的探索与实施.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活动课的探索与实施.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活动课的探索与实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活动课的探索与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可行性,适应不同学校的教学条件。”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它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少数专业美术家。因此,真正理解美术活动课的意义,掌握美术活动课的基本特征,转变教育观念,是教好美术活动课的先决条件。一、开展美术活动课的意义美术活动课是高中美术课程自选模块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新课程内容。其多样性和弹性给了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广阔的开拓空间。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学校的设备条件、学生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活动课的基本特征表明,它与美术课堂教学相比,无论是在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均有着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它也不同等于过去的课外美术活动,而是在连贯性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通过开展美术活动课,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进行美术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意活动,探索表现技巧,学会分析评价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社会多元化。二、美术活动课的基本特征(一)活动性。“以活动促发展”是美术活动课的精髓及其高度概括,也是美术活动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的切入点,因而美术活动课首要的就是要强调并突出美术的活动性。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觉得轻松自如、学习快乐,使其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得到自由的发挥,同时,美术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使它可以适应众多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特长或升学、就业等的不同需求。(二)开放性。美术活动课的开放性,是指构成美术活动课的各要素及其实施过程都呈非封闭状态,并集中体现为活动内容的开放,活动时间的开放,活动空间的开放以及师生关系的开放。活动内容的开放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老一套单调枯燥的基本功练习,而是可以选择诸如美术鉴赏、写字作画、陶艺泥塑、木雕竹刻、盆景插花、剪纸刺绣等包含有游艺类、特长类的美术情趣性活动,还可以参观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参加书画讲座、参加书画比赛等活动。同时,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美术兴趣、爱好、特长或自己的美术专业类升学理想、就业方向,按自己的美术学习需要、学习速度与计划,适时地参与美术活动的时间,这就是活动时间的开放。而相应的活动地点可以是教室、校园乃至社会,这就是活动空间的开放。(三)自主性。美术活动课从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结果等方面都体现出学生地位的自主性或他们的“自治自由”;换句话说,自主性学习中不只是老师规定的任务,也不需要老师的监视,而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对自己进行激励和监控,在学习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高效。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对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感到好奇,感到充满挑战性。当然,难度太高的任务也是不行的。还有很快能得到反馈、看到成果的活动也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三、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上好美术活动课的关键(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美术教师在上课时,总是过分强调课堂结构,一般采用固定的技能传授结构模式,平淡导入教师演示学生临摹教师评价作品几个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程的各个部分限定的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对绘画技能部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长时间的固定模式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他们感到美术的专业性很强,非常难且很枯燥,使他们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高中美术活动课的特点,改变独占讲台满堂灌的做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局面,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享经验的过程,真正将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二)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组织者等角色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多研究、多讨论、多交流,甚至是有机会时多合作,只有如此,教师这个组织者、促进者才能在新课改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才可能促进学生转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不可代庖。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使参与的面更宽;参与的程度更高。(三)教师要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学习方式。要注意各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力求有效,要确定恰当的提供学生探究的问题。一节课之中,问题不宜过多、过泛、过浅、过深;问题的指向性要求比较单一,否则泛泛而探,探而无效。探究问题的确定可先由学生质疑,然后进行选择,也可由教师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讨。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一)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实用性。在高中美术活动课过程中设计了系列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将美术的作用融会贯通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学科的密切关系。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课堂教学模式与趣味性相结合。科学证明一个人如果有兴趣做某件事,他身心一旦受到激发,大脑及身体的诸多器官就积极活动起来,做事效率就高。素质教育面很广、特别是对教艺术课目来说,只有当学生的兴趣受到激发情况下,才有可能使更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培养,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热情,才会主动,积极参与。因此,我在设计高中美术活动课时,注重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行美术教学的一些尝试,使课堂教学与趣味性相结合。(三)课堂教学模式与自我价值的体现。美术活动课从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结果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学生自我价值,每一环节学习,每一个活动,都会让学生出作品、出成果,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审美主体应有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提高学生的效能感。五、探索评价机制,促进活动课的实施新课程高中美术活动课的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能以机械的、单一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更不能以简单的分数来论成败,要重视学生的表现和成长经历,重视美的体验和美的创造。要建立活动课的评价体系,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活动记录。评价并非是一次性的、可完成的任务,而是对每个学生在相当时期内成长、发展进行追踪的过程。活动记录即对学生的活动课行为作叙事式的描述,特别是课外的实践、准备和综合性探索活动,建立具体的活动档案,作为评价的一个指标。二是代表作展览。大多数专业艺术家都有代表作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集中体现了其艺术才能和艺术造诣。我们在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