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习
孔子 孟子 孔孟论学习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资料 2 疏通文意 理解重点词句意思3 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理解运用课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4 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5 感受孔子 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 联系自。
孔孟论学习Tag内容描述:<p>1、孔孟论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诵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理解:习、说、罔、殆、知、愤、悱、居、资、暴等关键词 语。 3了解孔子、孟子、及论语 、 孟子 。 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学习“孔子九则”与“孟子九则”议论方 式的特点、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诵读孔孟读书妙语中,受到启发、教 育,思考自己的读书 学习体会。 教学重点 1.学习“习”等文言词语。 2.理解诸则文意,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辨析文中的读书之道。 3.比较“孔” “孟”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意;分析文中。</p><p>2、7、孔孟论学习一、 基础识记1、默写:学而不思则罔,。不不,不不。“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2、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请至少写出六个来。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受学重文,孰不顺成?()A、接受教育,注重请教,谁不。</p><p>3、孔孟论学习 孔子,孟子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资料;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运用课文 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4、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 5、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 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 ,改进学习方法 孔子(前51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论语是孔子 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 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 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 它大学中庸 孟子合为。</p><p>4、课题:孔孟论学习(第一课时)课型:主读课文上课时间:2012.11.122012.11.18姓名:孙慧单位:姜屯中学联系电话:15006740418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读课文):孔孟论学习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 了解孔子、孟子的有关知识。2. 把握重点字音、词意,积累文言词语。3. 能准确流畅地朗读。4. 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p><p>5、孔子,孟子,孔孟论学习,教学目标:,一、了解作者资料;二、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三、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四、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五、背诵并默写全文。,课文字词,你掌握了多少?,1.温故而知新。(“而”是“而且”还是“从而”?)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与“好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并提?)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为什么比“好之”更值得肯定。</p><p>6、孔孟学习论,孔子(前51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半部论语治天下,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p><p>7、7 孔孟论学习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论语(ln)不亦说乎(yu)学而不思则罔(wn) 思而不学则殆(di)不悱不发(fi) 举一隅(y)奕之为数(y) 辟若掘井(p)鸿鹄(h) 流杵(ch)2读准多音字(1)好之者:ho其他读音:ho组词:好人(2)重问:zhng 其他读音:chng 组词:重复3找出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解释:高兴、愉快。(2)是知也“知”通“智”,解释:聪明。(3)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通“源”,解释:水源。(4)一日暴之“暴”通“曝”,解释:晒。(5)今夫奕之为数“奕”通“弈”,解释:围棋。(6)辟若掘。</p><p>8、7.孔孟论学习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资料;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3、掌握孔孟的学习之道;4、联系自己的实际学习,理解文中提出的学习之道;5、背诵并默写全文。2重点难点 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解疑,走近孔孟。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探讨解疑。学生要做到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能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3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讲“。</p><p>9、7.孔孟论学习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资料;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识记课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3、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2学情分析 先贤经典,影响深远,对于八年级学生,识记背诵是关键,理解领悟较困难,教师引导解惑,朗读背诵应该能够达到要求,深层的理解还需结合自己阅历循序渐进,将后的人生道路上慢慢融化。3重点难点 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同学们,圣。</p><p>10、7、孔孟论学习一、 基础识记1、默写:学而不思则罔,。不不,不不。“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2、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请至少写出六个来。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受学重文,孰不顺成?()A、接受教育,注重请教,谁不。</p><p>11、7.孔孟论学习1教学目标 1.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感知古今语言的不同。2.感知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对读书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见解。教学难点:了解古今对读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读书观。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由孔孟的名言警句导入,引出对孔孟及论语孟子有关知识的了解。二、作者、作品简介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p><p>12、孔孟论学习导学案一、 基础识记1、默写:学而不思则罔,()。不()不(),不()不()。“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2、孔孟论学习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你还能记起来吗?请至少写出六个来。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B、学习而且时时地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C、学习而且当时就复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D、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受学重文,孰不顺成?()A、接。</p><p>13、第7课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收获平台一、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亦说( )乎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思援弓缴( )流杵( ) 一日暴( )之 辟( )若 九轫(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一日暴之。 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义。之:A、学而时习之。。</p><p>14、孔孟论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孟子、论语、孟子,“四书”“五经”等背景资料;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学习过程: 孔子 孟子3.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289)名 ,字 ,战 国人。被后世人尊称“ ”.他是儒家学派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 、 家。4.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著的 。1.孔子(前511-前479),名 ,字 。 国人。 末期 、 、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 的著作。 课前热身: 课前多用几分钟 ,上课自如又轻松!. 5.论语、 、 、孟子被南宋时的朱熹合称为“四书。</p><p>15、7.孔孟论学习 1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和孟子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以及其他的有关文化常识。2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3体会蕴含的思想内涵。4.比较、体会孔孟言论的语言特色。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的素养,本课内容理解起来也不是很复杂,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积极能动性会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3重点难点 1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2了解孔孟关于读书的观点,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3比较、体会孔孟言论的语言特色。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p><p>16、孔孟论学习科目语文课题孔孟论学习主备人审核人学案类型新授课学案编号学 习 目 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资料。(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运用课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4)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孔孟读书妙悟中,受到启发、教育,思考自己的读书学习体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孔子、孟子的光辉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容丰富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重点: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领会读书学习的道理。难点:比较、体会孔孟。</p><p>17、孔孟论学习【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诅咒( )( ) 干没 ( )( ) 潸然泪下( )歃血( )( ) 笺笺稿费( ) 冷灶 ( )二. 解释下面词语。物极必反对牛弹琴潸然泪下摇尾乞怜三. 品味下列语句。1. 呜啦,打火机不见啦不过略施小技,以示薄惩,以后如果胆敢再借书不还,恐怕床头那个钻戒也会不见啦。2. 上面摆着写满了英文的“喂死剂”、“白烂弟”、“拿破轮”,把人看得如醉如痴。四. 句子翻译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 一日暴之,十日寒。</p><p>18、论语八则,1.学而知习之,不亦说乎?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大事不成。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孟子语录,1.富贵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