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是三年级数学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是。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的分数表示。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表示你们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认识几分之一Tag内容描述:<p>1、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分数,合肥市乐农新村小学奥林校区王春霞,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个。,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瓶。,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个。,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2,1,半,读作:二分之一,分子,分数线,分母,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里画“”。,试一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p><p>2、2006年11月28日 长平落星小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 甘梅 月饼 月饼 月饼 月饼 22 月饼 月饼月饼 月饼 月饼月饼 11 月饼月饼 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位学生 月饼 每人分得多少? 没有平均分 2块 2 1 2 1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这块月饼的 。 2 1 平均分 1 2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2 1 2 1 2 1 分数线 分子 分母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 ( )份,每份是这 块月饼的 ( ) (读作: ) 2 1 认识并读写 2 二分之一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 每一份一定是这个 圆的 对吗? 把。</p><p>3、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认识几分之一。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又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直接基础。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一方面可以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已有认识解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认识分数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知识要点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教材首先创设小猴分桃的现实情境,根据4只小猴平均分四个。</p><p>4、认识几分之一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3-5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由“公平合理”分一个苹果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一半”,感受表示“一半”的方式很多,在多种方式对。</p><p>5、,.,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它的,2,1,.,认识分数,分数线,2,分母,1,分子,读作:二分之一,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认识分数,2,1,平均分,取的份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吗?,.,.,.,1,3,1,6,1,9,1,8,.,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p><p>6、认识几分之一(1)教科书第P64-6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小朋友,你们看过猴王分桃吗?听说,花果山上有一位猴王今天正准备给小猴分桃呢,想去看一看吗?音乐声响起,小朋友闭起眼睛跟着老师一起去花果山看猴王分桃。音乐声停。花果山到了,请小朋友睁开眼睛观看。一位猴王很高兴地端来了一盘桃,向桌子上一放,并对其他的几只小猴说:“把一盘桃平均。</p><p>7、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 复备栏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6667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份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2、使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p><p>8、自己看课本第87页上的内容,想一想:,(1)半个蛋糕怎么来?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怎么读?怎么写?,(2)中间的()叫什么?横线下面的2和横线上面的1呢?结合分蛋糕的过程想一想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半个蛋糕怎么来?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怎么读?怎么写?,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它的(),写作()。,2,二分之一,自己看课本第87页上的内容,想一想:,。</p><p>9、,1,认识几分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2,祝同学们中秋快乐!,.,3,我买了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红和小明,应该怎么分呢?,平均每人可以分到2个月饼,.,4,我买了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红和小明,应该怎么分呢?,平均每人可以分到1个月饼,像这样每人分得的东西一样多,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平均分。,.,5,我买了1个月饼,平均分给小红和小明,应该怎么分呢?,平均每人可以分到?个月。</p><p>10、结对帮扶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三年级数学组 贺石磊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一新的数字形式,也是以后学习分数其它知识内容的基础。通过对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进行“平均分”,知道了分数的产生,以及分母,分子,分数线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掌握分数的。</p><p>1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一、说教材:认识几分之一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对分数的认识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是把一个东西(物体)、一个图形等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第二,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第三,是引入单位“1”并对其进行平均分;第四,是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所以,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的一个核心知识点。</p><p>12、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从整数到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我设计了分学具的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巧妙地帮助学生从整数到分数进行了一次数概念的扩展。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课上,我鼓励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受到平均分的意义。遇到一个圆形要同桌分时,学生体会到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要平均分圆形的过程中,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p><p>13、认识几分之一小学数学说课稿 一篇优秀的说课稿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知识的吸收有较大帮助因此说课稿网的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说课稿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助您的工作顺利开展 一、说教材 1、“认识几分之一”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p><p>14、课后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也是本单元教材的“核心”,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基于学生的认识能力,这个内容放在二年级上学生接受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我在设计各个环节的时候尽量降低认知难度。上完课后我就一下几点做了思考: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兴趣是。</p><p>15、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学习目标,1.使同学们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它的,2,1,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1,3,1,6,1,9,1,8,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1,4,?,1,3,1,5,1,8,哪个分数大?,1,1,2,4,1,8,1,16,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且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