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册
图中有你认识的多边形吗。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理解单项式乘法中。第1课时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八年级数学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单元试卷。A.y=-3x+5 B.y=-3x2 C.y= D.y=2。让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进行。
初二数学上册Tag内容描述:<p>1、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 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 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 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直角三角形全等 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 上 9 角的平分线。</p><p>2、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满分:150 分 时间:120 分 ) 卷首语:试卷分第卷和第卷。第卷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分值为 100 分。第卷注重能力的 考查,强调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分值为 50 分,第卷的题目又分 A、B 两个层次。相信通过同学们的认真思 考、细心解答,一定会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同时也能对本学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估。 第 卷 一、填空题 1、自主理解题 (1)写出三个无理数: , , 。 (2)写出三组勾股数: , , 。 (3)写出菱形的三条性质: , , 。 (4)写出平行四边形的三种判别方法: , , 。 (5)写一个。</p><p>3、函数的概念 一、 知识回顾:平面直角坐标系: 1、 在图中描出下列各点: E(3,2) ,F(1,3) ,G(0,1) ,H(2,0)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同位置点的特征: x轴上的点_______坐标为零; y轴上的点_______坐标为零; 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为____,纵坐标为_____; 对称点的坐标的特征:关于 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______相同,_______相反;关于原点 对称的两个点的横坐标______,纵坐标______。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和有序实数 对是 对应的。 3、点 P(2,1)关于 x轴对称的点坐标是______, 点 P(2,1)关于 y轴对称的点坐 标是________,。</p><p>4、关于初二年级数学认知图形知识点总结 1、点,线,面 点,线,面: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面与 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 叫做棱,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 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 体。N 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 N 条边的棱柱。 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截出的面 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 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p><p>5、单元训练】1把图形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70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作比较,保持不变的是( )A位置与大小 B形状与大小C位置与形状 D位置、形状及大小2矩形具有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特点是 ( )A对角线相等 B对边相等C对角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3如图,在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若AE4,AF6,且ABCD的周长为40,则ABCD的面积为 ( )A24B36C40D484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原四边形为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直角梯形5菱形的周长为20 cm,两邻角的比为1:2,则较长的对角线长为 ( )A5 cm B4 cm 。</p><p>6、1 课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课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1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和交流活动,理解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有关性质,提高几何推理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 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理解 行为提示: 让学生通过回忆后,独立完成旧知回顾的内容,并要求组长做完后督促组员完成 行为提示: 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 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指出等腰三。</p><p>7、课 题: 第七章 第六节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二)课 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作函数图像的方法与代数方法各自的特点.2.掌握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进一步理解方程与函数的联系.教学学法方法:启发引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主要是通过对作图像方法与代数方法的比较,探索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这一内容是上一课时内容的自然发展,本节课研究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这样更为全面地理解函数与方程、图形与代数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由于上节课的惯性,学生。</p><p>8、测试题之全等三角形1如图4,AC,BD相交于点O,ACBD,ABCD,写出图中两对相等的角____ADCB图5ADCB图6E2如图5,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ADOCB图43地基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度相同的两幢楼上分别住着甲、乙两位同学,有一天,甲对乙说:“从我住的这幢楼的底部到你住的那幢楼的顶部的直线距离,等于从你住的那幢楼的底部到我住的这幢楼的顶部的直线距离”你认为甲的话正确吗?答:____4如图6,直线AEBD,点C在BD上,若AE4,BD8,ABD的面积为16,则的面积为__ADCB图7EF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7,P是。</p><p>9、1 课题:三角形的外角课题:三角形的外角 【学习目标】 1 1学会应用三角形外角及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符号意识; 2 2经历探究三角形外角概念以及有关推论的过程,掌握几何证明方法和几何语言表达 【学习重点】 领悟有关三角形外角的推论,掌握几何推理方式 【学习难点】 对逻辑推理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行为提示: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行为提示: 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方法指导: 仿例1注意、各自等于哪两角的和,再观察这些角组成三角形内角和及一个直 角可求解 仿例3注。</p><p>10、课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学习目标】 1 1领会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合情推理的能力; 2 2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判定方法解答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学习难点】 判定的应用,几何思维的形成 行为提示: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说明: 老师在引导学生写出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逆命题后,再引导其证明为真命题后也成为定理 行为提示: 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方法归纳: 等角对等边是判定。</p><p>11、九年级复习资料黄小平著初二上册数学全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人教新课标版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知识点一: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证明某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后,采用哪个全等判定定理加以证明,可以按下图思路进行分析:切记:“有三个角对应相等”和“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例1. 如图,四点共线,。求证:。知识点二:构造全等三角形例2. 如图,在中,是ABC的平分线,垂足为。求证:。例3. 如图,在中。</p><p>12、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测试(时限:90分钟 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一个图形经过平移,_________、_________后,位置变化了,但_____________都没有改变.2.若ABCDEF,此时,_________DE,BC_________,ACB=_________.3.如图,已知AC=BD,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4.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__它也能充分告诉我们: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__.5.如图,将一幅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则AOC+DOB的度数为____。</p><p>13、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11.2.1三角形的内角教学目标1 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2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好二个由硬纸片剪出的三角形教学过程一、 做一做1在所准备的三角形硬纸片上标出三个内角的编码2 让学生动手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p><p>14、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p><p>15、暑期复习计划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三角形(一)、三角形相关概念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的表示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其中线段AB、BC、A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p><p>16、八年级数学期中综合复习检测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分数来源:21世纪教育网得分评卷人一、精心选一选(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形:三角形,线段,正方形,直角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4个 B3个 C2个 D1个2、若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 a 1 C a0 Da为任何实数3、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 )A.M=N B. AMCN C.AB=CD D. AM=CN 4、AD是ABC的角平分线且交BC于D,过点D作DEAB于E,DFAC于F,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ADE=DF BB。</p><p>17、八年级上册数学好题、易错题锦集(2)(题目全面、多样化,有助提高成绩)(2011莱芜)如图,E、F、G、H分别是BD、BC、AC、AD的中点,且AB=CD下列结论:EGFH,四边形EFGH是矩形,HF平分EHG,EG=12(BC-AD),四边形EFGH是菱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与AB=CD可得四边形EFGH是菱形,然后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平分每一组对角的性质对各小题进行判断解答:解:E、F、G、H分别是BD、BC、AC、AD的中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