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管理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急诊传染病防治工作与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急性严重呼吸综合征 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相关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Tag内容描述:<p>1、抗SARS病毒药物研究及进展摘要2002年冬到2003年春有一种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这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元凶就是SARS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爆发是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在抗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小分子化合物和疫苗尚未面市之前,在已经注册上市的抗病毒药物中寻找对SARS-CoV有效的药物不失为一条捷径。近年来随着对SARS病毒的研究和在动物免疫中的实验,抗SARS病毒药物层出不穷,本文主要对SARS病毒和抗SARS病毒药物状况做一个综述。关键词SARS;抗病毒药物。</p><p>2、SARSSARS、人禽流感与、人禽流感与“三不三不”病机病机(1)(1) 【关键词】 SARS;人禽流感;“三不”病机;温疫 SARS 与人禽流感属于中医“温疫”范畴,具有特异病原、 特定的传播途径,属于强传染性疾病。在抗击 SARS 与人禽 流感的过程中,中医药在预防发病、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病 死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迄今为止,对 SARS 与人禽流感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尚 不够丰富。为此,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 总结,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等方面对 SARS 与人 禽流感进行探讨,进一步明确 SARS 与。</p><p>3、严重急性呼吸器官综合症(非典 SARS) 基础 截至2003.5.8 Rashid A. Chotani 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院 全球疾病监测和警报系统主任 国际紧急事件、灾难和难民研究中心,公共卫生 中心,医学院,助教 电话:410-614-8330 概况:本文将分成五部分来展开介 绍,并将根据事态进展每周更新: 一背景 二流行病学 三病毒 四感染控制情况 五讨论 第一部分:背景 病因模型 已感染和有传染 性的病人 宿主 原件间动态的相互 作用的变化改变了平衡 环境 传染源 寄存宿主 环境 污染物 移民 科赫法则 1发现的病原。</p><p>4、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n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n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n发现者: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 卡罗.乌尔巴尼 Carlo Urbani n传染病防治法 n列为乙类传染病 n实行甲类管理 SARS的危害 n对健康和生命的威胁 n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引起公众的恐慌 影响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 n对经济、贸易的影响 对中国经济损失约为2100亿元 n对政治、外交的影响 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 一、病原学 病原学 nSARS冠状病毒(SARS-CoV) 。</p><p>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冯志军 概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临 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 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病例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可迅速发 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病原学 SARS相关冠状病毒 (SARS-。</p><p>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周吉军 概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临 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 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病例表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并可迅速发 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病原学 SARS相关冠状病毒 (SARS-。</p><p>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定义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急性严重呼吸 道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drome; SARS) 是由新型冠状病毒 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 临 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 部炎症改变严重时出现低氧血症、呼 吸窘迫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2002年11月首次在广东省发现,最初 命名为非典型肺炎。 2003年3月,WHO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 综合征(SARS) 2003年4月,卫生部更名为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并于4月20日列入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发病情况:自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 5月16日,全世界共有29个国家报告。</p><p>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 2003-8-29 1 1 内容简介 u疫情概况 uSARS流行特征 u疫情趋势预测 u今冬明春防治工作重点 全球SARS疫情概况 uWHO网站(15 August 2003): 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 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共发病7748例,死 亡829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91.3%和89.5%),病死 率为10.7% 28个国家发病674例,死亡87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 8.7%和10.5%),病死率为12.9% 中国SARS疫情概况 报告病例数死亡数病死率 大陆53273497 香港175530017 台湾66518027 澳门10 合。</p><p>9、严重急性呼吸器官综合症(非典 SARS) 基础 截至2003.5.8 Rashid A. Chotani 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院 全球疾病监测和警报系统主任 国际紧急事件、灾难和难民研究中心,公共卫生 中心,医学院,助教 电话:410-614-8330 概况:本文将分成五部分来展开介 绍,并将根据事态进展每周更新: 一背景 二流行病学 三病毒 四感染控制情况 五讨论 第一部分:背景 病因模型 已感染和有传染 性的病人 宿主 原件间动态的相互 作用的变化改变了平衡 环境 传染源 寄存宿主 环境 污染物 移民 科赫法则 1发现的病原。</p><p>1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 2003-8-29 1 1 内容简介 u疫情概况 uSARS流行特征 u疫情趋势预测 u今冬明春防治工作重点 全球SARS疫情概况 uWHO网站(15 August 2003): 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 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共发病7748例,死 亡829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91.3%和89.5%),病死 率为10.7% 28个国家发病674例,死亡87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 8.7%和10.5%),病死率为12.9% 中国SARS疫情概况 报告病例数死亡数病死率 大陆53273497 香港175530017 台湾66518027 澳门10 合。</p><p>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与治疗 成都市九人民医院 妇产科医院 霍震 概 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IAP):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危害大的严重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 严重者低氧血症、休克、ARDS或MODS,称为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概 念 概 念 NP NP NP AP IAP SARS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科(cronaviridae):17个种 冠状病毒属(cronavirus)4群 第1、2群:感染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冠状病毒) 第3群:感染禽类(禽类冠状病毒) 第4群:感染人(人冠状病毒),有4株: HCoV-229E,。</p><p>12、严重急性呼吸器官综合症(非典 SARS) 基础 截至2003.5.8 Rashid A. Chotani 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院 全球疾病监测和警报系统主任 国际紧急事件、灾难和难民研究中心,公共卫生 中心,医学院,助教 电话:410-614-8330 概况:本文将分成五部分来展开介 绍,并将根据事态进展每周更新: 一背景 二流行病学 三病毒 四感染控制情况 五讨论 第一部分:背景 病因模型 已感染和有传染 性的病人 宿主 原件间动态的相互 作用的变化改变了平衡 环境 传染源 寄存宿主 环境 污染物 移民 科赫法则 1发现的病原。</p><p>1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诊断与治疗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刘惟优 病原学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 病毒(SARS CoV)引起的一种 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 器系统的特殊肺炎。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现有资料表明,SARS患者是最主要传染源。 极少数患者在刚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即通过与患者近距离 接触,吸入患者咳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飞沫, 是SARS经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是SARS传播 最重要的途径。 3、人群易感性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较低, 原因尚不清楚。SARS症状期病。</p><p>14、宁波市卫生局 童 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n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n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n发现者: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 卡罗.乌尔巴尼 Carlo Urbani n传染病防治法 n列为乙类传染病 n实行甲类管理 SARS的危害 n对健康和生命的威胁 n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引起公众的恐慌 影响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 n对经济、贸易的影响 对中国经济损失约为2100亿元 浙江GDP值减少1,损失约80亿元 n对政治、外交的影响 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 。</p><p>1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冯志军 踢 沤 式 些 苞 兼 雀 光 篡 撂 拨 盆 隔 嘴 肘 灯 膊 夯 矫 膏 颓 罕 牌 抉 臃 徊 秉 愚 搓 酬 见 纯 5 传 染 性 非 典 型 肺 炎 ( S A R S ) 定 5 传 染 性 非 典 型 肺 炎 ( S A R S ) 定 概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 传染病,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 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 、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 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p><p>16、三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A型题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 )A37 C38.5 D38E36.5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潜伏期为( )A221天,多为14天 B12天 C1425天 D10天 E21天3医院如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应在多长时间内自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2小时内 B6小时内 C24小时 D9小时E<10小时4接触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的医务人员,脱离隔离区后需进行医学观察的天数为( )A1周 B8天 C15天 D 1014天 E6天5轻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用普通鼻导管上氧,。</p><p>17、严重急性呼吸器官综合症(非典 SARS) 基础 截至2003.5.8 Rashid A. Chotani 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和公共卫生学院 全球疾病监测和警报系统主任 国际紧急事件、灾难和难民研究中心,公共卫生 中心,医学院,助教 电话:410-614-8330 概况:本文将分成五部分来展开介 绍,并将根据事态进展每周更新: 一背景 二流行病学 三病毒 四感染控制情况 五讨论 第一部分:背景 病因模型 已感染和有传染 性的病人 宿主 原件间动态的相互 作用的变化改变了平衡 环境 传染源 寄存宿主 环境 污染物 移民 科赫法则 1发现的病原。</p><p>1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 新进展 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郭志洪 在对2003年上半年的非典疫情进行总结 分析的基础上,卫生部于2003年11月2号 公布了新版的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 ,对前期使用的方案进行了补充、修订 。 新技术方案从六个方面对非典防治进行 了规范。一、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 二、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 三、防治消毒技术指导原则;四、预防 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指导原则;五、农村 地区防治指导原则;六、健康教育指导 原则 一、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 目 的 1.核实诊断,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确定和追踪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