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三
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了解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1、认识水的组成2、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和过程。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三Tag内容描述:<p>1、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为后面有关含杂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基础,结合教。</p><p>2、课题3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H2O2)加热氯酸钾(KClO3)加热高锰酸钾(KMnO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思考1:我们知道氧气有许多用途,那么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呢?,步骤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现象:木条不能复燃;结论:常温下过氧化氢放出氧气少。,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步骤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p><p>3、课题三,元素,学习目标,1、知识:正确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各种元素在地壳和生物体中的含量排布。2技能:能运用元素与分子和原子解释同物质之间的关系。3情感:增加自信自强观。,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59-60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1什么是元素?,2元素在地壳中的排列顺序是什么?,这些物质的分子中的氧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同一类原子,我们将它们统称为氧元素。,质子数中子数,钠1112镁1212碳-126。</p><p>4、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无色,气体,无味,比空气大,能溶,升华吸热,【活动探究一】: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Q1:如何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Q2:如何证明二氧化碳的能溶于水?,实验一,溶解性实验,【活动探究一】: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实验二,思考:汽水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为什么我们却称它为“碳酸饮料”?,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p><p>5、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碳-1266,碳-1468,氧-1688,氧-1789,氧18810,不同种原子,不同种原子,碳元素,氧元素,元素,观察表格,有什么特点?,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类元素,一、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思考1:为什么不用相同电子数去定义元素?,电子容易得失,很容易就发生变动,而质子不会。</p><p>6、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三元素第二课时,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又是为大众的。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一、元素符号,2.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OCHNS,氧碳氢氮硫,FeCuAlMgHg,铁铜铝镁汞,拉丁文,一大二小!,注意:,1、Co和CO2、Ca和Cu3、Ag和Hg,练习,1.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p><p>7、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三元素第三课时,超级市场里有成百上千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元素周期表外框图,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三、元素周期表简介(门捷列夫),1、周期:(电子层数)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2、族每一纵行叫一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个族。3、元素周期表的起始:,三、元素周期表简介,O,氧,8,16。</p><p>8、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1课时,王海霞,一、化学实验室规则,1、进实验室:脚步要轻,说话低声。2、实验前:预习内容,了解目的,明确步骤。3、实验时:检查用品,听从指挥,爱护仪器,节约药品,细心观察,准确记录,注意安全,保持整洁。4、实验后:回收废物,洗净仪器,摆好用品,注意环保;根据原始记录,写好实验报告。5、出实验室:摆好凳子,检查水电是否关闭。,1、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或。</p><p>9、课题3制取氧气,一、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1.加热高锰酸钾(KMnO4)2.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3.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发生装置,2.收集装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密度、溶解性等)选择收集装置。,3.实验步骤,(2)装药品。</p><p>10、邯郸市第十一中学东校区课程教学设计 通案 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授课时间 2016 09 16第 4 周 星期 5 主备人签字 柴鸿庆 备课组长签字 柴鸿庆 授课题目 第二单元第三节 氧气的制取1 3 第 1 3 课时 课程类型 打 新授课。</p><p>11、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汉中市城固县城关中学 蒲晓华 教学设计思路 实验引入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知识归纳 综合运用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培养学。</p><p>12、1 1阳光高效课堂教学备课模式及其环节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二课时 一氧化碳 主备人 杨新霞 备课时间 2016 11 学科 化学 备课组 九年级化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一氧化碳的物理。</p><p>13、课题3 元 素 1 知道元素的含义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 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4 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p><p>14、初中化学9年级上册第三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2016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9年级 班 课题 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型 演示实验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严谨的科。</p><p>15、课题三 元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元素的概念及涵义 学会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 了解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 了解元素周期表 能力培养 通过对元素概念及元素符号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 培养总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