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
⒊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那么这两个点A和B叫做这个旋转 的对应点。25 2 用列举法求概率 1 古典概型的特点 1 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多个 2 各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可以用列举法而求得 列举法就是把要数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分析求解的方法 例1 如图 计算机扫雷游戏。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Tag内容描述:<p>1、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与概率有关的综合题专题复习含答案专题复习 与概率有关的综合题概率既可以应用于生活实际,也可以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如平面图形的性质、数与式的运算等等,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1.有五张形状、大小、质地都相同的卡片,上面分别画有下列图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圆将卡片背面朝上洗匀,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正面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B).A. B. C. D. 2.已知m为-9,-6,-5,-3,-2,2,3,5,6,9中随机取的一个数,则m4100。</p><p>2、每周一练(1)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二次根式、二次根式乘除试题班级 姓名 等级 一、 填空:1、当x 时,在实数范围内无意义。2、当x 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3、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2x-8= 。4、化简:(1)= ,(2)16= 。5、比较大小:(1)2 3; (2) 。二、 选择:1、下列代数式:,中二次根式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使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0 C、x2 D、x2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4、下列二次根式中,已经不能再化简的是:( )A、 B、 C、 D、5、把二次根式a。</p><p>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精品练习一、填空题1. 当,b B. C. = D. 不能确定10. 对于二次根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个非负数 B. 它是一个无理数C. 它是最简二次根式 D. 它的最小。</p><p>4、第二十二章_一元二次方程_综合检测试题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27分)1 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A、; B、; C、; D、02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其中应在左右两边同时加上4的是( )A、; B、;C、; D、 3 方程的根是( )A、; B、; C、,; D、,4 县化肥厂第一季度生产a吨化肥,以后每季度比上一季度增产,若平均增长率为x,则第三季度化肥增产的吨数为( )A、; B、; C、; D、5 一个多边形有9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有多少条边( )A、6; B、7; C、8; D、96、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9,第三边的长为二次方程x2-14x+48=0的。</p><p>5、注教及反思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教材内容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3)掌握(a0,b0),=;=(a0,b0),=(a0,b0)(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2过程与方法(1)。</p><p>6、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A)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若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10,最小距离为4则此圆的半径为( )A14 B6 C14 或6 D7 或3 2如图24A1,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OM的长为3,则弦AB的长是( )A4 B6 C7 D83已知点O为ABC的外心,若A=80,则BOC的度数为( )A40 B80 C160 D1204如图24A2,ABC内接于O,若A=40,则OBC的度数为( )图24A5A20 B40 C50 D70图24A4图24A3图24A2图24A15如图2。</p><p>7、第二十一章过关自测卷(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ax2+bx+c=0B.=2C.x2+2x=y21D.3(x+1)2=2(x+1)2.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0 B.b=0 C.c=0 D.c03.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4.方程x2+6x=5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所得方程为( )A.(x+3)2=14 B.(x3)2=14C.(x+6)2=12 D.以上答案都不对5.已知x=2是关于x的方程x22a=0的一个根,则2a1的值是( )A.3 B.。</p><p>8、第二十三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7四川自贡中考)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P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O(0,0),P(4,3),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P位置,则点P的坐标为()A.(3,4)B.(-4,3)C.(-3,4)D.(4,-3)3.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A.10B.22C.3D.254.如图,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1),(0,2),(3,0).从下面四个点M(3,3),N(3,-3),P(-3,0),Q(-3,1)中选择一个点,。</p><p>9、第25章概率初步一、复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发生可能性 大小的数学概念,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的意义。 (3)能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画树形图法)计算概率简单事件发生的概 率。 (4)能够通过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概率可作为 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理解频率与概率的的区别与联系。 (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课时安排1三、复习重难点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p><p>10、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一、教学目标1.掌握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时,横纵坐标的关系. 2.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3.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掌握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时,横纵坐标的关系.四、教学难点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下列各点分别在坐标平面的什么位置上?A(3,2)B(0,2)C(3,2)D(3,0)E(1.5,3.5)F(2,3)2.(1)你能说出点P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吗?思考: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具有怎样的关系?(二)讲授新课活动1:。</p><p>11、21.2.2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推导过程;2.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并能够使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范围:自学课本P9-P12,完成练习.二、预习要点1.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推导过程;2.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并能够使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预习检测1.什么是配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怎样用配方法解形如一般形式ax2+bx+c=0(a0)的一元二次方程?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活动内容1:小组合作问题1:用配方法解方程问题2:用配方法解方程活。</p><p>12、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理解并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重点)2.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及其运用.(重点)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三角形外心的概念.4.了解反证法的证明思想.预习范围:P92-95二、预习要点1、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圆的半径 r,点P与圆心的距离为d)点P在圆外点P在圆上点P在圆内2、自己作圆:(思考)(1)作经过已知点A的圆,这样的圆能作出多少个?(2)经过A、B两点作圆,这样的圆能作出多少个?它们的圆心分布有什么特点?(3)经过A、B、C三点作圆,有哪些情况?三。</p><p>13、21.3.1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传播问题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体会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应用意识范围:自学课本P19,完成练习.二、预习要点1、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是有哪些方法?2、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 、 、 、 、 。最后要检验根是否符合 。3、 预习检测1.要组织一场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即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15场比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加比赛?(只列方程即可) 2.。</p><p>14、用配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1,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 2、了解什么是配方法? 3、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自学指导,1、阅读:P30P31,2、思考: (1)了解什么是配方法? (2)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 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开平方法.,例1.用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227=0; (2)(2x3)2=7,巩固练习 1,()方程 的根是 ()方程 的根是 (3) 方程 的根是,2.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 810 (2) x2 50 (3)(x1)2=4 (4)x22 x5=0,X1=0.。</p><p>15、23.1图形的旋转,感受旋转,水 车,目标引领,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 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 2.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 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问题,(2)风车车轮的每个叶片在风的吹动下转动到 新的位置.,(1)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旋转,从3点到5点, 时针转动了多少度?,这些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观察思考,共同特点:如果把时针、风车风轮 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 着 转动一定的角度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 ,点o叫做 ,转动的角叫做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p><p>16、两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的:1、掌握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以及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了解它是性质又是判定。2、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重点、难点:1、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2、两圆的位置及数量关系。教学构思:(一种特殊的内含)1、 学生基本状况:两极分化严重:多数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和接受慢,记忆力差;个别学生接受能力强,有一定探索能力;2、 构思:分层施教: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总结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利用动手操作以及多媒体辅助手段增加形象记忆,提高记忆。</p><p>17、3.2 图形的旋转 同步练习【练习1】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ABC的BAC=90,AB=AC=5cmABC 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后成为ACD,则图中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_______度,点B与点_____是对应点,点C与点______是对应点,ACD=______,AD=________ 2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AEB=135,BE=3cm,AE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后成为CFB,图中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_______度, 点A 与点_________是对应点,点E与点________是对应点,BEF是______三角形,CBF= ______,BFC=________度,EFC=_______度,BF=______cm3如图所示,ABC、ADE均是顶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