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编号:12018490]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第28课时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1 2013朝阳模拟 东周时。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Tag内容描述:<p>1、大考点二十四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 选择题1(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民本思想)【解析】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p><p>2、综合检测(二十四)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政策的引导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社会的剧烈变动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解析:选C公元前6世纪至前3世纪大致相当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剧烈社会动荡,使。</p><p>3、单元知识体系 第27讲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考纲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标 1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 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p><p>4、第25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课时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 一 选择题 1 2017北京昌平模拟 战国时期君主为了获得智谋 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 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 屈执弟子之礼 此现象说明 A 士阶层。</p><p>5、第26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命题趋势 1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形成 2017江苏单科T4 孔子思想和宋明理学比较 1 在新情境 新材料中深入挖掘百家。</p><p>6、课时跟踪训练 二十四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一 选择题 1 2015浙江杭州高三联考 墨子尚同中 夫既尚同乎天子 而未上同乎天者 则天灾将犹未止也 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 雪霜雨露不时 五谷不孰 六畜不遂 疾灾。</p><p>7、第1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一 选择题 每小题4分 共40分 1 2015吉林模拟 秦汉以后 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 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 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p><p>8、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第28课时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1 2013朝阳模拟 东周时。</p><p>9、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 第1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高考考点 1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点落实 一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出现。</p><p>10、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学案 新人教版 高考考点 1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点落实 一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1 百。</p><p>11、第24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课时练 含解析 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1 2014河北模拟 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 其来自内部的自由 自律和来自外部的。</p><p>12、第24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当堂练 含解析 新人教版 1 2012山东高考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p><p>13、第27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考 纲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 标 1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 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p><p>14、步步高 练出高分 广东专用 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6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含解析 新人教版 基础训练 练熟主干知识 1 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 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 衣能遮体 食能果腹 足矣 遇事。</p><p>15、第26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考点清单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1 背景 2 概况 道家学派的老子 庄子 儒家学派的孔子 孟子和荀子 墨家学派的墨子 法家。</p><p>16、第26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单元概览 春秋 战国 汉代 宋 明 明末清初 内容 春秋时期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孟子 荀子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 与其他学派形成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p><p>17、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规范训练 私人讲学 思想解放运动 以德治民 仁政 性本善 仁义 人之性恶 道 无为而治 以法治国 兼爱 尚贤 中央集权 法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儒学家 儒家经典 太学 正统 主流。</p><p>18、第24讲 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 郭沫若把这一阶段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 指出是 社会的转变 促成了这一时代的 百家争鸣 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 社会的转变 的表现。</p><p>19、第十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 第25讲从 百家争鸣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井田制 周王室 私学 士 老子 孔子 墨子 思想解放 学术文化 仁 以德治民 有教无类 仁政 仁义 人之性恶 道 无为而治 相对 以法治国 无为而治 春秋大。</p>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相关PPT文档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相关DOC文档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相关其他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