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对中药皂苷类成分代谢探究进展_第1页
肠道菌群对中药皂苷类成分代谢探究进展_第2页
肠道菌群对中药皂苷类成分代谢探究进展_第3页
肠道菌群对中药皂苷类成分代谢探究进展_第4页
肠道菌群对中药皂苷类成分代谢探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肠道菌群对中药皂甘类成分的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夏小燕 居文政谈恒山作者单位: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2.江苏省中医院临床药理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9 ; 3.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南京210002皂昔类成分主要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特别是抗肿瘤作用,有巨大的开发前景。由于皂昔类成分在肠道内难以吸收,生物利用度低,使其在肠道内与肠道菌群作用滞留时间长,在体内以原形物显示药理活性的可能性较小,需经肠道菌代谢后被水解,生成昔元而发挥其药理作用。肠道内与皂昔类成分代谢有关的细菌主要有真杆菌、畸形菌体、真细菌、梭状芽胞杆

2、菌、瘤胃球菌等。肠道菌群有许多水解昔键的药物代谢酶,主要有伊葡萄糖醛酸酶、伊葡萄糖昔酶、硝基还原酶等,肠道菌对药物的代谢主要还是靠酶的作用来完成的1。影响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作用的因素有:种属差异、饮食、抗菌药物的使用、酶抑制、肠肝循环、肠道内多种细菌相互协同作用。笔者 现就肠道菌群对皂甘类药物的有关代谢情况综述如下。1研究方法1肠道菌对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主要为离体厌氧培养和整体肠道菌药物代谢,其具体的一些研究方法有:口服与非口服(静脉、腹腔注射等)药的比较:比较服用前后血液、尿中的物质及含量,初步分析代谢途径与机制。若两种给药方法药效有显著差异,肠道菌群则可能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普通动物和无菌

3、动物的代谢产物比较:无菌动物的免疫功能低下,其消化道形态和生理都与普通动物有区别,考察中草药在二者体内的药效发挥,能直观看出肠道菌群是否发挥作用。筛选起主要代谢作用的菌种(或菌株):研究药物成分特性,分析与其代谢相关的酶类,保留该种酶的菌种,对其进行研究。2几种常见中药中皂甘类成分与肠道菌群的药理作用2.1人参皂甘类皂昔类成分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现在已经分离到的成分有30多种。早期研究表明,人参皂昔Rg1在肝脏内基本不代谢,主要是在肠道中降解。研究发现,肠道中的细菌 Bacteroides JY-62、Bacteroides sp.、Bifidobacterium sp.和 Fusobact

4、erium sp3 等能够代谢人参皂昔成分。目前研究较 多的人参皂昔主要有 Rg1、Rb1、Re、F11等。人参皂昔 Rg1在人体的代朗i途径为:RgeRhe 原人参三醇20(s)-protopanaxatriol, Ppt,M4,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模式为RgRh1/F1 Ppt,F1与Rh1为同分异构体4。王氏等5在研究中发现,Rg1经过肠道菌代谢后大鼠尿及血中均发现Rh1、F1,而在人体内,Rg1被肠道菌群代谢为 Rh1、Ppto M4为主要抗肿瘤成分,通过刺激脾脏NK细胞生成肿瘤细胞 毒素,抑止肿瘤细胞的生长6。Rb1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陈氏等7给大鼠灌胃Rb1 4 h后,从大鼠粪便 中检

5、测出G-Rb1、Rd和Rg3/F2,从离体培养的生物样品中检验出Rd、Rg3、Rh2、Ppd 4种代谢产物。Rb1还可以脱去糖昔代谢为 20-O- &D 口比喃葡萄糖基-20(S)-原人参二醇(M1),M1可以选择性地在 肝脏中蓄积,经胆汁排泄,也可以在肝脏中转化为EM1,EM1由一族M1的脂肪酸单脂构成,EM1可能是人参皂昔在体内产生生物活性的真正成分。Eun-Ah Bae等2研究发现,Re经过肠道菌可代谢为Rh1和F1,Rh1对乳癌MCF-7细胞的作用最强。赵氏等 8从Re人体肠内厌氧细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到MC-MC-n、 MC-m、MC- Me MC-V、 MC-V!和 MC-叩 7 个单

6、体化合物,其中的 MC-n、 MC-IV和 MC-V为国内外首次从 Re的肠内细菌培养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甘草皂甘甘草皂昔(glycyrrhizin,GL)及其昔元(甘草次酸,18-伊glycyrrhetinic acid,GA) 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 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生物活性,临床作为抗炎药用于胃溃疡的治疗。普通和无菌大鼠都给予GL 口服,普通大鼠血浆中可以测出GA,但没有原形物,而在无菌大鼠血浆中未测到GA;再分别口服 GL和GA,血浆中GA的MRT值出现显著差异,说明肠道内GL缓慢地车专化为 GA9。GL的人肠道菌作用主 要有2个途径:主要途径是通过畸形菌体J-37和真细菌GL

7、H的3葡糖甘酸酶的作用,代谢生成GA;次要途径是先在链球菌LJ-22的3-D葡糖甘酸酶作用下,GL代谢生成3-葡糖醛酸甘草次酸(18-伊glycyrrhetinic acid-3-O- 伊D-glucuronide,GAMG), 进一步在 aD-葡糖醛酸酶的作用下生成GA。AkaoT10在研究中发现,Eubacterium sp.GLH 、Ruminococcus sp.PO1-3 和 Clostridium innocuum ES24- 06的混合菌具有强活性的代谢GL的酶,能够将GL代谢为少量的 GA、3-oxo-GA和3-a-hydroxy-GA。甘草皂昔在肠道菌的代谢中受pH及炮制方法

8、的影响。Akao T11在研究中发现,pH在4.07.0时肠道菌的代谢产物会下降,在pH 5.6及7.0的条件下GL不能被肠道菌代谢,而在pH 5.6的条件下 45%的中间代谢产物 GAMG转化为GA,在pH为7.0时25%的GAMG转变为GA。Hui Ching 等12 研究发现,蜂蜜促使肠道菌代谢 GL为GA,抑制GA代谢,促进GA的吸收,加强了甘草的作用。柴胡皂昔柴胡皂昔(saikosaponin)主要类型有a、b、c和d等,其中a和d是柴胡的主要成分,d为药理活性 作用最强的成分,具有镇静、抗炎、抗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中真杆菌(E.SP.A-44)和双歧杆菌(S

9、.SP.Saiko-2)能水解柴胡皂昔,并从其中分离到 2种水解柴胡皂甘的酶,这2种 糖昔酶分别是 SHGasehe和PHFase。大多数的柴胡皂昔经 SHGasehe代谢为前柴胡昔元,再经 PHFase代谢为柴胡皂昔元。Shimizu K等13在研究中发现,在体外3 h后,柴胡皂昔a完全代谢,共有 8种代谢产物,在胃酸的作用下,柴胡皂昔a转化为b1和g的二烯皂甘,再经肠道菌群的水解作用代谢为 柴胡昔元,柴胡皂昔d转化为柴胡皂昔b2o研究发现,无菌大鼠口服柴胡皂昔 b1后在其血浆、盲肠内容 物和粪便中未检测到代谢产物14。普通大鼠口服柴胡皂背后在其体内检测到前柴胡皂昔元和柴胡皂昔元,柴胡皂昔主

10、要是在肠道内被肠道菌代谢吸收入体。柴胡皂昔在大鼠消化道内一共能产生20多种代谢产物,代谢产物能否在体内发挥作用主要与糖和昔元的比例有关15。七叶皂甘七叶皂甘为七叶树属 Aesculus L.多种植物中含有的总皂甘,具有抗炎、抗肿瘤的作用,是具有开发 潜力的抗肿瘤候选药物。其中七叶树皂甘Ia是 前药”入肠内细菌和短乳杆菌粗酶能够转化七叶树皂昔I a;转化产物去酰基七叶树皂昔I a有抗肿瘤活性16。陈氏等17在研究中采用离体培养的方法,发现4种肠道菌的代谢产物,分别为21 3-巴豆酰基原七叶皂昔元(I )、21 3-当归酰基原七叶皂昔元(n )、21 3-巴豆酰基-22 a-乙酰基原七叶皂昔元(出

11、)、21 3-当归酰基-22 a-乙酰基原七叶皂昔元(IV),其中 出和IV为首次发现的新天然产物。薯藤皂昔薯藤皂昔主要有抗炎、抗肿瘤、降脂、脱敏等作用18。黄山药总皂昔(TSDP)是薯藤皂昔Saponin 18的混合物,马氏等19通过离体和在体的方法证明TSDP容易被大鼠消化道菌群代谢,随着代谢时间的延长,出现了各种管体皂甘的降解产物及终产物薯藤皂甘元(Dio),但Dio是否为吸收入血的活性成分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20。麦冬皂甘管体皂昔是麦冬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活性成分,沈氏等21对麦冬皂昔D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进行的研究表明,不管是离体还是在体条件下,麦冬皂甘D在大鼠肠道菌作用下均能被代谢成薯藤皂

12、昔元,且最终在血液、尿液中也检出薯藤皂昔元。由此推测,麦冬皂昔D在消化道以其昔元形式吸收进入血液。其它成分黄茜皂昔在心脑血管及免疫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毛氏等22研究得出Absidasp.A3r菌所产生的酶能够水解黄茜皂甘。肖氏等23采用微生物转化法发现黄茜总皂昔中的部分转化为黄甚甲甘,提高了黄甚甲甘的含量,增强了黄茜的药理作用。三七总皂昔是三七根茎的有效部位,其主要成分与人参皂昔相似主要含20(S)-原人参二醇型(ppd)和20(S)-原人参三醇型(ppt),但是其不含齐墩果酸型皂甘 ,单体的含量 和比例与人参亦不同。其主要成分的肠道菌代谢情况同人参皂昔。3结语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

13、的热点,许多抗肿瘤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如何减少不良反应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一个重点。皂甘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力来达到的,相对而言其不良反应较小。目前,人参皂昔抗肿瘤作用研究的比较多,但人参皂昔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三七主要成分与其类似,因此,可以将三七作为一个研究目标来开发不良反应更小、效果更好的 抗肿瘤药物。由于肠道菌个体差异很大,研究过程中的难度较大,目前已有学者利用小克银汉霉菌来研究肠道菌对 药物的代谢情况。小克银汉霉菌具有与人体类似的药物代谢酶24,是否能够用其来代替肠道菌对皂昔类成分的代谢进行研究,可以作为一个方向来考虑。微生态中药制剂是目前的一个研究

14、热点,有研究者已开始从事利用微生态转化法研究中药与肠道菌的相互作用,但对酶的微观特性、酶的空间结果与催化机制还未深入展开,这就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对其进行探讨。肠道菌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微生物,在中药成分的代谢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肠道菌的代谢情况我们可以明确体外微生物转化法的目标化合物,推测所需的微生物及方法、条件等,并推广运用到大生产中去。肠道菌对昔类成分的代谢在中药制剂方面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于含皂甘类成分的中药可以考虑采用肠溶剂的方法来提高药物吸收入血的量,或直接制成有治疗效果的代谢物制剂,以提高临床疗效。【参考文献】1孙艳,李雪驼,殷素兰.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草药体内代谢的影响J.中草药

15、,2001,32(4) : 375-377.Bae EA, Shin JE, Kim DH. Metabolism of ginsenoside Re by human intestinal microflora and its estrogenic effectJ. Biol Pharm Bull,2005,28(10): 1903 1908.Bae EA, Han MJ, Kim EJ. Transformation of ginseng saponins to ginsenoside Rh2 by acids and human intestinal bacteria and biolo

16、gical activities of their transformantsJ. Arch Pharm Res, 2004,27(1) : 61 67.4王毅,刘铁汉,王巍.肠道菌群对人参皂昔Rg1的代谢转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3) : 188 190.5王毅,刘铁汉,王巍.人参皂昔Rg1的肠道菌代谢及其代谢产物吸收入血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0,35(4) : 284 288.Hasegawa H, Suzuki R, Nagaoka T. Prevention of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murine melanoma through

17、 enhanced natural-killer cytotoxicity by fatty acid-conjugate of protopanaxatriolJ.J Biol Pharm Bull,2002,25(7): 861 866.7陈昕,周秋丽,王本祥.人参皂莉Rb1的肠道菌代谢J.药学学报,1999, 34(6) : 410 -414.8赵锐,程克棣,李向高.人体肠内厌氧细菌对人参皂昔Re的代谢J.药学实践杂志,2000,18(5):355.Akao T, Hayashi T, Kobashi K, et al. Intestinal bacterial hydrolysis i

18、ndispensable to absorption o f 18 -glycyrrhetic acid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lycyrrhizin in ratsJ. Pharm Pharmacol,1994,46(2): 135.Akao T. Hasty effect on the metabolism of glycyrrhizin by Eubacterium sp.GLH with Ruminococcus sp.PO1-3 and Clostridium innocuum ES24-06 of human intestinal bacter

19、iaJ. Biol Pharm Bull,2000,23(1): 6- 11.Akao T. Effect of pH on metabolism of glycyrrhizin,glycyrrhetic acid and glycyrrhetic acid monoglucuronide by collected human intestinal floraJ. Biol Pharm Bull,2001,24(10): 1108 1112.Hui Ching, Yu-Chi Hou, Su-Lan Hsiu. Influence of honey on the gastrointestina

20、l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 of glycyrrhizin and glycyrrhetic acid in rabbitsJ. Biol Pharm Bull,2002,25(1): 87 91.Shimizu K, Amagaya S, Ogihara Y.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saikosaponins by gastric juice and intestinal floraJ. J Pharmacobiodyn,1985,8(9) : 718 725.14严梅桢.人肠道菌对柴胡皂昔的代谢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23(3) : 156 -158.Hsu YL, Kuo PL, Lin CC. The proliferative inhibition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