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_第1页
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_第2页
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_第3页
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_第4页
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初探摘要人本主义对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案件的审理审判上,为避免法官专断造成冤假错案,很早形了对于大案、要案征求多人意见、逐级审理的审慎的审判制度;为避免上下级法官沆瀣 1 气、互相勾搭、徇情枉法,很早构成为了皇权节制下的检察监视制度;为避免以及减少冤假错案、缓以及社会矛盾,自汉代构成为了天子或者上级长官直接详审罪囚、平反冤狱的录囚制度;为确保司法公正、解除了司法腐败,很早构成为了带有显著人本主义颜色的法官归避以及责任制度。 关键词人本主义;司法制度 尊敬人的生命、正视人的人格尊严以及留神保护人与人融洽瓜葛的人本主义不然而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 1 大价值取向以及基本特点,而且是法律制度发铺的首要内在动力。这类人本主义对于中国法律制度的影响当然是断断续续、时隐时现、忽强忽弱,但由于延续时间之长、影响规模之广,因此非但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增加了绚丽的色2 / 11泽,而且确立了本身在世界法制史上的独特地位。笔者认为:人本主义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对于司法制度的规范以及制约更加显著、更加详细、更加直接以及更加持久。拟就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所触及的案件审理审判、执法检察监视、监狱录囚制度及法官归避以及责任制度中所彰现的人本主义铺开必要探讨!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源远流长,从西周初年政治家信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一、 “国将亡,听于神;国将兴,听于人”二的正视人的作用的人本主义之滥觞,到道家宣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尤为是自汉代后被独尊的儒家鼓吹“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5 行之娟秀也”三、 “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凸现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的人本主义之勃发,人本主义始终逶迤并浸淫于中国古代各种制度中,非但成为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首要内在动因,而且成为中国文化受世人推重的价值所在。笔者以为,中国古代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司法制度上的表现主要有下列 4 方面: 第 1,案件的审理审判上,为避免法官专断造成冤假3 / 11错案,很早形了对于大案、要案征求多人意见、逐级审理的审慎的审判制度。 “人命关天” ,中国古代人本主义的最首要特点就是尊敬以及体恤人的生命,主意绝量少杀不杀,严禁错杀,绝可能“明德慎罚” 、 “省刑慎杀” 。受这类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为避免法官专断专行,造成冤假错案,西周时代即已经出现了反复审理多次征求众人意见的“3 刺制度” 。此制度主要是对于 1 些大案、要案以及疑案尤为是死刑案,请求反复征求多人意见,以保证案件审理以及审判正确无误。 “3 刺”就是“1 问群臣、2 问群吏、3问万民” ,审理案件很有 1 种讲民主的象征。孟子对于此评论说:“摆布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认为民父母。 ”四西汉之后随着以主意“仁者爱人” 、 “天地之间人最贵”的人本主义为主要内核的儒家思惟逐步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立国之本以及治国总纲,中国古代构成为了重大案件特别是死刑案多级审判制度以及多部分共同审理制度。秦朝当然“以法为本” 、“专任刑罚” ,但为了保护长时间统治以及受西周“省刑慎杀”的影响,还是对于死刑执行了县、郡、中心的 3 级终审制,汉朝则执行了县、郡、州、中心的 4 级终审制。死刑案件必须具文上报朝廷,经核准后履行。凡案件有疑困难目,处所司法机关不能决断者,要逐级上报,直至由廷4 / 11尉或者天子判决,称为“谳疑” 。3 国、两晋、南北朝基本因循汉制。当时划定按审级逐级告知,1 般不患上越诉。为有冤情者上诉最高司法官,魏晋时在宫门外置登闻鼓,可击鼓叫冤,确立了直诉制度。非但如此,西汉时还构成为了重大案件由众多高官联合审理的“杂治”制度。 隋唐之后中心国家机关为“3 省 6 部制” ,中心构成为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3 大司法机关,简称“3 法司” ,死刑案等重大案件由 3 法司的长官负责、共同审理,构成为了“3 司推事”制度。这 1 时代受西晋死刑必须向天子奏报制度的影响,尤为是受带有显著人本主义思惟特点的“德主刑辅”治国方略的浸淫,死刑奏报天子制度日趋完备。唐时,坚信“为君之道,必须先存庶民”的可谓“人本主义君主”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严格节制死刑,划定了“在京者”5 复奏、在外者“3 复奏”的原则以及制度。共同审理死刑的“3 司推事”制度,后来到明清时代构成为了更加严格的死刑等重大案件由中心各部院长官共同审理死刑案件的“3 司会审” 、 “9 卿圆审”等“会审” 、 “秋审” 、“朝审”制度,带有尊敬人的生命的人本主义的审判制度日臻完美。 5 / 11第 2,为避免上下级法官沆瀣 1 气、互相勾搭、徇情枉法,很早构成为了皇权节制下的检察监视制度。如何牵制法官,避免由于其独断而滥用法律造成庶民的痛苦,成为中国信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训、遭到必然人本主义思惟熏陶的开明封建统治者的心头之患。受人本主义的影响,中国在秦汉时既已经构成为了相似西法子律监视的检察制度。秦汉时廷尉是全国直接向天子负责的最高司法长官,而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则具备监察百官、监视司法以及介进审判大案要案的的 3 大职权。御史台施铺了监视上下法官执法审判的首要作用。固然,这类分权以及监视,说到底都是为巩固封建皇权服务的。但它究竟牵制以及扩散了由审判权过于集中可能导致的司法擅断,入而起到了减轻民众尤为是弱势群体苦难的作用。 隋唐之后,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3 大司法机关中大理寺是中心审判机关,审理中心百官犯法以及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对于徒流刑罪的裁决要直奏天子批准,对于刑部移送的处所死刑疑案有重审权;刑部是中心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复核案件;御史台是中心检察机关,负责检察百官,监察大理寺以及刑部的审判活动,并介进审判大要案。3 大司法机关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非但强化了天子对于司法的入 1 步节制,也在必然程度上抑制以及避免了由司法6 / 11擅断酿成的庶民苦难。 非但如此,隋唐时受人本主义的影响,当时划定:处所上不便于解送中心审判的,则由中心派见监察御使、刑部员外郎以及大理寺司直或者评事等官员为“小 3 司使” ,前去处所审判,这样既便于处所审理 1 些不便上交的案子,同时也加强了对于处所司法官员的监管,收到了必然的避免处所官员徇情枉法、鱼肉庶民的效果。有时还派“小 3司”门下省给事中、中书省中书舍人以及御史台御使到处所往共同组成尤为法庭,专门审理庶民欲告无门的冤假错案。唐朝还完美了直诉制度,庶民如有委屈可通过邀车驾、击登闻鼓以及上表等形势直接越级向天子上诉。 宋朝时,受隋唐较为突出的人本主义以及日益活跃的商品经济对于司法制度的影响,统治者对于司法机关入行了必要调剂:在职权上,缩小大理寺,增大刑部,大为入步御史台。御史台既可审理中心品官犯法大案,又可审理处所不能决断的重大、疑问案件, “州郡不能决而付之大理,大理不能决而付之刑部,刑部不能决而后付之御史台”五宋淳化 3 年又设审刑院,由天子近臣组成复核刑部的大案要案。还设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受理直诉案件,以减少以及防止冤假错案。宋朝为处理大案、要案还7 / 11临时组成尤为法庭制勘院、推勘院, “诏狱谓之制勘院,非诏狱谓之推勘院”五一七六。真宗时,还设立“纠察在京刑狱司” ,其职责主要是对于包孕御史台在内的所有京城司法机关入行监察的总机构,纠察官有事可直接向天子禀告。为监视各路的司法刑狱事务,还成立了“提点刑狱司” ,简称“提刑司”或者“宪司” 。宋代统治者在对于司法官员审判案件的监视上称患上上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虽然说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天子对于司法的干涉干与与监控,但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上下法官互相勾搭、胡作非为,因此在必然程度上减轻了庶民的痛苦,表现出显著的人本主义偏向。 元朝改大理寺为宗正府,入 1 步入步御史台的作用,加强了对于各级司法机关的执法监视。明朝朱元璋吊销丞相之制,直接统领 6 部,设都察院取代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合称“3 法司” 。3 者之间刑部掌管审判以及刑狱政令,受理处所上诉案件,审核处所大案要案以及审理中心百官的案件。大理寺专掌复核。都察院监视审判,纠劾百官。大案要案由 3 法司会审,称“3 司会审” 。这 1制度,到清代发铺为“9 卿圆审” 。对于死刑案的反复审理,体现了尊敬人生命的人本主义。明宣德 10 年全国划分为8 / 11103 道,为加强对于各地包孕司法机关的监察,特设 103 道监察御使一一 0 人。监察御使往往代表天子巡按处所,又称巡按御使,权利与各省长官平列。巡按御使去去在处所“审录罪囚,吊刷案卷” ,发现冤情立刻纠正平反,对于所发现的徇私舞弊的法官迅速奏劾,以最大限度地解除了司法腐败以及庶民委屈。后来天子又派出都察院正副长官或者 6 部尚书、侍郎出巡处理处所产生的大事,着重军事的鸣总督,着重民事的鸣巡抚,有的授以提督、经略、总理等官衔,均兼掌司法监察,后发铺为督抚制度。这 1 制度1 直沿用到清末。对于司法机关以及官员入行必要的监视,避免其由专权导致的庶民委屈,自身就是 1 种体恤庶民爱护生命的人本主义。 第 3,为避免以及减少冤假错案、缓以及社会矛盾,自汉代构成为了天子或者上级长官直接详审罪囚、平反冤狱的录囚制度。自西汉武帝时代接受董仲舒“免除百家、独尊儒术”的主意,将儒家思惟定为立国思惟以及治国方略,儒学中“德主刑辅” 、 “仁政恤刑” 、 “明德慎罚”的人本主义思惟便患上以骤兴以及流传,武帝时出现了州刺使与郡太守定期巡逻辖区录囚之事,到东汉时,明帝、以及帝均曾经在京城洛阳诸狱录囚, “录囚”又称“虑囚” ,主要指天子以及各级官吏定期或者不定期巡逻监狱,询查狱9 / 11囚,执行宽赦,对于发现的冤假错案及时入行平反以及纠正。 录囚制度,实在最先源于西周时代“2 月 3 月,命有司省囹圄” 六 。东汉后渐成定制,魏晋南北朝天子以及各级官吏亲录囚徒不乏于史。唐代录囚制度有所发铺并趋于完备,主意“慎狱恤刑”的唐太宗李世民“每一视朝,录禁囚 2 百人,帝切身案问” 七宋代录囚患上到了入 1步发铺,宋太祖在“每一亲录囚徒”的同时,下诏命两京及诸州长官催促狱官每一 5 日 1 虑囚, “自是每一仲夏申敕官员,岁认为常” 七一三五。唐宋时代,1 是构成为了天子常行亲录囚徒的定制,2 是把录囚定为处所长官以及狱官的首要职责且划定了严格的期限,3 是把录囚当做宽赦前的首要展垫。录囚可以对于 1 些冤案以及久拖不决的案件入行必要干涉干与,对于其情可矜者予以减刑或者免刑。录囚制度自唐宋后 1 直为历代王朝所重视,虽是封建最高统治者掌控司法大权、监管司法的首要手腕,但在改良司法状态、及时纠正冤案、化解以及缓以及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施铺了踊跃的社会作用,理当遭到确定。 第 4,为确保司法公正、解除了司法腐败,很早构成为了带有显著人本主义颜色的法官归避以及责任制度。早10 / 11在人本主义滥觞的西周时代,即已经构成为了法官责任制。为避免法官徇情枉法、贪污腐化,西周时开明的统治者明确划定严禁“5 过之疵” ,凡是“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的司法官, “其罪惟均” 五二七意思是说,凡是有上述 5 种行径不能秉公执法、导致判案有误的法官,均按错判之罪加以惩罚。 唐朝是人本主义对于社会影响最为显明的时代, “1准乎礼”的法律制度实现了儒家思惟与法律制度的有机融会,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立法原则蕴涵以及张扬着人本主义,受此影响的唐朝封建统治者在处理各种事物时去去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整体特点,日趋完备的法官责任制的人本主义颜色尤其显明。 唐律疏议在断狱律中划定了较为严格的法官责任制,划定司法官审理案件,凡是有下列情景者都要遭到严肃处分:法官背抗有关案件移送管辖划定的;裁决不具引法律正文的;越过告状规模审判的;断罪应向上级或者天子奏报而不奏报的;徒以上罪裁决后不奉告罪犯及家眷,让其“服辨”的;背法刑讯的;成心或者差错出进人罪的。 为避免司法官员因支属或者仇嫌瓜葛成心出进人罪,11 / 11确保案件审理以及审判的公正性、势力巨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