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第一章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ppt_第1页
中外教育史第一章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ppt_第2页
中外教育史第一章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ppt_第3页
中外教育史第一章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ppt_第4页
中外教育史第一章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从非形式化教育向 形式化教育的转变,第一节 关于远古时期的非形式化教育,一、关于教育 什么是教育? 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谁进行教育? 怎么进行教育? 教了什么? 教谁? 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受教育者,二、关于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一)生物起源论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1831-1902)首倡,他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人类产生以前,已在动物界存在。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生物竞争的存在是产生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小的动物。按照他的看法,人类只是在继承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没有不同。,(二)心理起源论 美国学者孟禄 (1869-1947)从他的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在他所著的教育史(1925)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 “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三)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世纪40 -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这种教育起源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三、教育的发展过程 (一)原始教育非形式化教育 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 教育性质儿童公育 教育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 教育内容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内容: 生产劳动的教育:石器、取火、狩猎、农业种植 生活习俗的教育:氏族长指挥、尊老爱幼 原始宗教的教育:祭太阳、动物、鬼魂、祖先 原始艺术的教育:舞蹈 体格和军事的教育:部落间的战争,(二)古代教育 是学校教育从萌芽、产生到缓慢发展的阶段。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 (三)现代教育 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第二节 早期的学校 一、古代埃及 公元前2500年左右产生了学校,有以下几种类型: 宫廷学校 对象王子或高级官吏子弟 目的培养高级文武官吏, 寺庙学校 培养一般官吏、僧职人员,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员。收取高昂的学费。 文士学校 对象想成为政府官吏或寺庙僧职人员的奴隶主子弟,二、古代印度 (一)婆罗门教的教育 家庭教育:吠陀经 古儒学校:教师为婆罗门种姓的人 (二)佛教的寺院教育 宣扬“众生平等”,教育对象不受种姓制度限制,第三节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 一、学校的萌芽夏朝 教育目的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 内容军事训练、宗教教育、人伦道德教育,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初建殷商 (一)学校机构:庠、序、学、瞽宗 (二)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宗教迷信,把本族祖先作为至高无上的神,尊神、孝祖。以“孝”为中心内容。通过学习先王典册以学习统治经验 军事教育:射箭、驾驭车马 礼乐教育:礼仪、音乐 书数教育:阅读和书写、数量计算,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西周 (一)学校: 国学 小学:学习奴隶主贵族必须掌握的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等。 大学:学习礼乐、射御 是贵族子弟学习、集会、练武等的场所,充分体现了奴隶社会教育的政教合一。,乡学 德、行、艺 定期进行考核和推荐,择优选送国学 (二)教育的基本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各种礼节。 乐:包括乐器、诗歌、舞蹈等。 射:射箭技术 御:驾驭车马 书:识字、习字 数:一般计算能力,第四节 古希腊时期的教育 一、斯巴达的教育 斯巴达人口:农业贵族(斯巴达人)、半自由、无充分权利的居民(皮里阿西人)、奴隶(希洛人) 教育目的:培养爱国勇敢的武士 7-18岁男童进入国家公育机关,接受军事体育训练,内容为“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此外还有赛球和作战游戏。 18岁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20岁成为武士开始服役;30岁成为正式公民,女子也接受体育和军事教育, 目的有二:生育健壮的儿童;战争发生、男子出征时,负责看守城市。 斯巴达教育特点:1、国家重视教育,对教育进行严密的组织;2、注重军事体育;3、国家注意妇女教育,二、雅典的教育:和谐 沸腾的政治生活、相当高的经济水平、东方各国的频繁往来和高度的文化发展雅典教育改变了它以前本质上的军事性质,公民的生活和文化成为主导。 目的:为统治阶级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人才(政治家和商人)。 男童7岁后进入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接受德、智、美的教育。13、14岁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五项竞技等。18岁入伍为士官生。,第五节 古罗马时期的教育 罗马历史:王政时期、共和政体时期、帝国时期 一、共和政体时期的教育 1、小学:文字教育 2、中学:(文法学校)有希腊文法学校和拉丁文法学校,学习文法、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