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秦王扫六合 1、统一的基础 2、统一的策略 3、统一的过程 4、统一的原因 5、统一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Tag内容描述:<p>1、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前引秦始皇,千古一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秦实现统一的条件?,一、“六王毕,四海一”,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p><p>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含义:,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2.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实行终身世袭、决策的独断性、随意性、封闭型,3.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4.发展总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二。</p><p>3、1、皇帝制度的确立,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2、郡县制的确立,庭尉,郡守,监御史,郡,县,乡,亭,里,(道),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皇帝任免,世袭,直属中央,相对独立,有利于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初巩固、扩大、开发,后诸侯崛起,导致崩溃,3、三公九卿制的确立,皇帝,特点大臣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三公既有分工,又有监督;丞相位高权重。,七国之乱与汉武帝。</p><p>4、1-秦始皇的生平,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秦帝國開國皇帝。姓嬴,名政。嬴政在趙國出生,一出生便是質子的身份(質子,人質的兒子,他的父親充當秦國在趙國的人質)嬴政在趙國的童年生活,應是有一段不愉快的經驗。嬴政8歲和母親返回秦國。他13歲即秦王位,39歲統一全中國,自稱始皇帝。至50歲死亡。,1-秦始皇的生平,秦始皇元年(13歲)登上秦王位.秦始皇十年(23歲)免除相國呂不韋的職務,親掌政權。</p><p>5、远交近攻,六合之内,皇帝之上。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学历史,勤思考,问题:,秦王消灭六国,结束割据,那么,他是否就一劳永逸安于现状呢?,扩大统一,修建直道,修建万里长城,秦朝直道,夺河套、占阴山,北方地区,南方和西南地区,(1)、平定岭南,设郡管理南越(2)、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西南夷,一.命题趋势,例1: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p><p>6、学习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了解秦朝的“三公”制度。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秦的统一,经过:,A、灭六国,结束割据(时间、顺序),B、构筑有效的国防体系(北击匈奴、夺河套、占阴山;修直道、长城),C、平定岭南,设郡管理,D、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历史意义:,(2)巩固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p><p>7、汉武帝功绩,汉武帝功绩,问题探究,始皇帝的由来,你能讲述这个故事吗?,“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p><p>8、周幽王为了讨褒姒欢心,竟烽火戏诸侯!,申后,褒姒,宜臼,立褒姒为后,取消宜臼的太子地位!,后来,周幽王违背了周公定下的宗法制度,犬戎,镐京,申,申侯对女儿及外孙被废,十分愤怒,就联合犬戎攻镐京。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占镐京,幽王被杀,西周亡。,“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p><p>9、秦,赵,韩,燕,魏,齐,楚,秦,定都咸阳,秦统一公元前221,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皇帝,货币、度量衡、车轨,文字,长城,创立制度被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P6972),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临洮,辽东,影响,中央集权,文化传播和发展,政令统一,有利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秦行政机构示意图,太尉,丞相,皇帝,御史大夫,(政事。</p><p>10、中華五千年,西漢十二帝一后,惠帝7,孺子嬰3,平帝5,哀帝6,呂后8,文帝23,景帝16,武帝54,昭帝13,宣帝25,元帝16,成帝26,高祖12,武帝54,漢武帝在位54年,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建設。,西漢皇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漢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西漢國力發展最強盛的時期。,漢武帝獨尊儒術,政府只承認儒家學說的地位。,漢武帝在京城長安設立官辦學校,稱為。</p><p>11、六王毕,四海一,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通过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最终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钱穆,秦朝的南疆,汉武帝简介:汉武帝名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16岁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p><p>12、自上古以来不尝有,五帝所不及”-秦朝人,“无道”,“视杀人为狗彘”-晋朝人,“始皇出世,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贽:,功?,过?,(前259-前207),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毛泽东,千秋功过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史实之一,战国七雄。</p><p>13、一、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1历史特征: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2主要表现(1)政治上: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确立并巩固下来。秦朝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至西汉汉武帝时这一制度得以巩固。,(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通过陆上。</p><p>14、统一六国 过程 前221年 统一六国的原因 巩固统一的措施 咸阳 政治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军事边防 北筑长城 统一南方修筑灵渠 防御匈奴 秦朝疆。</p><p>15、走向 大一统 的秦汉政治 集权政治的开始 中国之教 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 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 得汉武而后定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 迁移 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 三字经 注 西周 公元前1046 771。</p><p>16、西汉贾谊在 过秦论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朴以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秦始皇头戴冠冕 身着龙袍 腰戴白玉 还佩有长剑 显示了惟我独尊 君临天下的帝王身份 目光炯炯 虎视眈眈 威。</p><p>17、1 定义 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 或国体与政体的总和 2 分类 就国体而言 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 就政体而论 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3。</p><p>18、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第十五课 汉高祖刘邦 萧何 韩信 张良 公元前202年 刘邦打败项羽 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 西汉初年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 而大饥谨 人相食 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食货志 为什。</p><p>1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 含义 专制主义 指中央的决策方式 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 指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 基本特征 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实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