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功
D.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第11章第1节 功 导学案 郑州77中 赵松 学习目标 1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理解功的定义 计算公式和单位 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难点 1 理解功的概念 2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以及做功的计算 学习过。
11.1功Tag内容描述:<p>1、功1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水平路面上,分别以1m/s和0.5m/s的速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木箱沿直线匀速推动了10s推力沿水平方向。在此过程中,地面对木箱的 力对木箱不做功: (选填“甲”或“乙”)人做的功更多。2如图所示,古时候,有端午节吃桃子的习俗桃子从树上落下,先后经过A、B、C 三点,且AB=BC,在AB和BC过程中桃子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的,若重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有Wl W2(选填“”、“”或“=”)3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两。</p><p>2、第十一章第1节功一、选择题1关于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越大,做功越多B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做功越多C力越大,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功越多D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根据如图14K1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4K13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4用大小为100 N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60 N的物体竖直向上移。</p><p>3、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功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功的单位 运用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1.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演示现象得出结论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及相关计算2.2 教学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p><p>4、功 学习目标1.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力有没有做功。2. 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学习重点理解功的两要素,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学习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2-63页“力学中的功”,完成下列问题:1. 功反映力的 ,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包括两个必要因素: ; 。阅读教材第63-64页“功的计算”,完成下列问题:2. 00在物理学中,把 的乘积叫做功。计算公式是 ,其中W表示 ,单位为 ;F表示 ,单位为 ;s表示 ,单位为 。二、 合作探究(交流)学点1. 力学中的。</p><p>5、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第1节 功,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力学中的功 1.功的概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拓展归纳 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知识点一,知识点二,例1 (2016浙江杭州中考)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他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平桌面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重力对它做了功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C.桌面对球。</p><p>6、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哪个力的作用对小车有了“成效”?有了“贡献”呢?,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则小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zxxk,想想议议,叉车举高货物,力F有成效,对货物做功了。Z.xxk,马拉车,拉力对车有了成效,做功了,一、力学中的功,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马拉车,拉力对车做了功,(作用在物体。</p><p>7、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重、难点),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3会利用W=Fs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新课引入,纹丝不动!,真辛苦,他。</p><p>8、功 1 连云港某厂家生产的一种软饮料上面贴有 低热量 的标签 并且标签上标明 每100 mL产生2 0l03J的热量 某同学喝了300mL这种饮料后 获得的热量为 J 他想用沿台阶登山的方式来消耗此次摄入的热量 如果该同学的质量为。</p><p>9、第十一章第一节功,龙舟坪中学,神州十号发射升空,学习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2、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3、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哪个力的作用对小车有了“成效”?,想想做做:1、老师推桌子,桌子未动。2、动手将小车(课本)从桌子的一端平推到另外一端,F推对小车做了功,思考:分析小车受到了哪些力?两个过程有何不同?,叉车举高货物,物理学中的功指的是力的成。</p><p>10、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 1 功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功 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1节 从内容来看这是一节典型的概念型新授课 物理概念的教学几乎遍及每一节初中物理课 功是在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之后描述力的另。</p><p>11、第11章第1节 功 导学案 郑州77中 赵松 学习目标 1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理解功的定义 计算公式和单位 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难点 1 理解功的概念 2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以及做功的计算 学习过。</p><p>12、八年级物理 11 1功 教学设计 刁元产 五河县小溪初中 教学目标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理解功的定义 计算公式和单位 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 1 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功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p><p>13、桦甸三中中学课程设计 授课人 授课日期 月 日 课题 11 1功 第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理解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能中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 明确计算功德大小的表达式 以及表达式中每个。</p><p>14、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 能用生活 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 理解功的概念 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4 能利用的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p><p>15、第十五章第一节 功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通过思考和讨论 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 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理解功的定义 计算公式和单位 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知道功的原理。</p><p>16、第十一章 第一节 功 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解功的定义 计算公式和单位 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识链接 思考 1 视频中前面几个人的力有没有成效 答 最后一个人的力没有有成效 答 2 在力学中。</p><p>17、备课大师网 在线备课 全站免费 无需注册 天天更新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功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 能用生活 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 理解功的概念 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教学重。</p><p>1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下 物理精讲精练课件 第1节功 一 功1 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在 移动了一段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 作用在物体上的 2 物体在 移动的距离 这个力的方向上 距离 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