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产企业常用名词与生产经营指标统计解释_第1页
矿山生产企业常用名词与生产经营指标统计解释_第2页
矿山生产企业常用名词与生产经营指标统计解释_第3页
矿山生产企业常用名词与生产经营指标统计解释_第4页
矿山生产企业常用名词与生产经营指标统计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金矿山生产企业常用名词与生产经营指标统计解释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201010黄金矿山采矿常用名词解释 (一)岩石、矿石、废石、脉石、围岩 (1)岩石:是指构成地壳岩石圈的物质。 (2)矿石:是指在现代技术水平下,能加以提炼和应用,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矿物集合体。 (3)废石:已采下的不含矿的围岩和夹石的通称。 (4)脉石:矿床生成过程中,常与其它没有工业价值的岩石或矿物拌生在一起,此种岩脉的通称。 (5)围岩:矿床周围的岩石叫围岩,一般指矿床的上盘和下盘的岩石。 (二)矿体、矿床、工业矿床 (1)矿体:在各种地质作用下,产生在岩石中,并且有一定的形状和产状的有用矿物的集合体。 (2)矿床:是指一个矿体或数个生成在一起的相邻矿体的总称。 (3)工业矿床:根据矿山的地理、地质和经济条件,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矿床叫工业矿床。 (三)产状 是指矿床在地下空间的产出形态。黄金矿床的产状根据其形状、厚度、倾角来确定。其分类如下: (1)按矿床形状可分为:层状、脉状、块状等。 (2)按矿床厚度可分为: 1)极薄的厚度为0.8m以下 2)薄的厚度为0.82m 3)中厚的厚度为25m 4)厚的厚度为520m 5)极厚的厚度大于20m (3)按矿床的倾斜角度可分为: 1)水平的倾角一般小于5 2)缓倾针的倾角为530 3)倾斜的倾角为3060 4)急倾斜的倾角为6090 (四)地质储量 地质储量是指经过地质勘探手段,查明埋藏地下的资源数量。根据矿床勘探和研究程度,岩金矿床地质储量目前分为A、B、C、D四级。其中A、B、C三级称工业储量,D级称远景储量。根据国家新的标准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十六种类型。详细请见表52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表查明矿产储量预测的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经济的可采储量(111)基础储量(111B)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1)基础储量(121B)基础储量(122B)边经济的基础储量(2M11)基础储量(2M12)基础储量(2M22)次边经济的资源量(2S11)资源量(2S21)资源量(2S22)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资源量(332)资源量(333)资源量(334)?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第一位属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经济的,2S=次边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第二位数表示可性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三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矿量.矿产资源储量的基本概念1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储量数据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 2基础储量:是指查明的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3资源量:是指查明的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的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二)新分类标准中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经济意义的含义 1地质可靠程度 地质可靠程度反映了矿产勘查阶段工作成果的不同精度。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四种。 1)预测的:是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储量数据。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2)推断的: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多,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数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 3)控制的: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等所得到的矿产资源储量。这部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 4)探明的: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等所得到的矿产资源储量。这部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高。 2可行性评价 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1)概略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定投资机会。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内蕴经济意义。 2)预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进行这类研究,通常应有详查或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当投资者为选择拟建项B丽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择适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各项参数,且论证项目尽可能齐全。 3)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其结果可以详细评价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可靠性,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所采用的成本数据精确度高,通常依据勘探所获的储量数及相应的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结果,其成本和设备报价所需各项参数是当时的市场价格,并充分考虑了地质、工程、环境、法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3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对地质可靠程度不同的查明矿产资源,经过不阶段的可行性评价,按照评价当时经济上的合理性可以划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1)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它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2)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3)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 4)内蕴经济的: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由于不确定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另外尚有“?”属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无法确定其经济意义。 (三)矿产资源储量的类型及编码 依据矿产资源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经济意义,将矿产资源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三大类16种类型。 1编码 新的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编码(111334)共16种分类,其中第一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代表经济的;2M代表边际经济的;2s代表次边际经济的;3代表内蕴经济的;第二位数表不司行性评价阶段:1代表可行性研究;2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代表概略研究;第三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代表探明的;2代表控制的;3代表推断的;4代表预测的。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编码后加英文字母“b”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2类型 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16种类型。 1)储量有3种类型 可采储量(11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的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及可行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预可采储量(121):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结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预可采储量(122):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三维空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司利用同类型矿产的试验成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计算的可采储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2)基础储量有6种类型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11所述,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21所述,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及经济意义的分类同122所述,与其唯一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2M11):是指在达到的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连续性,有相应的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当技术、经济等条件改善后才可变成经济的。这部分基础储量可以是覆盖全勘探区的,也可以是勘探区中的一部分,在可采储量周围或在其间分布。计算的基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2M21):是指在达到的勘探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肯定了矿体连续性,有相应的加工选冶试验成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当技术、经济等条件改善后才可变成经济的。这部分基础储量可以是覆盖全勘探区的,也可以是勘探区中的一部分,在可采储量周围或在其间分布。计算的基础储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是指在达到的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才可变成经济的。其分布特征类似于2M11,计算的基础储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3)资源量:有7种类型 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2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2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但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见可行性研究,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一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是指在勘查工作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但未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计算的,其可信度低。可行性评价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预测的资源量(334)?: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航空、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异常或极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有矿化潜力的地区,并和已知矿床地类比而估计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不确定。 (五)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 是指在现代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矿床达到工业利用的综合标准。它是储量计算必不可少的依据,也是经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确定可采范围和指导开采工作的重要依据。工业指标一般为矿区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边界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和米克值等。 (六)三级矿量(又叫生产矿量) 在矿床开采过程中按巷道掘进的程度及采矿准备程度,分别圈定的可采储量,叫做生产矿量。生产矿量分为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备采矿量三个级别(露天矿的采准矿量与备采矿量是一致的),故又称为三级矿量。露天矿山和砂金矿山一般采用二级矿量,即开拓矿量和备采矿量。 (七)开拓与矿山系统为形成完整的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需要开掘竖井、通风井、运输等巷道,使矿床与地表联通,这种开掘工作叫开拓。矿山系统包括提升、运输、供电、供水、压气、通风、排水、充填等系统。 (八)矿块、矿房、矿柱 (1)为了便于回采,用平巷、天井等把矿床分割成的块段叫矿块(即采场). (2)采场内除掉所留矿柱部分,称为矿房。 (3)为保护人员安全和巷道的完整,留下一定数量的矿体叫矿柱。矿柱分永久矿柱和临时矿柱两种。矿柱按其所在位置及用途不同可分为: 1)顶柱:是从上部中段的巷道底板以下到采矿场的采掘线为止,这一段所留下的矿柱叫顶柱。 2)底柱:是从运输平巷以上到采矿场的拉底层为止,这一段所留下的矿柱叫底柱。 3)场内矿柱:采矿场内保留的规则和不规则的永久或临时矿柱。 (九)竖井、盲竖井、斜井、盲斜井、平硐、主平硐、石门 (1)井筒垂直下推的叫竖井。未贯通地面的竖井叫盲竖井。 (2)井筒倾斜下掘的叫斜井。未贯通地表的斜井叫盲斜井。 (3)从地表与矿床联通的水平巷道称为平硐。主平硐是指主要运输巷道。 (4)凡在岩石内开凿的与竖井、斜井连通的水平巷道,总称为石门。 (十)主井、副井 为担负矿山(坑口)主要提升矿石任务的竖、斜井叫主井。以提升人员、材料、废石为主的叫副井。 (十一)溜矿井、天井、底盘天井 溜矿井是将上部中段的矿石利用自重放到下部运输巷道所经过的井筒。 (2)天井是两个中段之间的巷道(倾斜或垂直的巷道)。它可把矿床分成块段(矿块),同时作为工作人员进入采场(采区)以及作为供风、供水、供电、运输材料、通入新鲜空气等的通道。 (3)掘在矿床下盘的天井叫底盘天井(底盘又称下盘)。 (十二)联络道:联络道是供人员从天井进入回采工作面的巷道,又叫人行道。 (十三)放矿漏斗、喇叭口、漏斗颈 从运输平巷到采场的拉底层所开掘的垂直或倾斜的小井,起放矿作用。 把小井的上半部扩大,形如喇叭口,叫喇叭口;漏斗的下半部叫漏斗颈,统称放矿漏斗。 (十四)格筛巷道、电耙巷道 (1)为了避免大块堵塞放矿漏斗,便于在放矿过程中对大块进行二次破碎而开掘的按有格筛的巷道叫格筛巷道。 (2)在采场内为使用电耙而开凿的巷道叫电耙巷道。 (十五)采空区处理(空场处理) 矿体中因开采而形成采空区,为了防止地表陷落,消除生产隐患,确保坑内作业人员安全,需及时地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的各种措施(如充填或放顶封闭等),这些处理工作谓之采空区处理。 (十六)掘进量 坑内开采时,在采矿进行以前所开掘的各种井巷和硐室的数量叫掘进量。它是计算掘进效率、采掘比、掘进单位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掘进量按工程性质不同,分为地质探矿、生产探矿、生产开拓、采矿准备、切割巷道等五部分,这五部分相加之和即等于总的掘进量。 (1)地质探矿:对生产矿山是指为增加新的金矿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并为进一步查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而在生产矿区内部及其外围所进行的地质探矿工程。 地质探矿工程包括:勘探竖井和斜井;探矿天井和地井;沿脉和穿脉巷道;坑下地质勘探钻机窝及上述工程的附属工程。 (2)生产开拓:是指生产矿山为维持简单再生产形成完整的开拓系统所掘进的提升、通风、排水、充填、供水、供电、供风、机修、运输干线等系统的各种井巷、硐室工程。它包括:竖井、斜井和主平硐;从竖、斜井通往矿体的石门;开拓矿体或平行矿脉的沿脉和穿脉的通风、排水、干线运输等巷道;主要溜矿井、井底车场及绕道;各种硐室等。 (3)生产探矿:是指矿山在移交生产后,在地质探矿的基础上为满足开采和继续开拓延伸的需要,进一步探明或确定矿体形状和质量特征以及储量升级所开掘的各种巷道工程。它包括:沿脉和穿脉探矿巷道;探矿天井、地井及天井副穿和沿脉巷道;生产探矿钻窝及上述工程之附属工程。 (4)采矿准备:是指在完成开拓工程的基础上,为了获得采准矿量,按照规定的采矿方法,为采矿做准备工作而开掘的各种井巷工程。它包括:采矿场两翼或一翼天井;采场底部开掘的沿脉和穿脉运输巷道;采场人行、通风、充填天井及其通往采场的主要运输平巷、安全出口等联络道;电耙巷道、格筛巷道、电耙硐室及放矿溜井;开拓缓倾斜矿体时的底盘天井、放矿溜井、分支溜井、耙矿井和人行道等;采用小中段空场法时的分段沿脉巷道。 (5)切割巷道:是指在完成采准工程基础上,为获得备采矿量所完成的切割工程中的巷道掘进工程。它包括:采矿场放矿漏斗及漏斗颈、采场拉底巷道及切割天井;采用深孔凿岩的硐室及装药硐室;采用小中段空场法的分段穿脉巷道。 (十七)采矿量 是指从采场工作爆破(或冲采、挖掘)下来的包括不能分采而连带崩落的围岩(或表土)在内的矿石量。它是计算采矿效率、贫化率、回采率、采掘(剥)比、采矿单位成本等指标的基础。坑内开采采矿量由矿房采矿量、矿柱采矿量、切割采矿量、残矿采矿量四部分组成,四部分之和等于坑内采矿量。 (十八)采掘(剥)总量 是指矿山采掘(剥)作业的工作总量。它是核算矿山作业量的综合指标,同对也是计算其它各项指标的基础。 坑内开采:采掘总量=采矿量+掘进量+其它采掘量 (十九)出矿量 是指从井下(坑内)或露天采场运至选厂或指定地点的实际矿石数量。 (二十)采矿强度 它是采矿场单位面积产量,指坑内开采平均每平方米采场面积在一个月或一年内年采下的矿房采矿量。它是反映采矿技术管理水平和采场面积利用的指标。 (二十一)采掘比 采掘比(万吨采掘比)是指坑内开采的矿山,每采一万吨矿石所做的掘进工程量。它是反映矿山采矿与掘进作业比例关系的指标。合理的采掘比是保证矿山正常持续生产的重要条件。 (二十二)采矿损失、损失率,矿石贫化、贫化率 (1)矿石开采损失:是指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部分工业矿石的丢失,即某些矿量未能采下或已采下未能被利用的这部分矿石,叫做损失。 (2)损失率是指工业矿石(或金属含量)丢失的程度,即损失矿石量或金属量占该采场或采场区段内矿石储量或金属量的百分比。 (3)矿石贫化是指开采过程中由于矿体上下盘围岩或夹石的混入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使采出矿石品位降低,叫做贫化。 (4)矿石贫化率是指工业矿石品位降低的程度,以百分数表示,叫做贫化率。 (5)损失又可分为: 1)开采损失:在开采过程中与采矿方法、落矿和放矿作业质量有关的矿石损失。其中又分为: 未采下损失回采范围内未能采下和不能回收的残矿和各种矿柱的矿石损失。 采下损失已落矿但未能放出或运出采场的矿石损失。 2)非开采损失:与开采方法及开采条件无关的矿石损失,主要包括因地质、水文、开采技术、安全条件等不能开采的矿石损失或因保护地表和地下工程的永久保安矿柱损失。 (6)贫化又可分为: 1)不可避免贫化:是指采矿设计允许采下的围岩或夹石而造成的贫化,或称设计贫化。 2)可避免贫化:是指采矿设计不允许采下或混入的围岩夹石及人为的废石混入造成的贫化。 (7)贫化按生产阶段,也可分为: 1)采下贫化:即回采时造成的矿石贫化或称一次贫化。 2)放矿贫化;因放矿时造成的矿石贫化或称二次贫化。黄金矿山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1)出矿品位(g/t) 计算公式: 出矿品位=出矿量中含金属量(g)/出矿量(t)计算说明 (1)出矿品位一般以坑口取样化验为准,如无手选作业时也可以选矿厂入选品位为准。如果选厂同时处理外单位的矿石或者有外购矿石时,应以处理自产矿石的品位为准。 (2)出矿量应与矿山作业量中的出矿量数字一致。 (3)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时,应按选厂回收率的口径分别计算。 (2)采矿损失率(%) 损失率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计算方法。 1、直接法:凡采矿以后地测人员能够进入采场进行工作的矿山(如采用浅孔留矿法、全面法、充填法的矿山及露天矿山),应采用直接法计算采矿损失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按矿石量计算: 采矿损失率=区域矿石损失量(t)/区域地质储量(t)*100% 按金属量计算:采矿损失率区域矿石损失所含金属量(g/kg)/ 区域地质储量所含金属量(t)*100%计算说明: (1)采矿损失是指从矿房、矿柱开采时起至放矿结束为止,全过程中的损失,包括采下的矿石损失量、未采下矿石损失量和非开采损失量。 (2)矿房或矿柱的实际地质储量,是指在原提交的地质储量基础上,经过在开采过程中进一步进行实际测量编录重新计算的储量。 (3)对露天开采所采下的矿石和混入的围岩(表土)量,如果采用直接法计算,同样应采用地质编录和测量采剥边界的作图法来确定。 2、间接法:凡采用阶段和分段崩落法的矿山,采矿后地测人员难以进入采场进行工作时,应采用间接法计算损失率。计算公式; 采矿损失率 =1- (3)矿石贫化率(%) 根据采矿方法的不同,可分别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来计算。 1、直接法:凡地测人员可进入采场内进行工作的矿山(如采用浅孔留矿法、全面法、房柱法、充填、支柱法采矿的矿山和露天开采的矿山),应采用直接法计算贫化率。计算公式: 贫化率计算说明: (1)采用直接法计算的贫化率,是指采矿过程的贫化,不包括放矿过程的贫化,应按月进行计算。 (2)来下的矿石量是指采下的矿石储量,不包括围岩(表土)量。 (3)薄矿脉矿山,还应计算可避免贫化率,其计算公式为 可避免贫化率 式中采下的原矿量包括连带崩落下来的废石(表土)量。此贫化率通过加强管理和改进采矿方法是可能避免的贫化。但有些情况造成贫化则应视为不可避免贫化。 2、间接法:凡采用阶段(空场)法、中段(空场)法、分段或阶段崩落法的矿山,采矿后地测人员难以进入采场进行工作,应采用间接法计算贫化率。其计算公式为: 贫化率 在围岩含有金属时,其贫化率计算公式为: 贫化率= 采用间接法计算的贫化率,包括采矿和放矿全部过程的贫化率,应在矿房、矿柱或采场采矿及放矿全部结束后的当月进行计算。 贫化率又分一次贫化和二次贫化,其计算公式为: 一次贫化率 或: 一次贫化率 二次贫化率 式中子顶是指出矿过程中采场的顶盘、两帮围岩的塌落或充填料的混入量。 式中母顶是指采场出来的矿石和混采下的围岩及出矿过程中混入的废石量。 (4)采掘比(m/万t) 计算公式 采掘比 式中采矿量、掘进量的数字应与矿山作业量中的数一致。 (5)凿岩机台班效率 计算公式: 采矿台班效率(t/台班) 掘进台班效率(m或m3/台班) 计算说明: (1)式中子项不包括手采和手掘作业量及外包工程完成的作业量。采矿量不包括因采场岩盘不稳固而自然崩落下来的矿石量。 (2)一台凿岩机在一个工作班内只要开动了,不论开动时问长短,均按一个台班计算。 (3)两台凿岩机由一个凿老机组在一个班内交替开动使用,只按一个台班计算;如在一个凿岩机组同时开动两台,则不论开动时间长短,均按两个台班计算。 (4)凡是为采场内进行二次破碎的台班及单独为掘进进行次品修理和废品返工的台班,应分别进入采矿和掘进总台班中。但采矿结束后,在采场内进行二次破碎以及采用深孔崩矿、在放矿过程中所耗用的二次破碎台班不应参加计算。 (5)采用深孔采矿由于凿岩与放炮时间间隔较长,如当月未放炮,在计算台班效率时,这部分台班可暂保留,待放炮后一并计算。 (6)掌子面工班效率 计算公式: 采矿掌子工工班效率(t/工班) 掘进掌子工工班效率(m或m3/工班) 计算说明: (1)机掘(采)和手掘(采)应分别计算掌子工工班效率。 (2)采矿量、掘进量应分别与矿山作业量中的数字一致,如有外包工段所完成的作业量应扣除。 (3)采矿掌子工是指直接为采矿作业服务的全部工人。浅孔和深孔采矿包括的具体工种分别规定如下: 1)浅孔采矿包括:凿岩工、凿岩助手(包括二次破碎凿岩工)、爆破工(包括二次破碎爆破工)、平场工、支柱工、松石工、电耙工(指第一次放矿漏斗上的电耙工)及采场搬运工。 2)深孔采矿包括:凿岩工、凿岩助手、爆破工(指参加装药的全部工人)、平场工以及其他为深孔采矿做准备的工人。 采场结束后的采场进行二次破碎的工人,以及在放矿过程中的电耙工、二次破碎凿岩工、爆破工等工种均不包括在掌子工内,同时也不包括非固定在采场工作的临时道工、管路工、机修工。 采用充填法、方框支柱充填法和全面法,在采场内铺设假底和做临时性支护的工人,以及其他充填工作服务的工人,应包括在掌子工内。但开采充填科和采场外部搬运充填料,及在采场内砌永久性矿柱和支护工作的工人,则不包括在掌子工内。 (4)掘进掌子工是指直接为掘进服务的全部工人,包括凿岩工、凿岩助手、爆破工、装岩工、运搬工、松石工、电耙工、支柱工、放毛工(指天井和电耙道作业面的斗下放碴工)、卷扬工(指为打吊罐天井服务的卷扬工)等工种的工人,以及固定在班组中的机修工、管道工和不脱产的组(队)长。 (5)深孔采矿,由于打眼与放炮的间隔较长,如当月只打眼或做准备工作未放炮,在计算效率时,这部分掌子工班应暂时保留,待爆破后一并计算掌子工效。 (6)为巷道做永久性支护及专门派去清理干线水沟、片帮、除尘、运送材料等不体现作业量的工班不作为掌子工班计算;但处理残眼、返修、补炮的工班应计入掌子工班内。 (7)据进工程中,不合格品巷道和待修品巷道所消耗的工班均应列入发生当月的工班数中,不准保留。 (8)如一个掌子工在一个工班内,在不同作业地点和工种进行作业,这个工班须按其所在不同作业地点和工种工作时间的长短分别摊到各该作业的工班中去。 (7)采矿强度(采矿场单位面积产量) 计算公式: 采矿强度(t/m2月或年) 计算说明: (1)子项应与矿山作业量中的矿房采矿量数一致。 (2)各采场面积是指已进行回采的采场面积。不论这些采场当月是否采矿,其面积都应参加计算。但不应包括没有开始采矿的备用采场的面积。 (3)各采场面积应按不同采矿方法分别进行计算。凡是沿矿体垂直方向推进的,如长壁法,按采幅真厚度与采场工作面长度乘积计算。凡中段分层采矿的,如留矿法、充填法、无底柱崩落法等均按中段(或矿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即矿房长度乘宽度。 (8)电铲(柴油铲)综合效率 计算公式: 电铲(柴油铲)综合效率(t或m3/m3台班) 计算说明: 铲矿岩量是指所铲装的矿量或剥离的表土岩量。作业台班的计算,在一个工作班内,只要电铲(柴油机)出动了,不论工作时间长短均作为一个台班计算。 (9)电铲(柴油铲)作业率 计算公式: 电铲(柴油铲)作业率 计算说明 (1)日历总台时数指在册设备总台数减去所封存设备台数乘以日历小时数。 (2)如果有租(借)用的设备也应参加计算。 (10)汽车综合效率 计算公式: 汽车综合效率(tkm/t台班) 计算说明: (1)总运输量是指实际工作的各台汽车的运输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之和。 (2)只要汽车到达作业地点工作,不论其工作时间长短、工作量大小,均作为一个台班计算。 (3)参加计算效率的汽车是指直接为露天矿生产服务的汽车,不包括为生活及其他用途服务的汽车。生产租(借)用车应参加计算。 (11)汽车出车率 汽车出车率 计算说明: (1)出车台班是指各作业地点汽车台班之和。凡到达作业地点的汽车,不论其工作时间长短、工作量大小,均作为一个台班计算。 (2)在册汽车是指为生产服务的,不包括其他方面用汽车。在册汽车日历总台班,应以报告期汽车总数减去封存借出数乘以日历天数,再乘班次数求得。 (12)采矿实物劳动生产率 计算公式: 采矿全员劳动生产率(t/人) 采矿车间全员劳动生产率(t/人) 采矿工人劳动生产率(t/人) 计算说明 (1)采掘(剥)总量,应与矿山作业量中的采掘(剥)总量一致。如有外包工程,其完成的工程应扣除,以自行完成的作业量为准。 (2)采矿实物劳动生产率可分别按月、季、年计算。 (3)地下矿及露天矿开采由于作业环境及方法不同应分别计算其劳动生产率。 (4)采矿全部职工人数,独立采矿的矿山是指整个企业的全部职工人数,采、选、冶综合生产的矿山企业应分摊企业机关的管理人员、服务部门人员及辅助和附属生产部门的人员。 (5)采矿车间(坑口)职工平均人数,包括车间(坑口)全部管理服务人员及直接为采掘(剥)工作服务的辅助人员。 (6)采矿工人是指直接从事采掘(剥)作业和直接为采掘(剥)服务的全部人员(包括学徒工)。井下开采的矿山划分井下工人,一般以井口为界限,凡在井口以下从事生产活动的均为井下工人。如果工人工作地点不固定,有时在地面,有时在井下,则应视其主要或经常工作地点来确定是否为井下工人。 (13)采矿、掘进(剥离)物料消耗 计算公式: 采掘(剥)综合单位物料消耗量 采矿单位物料消耗量 掘进量单位物料消耗量 剥离量单住物料消耗量 计算说明: (1)矿山采掘(剥)物料消耗指标的主要物料名称与计算单位如下: 炸药(公斤)、木材(米3)、钎子钢(公斤)、合金片(公斤)、雷管(个)、导火线(米)、导爆索(米)、电力(千瓦时)、柴(汽)油(公斤)、轮胎(条)。 (2)式中母项应与矿山作业时的数字一致,处理返修工程消耗的物料应计入所发生的当期物料消耗中。 (3)深孔采矿作业,如报告期只打眼未放炮,放炮前所消耗的材料量,应予保留,等爆破后一并计算。 (4)木材消耗应按原木体积进行计算;耗用的是方木或板材都应折成原木体积,以便统一计算口径。 (5)各种物科消耗量是指生产过程的实际消耗量,不包括库损。物料消耗量不准以领量代替消耗量,应根据生产消耗原始记录进行计算。(14)处理原矿含金量(克) 处理原矿品位(克/吨)处理原矿含金量(克) / 处理原矿量(吨) (15)精矿品位: 是指平均每吨精矿中的含金量,它是反映精矿质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精矿品位(克/吨)精矿含金量(克) / 精矿数量(吨)(16)精矿产率:是指产出的精矿量占原矿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选矿厂质量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精矿产率()精矿数量(吨) /原矿数量(吨) 100 (17)尾矿品位是指选矿厂排弃的尾矿中,平均每吨尾矿中的含金量。它是反映在选矿过程中金属损失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尾矿品位(克/吨) 尾矿含金量(克)/尾矿数量(吨) 尾矿量(吨)处理原矿量(吨)精矿量(吨) (18)选矿回收率 是指采用各种选矿方法获得的最终产品含金量占处理原矿含金 量的百分比。按理论和实际回收率两种方法计算。 选矿理论回收率()精矿品位(原矿品位尾矿品位)/(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 )100=理论回收的金属量(克) /处理原矿金属量(克)100 选矿实际回收率() 金精矿含金量(克)/原矿含金量(克)100 (19)浸出率 是指经浸出作业已溶解金的金属量占氰原矿金属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浸出率已溶解金的金属量(克)/氰原矿金属量(克)100 洗涤率=( 氰原矿金属量(克)浸渣金属量(克) )/氰原矿金属量(克)100 是指贵液中含金量占浸出溶解金的金属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洗涤率()= 贵液含金量(克) / 浸出已溶金的金属量(克)100 置换率=( 氰原矿金属量(克)浸渣金属量(克) 排液金属量(克) )/( 氰原矿金属量(克)浸渣金属量(克) )100 是指通过置换沉淀而析出的金泥含金量占贵液含金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置换率()金泥含金量(克) /贵液含金量(克)100 氰渣含金量(克) =氰原矿含金量(克) 排液含金量(克) 外排贫液含金量(克)/( 氰原矿金属量(克)浸渣金属量(克) )100%(20)氰化回收率 是指氰化金泥含金量占氰原矿含金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氰化回收率()金泥含金量(克)/氰原矿含金量(克)100 氰渣含金量(克)=氰原矿含金量(克) 排液含金量(克) =外排贫液含金量(克) /氰原矿金属量(克)100 浸出率()洗涤率()置换率() (21)氰化金泥冶炼回收率 是指冶炼后合质金含量占氰化金泥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冶炼回收率合质金含金量(克)/金泥含金量(克)100 氰化选冶回收率 是指氰化厂最终产品合质金含金量占氰原含金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氰化冶炼回收率合质金含金量(克)/氰原含金量(克)100 氰化回收率()金泥冶炼回收率() 浸出率()洗涤率()置换率()金泥冶炼回收率 (22)选冶总回收率 是指选冶车间加工处理产出的各种最终合格产品的金属量总和与原矿金属量之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选冶厂回收率()各种最终产品金属量之和(克)/原矿金属量(克)100 (23)选矿比 是指处理原矿量与选出精矿量的比例,即每选出一吨金精矿所需要原矿石吨数,以倍数表示: 选矿比(倍)原矿处理量(吨)/精矿量(吨) (24)磨矿机利用系数 是指磨矿机每立方米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小时)内所处理的新增合格粒度矿量。计算公式为: 磨矿机利用系数最终新增合格粒度产出率()原矿处理量(吨) / ( (吨/立方米.台时) 各台磨矿机容积(立方米)作业小时数之和 ) (25)磨矿机作业率 是指磨矿机实际作业时间占日历时间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 磨矿机作业率()各磨矿机实际作业台时数之和/磨矿机日历作业台时数之和 100 (26)平均日处理量: 平均日处理量是指平均每个选矿工作日所处理的原矿量。计算公式为: 平均日处理量(吨/日)原矿处理量(吨)/ 选厂作业天数(日) 选厂作业天数应以磨矿机是否开动来确定,只要开动就算一天,而不论当天开动时间的多少。 (27)选矿车间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 是指矿山选矿全部职工在报告期内,平均每人所完成的原矿处理量。计算公式为: 选矿车间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原矿处理量(吨)/ 选冶车间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28)选矿车间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是指选矿厂平均每个工人在报告期内所完成的原矿处理量。计算公式为: 选矿车间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原矿处理量(吨)/ 选矿车间工人平均人数(人) (29)选氰物料消耗 是指在选矿、氰化过程中每处理一吨原矿石或金精矿所消耗的主要物料数量。计算公式为: 物料单耗(消耗量单位/吨)某种物料耗用总量(消耗单位)/ 原矿处理量(吨) 或某种物料耗用总量(消耗单位) /金精矿量 (30)黄金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 黄金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黄金产量黄金销售价格(含增值税)副产品产量副产品销价(不含增值税)工业性作业产值(按加工费计算,不含增值税) 如果黄金产品不免征增值税则按国家规定执行。 (31)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的报告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本年应交增值税 现价工业总产值按上面所述计算。 工业中间投入 直接材料(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的“直接材料”)制造费用(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管理费用(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折旧费生产税各种规费)销售费用(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利息支出(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净支出) 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 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本年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由销售方向购买方收取)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劳动报酬工资总额福利费劳动、待业保险费(均可从财务会计决算表中取得)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均可在财务决算表取得) 生产税营业税产品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烧油特别税土地使用税进口税 特别消费税等。 营业盈余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 设备固定资产报告期工业增加值/设备平均原值100(32)主要设备利用率 是反映报告期主要设备实际使用情况的指标。 主要设备利用率(%)( 主要设备日历台时主要设备修理和故障停机台时 )/主要设备日历台时100% (33)主要设备完好率 主要设备完好率()主要设备完好台数/主要设备总台数100 (34)主要设备故障率 主要设备故障率()主要设备故障停机台时/主要设备日历台时100 (35)吨矿维修费 是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单位处理矿量所负担的设备维修费用的数量。 吨矿维修费(元/吨)报告期设备维修费报告期设备大修费(元)/报告期处理矿石量(吨) 100 (36)吨矿基本折旧费 是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单位处理量所负担的设备基本折旧费的数量。 吨矿基本折旧费(元/吨)报告期设备基本折旧费(元) /报告期处理矿石量(吨) (37)千人负伤率 千人负伤率()因工负伤人数/全部职工人数1000 (38)千人死亡率 千人死亡率()因工死亡人数/全部职工人数1000 (39)粉尘合格率 粉尘合格率()测定合格点数/全部测定点数100 (40)污水处理率 污水处理率()经过处理的污水量(吨)/需要处理的污水总量(吨)100 (41)企业实物全员劳动生产率 企业实物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产金量或采掘量)(千克或吨)/报告期内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42)企业价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企业价值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内生产价值量(总产值或增加值)(元)/报告期内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43)企业价值工人劳动生产率企业价值工人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价值量(总产值或增加值)(元)/报告期内全部工人平均人数(人) (44)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黄金产品单位制造成本黄金产品单位制造成本报告期企业黄金产品制造成本(元)/ 报告期企业黄金产品生产量(千克) (46)产品成本费用总额产品成本费用总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7)黄金综合单位成本费用黄金综合单位成本费用(元/千克)报告期黄金产品成本费用总额(元)/报告期黄金产品生产量(千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