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其它相关论文-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①.doc_第1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①.doc_第2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①.doc_第3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①.doc_第4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探建设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追寻已久的目标,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西方国家近代化以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努力建立这一制度的发展中国家发现,西方国家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本国的国情。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实践中的弊端也日益显露,西方学者正致力于如何继续推进这项制度的反思。人们已普遍意识到: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和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应当选择不同的社会保障发展道路。众多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社会早已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保障和稳定机制,这一机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发展、完善,对延长传统社会的“寿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时处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明清时期,是社会经济急剧变革、社会矛盾充分暴露的时期,却也是传统统治秩序长期维持的时期,这样的历史时期无疑为我们考察传统时代的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范型”。本文欲以明清时期为例,对传统社会保障机制的特点和起作用的方式进行探讨,以期对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传统时代中西不同的社会保障道路社会保障主要以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及失业、贫困等社会现象的缓解为主要内容,这些问题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面对的。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方式体现了各国社会保障的特点,其中政府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政府介入的程度、方式是社会保障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分水岭。在中西漫长的历史中都可以找到政府较早介入各项社会保障事务的记载,但中西社会保障却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运行轨迹:首先,从社会保障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方式来看,中国和西方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中国很早就强调了政府对社会弱者的责任。在早期儒家传统中就已经有了“政府应是社会福利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提供者的想法”,所谓“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责令官司收养,可谓仁政矣”。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均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天地之大无弃物,王政之大无弃民”是历代统治者所标榜的“仁政”原则。不管在实践中做得如何,历代统治者都自觉地将救助社会弱者作为自己应有的责任,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时代的国家一直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结构方式,国家和政府视臣民为“子民”,老百姓视政府官员为“父母”,“父母”对“子民”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全盘负责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样的观念和国家结构都是西方国家所不曾有过的。而且,古代中国和西方在高层权力结构上还有一个为人熟知的显著区别,即作为国家和政府代表的皇权在秦至明清的中国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在理念和实践层面,均没有一个超乎其外的在国家事务中发生作用的力量,对皇权的抗衡通常只是服从前提下一种牵制或对抗。而西方国家在世俗王权之外尚有教权,教会的力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凌驾于王权之上,尤其是与社会救助相关的事务,一直是教会的责任领域。如法国从中世纪起一直由教会举办慈善事业,救济贫民。至18世纪末,教会慈善机构仍是惟一的救济机构,直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1793年宪法才正式确立了政府解除贫困的责任;瑞典的互助事业也源于中世纪的行会,以后又演变为慈善会,专办慈善救济事业,直到19世纪80年代之后,新出现的行业工会才承担起工人疾病补助和失业救济的责任。可见,在中国,国家和政府不仅很早就介入了社会保障事务,承担起以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责任,而且这种承担是一种自觉的、“责无旁贷”式的承担。而西方国家对社会保障责任的承担则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由家庭机制、互助机制、市场机制等逐步过渡为政府机制,且要经历一个由“宗教慈善事业”向“政府济贫事业”的转移过程。其次,从传统时代社会保障的内容来看,中国虽然也和西方国家一样都停留在救灾济贫、矜孤恤寡等社会救助层次上,但中国古代官方所举行的社会救助活动决非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一种随机的、临时的救助活动,而是以国家制度和政策等形式固定下来的、比较完备的被长期推行的一种社会保障活动。中国早在周代就有了“保息六政”和“荒政十二策”。所谓“保息六政”,“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所谓“荒政十二策”,“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驰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又一曰索鬼神;十又二日除盗贼。这些政策和制度基本包括了社会救助层次的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即使以现代的眼光来衡量,也算得上是比较完备的。不过周礼距今的年代毕竟过于久远,其所记载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否得以实施我们不得而知。但秦以来历代中央集权政府所实施的完备的荒政政策、汉以来积谷备荒的各项仓储制度、唐宋以降的居养制度等都是有据可考的信史。到了明清时期,各项制度和政策已臻于完善,形成了传统时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的相对完整的制度系统,包括灾害救济中的雨雪粮价奏报制度,灾情勘报制度,灾蠲制度,仓储、粥厂等备荒、赈灾制度,以工代赈政策以及对特殊群体的优抚制度,尊老敬老政策,养济制度,育婴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中大多数在两朝都是一以贯之的,是“固定的”和“经常的”。尤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时代政府对社会保障事务的介入基本上是受法律约束的,特别是到了传统晚期,官方在社会保障领域的主要活动基本纳入了法律规范的范畴。以对社会脆弱群体的救助为例,明太祖即位之初,不仅宣布了“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的原则,还将其贯穿于国家法律之中,大明律明文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官吏尅减者,以监守自盗论。”大清律中也有这一条,其律文与大明律一字不差。除了大明律和大清律外,明清两朝还颁布了大量有关社会保障的“事例”,如“尊高年”、“养幼孤”、“恤孤贫”、“收穷羁”、“安节孝”、“恤薄官”等等。过去人们常将这些事例误解为“判例”,而事实上明清“例”亦具有法规的性质,而非单纯的司法判例。据此,若将明清两朝律例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有关社会保障的“事例”、“则例”等汇聚在一起,完全可以编成一部“明清社会保障法规汇典”。可见,中国传统时代的社会保障是一种政府较早介入的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不同于西方国家历史上那种简单的救灾济贫活动。到了明清时期,从传统意义上讲,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已趋向完善。然而,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为何没有向现代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而西方国家自1601年英国伊丽沙白女王颁布济贫法开始却一步步演绎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应该从社会保障发展道路的多样化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手。简言之,中国传统社会特殊的国情特点决定了中国传统时代社会保障的特殊“性格”。中国今天基本国情的主要方面在明清时期就已显露端睨: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在宋元时已基本定型,明清时期又将多熟制的推广、复种指数的提高和耕地面积扩大等方面的潜力作了尽可能的发挥,使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传统时代的顶峰。与此相应,明清时期我国的人口增长也十分引人注目。大多数人口史家均认为,明代我国人口已达到15亿至2亿左右,而清代官方统计中的人口到道光二十年已突破了4亿,实际的人口规模可能更大。人均耕地面积下降,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恶化是该期人地关系发展的总趋势。这样的背景对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对社会保障机制的选择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从明清方志的记载可知,即使在正常年景,许多地方农民的生活也只能是勉强维持温饱的水平,所谓“竭力耕稼,仅足一岁之用”、“一岁之人不足支所出,以故输赋不能前”等等,诸如此类的记载遍及全国各府州县。江南地区是当时全国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方行先生对明清江南农民生活消费中粮食、副食、衣服、居屋、燃料等项消费内容作了定量的估算,结果发现,若严格套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恩格尔定律”,这项估测所表达的生活水平至多只能归结到“绝对贫困型”一类中去。方行先生认为,恩格尔系数不能直接套用于中国甚至西方传统社会,为此他比较客观地将清代江南农民的生活水平归结为“温饱型消费水平”,有时是一种“较优的温饱型消费水平”。这是对中国传统时代普通民众较高生活水平的准确界定。可见,即使较乐观地评判,明清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较低的。正常人户的生活水平如此,社会保障对象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可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