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大禹。让学生 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再让学生有目的地读课文来解决本课的生字。(教学反思参考3)曹冲称象。(教学反思参考2)大禹治水。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较难让学生理解的是两种方法为什么会取得不同的结果。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Tag内容描述:<p>1、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五单元松鼠日记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第十五单元松鼠日记教学目标:1、 了解松鼠和他的朋友们是怎样过冬的。2、 通过观察知道日记的写法。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了解松鼠和他的朋友们是怎样过冬的。知道日记的格式,学写日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p><p>2、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 第一次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1.识记本课的10个一类生字和9个二类生字。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不同人物语言的含义。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每个第一次成功都是十分不容易的,要充满勇气的去生活。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主要含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有关于描写第一次的文章、教学课件、名人成功的故事。</p><p>3、5玲玲的画教学课题5玲玲的画学案编写者教学用课时2学案使用者第 周星期 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1.认识“玲、祥”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准备与手段板书设计集体备课时间年级 科。</p><p>4、教学反思参考2)曹冲称象本文的趣味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本文时都读得津津有味,深受感染,都被小小年纪却智慧过人的曹冲所打动。在教学本课时,我围绕“曹冲是怎么称象的,结果如何”展开教学,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与出示课件光盘资料配合理解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文字到图片,再从图片、动画到文字,最后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充分体会到曹冲的办法的巧妙,从而感悟曹冲的机智。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代替大象的办法,简便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学生由此可以感受到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是个。</p><p>5、15、大禹治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课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顽强的意志和献身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来历,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学方法,感受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他的顽强意志。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代的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下面,。</p><p>6、教学反思参考3)大禹治水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大禹,认真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 个动人的故事, 既而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 更深一步理解大禹的英 雄形象。这一环节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也就统揽了全文,理解了大禹这一英雄形象。这 样, 大禹不怕吃苦, 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 印记。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 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 然后抓住文中的空白, 引导学生想象: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 “妈妈会怎么说?” 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p><p>7、识字1 场景歌教材分析: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教学目标:1 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p><p>8、教学反思参考1)大禹治水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p><p>9、风娃娃教案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p><p>10、教学反思参考1)朱德的扁担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旨在通过发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学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因为文章篇幅较长,课文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经历相差甚远,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教师教学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学起来比较辛苦。因此,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我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进而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孩子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让。</p><p>11、教学反思参考2)坐井观天为了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首先从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开始引出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有目的地读课文来解决本课的生字,并以思考问题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通过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进行朗读训练和角色体验,让学生在读中展开想象,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培养语感。通过合作、探究,充分挖掘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悟了寓意。</p><p>12、教学反思参考3)曹冲称象曹冲称象一文中,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根据课文交代:故事中的曹冲也才七岁,班里的学生也普遍是这个年龄,于是,我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情境,鼓励共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一个道理。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但他们在生活中能否养成爱观察,思考的习惯呢?由于这。</p><p>13、教学反思参考2)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传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广为流传。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的是对比理解的方法。文中具体讲到鲧和禹两人治水的方法和结果,这是讲课过程中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让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授课的过程中,较难让学生理解的是两种方法为什么会取得不同的结果,因此我做了一些动画演示,让学生有直观感受,理解起来更加容易。</p><p>14、教学反思参考1)坐井观天坐井观天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以浅显易懂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有多大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品悟语言,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在品读中感悟道理。一、从重点词句入手,本课的教学突破点是重点词汇,而最终目的是理解寓意。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我将“大话”“无边无际”“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串起整个教学流程,在理解中读,在读中感悟,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p><p>15、教学反思参考3)坐井观天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寓言。通过生动、富有趣味性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理解课文寓意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自己把寓意告诉学生,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不让学生因为难以理解就放弃,也为了学生因为答案得知太易而不动脑,所以我在教授这课时一直想办法调起学生学习的胃口。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青蛙产生错误观点的原因,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用手做成的望远镜看天花板,你能看见多大?上课时,这个简单的实验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同时学。</p><p>16、教学反思参考1)难忘的泼水节体现“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一情感重点。在教学中,我以“情”为感召力,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在“情感的熏陶”中体验总理和人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一、借史激“情”通过描述周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沉着、机智、乐观的精神和为新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学生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学生明白了周总理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也就明白为什么傣族人民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会感到如此幸福。同时,在众多国家领导人当中,我非常敬佩周总理,我常常为我们有一位这样。</p><p>17、教学反思参考3)朱德的扁担低年级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产生的问题多数也是零散的,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系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式,从“朱德同志为什么要挑粮、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名字”等问题,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其认真读课文,深入体会、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p><p>18、识字1 场景歌教材分析: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 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 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教学目标:1.认识“滩、艘”等 12个生字。会写“园、孔” 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 的事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p><p>19、教学反思参考2)我要的是葫芦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而这篇寓言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紧紧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两幅插图的不同为切入口,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读全文,然后分别学习一、四两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再探究其缘由,学习二、三两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p><p>20、教学反思参考1)曹冲称象曹冲称象是一篇老课文了,学过文章的学生都会身深深记住这位聪明机智的孩子,会被他的聪明所折服。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力图让“趣”贯穿始终,让学生乐在其中,思在其中,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我教后的几点反思: 一、我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开发学习资源,营造了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生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二、 从激发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