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的
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性相关的一组临床病状 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和抗炎机制 ACS的抗血小板治疗 PCI治疗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Tag内容描述:<p>1、心电图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变部位的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发生 ST 改变的导联与冠状动脉病变 部位的关系。方法 对 242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 ST 改变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 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电图前间壁 V1-V3,前侧壁 V4-V6ST 改变的罪犯血管主要 为左前降支(LAD),后者发生率最高(P0.01);下壁、aVF 的 ST 改变的主要罪犯 血管为右冠状动脉(RCA),少部分为 LCX,极少部分为 LAD。后壁 V7-V9 的 ST 改变预测 LCX 病变率最高;V4-V6、V1-V3,、aVL 的 ST 改变主要预测左冠状动脉病。</p><p>2、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治疗 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1 抗血小板药物在 ACS治疗中疗效显著 阿司匹林 可降低心梗 ( MI) 和冠心病 ( CHD) 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氯吡格雷 治疗组在短 /长期内心血管死亡、心 梗及卒中发生率均显著降低 Yusuf S, N Engl J Med, 2001 ;345: 494-502 ATT Collaboration, Lancet, 2009 May; 373( 9678) : 1849-60 P =0.00002 主要冠心病发生率( %/ 年) 2 抗血小板药物在 ACS治疗中疗效显著 TRITON-TIMI 38: 普拉格雷 治疗组在心血管死亡、非致死 性心梗或非致死性卒中的死亡率显著低 于氯吡格雷治疗组 PL。</p><p>3、第 l 6 卷 2期 2 0 1 0年 6月 天 津医 科 J OU R N A L OF T I A N J I N 大 学学 报 MEDI C AL UNI VERS I T Y V0 I 1 6 No 2 J u 2 0 1 0 2 3 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GR AC E评分 与血运重建的相互关系 邢艇 , 袁如玉 ( 天津 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 天津 3 0 0 2 1 1 ) 摘要目的: 评价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 G R A C E) 危险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 S ) 患者预测预后的价值及对 血运重建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 2 0 0 8年 1 0月 2 0 0 9年 3月连续住院的 A C S 患者共 3 8 0例, 对其进行 G R A C E危险 评分, 以评分差异。</p><p>4、急性冠脉综合症诊 断与治疗 概述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是一大类包含不同 临床特征、临床危险性及预后的临床症候群。 它们具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即冠状动脉硬化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 的阻塞。 概述 根据心电图有无S -T 段持续性抬高,可将ACS 区分为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两大类。前者主要为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大多数为Q波心肌梗死, 少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 (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大多数为非 Q 波心肌梗死,少数为 Q 波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 症 n 不稳定性心绞痛 n 非 。</p><p>5、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新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 死和无ST段抬高的ACS,后者又包括无ST 段抬高的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这二者可 统称为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 分型 过去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梗 急性Q波心梗 急性非Q波心梗 目前 ST抬高ACS 急性心肌梗塞 变异性心绞痛? 非ST抬高ACS 非ST段抬高心梗 不稳定性心绞痛 ST段抬高的ACS:绝大部分为ST段 抬高的心肌硬死(透壁性梗死) 非ST段抬高的ACS 包括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CK-MB正常上限的2倍)和不稳 定性心绞痛(CKMB不增高或增高幅度小于。</p><p>6、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综合治疗 叶长青 解放军第123医院心内科 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类: l 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ST段抬高的 AMI l 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l不稳定心绞痛 l非ST段抬高的AMI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因易损或高危斑块破因易损或高危斑块破 裂引起的一组心肌缺血裂引起的一组心肌缺血 的临床综合征的临床综合征 ACC/AHA 2007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 冠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聚集,血栓形成, 血管痉挛导致病变远端血管完全性或非完全性闭塞 。</p><p>7、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杨跃进 临床医学 实践科学; 诊断、治疗患者的疾病,给予二级预防; 为患者解除病痛服务; 需要: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心内科医师(主任)的任务 解决心血管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二级预防问题 做到: 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疾病作出诊断(有病或 无病)。 采取及时、准确地急救措施(危重、急症) 。 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非危重、急症),进行 治疗。 牢记:循证医学原则 正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 诊断过程: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可 凭。</p><p>8、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 处理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心内科 高迎春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 快速心律失常的机制 急性心肌缺血、梗死引起心肌代谢与离 子变化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副交感神经张力下 降 心肌结构异常 再灌注心律失常 快速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 诱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电复律 无血流动力学障碍 观察、药物、起 搏、 血运重建 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表现 心律失常诱发、引起 晕厥前兆:头昏、头晕、乏力、虚脱、 黑曚 晕厥 心绞痛 肺水肿 低血压(90mmHg) 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 室性早搏 l 最常见。 l 心梗时Lown分级的意义: 1971。</p><p>9、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导致的急性 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电图 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即段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无ST段抬高 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无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是指心肌缺血所导致的胸部或邻近部位 疼痛不适(缺血性胸痛),伴有心肌功能障碍 ,但无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MI)是指因心肌长时间缺血所导 致的心肌坏死。急性心梗是指病理上梗死成立 后的6小时至7。</p><p>10、非非ST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的治疗进展的治疗进展 第 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侯玉清 急性冠脉综合征分类的演变急性冠脉综合征分类的演变 Kassianos0606 vv8080年代以前,人们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年代以前,人们将急性冠脉综合征 ( (ACS)ACS)分为分为“ “透壁性透壁性” ”和和“ “非透壁性非透壁性” ”心肌梗心肌梗 死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对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UAP)的重视不的重视不 够。够。 vv808090 90 年代初,年代初,ACSACS被分为被分为“ “QQ波波” ”和和 “ “无无QQ波波” ”心肌梗死心肌。</p><p>11、Center of the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Center of the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HeBei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Medical University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医大心脏介入中心 十多年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十多年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抗凝药物的应用 实践与认识 傅向华 M.D Ph.D F.A.C.C F.E.S.C F.C.S.C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抗凝抗栓 是ACS治疗核心和关键 组织因子 血浆凝血级联反应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血栓 血小板聚集 GP IIb/IIIa构象激活 胶原 血栓烷 A2 ADP AT Aspirin 氯吡格雷。</p><p>12、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肌钙蛋白I的临床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血清炎性指标的水平与肌钙蛋白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测定冠脉造影阳性的ACS患者7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8例和造影阴性的冠心病患者46例(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并采集相应的各项临床资料。 结果ACS组患者血清各项炎性指标分别为hs-CRP(7.402.90)mg/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