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 了解孔子的生平 在鲁从政 周游列国 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2 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江苏省教学要求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 古代。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Tag内容描述:<p>1、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 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 的地位和影响。 第1课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 第二单元 古代东西方的先哲 阅读教材,概括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政治 主张 教育 主张 礼的思想 仁的思想 中庸思想 办学形式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教育目标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行身教 教学内容诗书等 首先培养“成人”,后来培养 成“君子”,还要教学生“政 事”和治国的本领。 私学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p><p>2、清单一人生经历追求礼乐的一生1.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2少年时代,15岁立志以传承礼乐为己任。330岁时,对“六经”已融会贯通,开始创办私学,收徒讲学。450多岁时,先后任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5从政失败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668岁时,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从孔子的经历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可以看出:孔子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于我们而言,要立志成才,矢志不渝,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清单二思想成就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时期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p><p>3、北京奥运会引用论语经典作为迎宾语,“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史学家夏曾佑,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鲁国人,古代大思想家,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出生于一个没落卿大夫贵族家庭。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片,思考:“鄙”、“贱。</p><p>4、学案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少年学礼(1)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2)三十岁时精通“六经”,开始收徒讲学。2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3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4献身文教: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春秋。关键点拨孔子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p><p>5、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一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第二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第三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导 言 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他的后裔能够世代享受历朝国务院专门津贴,两千多年从不间断,这个人就是孔子。得到如此厚重的待遇,在于他是,中国千古思想第一人。现在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去探讨孔子的一生及其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吧。,第一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孔子的一生 (前551-前479),少年求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p><p>6、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华夏族,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修订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p><p>7、教育家孔子及其教育思想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2.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3.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p><p>8、孔子论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p><p>9、孔子的礼学思想1.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2.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论语季氏4.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5.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p><p>10、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清单一人生经历追求礼乐的一生1.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2少年时代,15岁立志以传承礼乐为己任。330岁时,对“六经”已融会贯通,开始创办私学,收徒讲学。450多岁时,先后任鲁国的中都宰和司寇。5从政失败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668岁时,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从孔子的经历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可以看出:孔子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于我们而言,要立志成才,矢志不渝。</p><p>11、课时跟踪检测(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面对乱世,孔子忧心忡忡,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B孔子的主张不能助诸侯实现称霸梦想C孔子设计的那套礼仪规范太过繁琐 D孔子试图混淆上下等级关系而遭拒解析:选B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用的原因是与春秋战国时期富国强兵、争雄称霸的潮流相悖。2据史书记载:公元前 479 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 492 年北魏孝文帝遵。</p><p>12、课时跟踪检测(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孔子自55岁时,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直到68岁时才返回鲁国。孔子周游列国的主要目的是()A躲避鲁国宫廷政变B实现政治抱负C宣传“仁”的学说 D为编纂“六经”搜寻史料解析:选B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孔子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意图得到他国诸侯的赏识进而实现政治抱负,故B项正确;宣传“仁”的学说是其实现政治抱负的方式之一,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2在周朝衰朽已久,社会动荡。</p><p>13、第二单元,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前551-前479),(前427-前347),(前384-前322),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及其身后的文化遗产,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五句论语经典名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在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p><p>14、2019/5/17,1,儒家文化创始人,丨 孔子,2019/5/17,2,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值得受到 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 南十613寝室说:孔子在我们心里,论语在我们手里。,2019/5/17,3,回 憶 孔 子,他出身于春秋时鲁国没落贵族家庭,自学礼乐,从政失败,周游列 国,献身文化教育。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创 始人和传播者。,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2019/5/17,4,孔子对后世的影响,2019/5/17,5,2019/5/。</p><p>15、2007.8,Z D H,1,第二单元,古代东西方的先哲,桐庐中学 张栋海 2007.8,2007.8,Z D H,2,2007.8,Z D H,3,2007.8,Z D H,4,单元二 古代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孔子,2007.8,Z D H,5,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孔子生平介绍,.追求礼乐的一生,立志学习礼乐(刻苦自学,成为儒士?) 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从政失败(中都宰、司寇) 周游列国(思考:教材21资料回放?) 整理典籍(“六经”),思考:孔子的政治主张为何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材,2007.8,Z D H,6,二、开创儒家思想,1.产生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 。</p><p>16、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标要求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简述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目标导航1.了解孔子的生平,探究孔子一生的追求目标。2.概括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明确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3.结合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少年学礼(1)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2)三十岁时精通“六经”,开。</p><p>17、第二单元,东西方先哲,yzzx jdschz163.com,有一个惊人的现象,开天辟地的人类智能大师们,都诞生在2500年前:孔子、释迦牟尼和亚里士多德。于是,我们看到,希腊哲人在海边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中国哲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因此西方自然科学特别发达,印度神学特别发达,中国人际关系特别发达。这在当时没什么不好,相反,清新、健康、务实是孔子思想的特点。孔子不太想自然的东西,更不愿谈鬼神,他认为先把人的事搞清楚再说。这种思想一直传下来,讨论人与人的关系讨论了2500年,使得人际关系。</p><p>18、世界十大思想家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托马斯、哥白尼、弗兰西斯培根 牛顿、伏尔泰、康德、 达尔文,“轴心时代”是一个历史学概念,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 首先提出。他在1949年出版史学论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把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这段时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他认为: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多种文明在轴心时代同时并存,而且同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用智慧和爱心面对宇宙和。</p><p>19、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标要求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简述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目标导航1.了解孔子的生平,探究孔子一生的追求目标。2.概括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明确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3.结合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少年学礼(1)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2)三十岁时精通“六经”,开。</p><p>20、2019年6月15日星期六,1,专 题 布 局,1. 人类文明出现巨变的时期 中国:奴隶社会瓦解与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雅典:民主政治的沃土 2. 理性和真理的意识觉醒年代。,时代:,特征:,代表人物:,BC6世纪和BC5世纪,专题二,东西方先哲,2019年6月15日星期六,2,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孔子的故乡,2019年6月15日星期六,3,资料回放: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 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 “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p>